【精華】學生調查報告六篇

才智咖 人氣:2.51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學生調查報告六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我從小開始就戴上了眼鏡,因為我的眼睛患了弱視和散光,從此,電視、電腦就與我劃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歲時還是患上了近視。我的周圍,患近視的同學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們又是為何患上近視的。於是,我對國小生近視原因進行了調查。

 調 查

1、我上網查閱資料,瞭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

3、我到綿陽市眼科醫院諮詢趙定中院長,國小生患近視的原因。

分 析

我在調查中發現,近視在12~18歲為高速發展期。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每年,患近視的人數呈遞增趨勢,而且近視度數大增,上千度的近視眼都不是少數。學齡前兒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視的比例也大為增加。

 結 論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國小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和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不注意光線與照明;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戶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汙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後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建 議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大學生未來的工作地點更傾向於二線城市;受教育程度越高,月消費支出越高,越傾向於選擇北上廣、港澳臺及國外發展;文科生傾向北上廣和港澳臺,醫科學生更願意去二線城市,農科學生選擇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較多,理科生傾向國外!

7月8日,《20××中國大學生城市形象及擇業傾向調查報告》在滬釋出。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教授介紹了《20×中×國大學生城市形象及擇業傾向調查報告》的調查研發以及創作過程。大學生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後備力量,全面瞭解大學生對中國城市形象的認知和大學生的擇業傾向,對中國城市發展和人才引進具有深遠意義。為此,上海交通大學公共關係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調查中心對中國33個城市(涉及21個省、4個直轄市、4個自治區和香港)的123所高校的12000餘名在校大學生、研究生開展大學生城市形象及擇業傾向調查,以瞭解大學生群體對中國城市的印象以及大學生的擇業傾向和優先考慮的因素。

本次調查的主要結果有:

大學生未來的工作地點更傾向於選擇二線城市。在受訪大學生中,選擇在二線城市發展的比例最高,為57.2%,其次是北上廣,佔比29.5%,選擇三線城市的比例為9.4%,選擇國外、港澳臺、鄉鎮和四線城市的比例分別為6.6%、3.1%、1.6%和1.5%。

男生更傾向於選擇去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發展,而女生更願意選擇二線城市。男、女生對工作地點的選擇傾向存在差異,男生選擇北上廣的比例為31.7%,明顯高於女生的27.9%;而女生選擇二線城市的比例最大,為59.0%,高於男生的54.8%;此外,男生選擇國外的比例為7.5%,略高於女生的5.9%。

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傾向於選擇北上廣、港澳臺及國外發展。調查發現,博士研究生選擇北上廣、港澳臺和國外的比例分別為37.2%、3.2%、 8.5%,高於碩士研究生的29.3%、3.1%、4.0%和本科生的29.5%、3.1%、7.1%;碩士研究生選擇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比例為 59.5%、11.1%,高於博士研究生的46.8%、10.1%和本科生的56.8%、8.8%。

非農業戶口大學生更傾向於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工作。調查發現,非農業戶口大學生選擇北上廣、港澳臺和國外的比例分別為33.6%、3.5%和8.2%,明顯高於農業戶口大學生的22.7%、1.7%和3.4%;而農業戶口大學生選擇二、三、四線城市和鄉鎮的比例較高,佔比分別為63.4%、11.8%、 1.9%和2.5%,高於非農業戶口大學生的54.1%、7.8%、1.1%和1.0%。

東部地區學生傾向於選擇北上廣等發達城市,西部地區學生更願意去二、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工作。受訪大學生中,東部地區學生選擇北上廣的比例較高,為 36.6%,高於中部和西部地區的23.8%和17.6%;西部地區學生選擇二、三、四線城市和鄉鎮的比例為65.4%、13.9%、2.5%、 2.1%,高於中部地區的62.4%、10.7%、1.9%、1.6%和東部地區的52.1%、7.1%、0.9%、1.5%。

985高校大學生更傾向於去北上廣和國外等經濟發達地區發展。調查發現,985高校的大學生選擇北上廣和國外的比例最大,分別為37.0%和8.6%,明顯高於211院校的28.5%、6.1%和普通院校的22.4%、5.0%;而普通院校選擇二、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的比例分別為61.4%、 12.7%、1.8%、2.4%,高於211院校的58.5%、9.6%、1.5%、1.4%和985院校的51.5%、6.3%、1.3%、1.4%。

就不同專業學生來說,文科生傾向北上廣和港澳臺,醫科學生更願意去二線城市,農科學生選擇三、四線城市和鄉鎮較多,理科生傾向國外。調查發現,文科學生選擇北上廣和港澳臺地區的比例分別為32.6%和3.8%,高於理、工、農、醫科學生;相較於理、工、農、文專業,醫科學生選擇二線城市佔比最高,為 65.6%;農學專業學生選擇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的比例均高於其他專業學生;理科學生選擇國外的佔比為8.4%,高於其他專業學生。

調查同時發現,月消費支出越高的大學生越傾向於北上廣、港澳臺及國外;月消費支出越低的大學生越傾向於三、四線城市及鄉鎮。每月消費支出在2500元以上的受訪大學生更傾向於選擇北上廣,其比例為41.4%,另外,其選擇港澳臺和國外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分別為12.6%和16.0%;相比之下,每月消費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大學生則更傾向於去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工作,佔比分別為12.0%、2.0%和5.0%。

調查發現,生活費用來源以獎助學金和校內兼職為主的大學生擇業時更傾向於選擇二線城市,佔比分別為59.3%和59.1%;在選擇三線城市的大大學生中,生活費用來源以校內、校外兼職為主的佔比較高,分別為13.5%和11.4%;在選擇北上廣的大學生中,以獎助學金和父母親友資助為主要生活費用來源的佔比較高,另外,以父母親友資助為主要生活費用來源的大學生傾向於去國外工作的比例也是最高的,為6.7%。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世間有兩種情最令人感動,一種是親情,一種是愛情。但對於離開親情踏入異鄉求學的大學生來說,愛情則在無形中成了我們寂寞無奈中的一劑良藥。現在,大學生戀愛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躲躲藏藏的問題,走在校園裡,隨處可見一對對情侶如影相隨。對於大學情侶之間是如何看待他們的感情,我們進行裡一次問卷調查。這次調查採取隨機方式,分別對校園中的100對情侶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關於戀愛態度。

1、資料。

戀愛,不僅僅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態度。我們對100對情侶關於戀愛態度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有50%的情侶自稱戀愛只是為了打發那些無聊的時間,使自己內心不至於太過空虛。有25%的情侶稱戀愛是為了尋找一種心靈慰藉,幻想用愛情的膏藥撫平心靈的創傷。有25%的情侶認為戀愛是為了同甘共苦,一起打拼,並肩作戰。

2、解讀。

這組資料確實引起了我們的深思,更令我們匪夷。一半的情侶視愛情如遊戲,他們信步踏在神聖的愛情殿堂裡,無所顧忌,他們自認為的美滿愛情原來就是分分合合,但這是一種對愛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愛的邂逅。1/3的情侶想要在愛情中尋找一種慰藉,也許是他們遠離家鄉,他們將對親人的思念寄託在那種若隱若現的愛情中,但這未必是一種上策。其實,愛情與親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他們永遠不能等同。有1/3的情侶有著良好的戀愛態度,他們選擇戀愛是為了選擇幸福,他們想讓自己成為對方的左臂右膀,分享彼此的快樂,化解彼此的痛苦。

二、關於擇偶條件。

1、資料。

在人性開始退化的當今社會,凡事都在談條件。那麼關於愛情,這些大學生又會開出怎樣的條件呢?我們對100對校園情侶的問卷調查後顯示,有75%的情侶選擇異性朋友的條件是看重對方的人品、涵養與性格。有15%的情侶選擇異性朋友的條件是看重對方與自己有共同語言。有10%的出去了選擇異性朋友的'條件是看重對方的學識與前途以及家庭背景。

2、解讀。

這組資料讓我們看到了大多數大學情侶在選擇異性朋友的時候更看重的是對方的內在美,看重的是對方與自己那些瑣碎的交集。但仍有少數情侶著眼與對方的家庭背景等那些虛渺的東西,愛情則成了他們通往“幸福”的一種中介。

三、關於網戀態度。

1、資料。

網路,多麼熟悉的字眼,那裡是一方魔幻世界,無奇不有,而網上戀愛更是風靡當下。關於對待網戀的態度,我們對這100對情侶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有25%的情侶認為不好,他們覺得那裡不真實,有25%的情侶認為好,他們覺得起碼不用兩個人成天膩在一起,以至於讓愛成為一種無奈。有50%的情侶認為無所謂,原因是他們覺得那些距離他們意識太遠。

2、解讀。

這組資料雖然簡短,但它反映出了一種實質。大學生對於網上戀愛認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之所以盲目戀愛,純屬追風,他們自認為愛情沒有國界,戀愛是他們的權利,他們可以持著權利隨心所欲,但他們沒有想到,他們在賦有權利的同時,也負有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義務。

四、關於戀愛時間。

1、資料。

愛情不是襁褓中的小孩,一出生就會哇哇喊叫。它需要時間,需要理智。關於何時選擇戀愛,我們對這100對情侶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有25%的情侶認為高中就應該談一場戀愛。有50%的情侶認為真正的愛情應該屬於大學,而另有25%的情侶認為應該在工作以後再談戀愛。

2、解讀。

對那些高中就認為應該談戀愛的情侶,我們認為他們顛倒了主次。認得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高中的我們更是一朵奇葩,我們不應該將如花的季節消耗在未成熟的愛情中,而應該努力奮鬥,為著當初的夢想為之一搏。大學也許會有真正的愛情,大學裡也允許我們去談一場戀愛,但前提是必須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我們更傾向於那些認為工作以後再談戀愛的情侶,因為那是的我們對待愛情會更加理智。

五、關於婚姻問題。

1、資料。

戀愛的歸屬是結婚。那麼當今的大學生又是如何看待婚姻問題的呢?我們同樣對這100對情侶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有10%的 情侶認為會,有75%的情侶認為不會,有15%的情侶認為無所謂。

2、解讀。

這組資料讓我們窺到了大多數大學生只是將戀愛當作一種消遣,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份責任也就無所謂對錯。只有少部分情侶相信真正的愛情,相信幾年的同風共雨一定會激出幸福的火花。

這次調查讓我在冥冥中感悟到了愛情的真諦,也許戀愛是我們的權利,但我們必須尊重愛情,我們不能做衝動的俘虜,必須正確對待屬於自己的愛情。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呼倫貝爾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環境汙染給它塗抹上不和諧的汙點。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幾個同學約好了,到市區、河邊、街道調查家鄉的環境情況。

下面是我們調查的結果,如下:

一、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滿大街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一颳風,滿天飛舞的塑料袋把人們的視線擋住。有的掛在樹枝上,有的落到草坪中,原本清新、整潔的環境,像是感染上白色的病毒一樣,危在旦夕。我希望人們改掉亂垃圾的壞毛病,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加美麗整潔。

二、河水汙染

河水汙染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不利,清澈見底的小河不見了,人們為了圖方便,把裝有剩菜剩飯的飯盒和那些塑料袋、雞毛、磕頭等都往河裡扔,到了夏天,河水會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工廠排放出來的汙水,又黑又臭,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危害。造成河流汙染,一條美麗的伊敏河變成了垃圾河。

三、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也非常嚴重,我市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出的廢氣,直入雲宵,蔚藍的天空不見了,被濃濃的黑煙擋住了。它直接影響到人傘兵身體健康。

只要人人都愛護環境,爭做環保小衛士,我們就在一個清新美麗的環境裡生存,我們的家園會變的越來越美好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上高中的時候老師都教導我們說好好學習,上大學後就沒有人管你們了,也不用每天像牛一勤勉的學習了,老師的話猶如在耳邊,但我們已經身在象牙塔裡了,正如老師所說,上大學後的我們脫離了父母像一匹沒有韁繩的野馬,在大學裡沒有父母嘮叨的聲音,早上也沒有班主任像唸經似的每天向我們灌輸學習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覺,為此,做了關於大學生時間安排調查報告,來調查平時同學們在象牙塔裡和以前的生活與思想有何不同。

正文:

據調查顯示,30%的人對現在大學生活不是很滿意,46%的人一般,20%的人滿意,剩餘4%的人很滿意,可見就算在高中老師所說的美麗的象牙塔裡也不似老師說的那麼美好,還是有人覺得生活不盡人意,大學的課沒有像高中似的排課排得很滿,但還是有80%的人覺得課餘時間不是特別的充裕,為此也做了調查,發現有些大學生的生活有些雜亂無章沒有具體的很好利用自己的時間,每天都覺得很忙,但具體也不知道在忙什麼,也不知道收穫了什麼,就覺得自己很忙。 68%的女生會把業餘時間花在看電影,73%的男生會把業餘時間花在玩遊戲上,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有談戀愛的,外出遊玩的,也有參加社團活動而忙的不可開交的,當然也有睡覺的,彷彿要把以前失去的睡眠補回來,怎麼睡都補不回來,53%的人平均每天花3到五

小時的時間在手機和電腦上,49%的人平均每天除正常上課時間外通常學習1~3小時,只有20%的人學習的時間超過3~5小時之間,可見上大學後大家把時間花在學習的少了許多,因為大學的課程不似高中那麼繁重且每個月都有月考,大學大多課程都是期末才有一次期末考,除了少許的課程很久才有期會考,大多數人都是期末抱佛腳,期末的時候衝一衝大多都能過,所以平時大多數都沒有積極性,學習的大多是有計劃要考自己需要的工作證書或有考研目的等的同學。

也有23%的人忙於兼職,兼職可以積累經驗又能獲得收入,減輕家庭的負擔,也為自己以後步入社會,發展事業做必要的準備,不至於像網上流行的話一樣,大學畢業後我們集體失業。但也有父母不贊同孩子兼職的,認為學生把學業搞好最重要,從兼職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在校的大學生的家庭大多還是比較充裕或勉強可以供孩子上學而不至於入不敷出,在大學的生活壓力不大。

身體是一切的資本,在生活中鍛鍊身體是必要的,但據調查只有30%人在大學每週除上體育課外參加體育運動鍛鍊,大多都是男生,因為大多男生普遍喜歡打籃球,也有女生偏於跑步或羽毛球等運動。

大學課餘時間多了,作業也不多,同學們可支配的時間也多,但有62%的人對自己課餘時間利用不滿意,說明大學生還沒有適應大學的生活可以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時間。

調查結論及存在的問題:

大多數大學生上大學後目標不明確,對生活沒有具體的計劃,容易渾渾噩噩荒度大學四年卻什麼都沒學到,內心易空虛,大學的有

些專業課程太少,學生課餘時間過多,大多數都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本來抱著學習的心裡家長為孩子買的電腦後來大多也沒用在學習上,大多用電腦玩遊戲看電影看網頁等,成為了同學們娛樂的工具,用於學習的很少。

大學是續高中之後讓同學們繼續深造的地方,但在大學裡娛樂玩耍的時間多餘學習的時間,很多同學心裡認為高中結束後大學就是放鬆的,沒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兼職的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數人較高中變得懶惰,沒有人監督及督促失去積極性。

課餘時間多了,學習壓力也沒有那麼大,大學制度不似高中那麼苛刻,談戀愛的人也多了起來,在校內隨處可見一對對的情侶,社團也多,多數人的時間花在社團的時間也多,以至於學習的時間減少。時間安排不合理。

我的建議:

從上大學大一開始就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明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併為此制定大學四年的計劃,把該考的證書都考了,根據自己的課程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比如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時候可以玩耍,有興趣的可以找兼職增加自己的收入也能鍛鍊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不至於虛度大學四年時光。

不再是大一的同學可以重新審視自己,思考自己畢業以後該做些什麼,一個人醒悟時開始行動就不算太晚,天生我才必有用,總有適合自己的社會位置,所以已經虛度大學一半的也不要沮喪。看看自己近期內要達到哪些目標,長遠目標是什麼,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各種活動對自己發展的意義又有多大等等。然後做出最好的時間安排,並且在執行計劃中不斷地修正和發展 。

至於大學有關部門可以適當增加大學的課程,沒有課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可以讓學生賺錢又能學習,也適當增加學生的使用技能,以便大學生除社會後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生活。老師也可以適當佈置課後作業及練習,減少同學們課餘時間。

班級可以偶爾組織班級集體活動,促進同學間的感情,好過於同學在宿舍睡覺看電影玩遊戲,也可以組織班級和其他班進行籃球賽等體育活動。

至於手機問題,據說老師的上課質量和手機流量有關,間接的說明的學生玩手機大多時間都在上課時間,對此個人建議如果業務不是很繁忙的人上課時間可以把手機放在宿舍裡以此約束自己,或上課時把手機關機下課需要時再開機。

大學生活雖然豐富多彩,但我們也要認清哪些是可取的,那些事不可取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在我院近兩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犯罪群體:大學生。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天之驕子們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辦人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怎樣才能減少大學生犯罪現象?帶著這些問號,筆者對我院受理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大學生犯罪特點

(一)犯罪型別:大學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單一,從目前統計情況看,僅涉及盜竊與故意傷害這兩種罪名,筆者在調查前主觀認為應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沒有一例;涉案大學生男女比例為7:1,男大學生主要涉嫌故意傷害罪,女大學生無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盜竊罪;

(二)涉案金額(後果):涉嫌盜竊罪的大學生們下手的目標都是移動性強的個人物品,如行動電話、信用卡、隨身聽等,且涉案金額都比較小,多數都在千元左右,僅有一例涉案金額為七千元(審查結果為不起訴);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情節最高是“輕傷偏重”,絕大多數為輕傷;

(三)侵害客體:大學生犯罪侵害的客體多是同學,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為被侵害物件,如同宿舍同學。不認識的人被侵害權益的僅有兩例(故意傷害罪一例、盜竊罪一例);

(四)強制措施:大學生犯罪以取保候審為主要強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僅有一例因傳喚不到而改變強制措施的;

(五)處理結果:處罰一般都較輕。不起訴案件佔15%,其餘均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罰;在審理程式上一般適用簡易程式。

(六)人員成分:在涉案大學生中,以民辦高校的本專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學院的本專科與公立高等院校的專科為主。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現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學生犯罪的情況。

(七)年齡結構:以本科一、二年級與專科一年級的學生為主。本科三、四年級學生犯罪的情況沒有出現一例。

(八)戶籍特徵:以外地來京上學的大學生為主。僅有兩例本地學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觀故意:這些大學生主觀惡性比較小,沒有頑抗情緒,全部都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穩定,從偵查階段到庭審階段,均未出現翻供現象。

二、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淡漠。

就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來看,辭職信重心仍然在於學歷教育,而非素質教育。雖然幾經呼籲這種“重學歷、輕素質”的情況有所改觀,但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況。在中國小的課本當中沒有關於普法教育的內容,就算是在大學,也僅僅是在大學一年級時開一門必修課“法律基礎理論”。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從學生到家長都只注重分數,而忽略素質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會大環境與學校小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們雖然已經屬於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但由於絕大多數屬於自幼上學、很少接觸社會,其心理狀態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圍的環境對他們影響不容忽視。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學生們從小接觸最多的就是電視與書報雜誌。一些港臺不良影視作品與雜誌從視覺和心靈上衝擊著學生們的人生觀、道德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們的一言一行。某些長期浸淫其中的學生在脫離中學的“高壓管理”進入較為自由的大學後,思想放鬆,有可能會走上歧途。雖然絕大多數犯罪的大學生案發後都後悔不已,但已無濟於事。

從學校小環境來看,在犯罪大學生所屬的學校中,民辦大學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學院。不可否認,某些民辦大學為吸納大學聯考落榜學生與低分學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人教育學院也為社會上希望繼續進修的人員提供了機會,但二者注重經濟效益、實行鬆散管理的辦學模式也為當地的社會治安埋下了隱患,更不利於大學生的成長。

3、犯罪大學生心理原因分析

(1)僥倖心理、衝動心理作祟。大學生犯罪當中,蓄謀犯罪的幾乎沒有,多是衝動型犯罪,即臨時起意。犯盜竊罪的大學生多存在貪慕虛榮,貪圖享樂思想。在僥倖心理的驅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將他人物品“順手牽羊”,僅有一例是出於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竊;犯故意傷害罪的大學生多是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待到把人打傷後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響。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體全部是大學一、二年級(包括大專)的學生,尤以外地學生居多。外地大學生初來北京求學,遠離家鄉與親人,周圍環境變動很大,心理處於學生向成人過渡的轉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澀,心理易產生失衡或彷徨,孤獨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貫懶散的學生這時如果沒有人從旁開導,容易走上歧途。

4、誘使大學生犯罪的“導火索”分析

誘使大學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誘使犯罪的導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範意識不強,給思想不良大學生以可乘之機。在盜竊案例中,被盜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隨手放置在暴露於公共視線之內的地方,引發了思想不良的大學生順手牽羊;故意傷害案例中,被害人對有暴力傾向(或醉酒)的大學生缺乏防範意識,不懂得適時避讓,以退為進,結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傷害。

三、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案件中應注意的問題:

1、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犯罪案件中,應以挽救為主,以攻心為上,針對個案制定案件審查方案,對不同性質的大學生犯罪要採取不同策略。辭職報告範文對一貫表現良好僅是一時糊塗的大學生,要給予其適當安慰,鼓勵其繼續學業(或是繼續學習);對於確屬主觀惡性較大、劣跡斑斑的個別“害群之馬”,承辦人員也應注意將其與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區分,仔細審查後作出適當的結論。

2、承辦人員應及時與學校、家庭溝通,深挖犯罪大學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結案了之。大學時代是一個學生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在辦案中忽略了對犯罪大學生身邊環境的瞭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學生犯罪預防工作。承辦人員應以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學校(以民辦學校為主)健全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校風,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後的入學引導工作,加強大學生日常法律基礎教育,加大對大學生的管理力度,使學校在教育產業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3、承辦人特別應注意辦案後的回訪工作。犯罪的大學生主觀惡性不大,多是輕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刑滿迴歸社會,還有不少被判處緩刑的大學生迴歸社會時間更短。在很短的時間裡,這些大學生經歷了自己人生最慘痛的一次教訓,憑自身的努力很難做到“哪裡摔倒哪裡站起來”,更多的是需要周圍的親人朋友的幫助。然而一些學生家長“恨鐵不成鋼”,又是斷絕家庭關係,又是對刑滿歸來的孩子冷嘲熱諷,進一步打擊了犯罪大學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會促使這些大學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淵。承辦人員應該關注自己經辦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通過寫信、通電話等方法瞭解其近況,鼓勵其改過自新,及時幫助犯罪大學生打消消極的念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4、承辦人員應針對大學生犯罪個案或同類案件及時調研,找出相似之處,及時與案發大學聯絡,以講座、宣傳材料等各種形式強化大學生的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要求大學生們平時注意保管好錢財,遇事要冷靜沉著,不能意氣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