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10篇

才智咖 人氣:1.4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10篇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1

我告別了企鵝,繼續向北飛。便飛到了大森林,發現這並不像以前那樣鬱鬱蔥蔥。我打算問問百靈鳥姐姐,你怎麼了,身上還有傷?”

“人們在砍伐樹木時,我想去阻攔,可是......”百靈鳥姐姐傷心地說。

“你傷得怎麼樣?嚴重嗎?你幹嘛去阻攔他們,你還受傷了。”我關心地問。

“謝謝你,我沒事!他們把我表現歌喉的森林砍伐了,還有我的家!”百靈鳥傷心地哭。

“沒有辦法,人類是強者,我們是弱者。”我安慰道。

我的哭泣

——最後的報告

我離開了百靈鳥,打算去看看大樹媽媽,發現以前一望無際的大森林,已經只剩兩三棵樹,還到處都是哭聲,我很驚奇,我的大樹媽媽呢?我著急地找,可是......沒找著。

我便去問樹葉弟弟,原來大樹媽媽被人砍伐了,我傷心地哭了,誰來幫幫我?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2

春天來了,綠色的小草破土而出,嫩嫩的軟軟的,灑遍大地一片綠色的海洋,有一天,一陣狂風過後又突如其來一場大雨。風雨過後,我趕緊去看小草。呀!小草歪歪斜斜的,一天後小草們恢復原狀,個個慢慢挺直了腰,好像在說“看,我多堅強啊!”

春天來了,小花們也在爭先恐後的展現出自己的美麗,你瞧它們的新衣服多漂亮,多好看呀!紅的、白的、黃的、紫的,個個都是你不讓我無不讓你的,姿態也不同,有的高高在上,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低下頭非常害羞,個個向高傲的公主。

春天來了,棕色的樹枝上長出綠色的小芽,有的蔥綠、有的焦黃沒有規律,但是你要仔細的觀察,那些樹枝會組成各式各樣畫面,有的像福字,有的像笑臉,多美呀!枝條有粗有細,密密麻麻的錯雜在一起,向四方伸展著,到了夏天就會成為我們的涼傘喔。

春天來了,大街上的人們脫去厚厚的外衣,換上漂亮的春裝,點亮生命的色彩!

春天來了!到處都是好景象,真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3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去調查,我們先去七里河那裡,

媽媽告訴我,這裡原先是一條清澈的小河,可是,人們不愛護它,經常往裡面亂丟垃圾、石頭……所以它現在才變成這麼髒的。我看到在水裡掙扎的小魚,游來游去的蝌蚪,它們哭泣的說:“我們的親人,都被那些人類害死了,現在只剩下我們一個人了。”看到這一幕,我的眼淚都快留下來了。

在看看我們家旁邊的小花園,裡面,樹木非常茂盛,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小草從土地裡冒出頭來,小鳥在樹枝上婉轉地歌唱,爸爸告訴我:“這裡非常受人們的喜愛,人們經常保護它,有時候,還會給樹木、花兒、小草澆水,讓小花園更加美麗。”

我聽了爸爸的話,感覺我們不應該不愛護七里河,而愛護小花園,我們應該兩樣都愛護,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4

成都是國務院首批公佈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發現金沙遺址,將成都建城歷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遠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漸從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遷徙到成都平原,他們在這塊肥沃土地上辛勤墾殖,創造了燦爛“蜀文化”。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當於夏代紀年早期階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發達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發展一個巔峰,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一個重要源頭。西周時期,一些遊牧部落開始從成都平原周邊高阜丘陵逐漸向平原水窪地區遷移。週末,蜀王開明九世從郫縣遷徙成都,“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來。成都羊子山土臺、十二橋“幹欄”式房屋遺址、商業街船棺遺址與金沙遺址,證明古蜀人活動中心就在成都。

作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16處之多,其中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蜀王陵、永陵、金沙古蜀文化遺址等更是中外聞名,歡迎大家到成都旅遊觀光。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5

我今天下去觀察家鄉的環境。

我下去第一個看到照的`就是天空因為天空有霧霾,我們這裡好起霧霾因為我們家有很多的工廠,我在到不遠處的小河都被人類亂扔垃圾,有的仍一車的垃圾,有的扔廢舊塑料袋,有的扔廢紙塑料瓶,有的臭皮鞋、報廢自行車、沒用的書等等,還有的……壞習慣都被汙染了本來還是乾淨的而且以前的水裡面的魚是活蹦亂跳的,現在有好幾條小魚死了有幾條小魚都掙扎的往外跑最後那些小魚都死了,工廠冒出來的煙也讓我的妹妹生病了生的病有點嚴重,樹不是被人種而是被人砍倒了,有的樹是被工廠的煙消失在天空中,小草也被工廠裡冒出來的煙消失在空中了,現在有一些好人開始種樹養花保持綠色環保。

我以後要多種花草樹木有更多的生命。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6

在我村裡,每家每戶的人都是用自來水的,雖然村裡的是自來水,但村裡的人都不去珍惜每一滴水的水,而是白白浪費每一滴水。在過去的日子裡,我悄悄地觀察了我家的用水量,並作了記錄。5月4日,用了30千克:5日,40千克;6日,40千克;7日,60千克;8日,70千克;9日,65千克;10日,50千克。

一個星期我家就用了355千克的水,如果每戶人一星期就用355千克,全村大約450戶人一個星期就用159750千克水,一年365大約52個星期,一年就要用830700千克。

一個小小的村莊用水量一年可達上十萬,在一個大大的村莊裡,那麼用水量就可達上億千克。水是寶貴的資源,水就是生命,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那裡的人就喝不到乾淨的水而被死亡奪去了生命。

我們在這樣好的壞境,就應該節約用水,同時,也不要讓乾淨的水變成受汙染的水,希望大家節約用水,希望大家保護水資源。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7

在中國有許多地名,每一個地名有它由來,只要我們多多地瞭解歷史,就能找到隱藏無限樂趣。

地名由來,可以分成許多種:有以當地特產為地名,如盛產桂樹桂林、盛產大棗棗莊、出產鉛鉛山;有以實際地理位置命名,如在貴山南面貴陽、在黃河以南河南、遠在北邊北京;有以人名命名,如張自忠路、趙一曼路、中山路。最有意思是以歷史故事命名地名,從地名中可以瞭解有趣故事。

比如新鄉以西獲嘉縣,就是以歷史故事命名。在我國漢朝時候,南嶽國國相呂嘉叛亂了,國相相當於現在總理。他殺死了當時南嶽王與王后還有許多漢朝大臣。漢武帝知道了,非常生氣,派了5支大軍分頭去捉拿呂嘉。呂嘉被迫四處逃竄。

第二年,漢武帝東巡,途中有一支大軍回來稟報,已經捉拿到呂嘉,並且把呂嘉人頭送到了漢武帝面前,漢武帝非常高興,於是下令,把得到呂嘉人頭地方命名為“獲嘉”。

一個地名一段歷史,瞭解了歷史知道了地名,知道了地名瞭解了歷史。同學們不要以為地名只是簡單地名,只需查查資料,動動大腦,就會知道我國文化博大精深。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8

一、調查緣由

我從事多年的語文教學,每年感到頭痛的就是學生的作文,是學生怕上作文課,老師難上作文課。在多次的作文教學中都感到作文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班級人數度多的時候,作文批改就成了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一次批閱所花時間長達一個星期,費力、費神、費時而不討好。批改完後,學生一掃而過,對學生一點作用都不起,老師還累得半死,怎麼辦?怎樣才能在短的時間內,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老師教的輕鬆?因而,我申報該課題,給課題研究提供科學依據,我做了一個全面系統的調查。

二、目的和意義

1.中高年級教師的作文批改情況。

2.理資料,探究原因,進行反思。

3.探究出如何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

四、調查物件

五---六年級老師及學生

五、調查方法

談話調查法

六、調查內容

有多少老師注重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學生是否愛上作文課。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9

開封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七朝建都之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所以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人文景觀。開封府就是著名的景觀之一。

開封府位於開封包公湖東湖北岸,佔地60餘畝,面積1。36萬平方米。開封府歷史悠久,名揚中外,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規模龐大,氣勢雄偉。許多歷史名人,如:寇準、范仲淹、包拯、歐陽修等都曾任“開封府”尹,特別是包拯任“開封府”尹時,斷案鐵面無私執法如山,美名傳於古今。許多人不惜跋山涉水,專程到開封府拜謁包公,尋訪“開封府”。

現在的開封府已是一個旅遊勝地,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宋代府衙的建築風格,大批珍貴史料和陳展,還能看到精彩的“開衙儀式”、“包公斷案”等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置身其中,會令人有時光倒流,仿若回到宋代之感。

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玩。

調查報告的作文300字 篇10

五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南陽市南召縣四棵樹鄉西部,北距南召縣城40公里,東南距南陽市75公里。

五朵山是文獻記載歷史明山,久負勝名。《山海經》稱其帝山,《明嘉靖南陽府志》說:“此山五峰並峙,聖女朵、禪庵朵、摩雲朵、嬌女朵、啞女朵並肩而立,故名五朵山。”

五朵山又稱歪五朵。關於歪五朵,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當年祖師爺要到五朵山修行,走到山根有點累就坐下休息。當時正是正午,驕陽似火,山神與土地爺為了讓祖師爺有個蔭涼就讓五朵山向東以歪,結果祖師爺一看要倒,嚇得起來就跑,這一跑就跑到了武山,在這裡修成正果,因此就有了五朵山,這兩地都成為人們敬仰真武大帝名勝之地。不過,當地居民說這裡才是祖師爺開始修成正果地方,有靈氣,因為這裡山神與土地爺。真正幫助了他。

現在五朵山上修建了許多廟宇,每當七年級與十五成群結隊香客就在這裡虔誠叩拜。暴瀑峽峽谷,風景如畫,美如仙境,潺潺流水一路歡歌奔騰,五座吊橋高懸於流淌不息溪水之上,走上去晃晃悠悠,如騰雲駕霧。五朵山風景區常常讓人們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