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調查報告彙編10篇

才智咖 人氣:2.03W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彙編10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新修訂的《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細節之中,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道德水平。這學期我校一直都致力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並制定了方案,每週一個好習慣培養。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孩子們養成了一定的良好習慣。我們發現學生在做好操,升好旗,寫好字方面仍需下功夫。為什麼學生在這幾方面的習慣養成不理想呢?帶著這一問題,我先後對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進一步瞭解影響學生習慣的主要因素,制定目標。以便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更加有效地發揮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實現我們的育人目標。

二、調查物件及方法

(一)調查物件

此次調查物件分兩類:學生

(二)調查方法:訪談調查

訪談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在家、在校的寫字、做操、升旗的行為表現。

三、調查結果

我們對學生的調查所得資料進行統計處理,情況如下:

1、每天在家寫字的姿勢如何:

正確 不正確 不確定

56% 36% 8%

2、在家是否有人提醒、督促糾正錯誤寫字姿勢:

有 無 偶爾

86% 8% 5%

3、你的書寫習慣如何(如書寫姿勢、格式、卷面、專注程度等):

好 一般 不好

91.8% 6% 2.2%

4、學校舉行的每週一升旗儀式:

認真參加且心情激動 參加,無任何感覺 不想參加

79% 19% 2%

5、升旗時是否佩戴紅領巾:

總是佩戴 有時不佩戴 總是不佩戴

98% 2% 0%

6、做眼保操時:

認真做 有時認真做 不想做

75% 20% 5%

四、問題分析與思考

(一)學生升旗、做操、寫字習慣的現狀分析與思考。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著三個層面的現象,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佔80.8%,習慣一般佔16%,習慣不良的佔3.2%,從總體看,我班學生在習慣養成方面有著良好的收效,在升旗,做操,寫字三方面都還做得不錯。部分學生在寫字姿勢方面還比較弱,為學生健康發展,這些都是急待解決的問題。“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們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在調查中不難發現,教師在很多時候都自認為自己的教育是最重要、最合理的,而忽視了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對良好習慣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標準。

升好旗:

1、穿好校服,正確佩戴紅領巾,按時參加升旗儀式。

2、集合鈴聲響後,各班在走廊上站好隊,安靜、整齊有序地進入操場。

3、站立時,挺胸收腹,雙手五指併攏,下垂緊貼褲縫邊。

4、升旗時保持安靜,不講話,不逗打。非少先隊員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5、唱國歌時,聲音洪亮、節奏感強。

6、國旗下講話時,保持安靜,認真傾聽,講話完畢要鼓掌致謝。

7、升旗完畢,按指定線路退場,不擁擠、不喧譁。

寫好字:

1、三年級及以上同學用鋼筆寫字。

2、寫字時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做到一筆一畫,不潦草。

3、寫字時姿勢端正,兩腳與肩同寬,平放地面。做到“三個一”(眼離本一尺,胸離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要求身體與桌面垂直。

4、寫字完畢,認真整理書本,避免書本出現卷角現象。

做好操:

眼保健操:

1、音樂響起,學生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做眼保健操。

2、做眼保健操時,閉眼,精神要集中,穴位要準確,用力要適宜,符合節拍。

廣播體操:

1、廣播準備音樂響起,各班體育委員迅速組織學生在走廊整隊,安靜、整齊有序地到達指定場地。

2、排隊集合要求做到快而不亂,並迅速呈體操隊形散開,縱橫成一條線。

3、廣播操音樂響起,精神飽滿地認真做操。動作正確到位、優美,與音樂協調一致,真正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4、廣播操做完後按指定線路有序退場。

五、採取對策

(一)制定規章制度,培養良好做操習慣

為培養班級學生良好的做操習慣,加強對學生正確做操的訓練。班主任與體育老師聯絡,共同訓練、指導學生做操的動作準確性,同時在思想上讓學生意識到做操關係到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班級的風貌,讓集體榮譽感促使孩子們做好操。

(二)重視細節管理,規範學生寫字習慣

針對國小生視力急劇下降的趨勢,我們要注重訓練學生養成正確的讀書和寫字姿勢。無論是什麼學科的課堂,只要孩子們讀書、寫字,任課老師有義務、有責任及時提醒孩子們糾正錯誤讀寫姿勢和讀寫習慣。讀書時,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寫字時,做到腰背挺直,胸離課桌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長,兩腳與肩同寬,平放地面……與此同時,我還多次在班級內舉行了硬筆書法比賽、讀寫姿勢比賽等,如今,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增強了自控能力。

(三)提高思想認識,互相監督升好旗

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升旗儀式的重要性,知道升好旗一種愛國的表現。為使隊員明確升旗的行為準則,我規定了學生從服裝和紅領巾佩戴,到升旗時高唱國歌的神態,再到行少先隊隊禮時的姿勢、手勢等的要求。並且由班級值日生每週一檢查升旗服裝和紅領巾的佩戴情況,由兩個體育委員監督整個升旗儀式過程中同學們的表現。每週五班隊會時,由學生評選出升好旗標兵。

(四)家校攜手,形成合力

在學校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班主任必須積極地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絡,共同創造良好的家校合作關係,才能培養出學生良好的習慣。我與家長聯絡,請他們在家裡督促孩子寫好字,及時糾正孩子們不良讀寫姿勢。同時請家長配合在每週一升旗的時候提醒孩子服裝和佩戴紅領巾。家校攜手共同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我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在今後的工作中,讓學生走走出教室,擔負起班級的榮辱;走出校門一步,擔負起學校的榮辱,走上社會,擔負起社會的榮辱,真正讓好習慣伴隨學生健康發展!

(一)升好旗

紅領巾,胸前系。 齊肅立,行隊禮。

穿校服,操場聚。 演講話,記心裡。

奏國歌,升國旗。 同學們,齊努力。

(二)做好操

廣播操,煉身體。 眼保操,動作準。

聽口令,齊做起。 用力勻,眼更明。

佇列直,動作齊。 好視力,終受益。

(三)寫好字

方塊字,是國文。 身坐正,腳放平。

從小練,正當行。 眼和紙,離一尺。

心要靜,眼要明。 筆握穩,寫工整。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為生力軍的大學生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上起著關鍵作用,通過對於衡水市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有積極的態度,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影響,其中學校對於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傳承 大學生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xx)10(a)-0221-02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時代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影響著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對於大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改革,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進入,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少,傳統文化趨於弱化。作為青少年主體的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缺乏興趣,認知度不高,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受到一定的挑戰。作為文化傳承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們必須改變態度,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繼承併發揚光大。

1 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大學生的積極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諸子百家思想、琴棋書畫、傳統文學、傳統節日、中國戲劇、建築、傳統中醫、民間工藝、民風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強其民族意識。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的,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大學生從各方面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加深大學生對於中華民族發展的認識,同時能更深刻地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偉大,從而增強大學生的民族意識,使得大學生真正以中華民族為榮,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許多的優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國傳統文化推崇“修身齊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養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推崇“以和為貴”的思想,注重與他人關係的平衡和協調;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不恥下問”,對於學習的態度非常積極向上…傳統文化所提倡的種種思想,都督促著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注重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有利於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不斷提升。

2 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及分析

本課題對衡水市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認知水平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結果,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興趣不高,不能正確對待傳統文化。關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一題,61.5%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27.8%的學生對於傳統文化只是有點興趣,還有幾乎10%的學生不感興趣。在如何看待傳統文化這個問題上,只有52.1%的學生認為對於傳統文化應該選擇性繼承,其中大部分是精華,也有糟粕;22.1%的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不應該繼承;8.5%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中利大於弊,應該放棄繼承。以上的資料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學生對於傳統文化興趣不是很高,同時仍有一部分學生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認識不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51.6%的學生持不樂觀的態度,可以看出大學生認為傳統文化的未來很迷茫。

第二,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度不高,瞭解程度差,傳承傳統文化的情況差。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著很多方面,問卷中只選取了一般情況下人們應該有所瞭解的某些方面。關於中國傳統節日,只有39.8%的學生能全部記住,58.2%的學生只能記住一部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學生知道並能夠區分三者觀點,59.1%的學生只是大致瞭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國四大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學生都看過,並讀過多次,27.5%的學生多次看過其中一兩部,48.8%的學生只看過其中一兩部,還有同學基本沒看過。關於中國三大國粹,只有24.6%的學生知道,61.1%的學生知道一部分,還有14.3%的學生完全不知道。關於古代詩詞曲賦,17.2%的學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學生表示能背下一些,還有39.5%的學生能背的很少。關於某一門傳統藝術,只有9.6%的學生選擇了精通,64.3%的學生選擇掌握過一點點,26.1%的學生表示沒接觸過。所有資料顯示,大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不全面,且瞭解不深刻,僅限於表面的一點點,還有很多的大學生對傳統文化根本不瞭解。

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情況不盡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長期以來社會政府對於傳統文化重視度不夠。雖然近年來,國家開始對儒家文化、對傳統節日慢慢重視起來,但是重視程度仍舊不夠。在此之前,政府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高,造成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度低。同時,社會上對於大學生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夠,開展的活動較少,宣傳影響力度小,社會沒有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大方向上為大學生樹立風向標,對於大學生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的作用較為忽視。

第二,學校對於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不夠。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在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揚方面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較少的學校單獨設定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去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除了課程設定外,學校開展的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也較少。文科以及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對於傳統文化或許瞭解的相對多些,理科類的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很少。學校在教學組織、課外活動等方面對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揚做的不夠。

第三,外來文化對於中國的衝擊。隨著世界全球化的加劇,各國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多,外來文化在不斷地傳入中國。在這個大環境下,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一定衝擊。人們越發接受外來的新鮮事物,從而忽視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學生這個群體,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近年來,美劇、日劇、韓劇、泰劇等電視劇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很大。這在問卷中也有所體現,38.7%的學生認為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大影響,45.1%的學生認為有一些影響,大多數大學生對於外來文化的影響持肯定態度的。 第四,學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學生自身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不高,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今中國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響在逐漸減弱。在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當今中國的影響如何這一題上,25.2%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對於當今中國的各個方面有著絕對影響;53.8%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大,但較以往有所減弱;12.9%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學生沒有在傳統文化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很多學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上也沒有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重視傳統文化的家庭相對來說較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專業成績。問卷中也顯示只有23.9%的學生通過家庭影響來了解傳統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學習傳統文化上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徑

要想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改變大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現狀,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會及政府營造傳統文化傳播的良好環境。政府應出臺更多鼓勵傳統文化發展的政策。在問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學生通過電視電影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40.2%的學生通過書籍資料來了解傳統文化。社會上多鼓勵有關於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或是電影的發行,同時要保證高質量的節目使得學生接受更多更準確的傳統知識和傳統文化。同時書籍方面,正規整個出版市場,抵制盜版低質量的書籍,確保學生能讀到正版的相關書籍,在書香中學習和領悟傳統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個契機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多走進大學校園進行相關的活動。

第二,學校從各方面進行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問卷顯示46.1%的學生通過學校教育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可見學校教育在大學生傳承傳統文化中起著重要作用。

(1)教師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日常教學相結合,進行教學的創新。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學活動,如果將傳統文化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能在潛移默化中瞭解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著哲學、文學、藝術、建築等方方面面,與教學內容有著眾多顯性或者隱性的聯絡。每個專業的教師應仔細思考自己的課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聯,尋找兩者的結合點,儘量將所教內容相關聯的中國傳統文化一起傳授給學生。同時這種將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結合,將專業知識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新方式,可能會容易激發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促使其對傳統文化進行更多主動的瞭解和學習。

(2)學校可以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或者選修課。隨著社會以及政府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將傳統文化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可以系統地向學生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以及各種表現,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不再是星星點點,不再是各種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識體系。學校根據各專業的需要和培養目標,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作為必修課或者選修課。尤其對於理科類的學生可以作為必修課,來彌補其對於傳統文化知識的缺乏。不管在專業課教學中,還是在單獨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要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理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外來文化的關係。

(3)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文化活動和實踐活動來宣傳中國傳統文化。除了課堂上傳授傳統文化,學校可以多組織各種相關的課外活動。除學校組織的活動外,各學院可以根據自己學院的特點組織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學校還可以經常邀請專家來校進行相關的講座,滿足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需求。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校園文化,將教室、宿舍、宣傳欄、電子螢幕等充分利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第三,學生自身要加強民族意識,樹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心。

(1)學生要培養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的知識,主動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學生要對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識,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凝聚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智慧,也是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重要紐帶。學生要糾正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錯誤認識,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去主動發揚,主動承擔傳承的重任。

(2)學生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在各種外國文化不斷進入中國後,很多大學生盲目地崇尚外國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文化。尤其,近年來韓劇、美劇、泰劇、日劇大量引進了中國市場,對於大學生的影響很大,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早已過時,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將外來文化作為自己最愛的文化。大學生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去看待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以理智的心態去對待外來文化,真正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民族文化區發揚光大,而不是以外來文化為榮。

第四,社會、家庭、學校應該互相協調,共同致力於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事業。家庭因素在學生了解傳統文化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鼓勵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行為。社會及政府要重視對家庭、社群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增強家庭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幫助父母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從而在生活中再次影響孩子。同樣,學校也可以利用與家長的交流機會,加強家長對於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在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影響下,學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需要大學生去繼承和發揚,在社會、家庭、學校的支援下,大學生要主動擔負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同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自身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樸.加強高校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xx,9(2):20-22.

[2] 王冠,司雁龍.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生[J].文學界(理論版),20xx(11):241-242.

[3] 陳曉芸.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現狀綜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54(1):113-116.

[4] 何家義.論傳統文化自覺與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xx(3):18-20.

[5] 覃萍.走出傳統文化教育的困境[J].梧州學院學報,20xx(4):74-77.

[6] 魏媛媛,杜瑞平.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彙總的現狀及價值實現[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xx(5):75-77.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摘要]目前90後大學生作為各大高校的學生主體,已經成為高校工作者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本文采用自編的《大學生人際關係基本狀況調查問卷》和《人際交往能力評估問卷》(中文版)對三江學院部分90後學生的人際交往現狀進行了調查,對90後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行了探討,以便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瞭解和關注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變化,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早日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90後大學生;人際交往;調查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為了滿足各種需要而進行的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的交流。馬克思在曾提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社會關係構成了人的本質。”大學生作為大學校園中典型的社會角色,自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90後大學生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這部分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並擁有較好的物質條件,同時,90後作為當代社會的特殊群體,有著不同於其他年代人的特點,有著自己的人際交往的獨特方式。

一、研究物件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

隨機抽取三江學院1990年後出生(大一、大二年級)大學生500人作為調查物件,其中涉及文新院、外國語學院、電子資訊工程學院、建築學院等學院相關專業,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6份,有效回收率為97.2%,符合統計要求。在486份有效問卷中,大一學生368人,佔76%,大二學生為118人,佔24%;男生268人,佔55.1%,女生218人,佔44.9%;理工科學生255人,佔52%,文科學生231人,佔47.6%。

(二)調查方法

採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編制的《人際交往能力問卷》(中文版)兩個問卷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現狀調查,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講授、討論會和個體分析,對在校90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情況進行了解。自編問卷包括學院、專業、性別、年級、生源地、家庭經濟情況、是否擔任學生幹部等基本資訊,問卷從家庭教養、交往範圍、網路交往狀況、交往態度和原則、交往內容、交往方式、交往動機、交往認知和交往衝突及處理情況等9個維度;《人際交往能力問卷》包括主動交往、適當拒絕、自我表露、衝突管理與情感支援5個維度,從而剖析良好人際交往中的障礙性因素,力求探尋改善90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對策措施。

二、90後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描述

綜合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結果顯示,大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興趣廣泛,內心有交友渴望,普遍比較重視在校期間同學人際關係,並希望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集體生活。調查顯示,大部分的90後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其中,有131人在交往中會堅持自己的觀點,絕不讓步,佔調查人數的27%,298人在交往中能聽取別人的意見並考慮對方的意見是否合理,佔調查人數的61%,還有57人表示會直接接受對方的觀點,佔調查人數的12%。可見,大部分的90後學生對人際交往的態度比較理性,但是由於90後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學生從小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觀,忽視他人和集體,不能或者不願深入的瞭解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在交往範圍和方式上,調查顯示,90後大學生結交朋友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宿舍與班級,所佔比例是59%,其次,社會實踐、網路、社團活動也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很重要的渠道。在宿舍人際關係上,對自己所處的宿舍關係氛圍評價“融洽和睦”的佔33.8%,“較融洽”的佔55.2%,可見大部分宿舍成員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氣氛友好、融洽,而還有7%的學生表示宿舍關係“沉悶冷漠”,宿舍成員之間關係不太緊密,成員之間互不關心,但這些宿舍並沒有太大的矛盾和衝突,另有4%的學生選擇宿舍關係“較為緊張”;在班級人際方面,調查顯示,90後大學生對集體活動的態度是有35%的學生表示“很熱心”,在集體中,能積極投入、熱心為班集體服務,這類學生多為學生幹部或者班級幹部;55%的學生表示“比較熱心”,可見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願意積極地參與集體活動,另有10%的學生表示“不太熱心”於大學的集體活動,部分學生埋怨集體活動太多,安排不合理。

在交往方式上,除了與班級、宿舍及其他一般交往物件進行面對面的交往、交流外,在調查的學生當中,68%的學生表示更習慣通過手機平臺進行人際間的交流和溝通,同時,在對學生的訪談中,也有不少學生表示資訊化的網路平臺對大學生人際交往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可見90後的大學生交往方式日漸多樣化,網路作為一個便捷的交往工具,給學生們提供了多種交往方式,但同時,多樣化的交往方式也會給一些學生帶來一定的無所適從感。

在交往的主動性方面,有36%的學生表示願意和陌生人主動聊天,在這部分學生中,男生所佔比例為77%,可見男生較女生在交往中更為主動,女生相對較為內斂,只有少部分女生願意主動與陌生人聊天。而在願意與陌生人聊天的大學生當中,採取小心謹慎態度的佔75%,說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安全有所防範,只有7.9%的學生表示會對陌生人坦誠相待,另有19%的大學生表示不會於陌生人接觸,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他們的人際交往範圍應該相對狹窄。

《人際交往能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分百分比為50.88%,中等百分比為24.96%,低分百分比為19.16%,其中,在“適當拒絕”維度,90後大學生的得分表現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總體狀況較為詳盡,高分群體百分比多於常模,但低分群體百分比較常模多出更多,低分群體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能合理恰當的表達拒絕,而多采取回避或退讓的方式解決問題,不善於或者不願意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和想法;在“自我表露”方面,獲得高分的學生佔總人數的15.54%,略高於常模,獲得低分的學生佔總數的27.05%,近似於總體情況的低分百分比。表明90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隱私,交流層面還處在較淺顯的層面,不能深入的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與範圍有限;在“衝突管理”上,高分群體的百分比高出常模很多,低分群體略高於常模,顯示90後大學生在衝突管理方面表現良好,能夠在人際交往發生矛盾時,採取較為積極的應對方式,合理有效的解決人際衝突;90後大學生在“情感支援”維度方面的得分是五個維度中得分最低的,說明這些學生在“人際情感”方面的能力最為欠缺。

附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問卷

不記名調查 性別:男 女 現在( 是 否 )有男/女朋友

1、你是()學生。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你有過()戀愛經歷。

A、沒有 B、一次 C、2到3次 D、三次以上

3、你的初戀是()年級。

A、國中或以下 B、高中 C、大一 D、大二 E、大三或大四

4、你最長的一次戀情維持的時間是()

A、3個月以下 B、3個月到半年 C、半年到1年半 D、一年半以上

5、你們每一個月花費在戀愛當中的經費是()

A、100元以下 B、100到300之間 C、300元至600 D、沒統計過

6、在公眾場合,做的最出格的事情是()

A、拉手 B、擁抱 C、kiss D、其他

7、你們有為自己的戀愛的長遠打算是()

A、沒有打算 B、

8、你的戀人要求你發生性行為的次數()

A、從來沒有 B、一次 C、5次以內 D、記不清了

9、你們的戀愛與學習的關係是()

A、愛情至上 B 、學習為主,戀愛為輔 C、戀愛為主,學習為輔 D、隨意

10、在戀愛過程中,消費是誰承擔()

A、主要是男方 B、主要是女方 C、一半一半 D、沒留意

11、你經費的來源是()

A、父母 B、兼職 C、其他

12、你擇偶的標準是()

A、外貌 B、能力 C、金錢 D、感覺 E、其他

13、您現在的戀愛狀況是 ()

A、正在熱戀中 B、不準備在大學階段談戀 C、曾經有過戀愛的經歷 D、處於觀望

14、您覺得戀愛會或者已經對你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怎樣的不良影響

A、和朋友變的疏遠 B、浪費了很多時間 C、增加了消費開支 D、失去了很多自由 E、其他

15、很多大學生在即將畢業的時候都選擇的分手,就你瞭解和認識,通常是什麼原因?

A客觀因素,工作分隔兩地

B主觀因素,發展方向不同(如,一個考研,一個工作)

C個人因素,其實壓根就沒想過要長久,不過是玩玩罷了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關於畢業後城市的去向,雙方是否願意為對方妥協?

A、是的,我願意跟對方一起去她/他的家鄉繼續生活

B、是的,對方願意跟隨我回到我的家鄉

C、是的,我們決定留在韶關(非本地人)或去其他城市共同奮鬥!

D、是我們努力過,但發現太不現實。我們選擇異地戀

E、各走各路,畢業那天一起失戀

在戀愛過程中,你遇到的問題是?(請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法律意識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對現行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感知、理解、心理體驗和價值評價等各種意識現象的總稱。它包括人們對法的本質和功能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適用的評價、對各種法律行為的理解、對自己權利義務的認識等等,是法律觀點和法律觀念的總稱。它包括法律認知、法律情感與意志、法律價值觀三大部分。法律認知是人們關於社會法律現象科學認識活動的結果,它是人們關於法的一般理論和法律發生、發展的歷史及其規律,以及一個國家和地區現行法律的內容和特點等方面的知識的總和。法律情感是指社會主體對法現象的主觀心理態度或心理反應,是社會主體主張權利,為權利和法律而鬥爭的內在心理動力,是一個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法律意志是社會主體為維護法律的尊嚴,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鬥爭的主觀心理基礎,表現為主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畏誘惑和脅迫的堅強的守法精神和護法品格。法律價值觀,包括法律評價、法律理想和對法律價值(如公平、正義、自由等)的理解與接受,它是可能對立法、政策適用和司法判決等行為產生影響的超法律因素。它們是一些觀念或普遍原則,體現對事物之價值可追求的理想性等進行的判斷。

據此,我們可以將大學生法律意識表述為: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中國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他們的法律意識如何對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程序有很大影響。所以,很有必要對這一群體的法律意識給以關注。

一、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分析

公民法律意識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意識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覺醒和增強,但大多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水平上,在不同大學生當中法律意識水平參差不齊。從大學生的行為表現來看,也是如此。一方面,大學生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例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鮮見,如盜竊、搶劫甚至賣淫、殺人等犯罪行為,以及打架鬥毆、毀壞公物、剽竊他人學術成果、隨意撕毀就業合同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而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和損害。

根據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的調查,我們發現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制意識比較薄弱。一直以來,學校的教育對於涉及法律方面的知識較少,再加上自身對法律意識的求知慾不高,使得法制意識不能在人們的心中成形,大都只是泛泛而談。第二,更加註重實現自我價值,主動法律意識明顯缺乏,由於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也由於教育與宣傳輿論的侷限,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處於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第三,功於知法、懂法,淡於守法、用法。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甚至會採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上述情況表明,由於受社會負面文化和學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面對這種情況,對大學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勢在必行。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對策

大學生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棟樑,是民族復興的希望,為了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我們提出以下幾點:

(一)健全法律執行機制,加強道德規範建設,創造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

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因此,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法的程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法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模範人物和典型事蹟,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對於培養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深化大學“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要求。

大學“法律基礎”課應改為法理學課,或者至少從內容上突出對法治的基本理論、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紹。同時,應當積極拓展法學選修課的開設門類和開設範圍,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巨集觀把握,從而逐步培養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

(三)齊抓共管,著力構建高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法制教育網路。

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他(她)們的法律素養,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而是涉及家庭、社群以及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的系統工程。因此,需要全體社會共同關注,需要各個環節緊密配合。首先,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必須實施依法治校,保證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切實抵制社會不良文化的進入;其次,家長要注重對自己孩子的瞭解,配合學校教育,並且注重給孩子良好的'薰陶;司法機關也應該有重點地與大學定期聯絡,加強校內的司法宣傳教育;政府職能部門則應力所能及地為大學排憂解難,要切實採取可行的措施,優化社會大環境以及校園環境。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研的目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為規範的活動。而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就是圍繞學習這個中心,學生所反映出的相應的行為習慣,它是一種比較鞏固的動力系統與維持系統,事實證明,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形成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中國小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習慣”。作為實施健康教育的實施者——教師,重要任務之一是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抑制不良的學習行為習慣。為了進一步瞭解國小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的情況,掌握其學習規律,以便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行為習慣,設計並進行這項調查。

二、調查的物件與方法我們以中文班的學生為物件,接受調查問卷的學生達200多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學生課前準備的習慣從上調查顯示,約佔94%的學生一聽到上課鈴響了以後,都能停止戶外活動,迅速進教室。但進教室後講話的學生所佔的比例約佔36%左右之多。上課用的學習用品能每天帶齊的還不到總人數的70%。究其原因,學生書包沉重,為減輕負擔,每天只攜帶課表上安排課程的學習用品,有時臨時調課,便顯得慌亂;有的則由於自理能力差,沒有自覺整理書包的習慣。書本、文具盒隨意亂放的現象或還在課桌裡的約佔14%左右。做好課前準備是學生上好課的基本前提,它有利於穩定學生的學習情緒,保證上課的質量。這一方面學校已按行為規範的要求、標準進行了訓練,但檢查考核評比工作未能深入持久真正落實,出現了抓一抓,緊一緊,放一放,鬆一鬆的現象,或還沒有引起各任課老師的足夠重視。在貌似平靜的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值得引起重視。

2、學生上課聽講、思考的習慣從上表顯示,能真正做到上課從不做小動作、注意專心聽講的學生比例不高,其比例還不到20%,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要求學生上課時眼睛注視老師,根據老師的要求注視黑板或看課本,不講廢話,不做小動作。學生的聽課行為往往受學習情緒影響和教師授課質量、組織教學的能力所影響。學生感興趣的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現象相對較少,反之則多。另外,學習環境干擾等因素,也會干擾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上課聽講時能積極思考、愛動腦筋近佔26%。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愛動腦筋學生數的百分比四、五年級較高,說明這個年級的學生求知慾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強。遇到疑難的問題時,大多數學生能主動請老師、同學,約佔61%,但上課時不動腦筋,有疑問時不敢發問的學生也不在少數。甚至有4~6%的學生學習敷衍,有疑惑也得過且過,不求甚解。在這裡也反映學習能力的問題。學生學習過程應是不斷地生疑(發現問題)、質疑(提出問題)和解疑(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熱愛學習,勤學苦練、善於思考的精神是不可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的,因此,不斷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善於思考的習慣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3、學生閱讀習慣從表中顯示得到,絕大多數學生(88%)能坐直身子,雙手執書,他們的讀書姿勢是正確的。良好的讀書姿勢有益於學生的健康與正常視力。學生中能經常自覺閱讀課外書的情況並不令人滿意。六年級閱讀情況則處於低谷,僅為31%。課外閱讀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多讀好書有益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但由於畢業班學業的負擔,沒有過多的時間,使學生對課外閱讀未引起足夠重視。各年級勤做筆記或圈劃情況較好(63%)。需進一步發揚。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摘要:通過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並針對問題和產生原因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以促使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向健康、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理性消費

在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狀態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群體的消費觀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是一個矛盾的群體。大學生年齡較輕,有著與社會其他消費群體不同的消費行為;民辦高校大學生一方面消費需求較高,另一方面未獨立的經濟又制約著他們的消費。為了解當前民辦高校大學生在消費觀、消費與閒暇方式、理財等方面的現狀,我們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為例,成立課題組對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進行了調查。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調查情況分析

1、理性消費是主導

2、兩極分化明顯,消費方式呈多樣化

3、理財意識淡薄

4、金錢、消費觀健康合理

5、經濟獨立意識較弱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的建議

針對以上的調查分析及我院學生的消費情況,對我院大學生的消費觀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僅供各民辦高校在樹立正確大學生消費觀方面的參考。

1、加強消費觀教育

亞里士多德曾指出:一個人如果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就會成為浪費的。因此,各民辦高校要加強在大學生中進行儉而有度,合理消費的教育,引導大學生在消費時要獨立判斷,不要盲目攀比高消費,特別是要注意減少隨意性消費,真正做到理性消費。教育大學生明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明確學習消費是主導,生活消費是保障,娛樂消費是補充。反對享樂主義的消費方式,培養和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加強消費觀教育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引導學生理性消費,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2、樹立量力消費的觀念

學生個人消費作為一種經濟行為,首先它是受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基礎制約的,所以古人告誡我們消費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民辦高校大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依靠父母和家庭維持消費,雖然個別學生家庭條件較好,但也應該樹立量力消費的觀念。要體諒父母掙錢的艱辛,珍惜父母提供的每一分支援和幫助,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作風,反對超前消費和高消費,慎行借錢消費。因此,要求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量力消費的觀念。

3、加強理財常識的傳授

民辦高校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的進行消費,沒有理財的計劃。針對這種情況,民辦高校應當組織專門的主題班會、開設相應的消費教育課程或消費知識講座,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成立相應的協會,開展消費問題調查、消費有獎問答或知識競賽等。理財常識應包括經濟金融常識及個人理財技能方式等,在開設的相關課程裡面,進行專門的講解,鼓勵大學生考理財規劃師證,並鼓勵大學生制訂個人理財計劃。民辦高校要教育學生按照理財計劃,定期盤點自己的消費,以求做到使自己消費全程基本平衡。

因此,民辦高校在教育方面應適當注意學生在個人消費觀念上是否存在誤區,並且給與及時的幫助和引導,以促使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向健康、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調查背景: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著更為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裡,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為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著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域性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為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為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三年,四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著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

調查的結果: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裡,有的是一年級新生,也有的高年級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著各自的夢想,對未來的期待來到了大學!他們在沒上大學的時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設想著自己的大學是什麼樣的,大學的學活是怎樣的!但,他們一旦在大學裡生活上一個月、一年、幾年,他們有的人就會失望的說:“現在的大學生活和我當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我們所調查的人群中有大多數的大學生說他們的現在的生活和高中時所期待的不一樣。有的抱怨說學校環境不好,有的抱怨說學校設施不全,有的抱怨說學校師資水平不夠等等,表現出一系列的不滿,卻他們很少考慮自身的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問題或困難的話,很少去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它們,更有甚者會置之不理。但還是有的學生會向講師或同學們諮詢,來解決。大學應該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尋求別人的幫助,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大學的校園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從中汲取著不同的營養,大學的生活已經很接近社會了,被人們稱為“小社會”。在這小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的發揮,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同時,也可以鍛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物的能力等等。有的學生都積極的參加學校裡的活動,都認為在活動中,不僅能鍛鍊自己的勇氣,還增加了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交際圈也擴大了!但有近21%的學生卻對於這些活動不予理會,認為這些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不如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網、談物件等。

戀愛,在大學裡是很常見的事,這時的青年不再像兒童那樣滿足於血緣帶來的親近,而有意識地結交一些個人密友。大學生正處在這個發展迅速的關口,有許多煩惱不能也不願向長輩傾訴。於是大多數人發現,如果沒有一個可互相吐露心聲的親密知己,日子將很難過。到了青年中、晚期,親密關係的需要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朋友已不僅僅是傾訴物件。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會,這些對青年的交友影響都很大。進入大學校園,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脫離以前的群體進入新環境。青年必須重新建立各種關係。煩惱、寂寞、通過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空前強烈。親密關係發展的頂點就是愛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會承認有比戀人更親密的人,而且戀人間的親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間關係所比不上的。因此,對親密關係的追求把孤獨的大學生引向戀愛是極其自然的事。調查中有的學生認為戀愛在大學的校園生活裡佔有重要的地位,讓不少大學生走進戀愛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說,是“隨風”走的,看見別人搞物件,自己也想搞一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不同於緊張的高中生活,大學的生活是十分寬鬆的、自由的,很多時間成了學生的課餘時間,他們對於這些時間,有不同利用方式。有的學生選擇去做家教或兼職,這樣不僅可以減小家庭的負擔,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有的學生選擇上網(玩遊戲、聊天等),他們一旦閒下來,就覺得生活很空虛沒意思;還有的學生選擇學習,他們解釋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自己學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當然還部分人會選擇做些其他的事情來打發這些課餘時間。總之,不管怎麼利用這些時間,只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過的充實,那麼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專家建議,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在入學時開始,大學生從大一起就應該思考個人所學專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掌握這門知識,能到哪些行業和企業去,自己是否喜歡未來的這個職業,而不是簡單地根據教學安排和教材開始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在所調查的人群中有的學生有明確的規劃,但有的人想過規劃,但都沒有做出來,還部分人根本就沒規劃過。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該自覺到去做,不應產生依賴的心理,什麼事都地別人幫忙,要學會自立!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為。職業生涯規劃分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職業生涯規劃雖受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制約,但更多的是受大學生個人自身素質影響,因為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社會或學校強加個人身上的實施方案,而是當事人在內心動力的驅使下,結合社會職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利益,依據現實條件和機會所制定的個人化的實施方案。但由於我國長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響,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手段落後,更談不上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隨著社會形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主體等方面的多樣化,高校應建立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諮詢機構,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從多方面對大學生將來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的指導。我相信如果中國每所都能這樣作的話,中國的大學生的未來會更加美好,中國的未來將不可限量,中華民族將會走的更遠!

現在,大學校園裡流行的一個詞語就是“鬱悶”。“鬱悶”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大學生心理世界,表達出許多大學生上下求索的徘徊和朦朧情感的困惑。如果這種鬱悶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和釋放,必然會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從而產生心理疾病。自殺僅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極端方式。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心理行為障礙率16%-25.4%,並且有上升趨勢。

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溝通!大學生的心理話需要有人傾聽和理解。在現階段社會資源還不夠充裕的情況,鼓勵大學校園內自助、大學校園之間互助、社會力量介入等等方式。讓大學生都能將自己內心的苦悶或快樂,都能有朋友與他們分享。使他們能真正的快樂起來,從而實現屬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建議與決策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段.可以說19歲到23歲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時代,這時的體力、記憶力、反映能力都達到了巔峰.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這段時間,來更好地發展自己.

對於大學生來,首先是學習方面:要有遠大的目標.斯大林曾經說過,偉大的精力產生偉大的抱負.沒有遠大的目標,大學四年將是無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在大學裡應該給自己一個目標,讓你的生命燃燒.帶著問題去學,並且以自學為主.沒有問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以自學為主並不是否定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很重要,它能引導你怎樣更好的去學.要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大學生是知識分子的後備軍,要注重各科的協調發展,這將決定你能否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充分利用學校給大學生提供的實習機會,爭取更多的培訓機會. 藉助網路來了解現在世界最新動態,拓展自己的視野.

其次是業餘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業餘時間多學一些與自己興趣有關的東西,不要把業餘時間全用來上網(如玩遊戲、看小說)等一些不利於自身發展的事上, 應充分利用在校學習的時間,為自己補充所需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這將有助於我們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質.要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問題,最好在大學時期不要談戀愛,如果談戀愛,不要整天沉迷於二人世界,耽誤自己的學業,要分清什麼是主什麼是次,不要讓自己後悔!

對於高校本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實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方針,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增強時效性的要求,以創新的思維,積極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新機制,以開拓高校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學校的各級組織還要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有益於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文化活動.

當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隨之而來的社會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而當代大學生在經過近乎慘烈的中學時候後,進入到相對清閒的大學生活,大都進入一種鬆散的生活狀態.學習,活動,工作(兼職,家教或其他),上網,戀愛??在多選擇的校園生活中,更多的人選擇了後面的,上網玩遊戲等虛度年華.大學生長期地這樣的狀態下生活,國家的會是怎樣?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有責任和義務來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一、 問題的提出

上五年級了,班級裡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眼鏡將會在整個班級“普及”了。近視給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帶了許多不方便,洗臉刷牙,吃飯行走,眼鏡如同人身上的一個器官,怎麼也離不開它了。同學們的視力為什麼會下降?是否和平時的學習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呢?

二、 調查方法

1 看書

2 上網找資料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具體內容

資訊渠道 涉及方面

網路近視怎麼形成及治療 近視眼發生的原因分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和發育因素。近視眼有一定遺傳的傾向,高度近視更是如此。正常情況下,至青春期眼球可發育正常,如過度發育即形成近視,這種近視一般到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進行性發展可變成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從事文字工作和近距離工作的人容易發生近視,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用眼過度使睫狀肌和眼外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是形成青少年近視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視視力衛生極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習慣,注意燈光照明,注意讀書姿勢,避免閱讀時間過長,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都能達到防治近視的作用。

書籍怎麼樣會近視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四 、 結論

1。遺傳因素:根據大量的調查資料,比較一致的結論是高度近視和遺傳有關,中度以下近視則存在較大的分歧。高度近視的遺傳型別,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關於關於學生近視調查報告關於關於學生近視調查報告。遺傳又往往受客觀環境,即生活條件的影響使之變異,增加了遺傳的複雜性。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作業和不良的作業環境,這是最古老的學說,雖然至今仍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從大量國內外有關調查研究報告看,已公認遺傳與環境是近視眼形成的主要原因,並指出環境條件是決定近視眼形成的客觀因素。但是,在近距離閱讀或近距離工作的影響下,為什麼能產生近視?對此還沒有一致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理論:

(1)調節學說:絕大多數近視是在青少年時代出現,由於青少年眼的調節力特別強,對近距離工作學習有高度適應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勞。但是睫狀肌長時間過度緊張,睫狀肌會發生疲勞甚至痙攣而出現調節性近視,不及時消除持續發展則可成為不可逆轉的真性近視。或通過其他途徑影響到眼球軸的延長。

(2)輻輳學說:近距離工作使用調節時,也需要兩眼同時內轉的輻輳功能加強,由此可以導致眼肌對眼球加壓,而引起眼球軸的延長。

(3)環境適應學說:幼兒時期眼球小,多數呈現遠視,隨著年齡增長眼球增大達到正視狀態。在這一發育過程中近距離閱讀過多,眼球為適應這種調節需要而成為近視。這一學說受到許多反對,但是在發育期可塑性很強, 對近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已是共識。

其他學說不作介紹,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諸如照明光線、閱讀姿勢、對比度、字小模糊、距離太近和閱讀時間長等外部因素都能影響以上因素的作用。

3。營養體質學說:從一些資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鎘、鍶和鋅等的缺乏和體質的薄弱也可影響到近視的發生,但是這些因素是通過什麼途徑影響近視則各有說法。

總之,從以上可以看出近視是有許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體質因素的相互影響,而非某單一因素而成。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一、問題的提出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人近千萬,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近視?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近視,與年齡有關係嗎?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並調查詢問同學,瞭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通過多種途徑,瞭解近視可能會引發的併發症。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近視的主要原因: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不合理飲食;

9在車廂裡看書

10遺傳因素

11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2)在這裡我想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看書時作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三)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3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4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鍊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每當早上七點,校門口就熙熙攘攘的。有賣糯米飯的,有賣麵包的,還有賣粉絲的,各種各樣的早點應有盡有,每個攤位前都圍滿了學生,人來人往,揚起了許多灰塵,因此我對國小生的飲食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統計了一下,在校門口吃早點的人比較多,經常在校門口吃早點的幾乎佔了百分之六十八,偶爾在校門口的佔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家裡吃的只佔百分之五。

分析

1.在校門口或垃圾桶邊吃有許多灰塵,還有蒼蠅,吃了不衛生;

2.有些國小生拿了早點錢就急忙跑到小賣部買零食吃;

3.有些國小生騙家長要錢,說學校要付書費。

結論

1.有些國小生不喜歡在家裡吃早點,想自己買早點吃;

2.有些國小生的家長沒有時間煮早點,讓國小生到學校買早點。

建議

國小生應當少在校門口吃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