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1.89W

**鎮位於**市**區北郊,鎮機關駐地距區政府8公里。北與**省**縣東宋門鄉搭界,東與市經濟開發區宋官屯鎮接壤,西與**省廟鎮隔運河相望,南接城區天衢街道辦事處。地處魯西北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東西最大距離7公里,南北最大距離8公里,總面積56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800公頃。主要河流有南運河、宣惠河,境內流長20公里。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小雜糧有綠豆、紅小豆等。全鎮轄25個自然村,總人口2089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全鎮人均為漢族,姓氏有張、王、李、**、劉、楊、陳、郭等70多個,其中張、王、李、**等姓較多,幾乎遍及各村。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調研報告

**鎮的主要經濟狀況:建國初期,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39.2萬元,1978年為268萬元,2000年為10億元,第一、二、三產業收入比為10∶50∶40。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48萬元,年末社會各項存款餘額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元。工業發達,位居全區、全市前列。自1967年先後興建鎮辦集體企業、村辦集體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計60家,主要有華北紙業集團總公司、**市碳素廠、**銀杉塑料有限公司、**天福集團公司、**億利達飲品有限公司等。上述企業促進了全鎮農業、工業、運輸、服務、商貿等業的發展,安排了大批勞動力就業。

一、**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現狀及特點

全鎮共有農村勞動力1.6萬人,農業從業人員0.78萬人,從事二、三產業的0.35萬人,其中長期在外打工的合同工、臨時工達到0.34萬人,佔全市農村勞動力的13%,同比增長8.5%。農村勞動力轉移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本地轉移為主

近年來隨著工業經濟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本地用工大量增加,吸納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本地轉移。如**地區前小屯村2005年共轉移勞動力460人,佔全村總人口的42%,是市中辦勞動力轉移最大的村,在**地區區打工的有350人,佔轉移勞動力的76%,轉移到大中城市的有110人,佔轉移勞動力的24%。

(二)兼業性明顯

在本鎮從事非農行業的勞動力,農忙季節都要回家從事農業生產,屬季節性轉移,兼業時間的長短因家庭勞動力的多寡與勞務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情況下,家庭勞動力較多,在外務工時間就長,勞務收入也較高,反之則短。

(三)政府、中介組織引導與自發性轉移平分秋色

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政府有關部門和市場中介組織引導,二是靠親戚朋友向外自發轉移。2006年**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通過政府有關部門和中介組織轉移的人數約佔51%,通過親戚朋友介紹轉移的佔49%。

(四)以青壯年和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為主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物件大多數是農村勞動力中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人員,文化程度越高,實現轉移就業的機會越多。如**地區前小屯村轉移的勞動力其年齡分佈情況為:30歲以下的110人,佔轉移勞動力的23%以上,30-50歲的320人,佔轉移勞動力的69.6%,50歲以上的30人,佔轉移勞動力不到7%。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7%,國中文化程度佔40%,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佔49%。

(五)行業分佈以工業、建築業為主

工業:1949年以前,僅有少數白鐵、零散木工、手工針織、食品加工等手工業,形不成規模。建國後,僅在原基礎上有所發展壯大。農業合作化時期,各高階社建起部分磚瓦窯,如光明高階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光明窯廠等,但由於條件所限,後大部停辦。1967年開始發展社隊企業,先後建起**公社鐵木加工廠、糖廠、林場,以繁育樹苗為主,後發展為三站(獸醫站、農科站、林業站)。1968年成立**運輸隊,1970年底籌建**公社第一磚瓦廠,此後,先後發展起被服廠、麵粉廠、木器廠、第二磚瓦廠、紙箱廠、紙袋廠、水泥預製廠、鑄造廠、亞銨廠等。各村也先後建起了碳素廠、磚瓦廠、印刷廠、染織廠、恆溫庫等。1992年以來,大搞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玻璃鋼、塑料、飲品、化工、染織、針織、石油、木器、綠色建材、奶製品、印刷等數十家企業。至2000年底,全鎮企業總產值達到6億元,從業人員6000人,創利稅5000多萬元。**碳素廠的產品遠銷俄羅斯、伊朗等國;第三磚瓦廠試製的粉煤灰燒磚得到省、市建委的認可。

建築業:1949年前,全鎮僅有瓦工1100餘人,主要從事民間修建。新中國建立後,隨著國家建設的需要,各村從事建築業的人越來越多。1957年,北京建築公司來招收建築工人,主要是架子工、瓦工、抹灰工,為農民從事建築業提供了機會。當時去北京300多人,後陸續返回家鄉從事建築業,也有長期定居外地的,如頭百戶村杜華堂、前小屯村王振芳,當時享譽京津和東北三省。翟時在村翟文彬跟北京建築公司青年突擊隊張百發完成許多建築任務,向建國10週年獻禮的北京十大建築包含了**建築工人的汗水。1973年,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建築業需要,成立建築隊,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四級資質的工程公司,把各村從事建築業務的人員全部納入公司管理,完成了鎮內全部建築任務和市區一些工程。現在全鎮從事建築業人員達500多人,每年建築安裝量在1000萬元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剩餘勞動力素質偏低。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首先受到勞動力自身素質的制約,主要是受教育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當前許多農村勞動力特別是一些年齡略大一些的,除農業以外沒有其它特長,外出務工只能從事人力搬運、清潔、建築等簡單體力勞動或經簡單崗前培訓後從事簡單加工。其次是思想觀念上的差異,還有部分剩餘勞動力受一些陳舊觀念的束縛,離不開土地,制約了其向非農產業轉移。

(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組織性有待進一步加強。近幾年來,雖然政府部門和勞動培訓單位組織外出務工成效顯著,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還有近一半靠親戚朋友介紹,處於自發、無序狀態。這種自發組織形式的輸出分佈零散、發展後勁不足,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和盲目性。

三、思路與對策

目前**地區農民在市內務工的人員年收入一般在9000元左右,在市外務工特別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5000元以上,文化層次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農民,年收入超過2萬元,非農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因此,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仍是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結合當前的新農村建設,今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流向應是,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消化三分之一,發展非農產業吸納三分之一,發展外出打工輸轉三分之一,對農村勞動力資源進行合理開發。

(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強農業內部勞動吸納能力。農村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和精耕農業,通過增加單位面積上的勞動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仍是一條可選的途徑。

(二)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一是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拉長產業鏈條,使生產、運輸、加工、儲藏、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能最大限度地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二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一、二、三產業一齊上,大、中、小專案一齊抓,儘快形成"個數"與"個頭"的快速突破。三是加快小城鎮建設,積極拓展二、三產業發展空間。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增強城鎮的載體功能,加速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四是努力拓寬勞務輸出渠道。多方溝通、廣泛聯絡,積極開拓市場,形成多元化、寬領域的勞務輸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