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轉型期中小企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2.84W

中小企業(本文特指工業企業)是欠發達地區xx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支柱,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基礎與關鍵。在新一輪經濟調整轉型提升關鍵時期,隨著國內外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新趨勢。加快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已是一個現實而重大的課題。針對此,本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深

新一輪轉型期中小企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範文

入進行專題調研,認真分析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和麵臨的主要困難與挑戰,提出具體對策與建議措施。

一、xx縣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與做法

近年來,xx縣緊緊圍繞構建實力、大氣、活力、和諧“四型xx”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突出工業經濟發展主題,著重培育壯大發展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不斷提升創業創新能力,工業整體實力大大增強,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工業總產值在20xx年在全市率先突破百億大關,20xx年實現144.05億元,增長30.5%;完成工業投資14.5億元,增長48.6%,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54.9%;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8.5%,拉動了全縣經濟12個百分點的增幅。中小企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勢頭強勁,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到20xx年底,全縣共有中小企業145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9家,位居全市之首,產值超億元企業達32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3.15億元,增長38.6%,佔全部工業產值的79%。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製造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主導地位不斷加強,基本形成了機床、工模具、摩托車及配件、照明電器、門業、廚具、建材、縫紉機等八大重點行業。在中小企業發展上,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平臺建設

一是不斷優化空間佈局。出臺新一輪工業發展政策,進一步明確發展導向和鼓勵重點。編制了工業空間佈局規劃、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生態功能區規劃、工業園區擴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加強了專案前期工作,縣財政每年安排4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工業專案前期準備工作。集中精力、財力,優先發展xx工業園區、壺鎮和五東工業功能區,促進企業向工業園區和功能區集聚,加快工業園區及功能區的開發建設,全力打造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平臺。到20xx年底,“一園兩區”共有入園企業244家,投產186家,實現工業產值86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59.7%,已經成為全縣工業經濟的主要集聚區、中小企業的創業園區、工業經濟的增長極。二是加大園區開發力度。以工業新城理念指導xx工業園區開發,積極推動工業園區從“建區”向“造城”轉變,集中全縣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向工業園區傾斜,工業園區的道路網、電力網、通訊網、排汙網逐步完善,建成區道路的綠化、亮化、美化、潔化工程不斷推進,園區形象明顯改變。三是加快配套功能建設。著力加快園區學校、醫院、勞動力市場等配套功能建設。專門建立了園區勞動力市場,20xx年以來,每月舉行工業園區勞務招聘會,為上百家企業招收工人2600多名。加強園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妥善解決了500名外來民工子女入學問題。同時積極鼓勵商住、物流、資訊、商貿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優質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二)激勵大氣創業

一是鼓勵企業產業招商。堅持把支柱產業的重點骨幹企業推到招商第一線,鼓勵與國內外的龍頭企業進行“強強聯合”,加快培育現代產業叢集。山蒲照明、金巨集照明、鋸力煌鋸床等企業在產業招商中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激勵了整個行業創業創新積極性。20xx年,實際利用內資、外資分別為7.1億元和397.6萬美元。二是鼓勵企業技術改造。進一步加大技改貼息力度,對重點技改專案,在生產要素配置上給予了重點傾斜,20xx年,全縣共有在建技改專案98個,其中省重點專案4個,市重點專案14個,累計完成投資12.8億元,增長25.5%。三是鼓勵企業發展上臺階。積極鼓勵和引導規模以下企業發展上臺階,確定微小企業年度重點培育物件,成立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努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來,擔保金額超過了3億元;20xx年擔保170筆,擔保餘額3900萬元,累計擔保金額8260萬元,在中小企業培育和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積極鼓勵重點企業發展上新臺階,制定龍頭企業年度培育計劃,集中生產要素資源向龍頭企業傾斜,對達到一定臺階要求的企業給予重獎。四是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大指導和培訓力度,積極鼓勵外貿出口企業到出口國設立生產營銷機構,以規避各種市場風險和政策變化。20xx年,全縣共實現自營出口1.95億美元,增長46.4%,有出口實績的企業家數達到了84家,比上年增長了12家。五是鼓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出臺了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造有關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規範化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鼓勵企業直接進入資本市場,上市發展。目前全縣已經有一批企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進入了上市輔導期。

(三)激發大力創新

一是加快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按照“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聯、政府扶持”的要求,完善了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加大縣財政的科技創新

投入,20xx年縣財政科技總投入17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23.3%。同時,充分利用倒逼機制,激發企業自主創新。20xx年,1個專案得到國家創新基金扶持,新增加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獲得省重點技術創新專案8個。二是加快品牌創新。出臺了《關於加強品牌建設的若干意見》,大力實施名牌培訓質量提升工程,設立了縣長質量獎,積極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產品和知名企業。壺鎮鎮被認定為省“機床工具商標品牌基地”,環型燈管行業被認定為市級區域品牌。20xx年實現了國家免檢產品零突破,20xx年共有鋸力煌鋸床等3個產品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個被認定為著名商標、1個獲省名牌產品、3個企業參與了國家標準制定。三是重視技術創新服務工作。創辦“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xx分市場”、“xx縣小型機械產業網”等網路載體,在為企業提供科技資訊服務同時,也為企業破解技術難題架設起科技橋樑。到20xx年底,通過網上技術市場,共幫助企業在網上釋出技術難題165項,有80項與大專院校簽訂了合作研發協議。

(四)強化要素保障

一是在土地方面,通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圍繞中心城鎮實施土地等資源重組,積極為下一輪發展騰出空間。率先在全市編制完成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規劃,全面掌握全縣可利用的低丘緩坡可開發利用資源,形成10萬畝可利用空間;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20xx年完成土地開發2.2萬畝、整理13萬畝、建設用地復墾1492畝,回籠指標調劑資金3.36億元,有力保障了專案建設的用地需求。紮實開展挖潛節地工作,積極鼓勵企業增資擴股,通過廠房翻建等,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二是在資金方面,加強與農發行等區域外政策性銀行的合作,成立了開發性金融合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積極尋求與國家開發銀行的合作,把政府貸款更多地轉向政策性銀行,為企業騰出更大的融資空間。妥善處理民間融資問題,努力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建立了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密切銀企合作,紮實開展“扶持小企業、培育小巨人”工程,重點保證了成長型、創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20xx年,新增工業貸款3.68億元,簽約金額達3.66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三是在電力方面,加快電力專案建設,順利完成了220kv仙都變、110kv里弄變增容,開工建設110kv東山變,做好220kv白峰變的前期工作,實現了小型化電氣裝置設計,基本構建起了“以220kv為支撐、以110kv為主幹、以35kv及以下為輔助”的電力網架,電力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xx縣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近年來,xx縣的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不論是數量、規模、效益都有了明顯提升。但也清醒地看到,中小企業發展總體上仍然屬於粗放型增長,各種結構性、素質性矛盾還相當突出。具體表現在:

一是工業的空間佈局問題。因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佈局過於分散是xx縣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除xx工業園區、壺鎮、五東工業功能區外,其它區塊空間較小,不具備規模優勢。電力、道路、治汙等配套設施無法集中供應,建設成本太高、戰線太長。工廠與工廠之間混雜著很多村莊和民居,由於汙染、噪音以及相關利益矛盾引發的糾紛很多,協調處理難度很大,嚴重製約了企業發展。

二是主導產業的結構問題。在幾個主導產業中,帶鋸床佔全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0%、環形燈管的國內市場份額達80%、家用縫紉機的生產量已佔到全國總量的60%以上,但這些產業的產值都還只有4—5億元,產品大部分集中在低端。其它產業也很難找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行業內產品結構趨同導致惡性競爭較為嚴重,行業發展空間比較狹窄,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鉅。

三是企業的組織結構問題。企業以家族式為主,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股份制企業只佔3.36%。這些企業的生產、管理、營銷等各個方面離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差距甚遠。特別是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家族式企業的缺點逐步顯現出來,比如觀念保守、管理粗放、決策獨斷、人才缺乏等等,一些企業在發展到產值達1億元左右的規模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經營管理危機。

四是要素的瓶頸制約問題。土地方面,國家進一步加強土地調控,先後實行了工業用地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執行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等大量的調控措施,土地閘門未見絲毫鬆動。土地要素制約成為加快經濟發展的最直接瓶頸。今年,xx縣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為701畝,而實際上,全縣僅工業專案就需安排用地2000多畝,供需矛盾十分尖銳,據xx縣創業創新研究和促進中心最近對4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放的《xx縣企業發展現狀與需求調查表》的調查問卷顯示,45%的企業都存在土地制約因素問題。資金方面,隨著中央從緊貨幣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企業資金成本開始呈現明顯上升勢頭,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企業財務費用增長60%,調查問卷也顯示,90%以上的企業均存在著資金制約的共性問題。市場方面,原材料和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導致一批企業處於微利、保本甚至虧損狀態。調查問卷顯示,100%的企業都反映原材料上漲因素問題。例如,帶鋸床的原材料漲幅達25%,防盜門的原材料價格上漲20%。人才方面,多數企業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已成為眾多企業頭痛的問題,技術型工人和高素質管理人才緊缺,更是構成企業創新發展的突出瓶頸,據調查問卷顯示,80%以上的企業均有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少的共性問題,主要是一技之長的生產技術人員和優秀的企業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五是工業發展的環境問題。在硬環境方面,工業園區和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基礎功能配套不完善,各種生產性、生活性設施缺失較多,導致企業辦社會、主輔無法分離,特別是人才引進成本很高。在軟環境方面,企業與周邊村莊的矛盾糾紛比較多,少數部門服務意識淡薄,審批繁、辦事難、干擾大等現象比較普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和專案順利實施。同時,新勞動法的實施,調查問卷中有75%的企業反映給企業帶來了不少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資糾紛增多、招工難度增大、勞動用工成本增加等。

六是與城市化的互動發展問題。雖然xx縣的工業化程序在逐步加快,但工業化的相對滯後、與城市化的互動發展滯後仍是造成xx經濟遠遠落後於周邊發達地區的主要因素,目前,xx縣的城市化水平為42%,城市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乏工業這一必要支柱支撐和功能的互補性,體現在xx縣中等城市框架已基本框定,但縣城新老城區、仙都主景區、xx工業園區的“三區”互補互動發展的關聯度還不高,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產業集聚度不夠,城市的功能作用發揮和整合力、向心力還不夠,現代城市建設的水平還不高,組團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開放集聚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和文化服務能力還較為薄弱,特別是主城區與園區的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功能定位的統籌協調性和對接性有待不斷完善提高。

當前,xx縣正跨入工業化中期的新階段,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許多紛繁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國際背景、國內形勢、體制條件、市場環境、發展模式等諸多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這個特殊階段,環境背景決定方向,發展階段決定性質,結構特點決定品質。當前,有7個方面的趨勢性變化給企業發展和政府服務帶來了挑戰:

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隨著wto過渡期的結束,我國的對外開放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國際市場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國際貿易關係日趨複雜,國內外的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對經濟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20xx年,xx縣實現進出口總額2億美元,同比增長47.2%,其中自營出口1.95億美元,增長46.4%,屬於剛剛起步的快速增長期。出口企業的市場還不穩固、網路還不完善、經驗還不豐富、方法還不高明,根基還很脆弱。這迫切要求要用全球化的眼光、國際化的理念來分析判斷企業、行業、產業發展的動態,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更加重視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匯率調整、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貿易壁壘等對外經濟政策變化所產生影響的研究,增強企業的規則意識和主動適應能力。

二是巨集觀調控政策變化的影響。這一輪的巨集觀調控與以往相比,調控的重心和著力點從“調速度”向“調優”、“調好”轉變,都是圍繞“提高發展質量”目標作出的科學決策,且調控還在延續。國家出臺的土地、環保、電價、金融等方面的經濟政策,也不會放寬且仍在延續。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前所少有,一些困難在增多、難度在增大,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帶來不利,不僅要密切關注,而且要有充分的準備。同時,隨著當前巨集觀調控中行政調節力度的不斷加大,某種程度上、某些領域中也出現了行政審批迴潮的趨勢。這對地方政府的管理服務提出了新挑戰。只有沿著政策找出路,才能加快推動發展。必須儘快實行專案管理和政府服務流程的再造,保持政府、市場和企業的同向互動,這本質上也是對行政管理體制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資本市場轉折性變化的影響。近年來,智慧財產權保護和資本市場建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戰略。處在全球化狀態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背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性建設已基本完成,上市資源更加豐富,機構性投資不斷增多,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公司法人治理功能、公司併購和資產重組功能進一步增強。因此,抓好上市工作,對企業來說,是從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化的重要途徑;對地方政府來說,是改善區域金融環境的重要載體。這些都有利於營造更好的區域企業文化,推動區域產業升級。

四是市場格局變化的影響。在短缺經濟時期,市場形態是產品供不應求,以生產為導向;過剩經濟時期,市場形態是產品供大於求,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產能的過剩,必定在競爭中優勝劣汰,當前,中小企業正面臨重新“洗牌”階段和“血拼”時期,整個工業市場正向相對穩定的壟斷時期邁進,市場形態以品牌為導向。這一時期,市場集中度高,品牌導向明顯,將逐步形成大企業壟斷市場的格局,企業、行業、區域將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這種壟斷格局一旦形成,產業、企業的流向將趨於穩定,招商引資將更加困難。這種變化,對政府工作,尤其是像xx這樣產業格局尚不穩定地區的招商引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就迫切要求要善於跳出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努力尋找好的合作伙伴,與大企業、名牌企業合作,增強抗風險能力,走借梯登高、錯位發展、拾遺補缺之路,加快培育區域產業叢集,在市場格局中搶佔一席之地。

五是企業成長模式變化的影響。隨著新經濟、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要素市場不斷完善,企業生成發展由積累式向聚合式轉變,資本、人才、技術、資訊等要素在短時間內即可實現有效整合,快速生成新的企業,並迅速做大做強成為巨型企業。同時,不同的企業型別、產業結構,對區域資源的配置、政府的行為將產生不同的影響。一方面,這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另一方面,又迫切要求著力研究資本和專案的對接問題,深入剖析區域企業形態,加快引進龍頭性、戰略性和補鏈型型別的專案,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

六是產業發展方式變化的影響。在短缺經濟時期,因為市場空間很大,產業發展主要是以生產者為主導的塊狀經濟,政府的作用重在放寬環境、放松管制。在現在市場過剩、產能過剩時期,同質同類產品形成了惡性競爭格局,產業叢集fa展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主導的發展模式,其形成的主導力量是政府和市場。一個區域產業能否發展,產業叢集能否形成,除了企業動力、市場特定環境外,關鍵在於政府。因此,政府在產業發展上必須強化主導、有所作為、有效作為。要遵循產業規律,深入分析產業叢集fa展的要素條件,著力完善產業規劃,強力推進產業招商,營造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

七是企業對政府服務需求變化的影響。企業對政府服務的需求是多層次的,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需求的側重不一樣。在早期,企業選址考慮的主要是交通是否便利、資源是否豐富,是一種典型的區位經濟。早幾年,企業在選址時則主要考慮成本大小,包括勞務是否充足、土地是否低廉、稅收是否優惠、電力是否充沛等等,是一種典型的窪地經濟。近年來,隨著各地優惠政策差距的基本消除,企業在集聚時更看重社會產業配套是否完整、創新資源是否豐富、發展環境是否和諧,這就要進一步深刻理解新時期的政府服務內涵,重點滿足企業在生產生活配套服務和產業集聚軟要素支撐方面的需求,切實提高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xx縣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中小企業是xx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潛力所在、活力所在,是創業創新的主戰場。在新一輪經濟調整轉型提升的大背景下,xx縣要始終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資訊化道路,在注重擴大總量的同時更加強調以質取勝,加快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一是要高度重視創新工作。著力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加快構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聯、政府扶持”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著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三大主體”地位,構建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形式的企業自主創新體系、以產學研聯合為主要紐帶的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以技術服務中介為主要載體的產業叢集創新體系、以中小科技企業為主要服務物件的創新投融資體系的“四大體系”。採取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推廣先進製造技術,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方法,實現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的突破。充分利用市場、政策、環保等倒逼機制,增強企業創新的緊迫感,加快建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對接市場需求,重點突破主導產業的高新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補鏈技術。鼓勵企業與“大院名校”緊密聯合,加快資金、技術等各種創新資源的整合。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搭建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嚴格產品質量監管,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業的濃厚氛圍。

二是要加快培育產業叢集。更加重視和強化中小企業的平臺建立,硬體是要抓好園區的擴容提升,軟體是要抓好企業文化這一平臺建設。要加強規劃引導,編制組織實施好《xx縣工業產業集聚發展與空間佈局規劃》,以大力推進工業經濟繁榮,培育“產業更加集中、發展更加強勁、特色更加明顯、優勢更加突出”的產業叢集為主線,重點發展機床製造、汽摩配、金屬製品三大主導產業;著力培育電力電子、新型特種材料兩大高新產業;改造提升縫製機械、照明器具兩大傳統優勢產業。用好、用活《xx縣關於推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和《xx縣工業經濟獎勵實施細則(試行)》,積極扶持重點產業、重點產品、重點專案,就土地、資金、高階人才和熟煉工人、技術研發引進、稅改減免等方面給予傾斜性優惠,努力建設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產業叢集。大力培育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輔導程序,積極開展技術趕超和傳統產業提升,加強品牌建設,深入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和標準化戰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企業迅速做強做大。圍繞行業龍頭骨幹,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提高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積極發展與產業叢集相配套的專業市場、產品展銷、現代物流、資訊中介、產業文化等生產性服務業。

三是要始終保持高強度投入。形成持續高水平、高強度的投入,以增量帶動存量調整,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充分利用產業規劃編製成果,積極開展招商選資,引導企業瞄準國內外同行業龍頭,重點引進高科技、新產業的大專案、好專案,帶動產業跨越式提升。堅持引進外資與啟用民資“雙輪驅動”,鼓勵企業大力開展技術改造。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招拍掛制度,嚴格專案准入資格審查。有序推出小宗工業用地公開出讓和鼓勵標準廠房建設,滿足中小企業創業需求。積極開展挖潛節地,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提高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建立重大工業專案用地儲備制度,為大企業、大專案預留髮展空間。

四是要努力加強要素保障。以行政區劃調整、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為契機,加快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優化工業佈局。以全市率先完成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規劃編制為良機,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整合盤活和利用好可開發利用的低丘緩坡資源,切實保障工業經濟的用地需求。繼續以工業新城理念指導園區開發建設,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環保、防洪、教育、商住、勞務、金融、商業、通訊、電力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建成區道路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園區開發檔次和建設水平。繼續完善工業園區管理機制,加強行政服務體系建設,延伸市政公共服務網路。深化園區、功能區投融資體制改革。堅持政府與企業雙重推動,加快出檯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優惠措施,建立中小企業融資綠色通道,緩解中小企業資金要素制約。儘快推出對欠發達地區的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援中小企業創辦創業基地、創業中心等發展,加快建立中小企業孵化器創業種子資金,積極培育欠發達地區企業的上市與輔導工作。逐步拉開xx中等城市框架,加強中心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城市化與工業化的互動發展。

五是要不斷創優發展環境。作為省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建議除對欠發達地區實施好新一輪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外,還要根據xx縣的實際情況,在某些重要環節、方面給予特別的扶持幫助。在工業發展平臺上,能否優先考慮把xx工業園區列為全省28個重點開發區;在主體功能區劃分上,可以充分考慮把xx縣劃定為省級重點開發區域;在城市化與工業化互動發展上,必須打破區域限制,把xx縣納入《浙中城市群fa展規劃》,使xx更好地接納浙中城市群的城市輻射和產業輻射;在擴權強縣上,優先考慮把xx縣列為全省新一輪擴權強縣“9+1”先行縣;在投資政策、財力安排上,對欠發達縣要實行差異化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等。作為當地縣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善待企業”意識,尊重企業、支援企業、愛護企業、關心企業,全力營造“善待企業就是善待財富”的良好氛圍,建立以各類中小企業為物件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網路,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更多地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技術開發風險基金,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和新產品開發風險大等問題,支援企業拓展市場,鼓勵企業“走出去”,舉辦或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大型展覽會、產品交易會,鼓勵企業進行市場開發戰略研究,爭取國內外更多市場份額。開展“走進企業、破解難題”專項行動,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要素、瓶頸制約問題,努力減輕企業的政策性負擔,不斷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力營造合力興工氛圍,增強企業克難發展的信心。

六是要積極引導企業自覺應對。作為政府,要密切關注中小企業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挑戰,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目錄導向,引導發展重點突破的產業和領域,優先發展好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大力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組織各行業專家、協會等深入企業調研,充分發揮縣創業創新研究和促進中心在政策研究解讀、諮詢服務、創業創新培訓、專案包裝等方面的應有作用,為行業、產業、企業把脈,找出產業鏈上的薄弱、缺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引導和支援中小企業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力求在技術、質量、服務特色上下功夫,以專補缺,以特立身,以小搞活,以新競爭,以精取勝;引導金融部門重點扶持一批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增加市場融資、發行債券的機會;加強行業管理,由政府支援、企業自願,建立完善各種行業協會,加強行業協會的協調自律功能,努力形成政府、協會、企業三位一體良性互動局面。作為企業自身,面對新一輪經濟發展轉型期,在思想上要做好長期迎難準備,在形勢上要學會準確判斷,充滿信心,把握機遇,攻堅克難,積極應對,要按照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產品和市場結構;要善於借梯登高,努力尋找好的合作伙伴,減少自身風險;要苦練企業內功,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素質,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創佳效益,加快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