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感力》讀書筆記3篇

才智咖 人氣:1.42W

《鈍感力》的作者是渡邊淳一,講述了現代人不要對日常生活太過敏感,遲鈍的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那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鈍感力》讀書筆記3篇

《鈍感力》讀書筆記(一)

昨天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渡邊淳一的《鈍感力》,全書總共一百多頁,大部分是在講故事,通過故事引出作者對於不同領域對“鈍感力”的理解和優勢。

讀這本書是因為之前在某個公眾號上看過一篇跟職場鈍感力相關的文章,文章寫得很不錯,對於鈍感力這個詞也很新奇,又恰巧在閱讀軟體的推薦上看到了這本書,衝著渡邊淳一的名氣而讀。

微信讀書裡這本書的綜合評分是7.4分,在我看來算是比較低的評分了。以我看微信讀書的經驗來說,我基本上很少給看的書比較低的評價,一般都在5星,少數4星,這本書,3星不能再多了。

整本書看完給人的感覺是比較平淡,像白開水一樣無味,甚至有些部分給人感覺像是說廢話。就好比女生感冒了,男朋友說多喝熱水;女生姨媽痛,男朋友說多喝熱水;女生受涼了,男朋友說多喝熱水......這本書就像“多喝熱水”一樣,似乎是無可挑剔的答案,可就是不滿意。

比如,作者說,鈍感力有利於在職場的發展,這裡鈍感力是指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經得住打擊的能力,也就是內心比較強大。嗯,道理沒錯。

比如,作者說,鈍感力可以避免血管陷入異常的收縮,使血管保持舒張狀態,促進血液流通。所以呢?如何提升血管的鈍感力呢?作者沒說,我倒知道健身可以使得血管舒張,促進血液流通。

比如,作者說,頓感的五官優於敏感的五官。感覺像是廢話,我想任何人都知道隨便怎麼折騰都不會過敏的面板和到了陰雨天關節不會疼痛比反之要好,但是這似乎不受人體主觀控制,有時是遺傳。

比如,作者說,睡眠能力強的比睡眠能力差的人更有可能成功,睡眠能力強指睡眠質量好還能順利起床。想要不失眠,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胡思亂想。作者說,別人的鼓勵會給人以信心和更加努力的動力。作者說,抵抗力強的人生命力強,舉了一個大家都食物中毒,僅有一個人因為“頓感的腸胃”而倖免了。還有夫妻相處中的鈍感力——包容,癌症患者的鈍感力——性格開朗、積極進取......全部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卻沒有解決方案,還不如雞湯來得刺激。

還有一些觀點不敢苟同,比如把女性給孩子餵奶、對於夜晚孩子的啼哭較為敏感、不怕給孩子換尿布等,歸為女性的鈍感力和造物主的設計,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了女性的脂肪層比男性厚、比男性更能抵抗寒冷和疼痛。可能是作者或者翻譯的表述問題吧,在我看來這部分有點不只是歌頌母性的偉大,還把生育作為了女性的義務,以及為男性不照顧孩子找藉口。

總之,鈍感力的概念是好的,在不同的領域它有不同的解釋,有時是抗壓能力,有時是樂觀,有時是真的反應遲鈍。只是,在有的方面,這個能力可以通過練習和努力習得;在有些方面,這種能力是天生具備的,不受主觀意志支配的。

對於本書,就好比別人告訴我:多喝水對身體好。

《鈍感力》讀書筆記(二)

最近這個週末,讀了日本的渡邊淳一的《鈍感力》,之所以會讀這本書其實還是因為抖音。書也就160頁左右,很快就讀完了,其中有一些收穫,記錄一下。

我們的社會是靠人與人的關係來維繫的。不管你有多麼聰明,學習多麼優秀,如果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話,就會處處碰壁。人際關係包括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夫妻之間的關係、朋友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中,每一種都需要鈍感力,而鈍感力的反義詞是敏感。

就上下級關係而言,被領導罵了之後,如果一直糾結於領導的不好的話,可能第二天第三天上班都沒啥精神,更不要說把之後的事情做好了,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鈍感力,簡單的說就是不要把事情全放心裡,原因有兩個:

1、太放心裡了,壓力會很大,對健康不利。

2、太放心裡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放心裡的應該是如何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工作中的這些不順心的事情。

就個人發展而言,假如你是一個小有所成的作家,你最近發到編輯部的文章都被退回了,而且評論不太好。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想呢。如果你太敏感了,就很容易否定自己,最後你可能會放棄作家這個職業,甚至放棄自己。但是如果你能有鈍感力,你不那麼在乎,你繼續原有的創作激情,最壞的情況就是你大器晚成。

我們曾經聽到一些雞湯,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的一部分,成功只是結果,而我們關注的不應該只是結果,應該是整個過程。這句話沒問題,很正確,但是有些時候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因為希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而怎樣才能更容易實現這句話呢,很簡單,勝利不那麼敏感,失敗也不那麼敏感,其實就是鈍感力。

關於夫妻關係,我們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另一半去某個地方玩了一趟,和平時有點不一樣,你就懷疑另一半有外遇,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間最禁不起折磨的就是懷疑了,就算另一半在外確實有點事情,我們也不應該那麼敏感,可能婚姻關係也會很和諧的繼續下去,甚至另外一半自己認識到問題積極改正也可能。在婚姻方面,有時候難得糊塗是比較好的。

朋友關係呢,比如小A和你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出去玩,別人都叫了,就沒有叫你,如果你沒有鈍感力,你就會有小A可能已經把你拉到黑了之類的想法,但也許小A只是和他們一起出去看了一個畫展而已,而沒叫你是因為你不喜歡畫展。有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好像也表明了鈍感力的力量。

既然鈍感力這麼好,那麼怎麼樣才能變得鈍感呢?我們需要一種“得寸進尺得意忘形”的精神。什麼意思呢?比如,你投稿的作品被退回了,你覺得有點傷心,這個時候,你同學和你說了一句“你挺有才能的呀,繼續就是了”,那麼你就忘記之前的退稿的事情,繼續興高采烈的繼續開始新的創作了,這就是“得寸進尺、得意忘形”的真正含義,相當於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人能否成功,不止取決於才能的有無,而在於究竟能把人的才能發掘和引匯出來多少,社會上所謂的有才能的人,都有一個適當的時期,用適當的方法將其才能發掘、引匯出來的人。相反,人們口中那些沒有才能的人,大多隻是由於其潛在的才能沒有在適當的時機被髮掘和引匯出來。

同樣的思路依然適用於夫妻關係,只要另一半什麼時候悉心照料過自己,就記著好的,不要要求過高,畢竟自己也做不了那麼好,人首先都需要為自己而活。朋友之間也一樣,只要朋友什麼時候偶爾關心一下你,你就可以把這個關心無限擴大,誰沒有忙的時候呀,誰都有自己的煩惱需要解決。

其實鈍感力不僅僅在與人交往時有體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比如,胃比較鈍感的人,不容易食物中毒;對溫度鈍感的人,季節變化不容易感冒;面板鈍感的人,摔了好得快。再比如,女性是比男性更鈍感的生物,如果女性失血1/3不是那麼容易死的,但是男性失血1/3則很容易掛,因為女性每個月都要大量失血。

有些人天生就是鈍感的,有些人則天生比較敏感,並不是敏感不好,敏感也有敏感的好處。但我們需要的是,在需要敏感的時候能敏感,在需要鈍感的時候我們能鈍感。而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擁有了鈍感力,敏銳和敏感才能成為真正的才能,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鈍感力》讀書筆記(三)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字是《鈍感力》。書中以小故事的形式給讀者展示了“反應遲鈍”的好處和壞處。鈍感,通俗意義上理解即遲鈍、反應慢的意思。但我認為的鈍感,還有另一層意思,是一種遲鈍的力量,也就是從容面對生活中挫折和傷痛的力量。這種力量帶給我們諸多好處。

首先,對我們身體的好處。

在夏天蚊蟲叮咬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有一部分人的體質,被蚊蟲叮咬後面板反應過於強烈,出現紅腫甚至過敏。過敏,在醫學上的解釋是免疫系統過強,例如花粉過敏,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苦惱。這時候是不是希望我們的免疫力“遲鈍”一點呢,身體才能保持健康的狀態。

其次,對工作的好處。

上級佈置工作,某位同志反映很快,工作效率也很高,加班加點做完了。可是如果領會錯檔案意圖,不僅白費功夫,甚至還有可能被領導批評。而如果稍微鈍感一點呢,接到工作任務後研究清楚、理解透徹,再不明白可以多向領導請教後再做,這樣的結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麼個道理。

最後,對日常生活的好處。

在生活中避不可免的會發生和朋友、同事意見相左的情況,這時候如果你心灰意冷、自我否定,甚至和大家發生衝突,長此以往朋友可能越來越少。這時候我們是不是需要鈍感了?你反映遲鈍一些嘛,等情緒平靜下來,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鑽牛角尖,最後朋友之間多多理解,友情也會越來越深。

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確實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智慧,所以如果大家眼前遇到一些煩心事的時候,不妨試著鈍感一些,我覺得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