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皮囊》讀書筆記(通用7篇)

才智咖 人氣: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皮囊》讀書筆記(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皮囊》讀書筆記(通用7篇)

《皮囊》讀書筆記1

讀書可以為生命添一盞明燈,在觸動心靈的感悟中,照亮一具具皮囊。——題記

我不經意間得到的蔡崇達的《皮囊》,給我的是一種想一睹為快的感覺,所以僅用了兩天時間就看完了。看完之後胸口卻是鬱積著一股氣,無處發洩,莫名難受。

我想,大概是因為作者那溫情又殘酷、深情又理智的講述。

在書中,作者用一種冷靜、細緻、客觀的筆觸,將"太過在乎,太過珍貴,而被自己刻在骨頭裡的故事",通過文字,一點點重新挖掘出來,呈現出當時的樣子。還原了年輕一代張揚理想卻在骨感現實的磋磨下踽踽獨行的困境。所以,整體來講,讀《皮囊》一書,沒有那麼輕鬆,會讓人覺得心情異常沉重,禁不住地從心底流出眼淚、湧出嘆息。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具鮮活的皮囊,不管這皮囊是美豔或是普通、是俊美還是醜陋,它都包裡著靈魂和一顆心。一個好的靈魂不僅能支撐出一個好的皮囊,還會使其變的更靚麗、更耀眼,而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與人由此相知。所以,擁有一個健康的靈魂和一顆美善的心不僅能照亮自己,更能點燃、照亮每一個與之相遇的人。

人類本是群體動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融聯合。芸芸眾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人各有異而構成了這個豐富的世界。眾多的“我”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然而,這些獨立的個體在本質上有著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每個人與他人之間通過"心"來看見彼此,照亮彼此,從而認識世界。我們每個人在交往中相互參與,我們見證他人的生命過程,他人也會參與我們的生命歷程,構成了我們的經歷和閱歷,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要想認識你自己,就必須認識你周圍的他人。我們在生活中、行動中遭遇的人,我們要去認識他們,照亮他們,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誰,你在別人眼中是何種人了。

我讀這些故事,就感覺我在讀作者生命中最珍貴、最真實、最痛苦的經歷,感同身受,不能自已。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影響著我們人生的既定軌跡,在我們的腦海中不斷徘徊、不斷深化。然而,有時我們會忽略它們,或者逃避它們。因為人類本身有著追逐快樂、逃避痛苦的本能。畢竟喜劇和悲劇,我們永遠忠於喜劇。然而重視自身所經歷過的悲劇或者不願意回想的故事,何嘗不是為了未來的喜劇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認識自己了,オ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最恐懼的是什麼,オ明白自己與眾不同卻又是芸芸眾生的一員。

很慶幸讀到這本書。對過去的回憶,能讓我珍惜現在,對失去的回憶,能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與其想太多有的沒的,不如珍惜擁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讀書可以為生命添一盞明燈,照亮前行的路,帶我們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獲得心靈的歡愉。

《皮囊》讀書筆記2

好的作品總是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讓人深陷其中,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看見自己,看見讀者,看見更多人的心。我們總是把別人當成界限,去發現去尋找自己的不足,但是回過頭來,最喜歡的可能還是自己。

在書裡我很喜歡的一句話肉體是用來用的,而不是伺候的。就如同書名那樣,所有的市儈,世俗,人生百態都藏在人的皮囊之下,但是人為了生存,還得努力的用肉體去支撐,去活著。為了個人,為了家庭,為了活著的各種意義。不過從作者在父親病中所描寫的日子,真的讓人覺得生命無常,很是脆弱。且行且珍惜,珍惜身邊的每個親人和朋友,不做後悔之事!

讓我還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厚積薄發的力量。雖然生活也並沒有故事裡的那樣慘烈,但是厚積薄發,思考過,實踐過,努力過才是真切實際,學到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會是自己的武器。與其說機會運氣缺一不可,但是前提能走到這一步的時候,還是要有料,有底氣,有談資,更多的,我會鼓勵自己付諸實踐,因為為了讓我自己更好地展望未來,更大程度的發出光芒。

《皮囊》讀書筆記3

已經好久沒有看一本書讓我又畫又寫。讓我這麼血脈噴張。我種文學小說,我是排斥的,我好像不喜歡聽這種故事,總覺得那種心理學,經濟學,如何使人變得聰明,會說話,才是讓自己變強的決勝法寶。我好像在厚朴的身上看到自己欲張狂妄的不可一世的理想,總覺得自己應該是放蕩不羈,活得灑脫,與眾不同的。然而我們最大的不同是那種總是被夢想膨脹撐大的自己心裡有把秤,曾經內心也有一萬種幻想出來的願望和現實也很衝突。

或許正是沒有厚朴那樣對內心慾望強烈的實現所抱有的決心,所以只能弱弱的放棄。在我這個年紀也很通熟的想要強調理想,就是以後怎麼儘量賺到錢怎麼能做出一番大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功利心,但是始終明白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也在被現實一步步的.磨平稜角,但也明白社會就是這樣的。

改變不了世界,所以只能改變自己。唯一覺得慶幸的是,作者想要珍惜的,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做。作者說的話讓自己很有共鳴,不管是阿太說的,還是對於母親對於父親的強烈執著的愛,還是病房裡人心與人心之間的隔閡,厚朴被幻想出來的慾望撐破的自己。還是阿小的逐利。張美麗的追求……都讓我覺得生活很現實。

同時也很有血有肉。在各自的皮囊裡無處安放躁動不安的靈魂經過多少次的掙扎才會找到一種與社會現實的相處的模式。你我他都是。很值得自己思考。

《皮囊》讀書筆記4

讀到天才阿展哪裡我也沉默了,一個天才擁有一個缺陷兔脣,他通過自己出色的高標準和領導力,讓一幫小朋友臣服與他,但他卻只是把他們當做鍛鍊自己的試驗品,久而久之他的性格也養成了自己自私的個性,他如願遠走他鄉上學,但他卻用扭曲的思想看待自己的故鄉甚至痛恨,一輩子都不願回來,蔡崇達怕被他那些負面的情緒影響,開始遠離他。

但天才阿展最終也沒能如願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蔡崇達努力過上了。

是啊!我們可以理解他的利用,但不能理解他的自私和對故鄉的仇視,更不能扭曲自己的思想,同時一個人就算是天才,也不能太過於壓迫自己,期間讓我聯想到現在的孩子們,他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確有壓力有壓迫,但再大的壓力和壓迫也要一步步來,如果太過於在意和緊繃會讓我們變得功力和自私,最終浮躁。

甚至在出現一些打擊時,心裡的安全防線會全數崩塌,有的心理強大的會再次站起來,不強大的可能會一直消沉下去,甚至有的還會選擇自殺,這也是現在這個時代的通病,為什麼平時很乖很聽話的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自殺了的原因和罪魁禍首。平時父母對他們的要求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把他們壓的太累了,以至出現在一些挫折他們軟弱的內心就承受不住了,所以只有選擇離開。

《皮囊》讀書筆記5

生而為人是每一副皮囊的共通點,每一副皮囊下的靈魂又讓你我各不相同,靈魂折磨著皮囊,也正中了那句皮囊就是用來折磨的,而不是用來伺候的。

處於浮世,常常覺得忙、茫、盲,人生這份答卷不是單選題也更非多選題,有時候可能只是一份連問題都沒有的綜合分析題,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敢停下,跌跌撞撞與現實對抗無數回合,因為我們都不甘於交一份空空如也的白卷,又或許我們只是用忙在逃避我們必須要回答的那個問題,一旦停下來,會不斷的拷問自己,我要怎麼生活?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我真正享受什麼?有時候又因為太過忙碌,越是忙碌越是空,空的只剩一副被靈魂折磨得殘破不堪的皮囊,一副皮囊在盲目的拼搏著......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住,靈魂囚禁著皮囊,讓生命變得厚重,而這份厚重感常常壓的我們快要窒息,也因這份厚重感,我們變得更加成熟,甚至到後來,會發現不是真的可以不care得失,只是越來越會安慰自己,成熟,大概就是變得越來越會自欺欺人。

我一直不理解,也一直像個任性的孩子接受不了,為什麼時光這列車一定要開得這麼快,為什麼還要有各自那麼多分岔,我不知道我們這麼急匆匆地到底要去向何方?但我知道,或許不僅是我一個人在大呼小叫,那些靜默的人,內心裡肯定和我一樣地潮汐...

《皮囊》讀書筆記6

閱讀這本書的這段時間,剛好是我作出了第一次重大抉擇的時候。之所以喜歡它,是剛好在這本書裡遇到了我自己——厚朴,那個熱血青年,那個從小被父親灌輸的概念就是世界只有一張地圖那麼大,在作者的影響下執著的嚮往北京奈何家庭條件不允許,直到臨死前還打算去北京治病,其實,這個人除了滿身幹勁行動力極強之外,什麼東西都沒有,全靠誇張的譁眾取寵博取大家眼球,組建的‘世界’樂隊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是個半吊子無疑了。

可是這難道不是我嗎?懦弱,膽怯,糾結……曾經我也迷茫過,懷疑過,否定過,總是顧慮太多,父母也總是礙於那副面子而覺得半途而廢是不光彩的事,沒法跟親朋好友交代,但無論怎樣,這一次我終於是真正做了一回抉擇,終於和過去的自己反叛了一次!知心的朋友們也勸過我,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否正確?有沒有一天我會後悔?但至少現在,我不後悔,我做的是讓自己快樂的事情,而我,也需要長大,需要學著去生活,而不是永遠以理想和責任為藉口活在他們所想要的世界裡,我,也想要去自己的‘北京’闖闖!

《皮囊》讀書筆記7

國中的時候,喜歡辭藻華麗的文章,羨慕那些筆下妙語連珠的人。現在的我,喜歡閱讀一些樸實的故事,用簡單平和的語言將自己內心的感觸娓娓道來。

阿太的故事沒有給我留下過深的印象,也許是太過於堅強了,讓我敬而遠之。

母親的房子對我的觸動比較深刻,母親對父親沒有言說的愛都隱藏在她對修建房子的堅持中,被人誤會虛榮也好,被父親埋怨也好,都不曾動搖她的信念,家是父親的臉面,她爭得是父親的形象。

我的神明朋友,雖然迷信居多,但也能深刻體會到親人之間血溶於水的情。雖然作者不願相信巫人的把戲,但還是忍不住大哭,一切都源於愛。

對於香港阿小,天才文展,以及厚朴,總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的冷漠,也許是太過於認清現實,也許是太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所以這樣的作者在我心裡是冷靜的,成熟的,穩重的,也是冰冷的。

這本書讀起來不費時間,前前後後加起來不到六個小時,如果拋去思考的時間,也許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但給我的感觸卻是最多的,每一句話都能引起我的共鳴,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的映射出我自己的情況,所以更能打動我。

時光的催促,家鄉的建設,將我們的記憶一點點偷走,抹去,找不到祭奠舊時光的憑據,內心無所依託,空落落的難受。外出拼搏與陪伴父母之間的矛盾,與道不同而越走越遠的兒時夥伴相顧無言的尷尬,都與我自身經歷不謀而合。這本書寫到了我的心坎裡,我終於可以藉由書中的文字準確表達自己內心對這些事的真實感受。

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不同的時間段領悟到的東西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