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

才智咖 人氣:1.1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1

我看了《紅樓夢》這本書,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賈府的興衰為背景,描寫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制度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露封建社會的腐朽,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故事講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郭蓉府,漸漸愛上了賈寶玉,一個生來嘴裡含著通靈玉,性格倔強的兒子。因為馮姐姐用了開關,賈寶玉娶了薛寶釵,林黛玉吐血而死。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逃入空門。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雖然她獨特的叛逆孤僻性格和對世俗的鄙夷讓她處處顯得與眾不同。花前讀西廂記,沒有任何忌諱;不喜歡花言巧語,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崇尚真情,淡泊名利。就像一朵蓮花,總是執著於自己的純淨,“如碧玉般純淨”。我最欣賞的是她富有詩意,聰明機智。黛玉每次逆著姐姐們的酒意,賞花吟詩,總是才華橫溢,獨佔鰲頭。都體現出她優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她的美貌,她的貧寒生活。她唯一能傾訴的知己就是寶玉,總是得不償失。

在一個封建社會裡,大觀園裡的男女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林黛玉雖精通棋藝字畫,人人誇其才華氣質,年紀輕輕便抑鬱而死;寶釵事事穩重,知真相,精通詩詞。本來是一段很好的婚姻,但是因為從前的木石聯盟,她一個人生活,錯過了一生;迎春既有才華又美麗,但她嫁給了孫紹祖,被丈夫折磨致死。

我悲嘆賈林愛情的悲劇,那些敢於頂撞垂死的封建貴族制度,同情封建制度下的“受害者”,批判和否定封建社會虛偽的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人。在他們心目中,一邊是封建社會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嚮往的自由。面對封建禮教下的各種迫害和莫莫,即使以生命為代價,對自由的追求也從未放棄。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2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盡枉然。”這是清代文學家對紅樓夢的評價,由這句話可以看出紅樓夢在中國的影響之深。《紅樓夢》又稱為《石頭記》,曾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認為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這本書講述的是四大家族的興衰史,他們分別是賈家,史家,王家以及薛家,他們之間發生了無數次悲歡離合的淒涼故事。主要圍繞著賈家展開,賈家在這四大家族這是最有勢力也是最有錢的家族。

府中的主子們是個個頭戴金銀珠寶,身穿絲綢錦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亭樓閣榭,還修建了大觀園,與皇宮差不多,丫環們也跟著沾光,吃喝不愁。那他們應該每天都過著幸福的生活吧。可是,讀到結局,林黛玉因為聽說寶玉跟寶釵結婚了,遺恨而死;寶玉聽說黛玉死了,出家為僧了;薛寶釵在寶玉走後獨守空閨,抱恨終身;由於王熙鳳的貪婪,加速了賈府的敗落,自己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曾經那麼富有的榮國府,最終也逃脫不了家破人亡的命運……想想,他們算得上大富大貴之人了,但他們真得幸福嗎?富貴真得為他們帶來了幸福?

其實不然,幸福應該是自由的,快樂的,和睦的。我家雖然沒有高樓,但一家人每天都和和樂樂的在一起生活,這不就是幸福?累了,困了,家人總會關懷備至,這不就是幸福?一家有難,左鄰右舍都會來支援,這難道不是幸福……簡簡單單的幸福!

看完了《紅樓夢》,才感覺自己是多麼幸福,也明白了快樂才是最幸福的。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場《紅樓夢》中的夢事,寫盡人間悲歡。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賈家是一個世代承襲祖上恩德的大家族。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是一個在胭脂堆里長大的男孩兒,身上總帶著柔氣,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賈家上上下下幾乎全是女子,自然而然的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賈家時常有各種聚會,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多,每一次都要花好多銀子。這銀子用的多賺的少,到最後家裡有人犯了案,家被抄了。賈寶玉哀莫大於心死,考試後就出家去了。對於賈寶玉這個角色,我多少來說有些感觸。他是家裡的寶,卻常跟女孩兒混在一起,在那樣的封建社會裡,女人是很低賤的,但他的思想卻跟別人不一樣,他覺得女人是水做的,十分尊重女性,他這樣不重男輕女的品質是十分高尚的。

紅樓夢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黛玉了,在文中有一段描寫,黛玉容貌和神態的句子:“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從這裡看出來黛玉是這樣一位如此標誌的人兒。但我更深刻的是她的.性格,她在言語上雖然尖酸刻薄、愛使小性兒,但黛玉有大愛,他不會去詆譭、傷害別人,她也不會像寶釵那樣去虛偽的討好老祖宗。同時她又是一個才華橫溢、精神高尚的女孩。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一場紅樓夢中的痴事,唱盡人間各樣。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4

《紅樓夢》以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紅樓夢》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賈寶玉的主要性格特徵是叛逆。他的行為“偏僻而乖張”,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林黛玉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由於清高自尊的個性,,她多愁善感,常常為別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傷流淚;薛寶釵人緣很好,能夠了解別人的心中所想,為人比較圓滑,小心謹慎,受到了封建的束縛《紅樓夢》一書,以生動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展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將出現在小說中的人物變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劉姥姥,她的一句“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便將她的直爽變現的淋漓盡致,當鴿子蛋滾到了地上,她也趕忙去揀,表現了她的艱苦、勤儉,與賈家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了封建時代不同等級的人的生活差距之大。

讀完了全書,我領略到了清朝末期的社會狀況,透過曹雪芹栩栩如生的描寫,我也感受到了那一段感人的情感。也終於體會到,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為什麼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名著《紅樓夢》的讀書筆記範文5

今年暑假,我終於在家讀完了《紅樓夢》,看完紅樓,覺得之前看過的小說都弱爆了。一部紅樓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小說,換句話說,紅樓裡任何片段的提取就是一部經典的小說,或描述濃濃的兒女情長,或教會你身邊的人情世故,或告訴你現實的世態炎涼,或靜靜講述每件事情的前因與後果。直到現在似乎才終於明白以前怎也不能理解的紅學研究的意義所在。難怪張愛玲曾說:“人生三恨為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沒讀紅樓之前,我從別人口中得知黛玉是個生性多疑、多愁善感且愛哭的人。但讀完之後,我卻能理解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她在絕望中死去,身邊只有一個服侍她的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黃花瘦”,黛玉因離喪而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要是我與黛玉同在大觀園,我恐怕只能做她遠遠的觀望者吧!

在我現在的年紀,最喜歡看那種並不勾心鬥角的掐尖要強,希望活在大觀園,活在一個身邊是釵黛湘妙等諸人的地方,好像隨時都詩意、有趣、靈動。那時候盼望脂硯齋就是史湘雲,盼望她們都真的存在過。這種情感其實可以持續一生,並且我想曹雪芹是願意讓我們保有的。所以拿大觀園比伊甸園亦可以理解。

讀《紅樓夢》,就是聆聽一部封建社會裡唯一描寫女性、頌歌女性的大合唱;讀《紅樓夢》,就是享受作者那心靈深處的淒涼悲婉、無奈和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