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讀書學習筆記(20周)

才智咖 人氣:2.31W

我們教師也需要去看書,去豐富自己。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國小教師讀書學習筆記,歡迎閱讀。更多資訊盡在讀書筆記欄目!

國小教師讀書學習筆記(20周)

第 1 周讀書筆記

讀《語文教學通訊》,看到這樣一段文字,覺得甚好,收錄如下。 生活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自己靜下心來進行教育科研,去發現、思考、 探究一點問題,從而營造一方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園,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許許多多誘惑讓“板凳甘坐十年冷”成為可笑的告白。其實,蹲下來,才能聽 見花開的聲音;用心思考,才能發現語文教學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值得探究 的問題。語文與我們的生命共存,我們何不從探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去尋 找生活的快樂呢?輕叩教育科研之門,用學術的眼光審視我們的語文教學 行為,用學術的思維構建新的語文教學模式,或許我們也能登高望遠,高 層建瓴。

第 2 周讀書筆記

於永正《教海漫記》讀後教育感言摘錄: 我喜歡讀書,而且讀書時喜歡想自己,與自己的思想,工作“掛鉤”,我 總是抱著從書本中尋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態度去讀書。而且,一旦我認 識到了,便會立即轉化為行為。 要蹲下來看學生。蹲下來,才能理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愛學生,因為 愛的別名是理解。 悟性和靈性從哪裡來?從實踐中來,從讀書中來,從思考中來,從藝術 中來。 沒有情感的教學,教學技巧再高明,也是蒼白的。

第 3 周讀書筆記

今讀《教師也需要表揚》,心中頗有感觸。我曾讀過家教成功榜樣周鴻 的《賞識孩子》,他的孩子周婷婷是在爸爸的賞識中成長成才的,因此他 的賞識教育方法也隨之傳遍祖國大地。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已把賞識理念深深牢記並常掛在嘴邊,總是大 方的讚美欣賞孩子,當發現孩子有小小的進步時,總是及時地給予賞識, 被賞識的孩子馬上露出了笑臉,行動更加積極,這就是賞識的魅力。 曾聽過一句話:放大孩子的優點,孩子就會越來越好,就會朝著我們預 定的目標靠近。這句話我想是賞識的最高詮釋吧。 現把目光放到教師這兒,教師在工作中同樣希望得到領導的欣賞,家長 的肯定,有時領導、家長的一個笑臉,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活動的支 持或參與都是教師工作前進的動力,因為教師也是需要表揚的。

第 4 周讀書筆記

偶然的機緣,我有幸讀到了它——鬆居直的《幸福的種子》。就像一個 痴迷的粉絲突然獲得了偶像的簽名,當這本書到我手裡,我的心竟然突突 地跳起來,那種感覺,如獲至寶。 《幸福的種子》沒有辜負我的心跳。翻開書,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種子, 也找到了播種幸福種子的方法。那顆種子就是:閱讀。 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動人的語句,沒有磅礴的氣勢,沒有蕩氣迴腸的 情愫,一本書就這樣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捧著書,有如一位多年的摯友 坐在你面前,捧著一盞溫熱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對書的感悟,而這些 感悟,可謂字字珠璣。

第 5 周讀書筆記

作家曹文軒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 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也許,這正是他創作《青銅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銅葵花》 中的人物,在苦難面前,無一例外地呈現出一種詩意和淡定的姿態。除了 青銅,還有青銅的父母、村裡的人們,還有城裡的兩個阿姨,他們都讓我 們看到:苦難並沒有摧毀人,反而使他們呈現出人性熠熠的美麗的光輝。 這就正如作者曹文軒所言:“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時的那種處驚不變的優 雅態度。”而這,正是當今社會,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所普遍缺失的,從 這個意義上講,《青銅葵花》不是一部普通的兒童小說,它對於我們這個 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苦難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態。

第 6 周讀書筆記

一句鼓勵的話,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一句負面的話,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當 讀了《只有你欣賞我》這個故事後,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正 是因為文中的事例充分證明了這句話. 故事主要講的是:一位媽媽養了一個兒子,兒子並不聰明,從小到大,兒 子基本上都在差生行列中,很少是優秀的。每一次家長會,老師總會告訴 他的媽媽他表現不好,可是每一次家長會結束,媽媽都會用善意的謊言告 訴兒子,老師對他很滿意,以此鼓勵兒子進步。國中的一次家長會,媽媽 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 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 結束,都沒有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時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 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 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 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 重點高中。”孩子聽了,拼了命地刻苦學習。後來高中畢業,他被清華錄取了。他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 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只有你欣賞我!”正因為有了這凝重的欣賞,才有了這個孩子一個又一個的 進步,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才有了他走進清華學府的現實。文中的媽媽真 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不管 有多少個老師放棄了她的孩子,她始終鼓勵他, 用自己的愛讓孩子感受到信任與希望,最終造就了一位傑出的人才。這位 母親的尊重、讚賞使她的兒子有了面對困難、應對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她 的兒子不僅僅是超越了別人,更重要的是他超越了自己。這樣的一個歷程, 這個孩子的心中有這樣的一個支柱:媽媽欣賞我。就是這樣的“欣賞”支援著 孩子一步一步的前進.

第 7 周讀書筆記

呂叔湘先生在 《中學語文教學論集》 一書的序文中說: “中國有句老話叫 做‘定法不是法’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人做事不講方法,方法是要講的。但 是不要把它講死了,要把它講活。 ”什麼叫做講活了?就是要一方面堅持原 則,一方面又能適應具體情況。呂老又說, “……除此之外,還有‘學’ ,那就 是說,對本學科有比較全面的知識。哪一種學問都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 誰也不可能全知道,但要是能夠遇到不懂的東西,知道到哪裡去查考,也 就好了。 ”這段話原本是說教師的才、學、識修養的,但筆者認為如果把它作 為教師指導學生們學的過程的一種要求,使學生能逐漸達到這種境界,那 也就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了。

第 8 周讀書筆記

沈蘅仲先生在《語文教學散論》一書中說: “在學校中,教師的‘教’ ,學生 的‘學’ , 就是‘教學’ 。 ……‘教’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學’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和主動性;而學生的積極性更多地要靠教師去調動。這道理看起來很明白, 但實踐中並不一定處理得好。 ” “要教會學生活學的方法,諸如要會使用工具 書,要善於積累資料, ‘不動筆墨不讀書’ ,等等,學生學會了這些方法,不但 在校時能賴以自學,還將終身受用。總之,要教觀點,教知識規律,教讀 書方法;學生能具備一些基本觀點,掌握各種讀書知識的規律,學會讀書 方法以後,就可以達到‘不教’了。 ”這樣的論述,難道不是我們當今語文教學 的法寶嗎?

第 9 周讀書筆記

《語文教學生活化》一書指出:“中國小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 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 脫節;學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裡, 學生像一個脫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裡,他通過 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自我滿足。” 正基於此,作者提出:語文教學的 改革,關鍵在貼近學生生活,這是“根”。 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與生活是血肉相連的。我們語文教師要 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 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 養。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課堂。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

第 10 周讀書筆記

我覺得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 質的人。在〈 〈愛的教育〉 〉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 的人。 〈 〈愛的教育〉 〉這本書是以主人公——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 日記的方式,從 4 年級 10 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 7 月份。記 錄了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 性的文章,以及 9 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篇文章都 感人肺腑。 〈 〈愛的教育〉 〉其中有一章是寫一個清掃煙筒的小孩把清掃煙筒賺來的三 十個銅幣弄丟了,回不了家,於是路過的同學都用自己的錢幣來幫助他, 沒有帶錢的同學就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我覺得這一段寫得感人,因為 我們自己平時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幫助,而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 應該盡力而為地幫助他,而被你幫助的人又會再幫別人,愛就這樣傳遞了 下去。相信那個清掃煙筒的小孩以後也會再幫別人。

第 11 周讀書筆記

《教師的 20 項修煉》讀後記 當缺乏有效的心理學原理來處理課堂學習時,教師們只能採用兩種方法來 探索成功的教學實踐。他們可以依靠教育逸史上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和自 己的老師和年長同事的言傳身教;或者他們可以通過嘗試錯誤的方法去發 現有效的教學技術。的確是這樣,有些傳統的“教學規則”經受得住時代的考 驗,它們可能還是有效的。雖然如此,但它們的應用也隨著教育條件和教 育目標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即使是對最受人重視的規則,也不能盲從。 必須根據變化著的條件,經常把各種規則重新加以檢查。再者,因為規則 是用一般的術語表述的,不可能給教師可能遇到的每一種情境提供一條規 則。原理比規則更富於伸縮性,因為原理較少規定性,能夠適應人和情境 之間的個別差異。

第 12 周讀書筆記

《教師的 20 項修煉》讀後: 做個多情善感的教師

教師所從事的事業,就是一份需要激情、需要感動力的事業。 在所有 教師中,對情感表達要求最多的應是語文教師。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 是情感豐富、充沛的人,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更 是一個善於感動他人和容易被感動的人。如果一個語文教師教一個班學生 一年語文課,學生卻從來沒有看見他被作品感動得熱淚盈眶,或者從未看 見他義憤填膺,那他肯定不是一個好語文教師。表情倦怠、審美疲勞、萎 靡不振、麻木不仁、不慍不火、不苟言笑,肯定是拙劣的語文教師形象。

相反,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是神清氣爽、激情洋溢、神采奕奕、善 於審美、富有感染力的教師。 教師應該是個“多情”的人,是個情感豐富的人。教師的“多情”中,首要 的是熱情,炙熱的感情和豐滿的性情,教師不能成為情感荒蕪的機器;其 次是溫情,對學生充滿溫善與友愛之情,愛學生,愛教育,愛生活,崇尚 美好;再次是激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心靈體悟,皆能給學生的心田投 下思想的光芒,情由心生!

第 13 周讀書筆記

《教育智慧從哪裡來》讀後記 面對問題,要有探究的願望和習慣。我們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上課時兩個學生忽然因為一件小事爭吵了起來;或者下課時,有學生來向 你彙報某某學生打架了……這時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把這些學生叫到跟前批 評教育一番呢?還是先靜下心來冷靜地思考,先提出幾種假設,然後再處 理這些事情呢?王曉春老師的兩種處理學生問題的思路,值得我們的借鑑: 1、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成長。2、看到現象—進行教育—達到 教師目的。第一條的思路的主線是“問題”,第二條思路的主線是“管理”。而 第二種思路的.目的只是方便今後的管理,並不是學生真實的成長,或者也 可以說,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服從教師的管理,就是成長了,其實這是以教師為中心。處理學生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真問題的研究為主線 的時候,才談得上素質教育。

第 14 周讀書筆記

《教育智慧從哪裡來》讀後記 對學生的教育應從哪裡入手好呢?自讀了《教育智慧從哪裡來》一書 後,我受益非淺。“教育與愛心同等重要”。我們教師都知道:教育學生首先 應做到愛學生。 可為什麼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於班級裡的幾個“學困生”, 我們付出了比其他學生多幾倍的愛心和精力,但還是見不到有多大的進步。 問題究竟出在那裡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我們教師沒有把握好愛心和教育 的互補互助關係。王曉春老師的話說得好:“面對一個學習障礙生,教師千 萬不要說教。那些話,學生都背下來了,甚至比老師還會說呢?教師的重 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深入具體地分析,他的心理問題是什麼?他的智力型別 是什麼?他的思維方式是什麼,他的困難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從何處突破 可以看到成績、可以建立信心。”“千萬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我們經常 以為愛學生就能教育好孩子,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除了愛學生,還應運 用理智、智慧、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第 15 周讀書筆記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讀後記

教育的首要任務應當是“育人”,但為人師者的教育目標也應當涉獵全 面,不能只盯著成績不放,讓學生在學習的監牢中痛苦的度過學校生活。 我們應讓學生將學校當成一個小社會,讓學生在其中鍛鍊、體會,收穫痛 苦與快樂,成功與失敗。而且,我想只要學生們學會做人與生活了,學習 當讓不會再是難題,我們的教育目的也就真正達到了。

想要自己的工作開展的順利,需要常傾聽被教育者——學生的心聲, 因此,就需要與學生樹立尊重、平等的關係。現在教育處處講尊重,說平 等,但在真正做的時候,又有幾個老師將學生看做自己的朋友,又有幾個 老師能真正聆聽過學生的心聲呢?我們從學生那裡聽來的、得到的情況和 答案是不是多數都是虛假和應付的呢? 對學生的瞭解和認識,不單單是對學生表面的瞭解,而最為重要的是對 他們內心世界的瞭解和深入,讓學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師,更是朋友和 親人,他願意把自己的祕密告訴你,願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你分享,這才是 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 用心經營教育,我們會感到充實;用心經營教育,我們會獲得收穫; 用心經營教育,我們會真正體現為人師的價值。

第 16 周讀書筆記

我讀了《塑造教師》 ,感到這本書真實地反映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 現的種種錯誤。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 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 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更吸引 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 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 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援、幫助,突出 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 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 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 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第 17 周讀書筆記

讀完《影響教師的 100 個經典教育案例》此書後,我深深感受到:教育 是以人為本的情懷,教育不能沒有“情感交流“和“愛心”。語言的第一功能是 交流,而不是教育。交流,傳遞的是情感。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以人 為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對一個生命的關懷。愛和賞識是轉化問題生的有 效方法,是促進學生髮展的精神動力。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恰恰也需要這種慧眼來尋找學生身上的優點。 由於老師的賞識,師生之間彷彿架起了一座橋樑,把師生的情感聯結在一 起。這樣一來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感化就“不令而行”了。

第 18 周讀書筆記

《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一書作者在自序中寫道,“我是特意捕 捉了清風、樂聲和野芳,錄在這裡,專門用於鼓勵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 給自己獻一小朵小花吧——真誠美麗的文字,正是心靈開出的花朵。”又一 次闡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誠。讀了全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 真誠,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真誠的老師。 當學生的時候,老師是權威,跟老師的交往總是處於向上看的狀態, 學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數情況還是聽老師說的多,自己發表意見少。 現在當了家長,為了孩子跟老師也沒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覺得自己好多真 實的想法不敢說,老師呢,說出來的也有一些讓人覺得是官話套話。看了 這本書,我想我們也許都錯了,老師跟學生、老師跟家長,平等地真誠的 交流其實並不難。

第 19 周讀書筆記

《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讀後 時代對教師的發展不斷提出新的期待,自主成長型教師是教育全民化、 資訊化、終身化、學習化的內在呼喚教育經驗表明,凡是優秀的教師無不

是自主成長型的教師,自主成長是教師職業人最好的生存方式。職後教師 要實現自主成長,就需要不斷地擴充套件自己的心胸,提升境界,淨化情操, 成為一個既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又有專精的學科知識的教師,此外,教師 還需要學習哲學,學習教育史,瞭解中外教育的思想精華以及教育的經驗, 並且在教育職場的實踐中,逐漸地用這些哲學的、歷史的知識來充盈自己、 豐富自己,使之變成個人化的教育哲學的信念、理想和情操。

    第 20 周讀書筆記

《研訓一體教師成長叢書》讀後 教育就是要推動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教育是人和社會發 展的巨大推動器。教師要對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負責。 教師也是一個成長中的人,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建構自己 的知識結構,教師也需要在與學生的互動和雙向影響中完善自己的知識和 道德面貌。因而,教師與學生構成了一種相互提升、相互影響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