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摘抄

才智咖 人氣:3.01W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摘抄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摘抄一】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魯迅小時候和阿長在一起的故事,它真實的表現出長媽媽的性格特點,也無不充滿著魯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滄桑的人,她不僅迷信,而且還有麻煩的禮節。她有許許多多魯迅並不喜歡的習慣,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再加上當魯迅知道是她“謀殺”了那隻隱鼠,使魯迅對她不僅僅是煩厭,還有憎惡!直至後來,長媽媽幫魯迅買了他夢寐以求的《山海經》時,對長媽媽產生了敬意。

關於《山海經》,魯迅只是隨口的說說罷了。但沒想到大字不識一個的長媽媽竟用自己的錢買了《山海經》。正如魯迅說的有些事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長媽媽,這個勞動婦女,樸實善良的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長媽媽並不是是很好看,但這並不能掩飾她的淳樸善良和待人真誠。

長媽媽的離去令人懷念,但魯迅連她的姓名都不知道,使他感到慚愧。

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在我們的身邊默默的陪伴,或許他們的一些行為使你感到厭惡,但他們對我們的愛卻是那麼的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與幸福。就你的老師一樣,他會毫不留情的指出你的錯誤;就像你的家長一樣,整天的對你絮絮叨叨;就像你的朋友一樣,逼你做一些對你有益但你又不喜歡的事。

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到失去了才後悔。珍惜他人對你的愛就是珍惜你自己。當他們對你提出意見時,不要忘了說一句“謝謝”。牢記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牢記他們對你的愛,對你的好。這樣才不會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摘抄二】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

文章著重寫了我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進一步介紹了她的名字、體形等。

文章主體在於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後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為她給我買了《山海經》。

在一個雨天的下午,我讀了《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初讀,就是感覺這位長媽媽的形象不同,而後兩三遍,慢慢領略到其中的韻味。

文章著重寫了我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進一步介紹了她的名字、體形等。文章主體在於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討厭喜歡切切察察,讓讀者對她有一個初步印象。然而我有一時卻對她發生了空前的敬意。這次長媽媽的話語讓我出乎意想之外,不能不驚異,並且上文中我對她討厭的“大字形”睡勢,這裡有了一個很好的解釋,我對她的感情一下提高很多,最後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為她給我買了《山海經》。顯而易見,這是文章主體,上一個敬意因為她謀害隱鼠而完全消失,而這裡,謀害隱鼠的怨恨完全消失。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蒼桑的人,這裡不僅寫她迷信,有麻煩的禮節,而且突出了她的偉大的神力,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個人物形象。而我對長媽媽的感情也是文章的關鍵,文章的主體把握及最後對她的緬懷、祝福,都能說明感情很深。語言上或敘或議,前後呼應,如3次寫“大字形”睡式及謀害隱鼠的怨恨,樸實中帶有點韻味,讓讀者細細體會其中。

讀完此篇文章,不難發現,長媽媽這樣一個藝術典型形象,獨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會比較黑暗、腐朽的`事實。我想作者應該是比較憤恨這一點,但我更多觀注的是,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愛心與同情,讓我們聯想到現在的生活中逐漸失去了這種成份,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純樸的年代,去關懷身邊一個人。

【阿長與山海經讀書筆記摘抄三】

我不記得我們是不是學過這篇,大概是學過的吧,但是為什麼要學呢,就和我前面說的那樣,作者不打算讓我們知道他具體在講什麼,叫國中生去讀大概也是糊里糊塗吧。

一開始可能會以為和《大堰河我的保姆》之類的文章一樣,作者要幫舊社會的保姆之類的人講述血淚,然後作者講述的都是自己的血淚。作者說“我實在不太佩服他”,說他喜歡背後切切察察,向母親打小報告,夏天睡覺佔床。阿長逼著他在過年第一天起床想他說恭喜恭喜,教了自己很多的規矩,生孩子的屋子不能進,晒褲子的竹竿不能鑽,有些讓我也想起了我們那兒也有類似的“習俗”,我是不喜歡這樣子羅列文中的情節的,因為就和我前面說的一樣,作者壓根就沒想寫個什麼事兒、記個什麼人、說個什麼道理,就是在單單的回憶過去的零散的東西,我說的零散,不是文章一個段落或者一個句子顛三倒四,而是過渡或者銜接下去的內容,總是讓你猜不到作者下面要講什麼,而多讀倆句,你就會放棄猜的想法,因為也並沒有什麼不可錯過的情節。

作者喜歡時不時的來冷笑話,這是一貫的,總能在文中找到,比如,阿長說洪秀全軍的時候,說“像你這樣的小孩子,長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那麼,你是不要緊的。”

作者在回憶的行走中,時不時有很多人物的側臉的,比如送他《山海經》的叔叔,看戲之前讓他背書的父親,告訴他怎麼捕鳥的閏土父親等等,都連同作者一起,攪動了整個回憶。

另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作者在寫的時候,時常寫出方言來,像是“啊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或者是看戲的那一段戲詞,讓人很能聯想到阿長或者其他人說話時的樣子。我也想到有一次我點開自己的微信語音,聽見自己說宣城話的聲音,讀後感能一方面來自於聽見自己聲音的不適感,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不適感的經歷,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因著在城關念了幾年學,便也假模假樣說起了城關話來(這句模仿當時的白話文是不是很噁心嘿嘿),就覺得以後就好好說水東話吧,妨礙交流就說普通話吧,相信大家也總是有一些古怪的突然的改變的想法。

說回這篇,作者並沒有打算給你講阿長是個好人還是壞人,是個討厭或者令人喜愛的人,我也不同意什麼欲抑先揚之類的說法,但最後仍然很溫情的說,“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裡永安他的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