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

才智咖 人氣:2.9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1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惡作劇,狼來了,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的確,正是這樣,我才在眾多名著中選擇了這一本。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是的,這也正是寓言的特點,寓言――這種文學體裁也隨著伊索的筆觸達到了頂峰。

大多故事中體現了生活經驗和非凡智慧。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兩隻青蛙》;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烏龜和老鷹》;還有的高速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馱鹽的驢》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要數《目光短淺的鶇鳥》了。

故事講的是一隻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東鳥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裡是多麼歡唱,望著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麼嚮往。"就這樣鶇鳥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個獵人發現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實結出,鶇鳥每天都來吃一整天。終於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不要過於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遠大,不能象鶇鳥一樣目光短淺,桃金娘的果實固然好吃,可吃到連危險接近也不知道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死離你不遠了。

這就跟我們一樣,一個學生如果過於貪戀遊戲,每天揹著老師家長去網咖,一玩就是一整天,這樣下去一定會損失慘重:一會浪費金錢,家長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全都被你用在打遊戲上――值嗎?二會用眼過渡,眼睛是心靈的視窗,太重要了!如果你不保護好眼睛,以後戴著個1000多度的眼睛――累嗎?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於遊戲中,你會不知不覺葬送掉吸收知識的大好時光――好嗎?

玩遊戲要適可而止,它是放鬆,是消遣,但如果你把它當成一項工作,一項任務或是一個專業來進行的話,我相信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學生,學習最重要,如果你能拋開一切心思雜念――專心學習,那麼考出好成績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最後我要說幾句:我這一大堆感想並非本人能說會道,的的確確是本人理解能力強!所有的道理都藏在文章中,不過這也僅僅是一則寓言所給與我的――更多的我也不多說了。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2

伊索寓言,讓我愛不釋手、如醉如痴。書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趣味性強,因此成為我的床頭之物。可以這樣說,讀一篇寓言是我每天睡前的最後一項功課。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鷹、穴鳥和牧人的故事。讀後感想甚深,受益匪淺。

鷹從一處高高的懸崖上飛下來,抓走了一隻羊羔。

穴鳥見了那情景,驚羨不已,也想仿效一下。於是,他啪啦啪啦地從空中飛下,落到一隻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進羊毛後,爪子便被羊毛纏住了,任憑他怎麼撲動翅膀,也飛不起來。

牧人看見了,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便趕緊跑過去,把穴鳥捉住,截去了穴鳥翅膀上那些強勁的羽毛。

傍晚時,牧人把穴鳥帶了回去,給自己的孩子們。孩子們詢問那是一隻什麼鳥,牧人回答說:"我明明知道他是一隻穴鳥,可他自己卻想成為鷹。"

這個故事說明:無論做任何事情,人都應該認識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行事。否則,就會事與願違,甚至釀成惡果,成為別人的笑料。

戰國時期,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自恃熟讀兵書,以軍事家自居。沒有實踐經驗的他在秦軍的吹捧下迷失了自我,也矇蔽了當時的趙王。趙王置眾人的勸說,甚至是趙奢的遺囑於不顧,讓趙括取代廉頗去率領趙軍和秦軍作戰於長平。結果40萬趙軍被活埋,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談。由此看來,不能認清自我給人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啊!

認識自己的同時,要求我們做事不要盲從,要對各種形勢有科學的判斷和前瞻性。中國人的'盲從心理特別嚴重,往往開始時,一個人望天,最後就會有一群人望天。上個世紀90年代初,出現了下海經商的熱潮,一些政府人員、公司職員甚至是學校教師也捲入商海大潮中。這幾年全國出現了炒股熱,都想大撈一把,可是卻經歷了目前股市的低迷,讓很多股民擦亮了雙眼。做事情應該有自己的理由,而不是因為別人都在做。學會理性思考很重要!

不能清醒認識自己在教育方面表現更為普遍。一些家長往往對孩子產生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於是拔苗助長,結果事倍功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失敗的案例。自法國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獻給愛麗絲等優美的樂曲流行在華夏大地以後,很多家長紛紛給孩子買鋼琴、請教師,希望孩子成為將來的鋼琴家。於是給孩子設定目標,在哪個時間段,水平應該達到什麼級別。強大的壓力剝奪了孩子的快樂。我還清晰的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則報道。一位母親把12歲的兒子單獨留在屋子裡練習彈琴,當她發覺琴聲中斷的時候,便在門外往孩子的屋裡看,讓她非常震驚的是兒子在拿刀子削自己的手指,還不斷地自責:為什麼我這麼笨?

勤能補拙是良訓、天道酬勤…這樣的道理我不反對,不過,要在某個領域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我個人認為只是勤奮還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天賦。試想如果讓劉翔去練舉重,讓佔旭剛去練110米欄,即使是他們訓練再刻苦,恐怕連國手也成不了。

我們大家建立部落格、加入圈子、發表帖子,應該以交流思想、發表見解、記錄感悟和提高寫作水平為目的。如果認為自己獲得幾篇精華帖,就要求自己寫出李杜那樣的古詩、寫出徐志摩、戴望舒那樣的現代詩歌、寫出餘秋雨那樣的散文、寫出新華日報社那樣的時評來,顯然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是明智的選擇。

認識你自己,這是成功者必備的一項素質。否則,古希臘大石柱上不會鐫刻這句話作為指導芸芸眾生的箴言。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3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每個故事都短小生動。在我腦海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大魚和小魚》。

故事的情節是:一天,大魚們和小魚們遇見了,大魚們說:“你們只有一丁點大,也叫魚嗎?”

小魚說:“雖然我們小,但我們也是魚。”

大魚笑著說:“你們像螞蟻那樣小,你們是生活在海洋裡的螞蟻。”

小魚們說:“我們是小,可我們也有魚鱗、魚鰭。”

大魚們說:“那就叫你們螞蟻魚吧。”

這時,一張大網從天而降,不好!是漁網。漁網越收越緊,大魚小魚擠在了一起。大魚說:“沒辦法出去了。”小魚們不慌不忙從漁網空隙中穿過去了,小魚們又變成自由自在的魚兒了。大魚們說:“要是我是一條小魚該多好啊!”現在大魚們只能等著被殺了。

任何生物包括人,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任何原因而嘲笑別人。更不能只看到別人的劣勢而忽略了他的優勢。或許,在某種情況下,劣勢也能轉化為優勢。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4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無聲的老師,她總是默默地奉獻著無盡的光和熱。最近,我重讀了一本好書——《伊索寓言》,裡面的故事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讓我終生享用不盡。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公牛和獅子》。故事大意是:三頭公牛因為團結一致,獅子無從下手,於是獅子千方百計地用盡花言巧語進行挑撥離間,讓它們彼此生隙,互相分開,不再合作。終於獅子的陰謀得逞了,大飽口福消滅了這三頭公牛。從中我們不難看到團結的力量是無窮大的,當公牛們聯合在一起的時候,獅子是無法征服它們的,可惜它們畢竟不如人類,沒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沒有將集體的智慧擰成一股繩,也不懂得弱者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應對強敵。因而才被獅子逐個擊破,先後遭到覆滅的厄運,可悲可嘆。

《農夫和他的孩子們》對我的啟示也很大。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農夫臨終前告訴孩子們,他的葡萄田裡有寶藏。於是在他死後,孩子們一遍一遍翻透了葡萄田,卻沒有找到那筆寶藏,但葡萄卻給他們帶來了幾倍的收成。讓我們懂得了,其實勤勞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珍貴的寶藏。金錢往往是人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點點地積攢下來的,而不是一夜暴富驟然而有的。對我們學生來說,勤勞就是今天的好好讀書、學習,將來更出色地工作,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努力將理想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伊索寓言》真的我的好老師,讓我受益非淺!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5

《伊索寓言》有一個故事叫《農夫和他的兒子們》,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說的是一個農夫,他有好幾個兒子,但是,這些兒子們天天吵鬧,農夫為了他們好好相處,想盡了辦法,最後,決定用事實來說服他們,他叫兒子們去拿了一捆木棒,讓他們折斷,可是他們竭盡全力也沒有辦到,然後,農夫又給他們每人一根,他們輕輕一掰就斷了,農夫就對他們說:你們要像這捆木棒一樣,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才不容易被打垮。

團結,在一個班集體中、一個戰場上、一次比賽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完成任務。

有一次,我們班要參加一個合唱比賽,真希望能得獎呀。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每天放學後便去認真地練歌,沒事時就找幾個夥伴一起唱。當有一個人出差錯時,其他同學就熱情地給他指導,讓他立刻改正。有時動作不恰當,老師就給我們做示範。我們天天辛苦地練歌,當然要注意保護嗓子了。有一天,我沒水了,就問王梓懿有沒有水,恰巧她也沒了。但她讓我彆著急,便幫我去找。不一會,就幫我把水借來了。當別的同學向我借水時,我也熱情地倒水給他們,大家互相幫助,人人都很快樂。到了比賽那天,我們人人信心十足、滿臉笑容地登上了舞臺,用嘹亮動聽的歌聲來展現我們的實力,來告訴所有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是的,我們勝利了,我們用滴滴汗水贏得了掌聲、贏得了榮譽。

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在一位同學有困難時,別的同學去幫助,不僅能成功,還可以讓友誼更深厚!

《伊索寓言》的讀書筆記6

書籍是可以使人登上最高的寶塔,書籍是知識的源泉,是智慧的鑰匙,前進的階梯。

最近經過老師介紹,我讀了《伊索寓言》,裡面有一篇名叫《小偷與他的母親》的文章,令我感慨很深。

故事的主人公本來是個很好的孩子,但從他第一次偷了同學的寫字板,回到家中時,母親沒有批評他,他就已經開始走向刑場。他聽了媽媽的表揚,心中美滋滋的,所以又有了第二次:第二次,他偷了一件外衣,母親知道了,更是對他加以表揚。慢慢地,在母親的縱容下,他的膽子越來越大,終於有一次,他因為偷東西而殺了人,當場被逮住,被判死刑。

在刑場上,他痛恨地咬下了他媽媽的耳朵,說:“我小時候,偷第一個寫字板時,如果你狠狠地揍我一頓,我會有今天的後果嗎?”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受啟發:“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文章告訴我們,家長不僅要管孩子的吃、穿、學習,還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

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批語,甚至打罵都是為了我們成長的更好,我們一定要聽他們的話,不能怨他們。容忍小的過錯就是給自己挖更大的陷阱。

文中的小偷因為犯了小錯,沒有得到制止,從而釀成了大錯,最終走上死路。而他選擇這一條路,不僅是因為他的母親,也是因為他沒有良好地控制住自己。最後把他母親的耳朵咬掉更是不會感恩母親數年來對他的照顧。所以,我們首先要學會感恩,感恩身邊的一鳥一石,一花一木;接著一定要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