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杜甫的讀書筆記(精選6篇)

才智咖 人氣:1.6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杜甫的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杜甫的讀書筆記(精選6篇)

杜甫的讀書筆記1

前五句為第一段,描寫“秋風破屋”的情景。

首句首先點明時間為“八月”,接寫“秋風怒號”,音響巨集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怒”字則把秋風擬人化,不僅使首二句富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感情色彩:好不容易蓋起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作對,怒吼而來,捲走了屋頂的層層茅草,怎不令人萬分焦急呢?

捲起的茅草到哪兒去了?沒有落到屋旁,而是隨風飛過江去。有的分散地飄灑在江邊上,有的高高地掛在樹枝上,有的低低地散落在深水塘邊。“飛”字緊承上旬“卷”字,加上接下來的“渡”、“灑”、“掛罥”、“飄轉”等字,一個接一個的動片語成了一幅鮮明的圖畫——秋風怒號圖,緊緊地牽動讀者的視線,撥動讀者的心絃:這些茅草是很難弄回來了。杜甫該怎麼辦呢?讀這幾句詩,我們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的乾瘦老人拄著柺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頂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散落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怒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下五句為第二段,寫“群童抱茅”的感嘆。這是對第一段的發展,也是對第一段的補充。

遠處、高處、低處的茅草無法收回,那是不是還有落在附近的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卻被南村來的“群童”抱跑了。全段以“群童欺我老無力”為著眼點。如果不是“我老無力”,而是正當壯年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現在這些頑童竟然敢當著我的面像強盜一樣地膽大妄為,公然抱起我的茅草往竹林裡跑去了。為了表明自己受欺侮的憤懣,杜甫說這些頑童跟盜賊一樣,不過並不是真的給他們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去辦罪。所以杜甫只是無可奈何地呼喊他們不要“抱”,喊得脣焦舌幹不能再喊了,也不起作用,只好回到破屋中依著柺杖長久地嘆息。

細品詩意,詩人如果不是十分窮困,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窮困,也不會不聽招呼地抱走那麼些不值錢的茅草。這一、二段,實為結尾的伏筆。不因窮困,何至有此!正因為“四海窮困”的現實,才產生“廣廈萬千庇寒士”的崇高願望。

“自嘆息”一句為前兩段的歸總。詩境是說杜甫一聽到北風狂叫,就擔心蓋得不夠結實的茅屋會發生危險,因而就拄杖出門,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回到家中。“倚杖”,當然又照應了前面的“老無力”、“自嘆息”表明這種遭遇只能自己嘆息,未能引起別人的同情和求得官府的幫助,則當時世風的淺薄,就意在言外了。這裡一個“自”字,用得多麼沉重!而“嘆息”的內容,這裡沒有明言,讀後感《關於杜甫的讀後感》。但當杜甫自己在無處安身且得不到幫助時,分明會聯想到處境類似的無數窮人。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再下八句為第三段,寫“長夜沾溼”的苦痛。這是全詩的高潮。

正應了“屋漏偏遭連夜雨”的古話。狂風過後,必有大雨。這場大雨把杜甫推向了痛苦的深淵。他先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昏暗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那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昏暗的天穹灑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氣溫也驟然降下來了。蓋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鐵塊一樣,那不懂事的孩子橫躺豎臥,早把被裡子蹬破了。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人,是寫不出這些深切感受來的。這樣寫,也是為下兩句屋破雨漏及其後果蓄勢。照理說八月的天氣並不算冷。但由於氣溫驟降,布被破舊,大雨漏得床頭沒有一點幹處,又連續不斷地下了一夜,漏了一夜,所以,杜甫感覺特別冷。再下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淒涼處境擴充套件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破茅屋擴充套件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溼”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上整夜漏溼,怎能人睡呢?“何由徹”與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明了杜甫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這種心情,又是“床頭屋漏”、“布衾似鐵”的艱苦處境激發出來的。於是,由個人的痛苦聯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最後六句為第四段,寫憂國憂民的崇高理想。杜甫將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現了博大的襟懷。怎樣才能蓋得大廈千萬間,庇護天下所有的窮苦百姓,使他們歡天喜地地在風雨中安穩如山?唉!眼前何時才能聳現這麼多房屋,到那時即使我一家人的陋室破了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感到無限的滿足!本段前三句前後是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蟬聯一貫,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貼切地表現了杜甫從痛苦的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激情和火熱希望。這種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吟之不足,繼而“嗚呼”嘆之。這就是結尾三句:只要天下的窮人都有了房屋,我自己的房屋破了受凍死都滿足。祟高的思想表現到極至!

全詩重點描述杜甫本身的痛苦,但當我們讀完最後一段時,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述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述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瘡痍、人民的災難。他不僅是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嘆息和失眠,而且清醒地大聲疾呼,希望有人出來為千百萬窮人謀福利。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改變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感動著廣大讀者的心靈,併產生著積極的作用。

杜甫的讀書筆記2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的瑤灣。他的出身是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名將,祖父審言是武則天時著名詩人,父閒曾為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納租稅、不服兵役等特權。這一階級出身規定了杜甫要成為一個熱愛人民的詩人不可能不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也正是這樣表明著的。

杜甫一生約可分為四個時期。三十五歲以前,是他的讀書和壯遊時期。這時正當開元盛世,他的經濟狀況也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時期。詩人從小就“好學”,七歲時已開始吟詩,“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闇誦”的刻苦學習,為他的創作準備了充分的條件。從二十歲起,他結束了書齋生活,開始了為時十年以上的“壯遊”。先南遊吳越,後北遊齊趙。遊齊趙時,曾先後和蘇源明、高適、李白等人有時呼鷹逐獸,打獵取樂,有時登高懷古,飲酒賦詩,並和李白結下了“兄弟”般的友誼。在這長期的壯遊中,詩人接觸到我們祖國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壯麗河山,不僅充實了他的生活,也擴大了他的視野和心胸,為他早期詩歌帶來相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望嶽》詩可為代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正流露了詩人對一切事業(包括創作在內)的雄心壯志。但由於這種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現實,因此,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這只是他的創作的一個準備時期。

杜甫走向現實主義,是從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歲)十載長安的困守開始的。這是安史之亂的醞釀時期,當權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杜甫不僅不能實現他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而且開始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以至經常挨餓受凍:“飢餓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懸百結。”在飢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經想到退隱,作一個“瀟灑送日月”的巢父、許由,但他沒有迴避艱苦,還是堅決走上積極入世的道路。這是一個重要的契機。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漸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統治階級的罪惡,從而寫出了《兵車行》、《麗人行》、《赴奉先詠懷》等現實主義傑作。十年困守的結果,使杜甫變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這才確定了杜甫此後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方向。

從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賊與為官時期。這是安史之亂最劇烈的時期,國家岌岌可危,人民災難慘重,詩人也歷盡艱險。在陝北,他曾經和人民一起逃難,在淪隱了的長安,他曾經親眼看到胡人的屠殺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國亡家破的痛苦。為了獻身恢復事業,他隻身逃出長安,投奔鳳翔。“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從這些詩句也就可以想見當時的艱險和困苦。脫賊後,他被任為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卻又很接近皇帝的諫官。就在作諫官的頭一個月,他因“見時危急”,上疏營救房官的罷相,不料觸怒肅宗,幾受刑戮。從此他屢遭貶斥,但也因而多次獲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機會。在由鳳翔回鹿州的途中,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看到了各種慘象,他和父老們,和送孩子上戰場的母親們哭在一起。安史之亂是帶有民族矛盾性質的,當時進行的戰爭乃是有關國家存亡的自衛戰爭。因此杜甫對待戰爭的態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對,而是積極號召。他哀悼那為國犧牲的“四萬義軍”,他告誡文武官吏要“戮力掃攙槍”,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還是勉勵人民參戰。由於深入人民生活,並投入實際鬥爭,這就使他寫出了《悲陳陶》、《哀江頭》、《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馬》和“三吏”、“三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愛國精神的詩篇,並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七五九年七月,杜甫棄官由華州經秦州、同谷,歷盡千辛萬苦,於這年年底到達成都,在成都西郊蓋了一所草堂,開始他最後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七**年,嚴武再鎮蜀,表薦杜甫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人因稱“杜工部”),他曾度過六個月的幕府生活。除此以外,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經常過著“生涯似眾人”的日子。他愛和勞動人民往來,而憎厭官僚,所以說:“不愛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歸茅宇,旁舍未曾嗔。”在這漂泊的十一年中,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還因為避臧介之亂而捱了五天餓。可貴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論怎樣苦,也不論漂泊到什麼地方,他總是在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時也從不曾忘記或放鬆自己的創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間,他竟寫了一千多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遭田父泥飲》、《諸將》、《秋興》、《歲晏行》等都是這時期最優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帶有更多的抒情性質,形式也更多樣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創造性地賦予七言律詩以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內容。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幾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兩三年,七七年冬,死在由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這是他對祖國和人民最後的懷念。在人民被奴役的時代,要作關懷人民疾苦的詩人,他的身後,自然是蕭條的。八一三年,僅由他的孫子杜嗣業“收拾乞丐”,才把停在岳陽的'靈柩歸葬偃師。詩人的遺體還漂泊了四十三年。

從以上簡單的敘述,我們已可看出杜甫和人民的關係和他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過程。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但他從切身生活體驗出發,對儒家的消極方面也有所批判。比如,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謀其政!儘管“身已要人扶”,然而他卻說“拔劍撥年衰”。儘管“萬國盡窮途”,“處處是窮途”,然而他卻是“不擬哭窮途”,“艱危氣益增”。前人說杜甫的許多五律詩都可作“奏疏”看,其實何止五律?我們知道,儒家也談“節用愛人”,“民為貴”,但一面又輕視勞動,輕視勞動人民。杜甫與之不同,他接近勞動人民,也喜歡勞動,甚至願為廣大人民的幸福犧牲自己。儒家嚴“華夷之辨”,杜甫卻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這種狹隘性。他主張與鄰族和平相處,不事殺伐,所以說:“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苟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前出塞》)因此他非常珍視民族間的和好關係:“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近聞》)對玄宗的大事殺伐以致破壞這種關係則加以非難:“朝廷忽用歌舒將,殺伐虛悲公主親!”(《喜聞賊盜蕃寇總退口號》)

總之,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勵朋友。他表彰元結說,“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他對嚴武說,“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他對裴虯也說,“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種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和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政治性最強的偉大詩人。當然,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實踐也是分不開的。

由於時代、階級的限制,杜甫不可能否定皇帝的地位,白居易說“蜂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也是把君臣關係看作天經地義。須要指出的是,杜甫雖然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但他的忠君是從愛國愛民出發的。正因如此,他一方面對皇帝存在著很大的幻想,希望通過皇帝的“下令減徵賦”來“各使蒼生有環堵”;另一方面,他也寫了“唐堯真有聖,野老復何知?”“天子多恩澤,蒼生轉寂寥!”等詩句,直接諷刺皇帝,對權貴達官們禍國殃民的罪行,他更勇於揭發。

杜甫的讀書筆記3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這些偉大的作品背後,是一顆偉大的心靈,一種博大的情懷。

憂國憂民是杜甫詩作的一大特徵。這種風格不僅是亂世的產物,更是詩人偉大人格的體現——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國家與人民的立場,心憂國家,心繫民眾,同情百姓的苦難遭遇,一顆挽救社會的心在劇烈跳動,一種幫助人民擺脫沉重枷鎖的激情在湧動。長安十年,歷盡坎坷,杜甫仍舊不願徹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顆渴望救黎民於水火的誠心。這些因憂國憂民而興起的滿腔熱忱,形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力量源泉,這種從政的熱情,在屢遭冰霜之後,代作“詩史”創作的雛形。

把詩人從政的願望轉化為批判揭露黑暗現實正是當時的腐朽社會。這種沉悶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從政救國救民的理想,但同時,它一次又一次戲弄著一位詩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於黎民,那它將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毀了一位救世之臣,那麼,它將催生了它所摧毀不了的一代詩人。長安十年,個人的淒涼際遇,與黎民的苦難交際交融,孕育出了現實主義的巔峰之作,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創作的靈感源泉。

杜甫的讀書筆記4

讀完這本杜甫傳才知道杜甫和我通過以前學習瞭解的他並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認識裡,杜甫似乎沒有年輕過,永遠都是四五十歲甚至更大,為生活發愁,為國家命運發愁,為百姓發愁。在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他也是年輕過的,也曾滿懷壯志,意氣風發。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艱難,國家的動盪使他的詩歌內容風格發生了巨大改變,成為了那個我的認識中沒有年輕過的詩人。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是杜甫《贈李白》中的詩句,此時的他和李白同樣有著豪放、熱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終希望能夠出世做官,在長安時,他廣泛結交名流,擴大自己的名聲,奔走於權貴之門,還經常向達官顯貴們投贈詩稿,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為了獲得一官半職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討好奉承達官貴人,此時的他絲毫看不出有成為那個憂國憂民的詩聖的潛質,如果他得到了官職會怎麼樣呢,也許歷史上會出現一位平庸的官員和詩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獻三大賦後得皇帝賞識而平步青雲,成為寵臣,住在華麗的庭院,衣食無憂,也許他的詩作就只有《天狗賦》《雕賦》這些阿諛奉承,粉飾太平的詩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也就不會出現了。那個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著想,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擔憂的人就會消失,也許正是他的不得志,窮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他自己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看到國家滿目瘡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凶殘可憎,他的詩歌內容產生巨大變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著失去國土家園的痛苦。他積極號召人們奮力進行征戰,以保衛國家民族的安全。他寫詩悼念為國捐軀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濱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

在寫三吏這組詩,杜甫的心情十分複雜。對於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他堅決擁護。百姓為支援這場戰爭作出了慘重犧牲,他又極為同情。正是因為杜甫是一個愛國又憂民的詩人他才會有矛盾複雜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自己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仍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嘆“天地終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總是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將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從這本杜甫傳中可以看出杜甫為國家憂愁,為人民憂愁,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一開始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為此阿諛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如自己所願的成為一名官員。可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百姓接觸,瞭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而寫下那些憂國憂民的詩篇。可以說杜甫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在苦難中他的善良、忠誠、關懷天下的心態被激發出來,他的眼界開闊起來,不再是隻盯著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國家統一,他同情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統治者,他用詩歌來記錄當時的實情,表達自己的感情。

我認為不能說是苦難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難中成長起來。因為只有內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國家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時才會去關心,去為他們吶喊,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當看到人民生活悽慘時只會保持冷漠,更何況杜甫當時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

杜甫在自身狀況十分糟糕時依舊不忘國家人民,是因為他將關懷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認為那是他理應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為了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後來他的詩是另一種方式的心繫天下。不論成功與失敗,始終抱著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這就是杜甫的詩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杜甫的讀書筆記5

羨慕和嚮往李白的謫仙風度、灑脫赤誠,但更敬佩杜甫的憂國憂民、大氣博愛。

杜甫的一生是一個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我曾想過,倘若杜甫不是出生於一個官僚家族,倘若他沒有熟讀詩書,而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市井之家,那麼憑著雙手辛勤勞動,或許杜甫一生還能多吃上幾頓飽飯,晚年也或許不至於那麼淒涼吧。可我又想,在那樣一個亂世,像杜甫這樣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賦稅、徭役,他又是一個有名氣的詩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個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筆下“三吏三別”中人物的下場,甚至更悽慘吧。

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無法改變;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華和當時的社會共同造就了一個詩聖,一個獨一無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讀杜甫的晚年,耳畔彷彿響起了這熟悉的歌詞,歌聲悽婉,聞之動容。

流亡天涯,衣食無著,舉目無親,故交不斷喪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親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鄉,盡是陌路,我不識你,你不知我。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無論多麼艱難的日子,也會因為有親人和朋友的存在而變得容易堅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敵國,卻舉目無親,沒有一個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義呢?當歲月流逝,年華老去,最害怕聽到的訊息恐怕就是親朋故舊的死訊了吧。

56歲的杜甫,一身是病。瘧疾、肺病、風痺、糖尿病不斷地纏繞著他,牙齒落了一半,耳朵也聾了,眼也花了,花白的頭髮也快掉光了,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

57歲的杜甫,耳聾了。客人和他談話時需要把要說的話寫在紙上;右臂偏枯了,寫信需兒子代書。醜陋而衰老的容顏受盡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時去拜訪他們,扶杖步行,傳達不肯通報,想乘轎子,又沒錢去僱。

他人生最後一年半的歲月大部分是在一隻小船上度過的,因為陸地上再沒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時候,他整整五天沒有吃到一點點東西。公元770年的冬天,這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隻小舟中。他死後,家人無力安葬,把他的靈柩厝在嶽州。

讀完了杜甫悲劇的一生,心情無比的沉重,眼前彷彿浮現了詩人病臥孤舟的淒涼景象。

然而就是這個悽慘可憐的人,卻留下了珍貴的史詩“三吏三別”,留下來《春望》《赴奉先縣詠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名篇。就是這樣一個悽慘可憐的人,臨死之前仍不忘憂心百姓的疾苦,擔心國家的命運。

杜甫,始終是值得我們景仰的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偉大的靈魂!

杜甫的讀書筆記6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遊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於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徵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願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的士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鬱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聖”,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