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及摘抄(3)篇

才智咖 人氣:1.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及摘抄(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及摘抄(3)篇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及摘抄(3)篇1

加措,一個聽說多於傳說,傳說多於故事的鬧市隱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是他首部理清軌跡的作品,恰巧這是我聽聞多年,認同多年,信奉多年,印證多年的話語。書中說”我們常常會想,以後我要怎樣怎樣,可是等我們假想的以後來到時,一切可能已不是當初的模樣。”我們總是慣於把夢做得太真又太幻,然後為了不被現實的石礪擦碰,將希望的火種裝進孔明燈飄向遠方,放逐未來。卻不曾想眼下的淒寒何處取暖,再遇見,那殘蠟殆盡擁著的是否還是初遇時那光那暖。就像等有錢有閒了再做善事拜高香,佛祖案頭的齋菜都只剩塞牙縫兒了。

“不要將最貼心的人視若當然,請珍惜他們,如同對待你的生命。”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今天的愛理不理就算不是明天的高攀不起,也會是昨天的心冷沉底。你愛的,你不愛的,無論對方的付出是否心甘情願,我們的享受都不該理所當然。無福消受的,會開誠佈公委婉推拒;想要擁住的,就竭盡全力牢牢抱緊。拿出搔著胳膊的癢,對蚊子痛下黑手的決心,一掌下去,不遺餘力!”失意時審視自我,會發現靈魂上的沉淪;昂揚時審視自我,會看到人性中的驕狂。”路人都俯視你時不看輕自己;眾人都仰望你時不睥睨自我。我坐我的攆,自你轎子顛出朵花來,大不了憋到湊上跟前,五臟六腑吐你個滿臉滿身。”我們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尋找前世的因緣,還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使命,還是為了各自的追求與信仰?不論答案是什麼,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活出自己,生命才有一切可能。當一個人在現實中碰到限制與捆綁時,要向自己的內在看去,這是我們隨時可以取用的能量場。”問問自己立於何地?為何立足此地?這此地原本的三百兩到底被隔壁哪個登徒子偷了它去?

想明白了?那還啥愣神,擼起左青龍右白虎,抄起傢伙事兒,往心中所向,向心中所往,一路“哎嘿哎嘿咦兒呀!”餘生,討咱的債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及摘抄(3)篇2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以平常心應對無常的人生。深窺自己的內心,你將發現一切奇蹟都誕生於信念之上。

心永遠都是幸福的溫度計。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簡單到了極致。吃得飽、穿得暖、睡得香、走得動,足矣。隨緣、隨性、隨心,笑對得失,不去埋怨,則幸福久遠。風雨人生,淡然在心。幸福是對生活本身的感悟和品味,可以是溫暖,可以是寬容,可以是感激。生活的真諦,就是不斷吐故納新、不斷完善的過程。日子,因為愛而博大,因為愛而溫馨,因為信任而厚重。珍惜眼前的溫暖和關切,活出最好的自己,才是最有價值的事。用心經營好自己的幸福。把握當下,你便精彩了生命的每一天!選擇其實很簡單,往自己心裡感到踏實的地方走就不會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筆記及摘抄(3)篇3

最近在看一本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個故事講一個博士回自己的家鄉,要走長長得山路,過一個驚險的`獨木橋才能到自己的小山村。周圍的人問他,你小時候天天走這條路不覺得苦嗎?博士笑笑說,小時候大家都是這樣,所以不覺得苦。現在不行了,現在如果再讓我天天走這條路,我可走不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我的童年,我出生在大山裡的小山村。小時候的我們對於物質生活的充盈是完全沒有概念的,小賣鋪的一片辣條足以讓人滿足。每天晚上的米埂飯、米琪和老圪糝都那麼難吃好像又別無選擇。過個生日吃一包方便麵都是奢侈,大多數人是不過生日的。大山裡的我們,天只有那麼大,我們以為生活就是這樣。遠不知道同齡的城裡孩子是怎樣在職校坡上的子明飯店大快朵頤,怎樣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進出鴉巖底的香辣蟹。怎樣把我們眼裡可樂那種高階飲料和雞味圈的奢侈喝了個夠吃了個煩。

小時候的我們除了過年是不買新衣服的,一年穿的基本都是家裡的姐姐哥哥穿過的二手衣服。一件別人給的衣服,第一年穿上有些大,第二年剛剛好,第三年小一點湊合湊合就過去了。基本每家都是這樣,大家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不適應。長大後,我還是會偶爾穿姐姐的舊衣服,直到有一次朋友聚會,我穿著一條黑裙子去赴約。朋友誇讚之餘,問我哪裡買的,我不假思索的說我姐給的。朋友鄙夷的眼神裡我才明白,穿別人的衣服會讓人瞧不起的。我開始不斷的買新衣服,姐姐拿回來的衣服再也沒有翻出來。

近兩年回老家我總會回到自己的舊房子堂屋看看,一座破敗的四合院已看不出昔日的熱鬧。站在堂屋的臺階上,腦海裡西屋的奶奶坐在凳子上給一雙黑色方口布鞋繡花,南屋的爺爺和我爺爺一邊磕著菸斗一邊回憶著過去沒有糧食吃的日子,對於他們來說當下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東樓的大娘開著一個小賣鋪,正在招呼拿著一些毛票的小傢伙買辣條。看著這個沒有暖氣,沒有廁所,黝黑的房樑,四周脫落牆皮的充滿著我兒時記憶的堂屋。有些羨慕那時候年少不知愁的自己,爺爺的話還在我的耳旁,就長這麼大挺好,什麼也不用愁。兒時期待長大的我,十分不理解對我疼愛有加的爺爺為什麼不願意我長大。

我一面回憶過去一面丟棄,一步一步與現代的東西融合,不滿足於天天的粗茶淡飯,更願意隔三差五和朋友出去小聚,吃個火鍋和烤鴨。不想再穿姐姐給的衣服,更願意去商場買適合自己風格的。受不沒有抽水馬桶,沒有24小時熱水不能洗澡掉著牆皮的老房子。

我的回憶只是過幾年回去轉一圈,看看曾經爬過的一座又一座的山,捉過魚蝦的小河。然後開車跑回城裡住宿。

很多時候艱苦的日子總是那麼讓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但大多數人是不願再回去過那樣的生活,傾盡全力脫離的原生階層因為遙遠才有那麼幾分不捨。若是一生在那樣的環境裡無動於衷,怕是隻剩下日復一日時間的嘆息和對生活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