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

才智咖 人氣:2.63W

以下是由本站PQ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出來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

1、到不朽的事業中尋找庇護(太平洋的發現)1513年9月25日

主人公:巴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1475~1519),西班牙探險家。

其性格和行為:“一方面,他們以那種當時只有基督徒才有的虔誠和信仰,真心實意地、狂熱地祈禱上帝;另一方面,他們又會以上帝的名義幹下歷史上最卑鄙無恥、非人道的事。他們的勇氣、獻身和不畏艱險的精神能夠作出最壯麗的英雄業績;但同時他們又以最無恥的方式爾虞我詐,而且在這種厚顏無恥之中又夾雜著一種突出的榮譽感、一種令人欽佩、真正值得稱讚的對自己歷史使命的崇高意識。”

在通往即將成為發現太平洋世界第一人的崖頂的路途中,他“一手握著劍,一手舉著那面有天主之母影象的卡斯蒂利亞旗幟”,暫時按捺著狂躁的心跳,雖然這裡是當地土著人的孩童經常玩耍的地方,自大無知的人卻用“我的文明的記載方式”來塑造著“只有我的文明的全人類”的歷史……

什麼世界第一大某某、世界第一人、世界第一狗、世界第一眼、世界第一……在我國,動不動就“燕京八景”、“蘇州十景”、“某某N景”地在西方自大無知的“世界N大奇蹟”的層次模式屁股後頭“老趕”著……

西方文明的這種自大,與東亞文明的某些自閉,本質一致,表現不同罷了。上帝總是此時輕輕一哂,自大無知的人類……

2、拜占庭的陷落 1453年5月29日

蘇丹穆*默德二世——“他的祖父巴耶塞特一世和父親穆拉德二世所建樹的業績——他們兩人曾用新興的鄂圖曼土耳其國家的強大軍事優勢第一次教訓了歐洲。”

拜占庭:“正義為它集中了整個西方世界幾千年來古老的共同文化而被奉為聖地,拜占庭對歐洲來說才成為榮譽的象徵。”

“東派教會和西派教會之間那種古老的宗教信仰上的裂痕,一直到穆*默德二世已經成為蘇丹的現在,危急的形勢才戰勝了東正教會的固執:拜占庭一方面向羅馬送去自己順從的訊息,同時請求緊急支援。於是,一艘艘大戰船開始配備起子彈和士兵。不過,羅馬教皇的使節先乘著一艘帆船來到,他要隆重地完成西方兩個教會和解的事宜,並且向世界宣佈:誰進攻拜占庭就是向整個基督教世界挑戰。”

“歐洲的觀念,即西方精神,經過漫長的歲月德罪惡的爭執終於重新達到了一致。”

“聖索非亞大教堂裡的最後一次彌撒”——這種假惺惺的動人表演,在任何即將戰敗一方,均會上演。而問題是,一旦他們的精神後代崛起了,就忘記了這些感動,轉而成為凶惡的報復;那麼,這種表演是否還能成為反思歷史的基調嗎?

“芝麻大的一次意外 —— 一扇被人忘記了的凱爾卡門就這樣決定了世界史。”

3、韓德爾的復活 1741年8月21日

你想懂得並身臨其境的欣賞、享受清唱劇《彌賽亞》嗎?那麼就親自讀一讀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書中的這篇“韓德爾的復活”!

4、一夜間的天才(《馬賽曲》) 1792年4月25日

總想一夜成名的幻想者與狂熱者,應該能清醒一點,他們的先輩的前車之鑑,不該如此忘記。

那些在自以為努力創造藝術、思想、文學……的糊塗人亦該清醒,什麼才是真正的創造!

小人物、狹隘觀念的人總是想入非非於名譽熱鬧的外表,豈不知,名譽背後的一切重壓,會令他們立刻成為齏粉!

正視人間的一切,本身就是一個不易的努力!

5、滑鐵盧的一分鐘(拿破崙) 1815年6月18日

通過描寫拿破崙軍隊與威靈頓在滑鐵盧決戰的勝負關鍵時刻,拿破崙軍隊一方三分之一兵力的統帥格魯希是如何錯失了使拿破崙勝利的時機,而做出此決定命運的時間只有一秒鐘!

茨威格寫道:“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而我要補充的是:拿破崙的這位手下在以往的戰役中表現的軍事才能並未能使拿破崙對他抱有委以重任的任何打算。只不過,他手下的得力的將軍、元帥們已經提前放棄了他們的皇帝。也正是在如此的大背景下,拿破崙沒有選擇的無奈狀態下,心想,給這個傢伙一次成為英雄的機會吧。於是,這個傢伙就上演了滑鐵盧戰役“一分鐘”的主角——被命運鄙視的人物。

英雄、命運均可掌控。但不是在賽場上現場培養與練習,沒有那個時間!所以,總是報怨生不逢時的笨蛋,永遠也不懂得平日生活中意志能力的培養與積累,也永遠不會理解真正有人生理想的心境是怎樣的別有洞天。在一日復一日的時光中,不進取,只有更加平庸……

6、瑪麗恩巴德悲歌(從卡爾斯巴德到魏瑪途中的歌德) 1832年9月5日

人類對待自己身上特有的情感,是否存在不由自主意志——上帝的意旨、魔鬼的掌握呢?

人們習慣於因為生活與人生的壓力而替代、迴避等形態壓抑著這人類特有的情感。在糊塗地縱慾與冰冷理智的禁慾中,人們好像並未真正理解並解決這一個難題。無論怎樣,都不能真正的擺脫痛苦。

於是,嘗試著將它們從心中吐出,不去負重於它們的壓抑,也許這只是一種形式——不得已地前進。

如果有一個人將長生不老,無論他是男是女。那麼,他的生活也只有短暫的一個人生。接下去,他必須面對著擁有的一切將灰飛煙滅。他又打起精神,重新面對重複一輪的生活努力:戀愛、事業、子女、功績……然後,又都一無所有,從頭再來。他是永遠不死的特殊人。直到他再也提不起精神去戀愛、事業、子女、功績……雖然人類文明在不斷前進,而對於他的長生不老而言,還是等於一成不變,他徹底厭倦了,想自殺,又死不了,痛苦萬分,但必須承受——“這不是地獄嗎?”——這位長生不老的特殊人吶喊道:“我想死去啊——”

歌德真切地感受到痛苦,但他更熱愛幸福!當他從被控的狀態下回到自控這一過程中,創作出了《瑪麗恩巴德悲歌》。這是緣於古希臘的一種詩體,即可用於哀歌、輓歌,亦可用於戰爭詩、政治詩、教喻詩、愛情詩。我看,亦完成或者說承載了歌德對自己人生幸福的拯救。

7、黃金國的發現(約翰·奧古斯特·蘇特爾)加利福尼亞 1848年1月

約翰·奧古斯特·蘇特爾—— 一個厭倦歐洲生活的人(亡命者)——新黑爾緯喜阿——淘金熱——聖弗蘭西斯科(San Francisco)。

“他是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不——他後來成了地球上最貧窮、最可憐、最絕望的乞丐。”

“難道他果真成了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不——根本沒有,他後來成了一個最最貧窮的乞丐,一個最最不幸和失敗最慘的人。”

到底有多少錢你才滿足?遭人嫉妒、讓別有用心者惦記、富可敵國?如果只是為了將錢置於自己的名下,那麼,很可能你根本就富不成最高層的。而要想富成最高地位,誰來保護你的財富呢?無論你採取怎樣的手段,也擺脫不了“變相守財奴”的悲慘命運。金錢究竟在人的一生中佔有怎樣的地位,人們從未停止過思考——這不如說,人應該正確理智對待自己的生命與精力,使它們更有意義。

8、英雄的瞬間(陀思妥耶夫斯基)聖彼得堡 謝苗諾夫斯基校場 1849年12月22日

詩的最後一節寫道:

“士兵們把他從刑柱上拉開。

他的臉蒼白得死人一般。

他們粗暴地

把他推回到囚犯的行列。

他深深地陷入沉思

因而目光奇異,

是卡拉馬佐夫把一絲苦笑

掛上他抽搐的嘴角上。”

《卡拉馬佐夫兄弟》差一點因為死刑而消失,但首先是死刑奠基了這部偉大的靈魂作品。

9、 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賽勒斯·韋斯特·菲爾德) 1858年7月28日

“茨威格在如實記錄菲爾德的榮辱升沉的'過程中,熱情謳歌了這位無畏的勇於實踐的創業者,同時也反映了閒言碎語隨波逐流的炎涼世態。”——舒昌善(譯者)

“……一樁奇蹟或者一項非凡事業要想獲得成功,一個人對這一奇蹟本身的信念往往是佔第一位的前提。正當學者遲疑猶豫的時候,一個並非學者出身的人的那種純樸的勇氣卻大大推動了這項計劃。像大多數情況一樣,這一次也是由於偶然的巧遇才使這一巨集偉的壯舉獲得起飛。”

“……強烈的意志最後總能拖著猶豫不決的人向前跑……”

實業家的稱號,並非虛幻的名譽!

10、逃向蒼天(為列夫·托爾斯泰的未完成劇本《光在黑暗中發亮》補寫的尾聲) 1910年10月末

這是該書中最激盪我靈魂的篇章,裡面有一直苦惱著我的爭論、辯論、證明……該怎樣解決呢?這個,依然沒有答案。但並不是說,一切都沒有進步!有勇氣講出內心的話,並非就要成為新的救世主;我們應該在完整仔細地認識人類之前,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脆弱;也只有知己知彼,才會繼續正確的思維下去,也就有正確的,或者說恰當的行動來實踐人生的意義。

茨威格在劇本第二場中詳細描寫了作家與他所愛的妻子的對話——內心世界的無奈地衝突。明晰了列夫·托爾斯泰逃向蒼天的最後的決定:讀著他逃跑前的每一舉動一言行,我竟忍不住被逗笑了……儘管這種感受到的東西讓你忍俊不禁,但是它是多麼的充滿無限的感喟與憂傷啊……

劇本第三場描寫了外界對托爾斯泰離家出走的種種反響。在站長與警長、杜山的對話中我們能理解到茨威格對列夫·托爾斯泰的敬重。同時,又通過托爾斯泰自己的口,表達出這位偉人內心的思想世界——這些,原本是無法現場記錄的偉大行動——一個最真實的靈魂的正當的表白!

茨威格在劇本前言中寫道:

“1890 年,列夫·托爾斯泰開始創作一部自傳性的劇本,這部劇本後來以《光在黑暗中發亮》為題,作為遺稿的片斷髮表和上演。這部未完成的劇本(從第一場就已清楚表明)無非是用最隱晦的方式來描述自己家中的悲劇,為自己醞釀中的棄家出走作出公開的辯白,同時也是為了求得自己妻子的寬恕,也就是說,這是一部在心靈極度破碎中企求獲得精神上完全平衡的作品。

“顯而易見,托爾斯泰在該劇中塑造的尼古拉·米海伊洛維奇·薩林採夫這一形象正是他的自我寫照,而且大概還可以這樣認為,這一形象是這部悲劇中虛構成分最少的一個。列夫·托爾斯泰之所以塑造這一形象,無疑是為了替自己預先表白,他一定要擺脫自己的生活,但是,無論是在劇本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在當時的 1890年還是十年以後的1900年,他都沒有找到決裂的勇氣和方式。由於缺乏這種意志,劇本也始終只留下片斷,緊緊寫到主人公舉著雙手乞求上帝幫助他結束內心的自相矛盾——那種全然不知所措的精神狀態而告結束。

“這部悲劇所缺少的最後一幕,托爾斯泰後來沒有再行補寫。不過,重要的倒是:他用自己的生活完成了這最後一幕。在1910年10月末的最後幾天裡,25年來的猶豫不決終於變成了這最後一幕。在1910年擺脫困境的決心:托爾斯泰在經過幾次極富戲劇性的衝突之後棄家出走了,而且是走得正是時候,不久他就安詳的、如願以償的死去,在靜穆中奠祭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最後,劇本以杜山的口吻完結道:“請您——善良的好心人,不必為他難過。這種沒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後命運無損於他的偉大。如果他不為我們這些人去受苦受難,那麼列夫·托爾斯泰也就永遠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

11、奪取南極的鬥爭(斯科特隊長) 南緯90度 1912年1月16日

“今天,設立在南極南緯90度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當年,他們各自率領一支探險隊,為使自己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到達南極的人而進行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極點,斯科特隊則於 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後,阿蒙森隊凱旋班師,而斯科特等五名最後衝擊南極的人卻永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研究南極探險史的科學家們指出:阿蒙森的勝利和斯科特的慘劇,並不在於他們兩人的計劃周密與否,而是在於前者依據豐富的實踐經驗制訂計劃,後者憑推理的設想制訂計劃。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無法抵禦南極的嚴寒,惟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進,於是他用20條膘肥強壯的狗的勝利完成了到南極去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則認為,狗的胃口太大,南極沒有可獵的動物來補充狗的口糧(實事並非如此,狗可以和人吃同樣的食物),於是決定用人力拉著雪橇長途跋涉,終於使自己和四名夥伴在從南極返程時因極圈寒季的突然提前到來,在飢寒交迫之中死於體力不支。

“發人深省的是,斯蒂芬·茨威格沒有為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用他生動的語言,記述了斯科特的悲壯一幕。這是因為正如茨威格在本篇結束時所說:‘只有雄心壯志才會點燃起火熱的心,去做那些獲得成就和輕易成功是極為偶然的事。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佔絕對優勢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舒昌善(譯者)

斯科特在他的南極探險之旅的日記中寫道:“……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而問題是,在這一強大的精神壓力面前,以及自然環境的惡劣的境況下,人類自身的靈魂生命的火光才會無比壯麗地燃起。就連斯科特自己也不能突破意識地認知到他這“失敗者”的最後的行為的偉大意義。阿蒙森勝利——他贏得的只是出於人類好奇心的榮譽;而斯科特卻無形中證明了榮譽的虛無的同時,真切的展現出生命靈魂的極致——人類自己對未知的無窮、偉大的探索——在這個極致中,人們對自身可貴品質的審視與認知,才是最值得紀念與尊重的。

注:

羅伯特·皮爾裡(Robert Edwin Peary,1856~1920),美國探險家,據以往的探險史記載,他於1909年4月6日達到北緯90度並勝利歸來,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但事後有人置疑。

弗雷德裡克·庫克(Frederick Albert Cook,1865~1940),美國醫生和極地探險家,聲稱自己曾於1908年到達北極,比皮爾裡還早一年,但很快受到非難,皮爾裡說庫克“欺騙群眾”,調查結果幾乎沒有支援庫克的證據,從而使他名譽掃地,死時仍悲憤莫名。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極地研究專家們對庫克踏上極地一事日趨表示肯定,因為庫克在1908年提出的極地探險報告中首次描述的許多現象,業已被現代冰地研究的成果以及飛機、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證實,相反,1973年物理學家兼天文學家在詳細研究了羅伯特·皮爾裡公佈的全部資料後,得出結論:皮爾裡上將根本沒有到達北極。

參閱[蘇]《在國外》1983年第10期文章:《誰第一個踏上北極》,中譯文請見《讀者文摘》1984年第3期。

12、封閉的列車(列寧) 1917年4月9日

美國新聞記者約翰·裡德(John Reed,1887~1920)為報道這次革命(俄國十月革命),著有《震撼世界的十天》。

茨威格將“封閉的列車”中的列寧化喻為一顆炮彈——“這一炮,擊中和摧毀了一個帝國、一個世界。”,不能不說十分貼切,同時也蘊含了茨威格對蘇聯革命事業理想的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