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八屆乞巧女兒節習俗

才智咖 人氣:2.32W

近日,以“走進魅力隴南·探源西和乞巧”為主題的第八屆隴南乞巧女兒節在西和縣隆重開幕。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回顧下2016年第八屆乞巧女兒節習俗吧!

2016年第八屆乞巧女兒節習俗

  2016年第八屆乞巧女兒節習俗

習俗一:巧漢子楊振藝“雕畫”乞巧

農曆七月七年級的西和縣長道鎮鳳凰山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西和、禮縣的十餘支乞巧隊伍,身著豔麗的服飾,手持彩扇,齊聚鳳凰山,前來祭拜剛剛落座的巧娘娘雕像——— 織女星君。她們載歌載舞,用質樸的歌聲和率真的舞姿表達著欣喜和祈願。

跟隨這些乞巧隊伍,記者來到了巧娘娘雕像落座的天孫殿。只見慈眉、善目、端莊的巧娘娘端坐在蓮花臺上,頭挽高髻,身著華服,栩栩如生。

“這是我們共同期盼已久的巧娘娘像,雕得真好!”前來乞巧的姑娘們紛紛稱讚。

記者瞭解到,這座美麗的雕像出自於長道鎮大寨村的“巧漢子”——— 楊振藝之手。

“巧娘娘像能夠在今天成功落座,還得歸功於西北示範大學教授、西和籍學者趙逵夫先生等人的積極倡導和鄉親們的大力支援。”在鳳凰山上,記者見到了楊振藝。

他告訴記者,之前在西和、禮縣一帶乞巧時只有用紙紮的巧娘娘偶像,並沒有現存的巧娘娘雕塑可借鑑,所以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翻閱資料,向一些乞巧專家請教,才構思出了現在這座巧娘娘的雕像,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今年53歲的楊振藝是長道鎮遠近聞名的繪畫能手。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尤其是寺院壁畫。長大後專門拜了師傅,學習關於壁畫和塑像的彩繪手藝。

“今年為了塑巧娘娘像,我把內蒙古和西藏的壁畫、塑像工程全推掉了。”楊振藝說,幾十年的繪畫功底,他自信能夠把巧娘娘的塑像塑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塑好雕像的關鍵也在眼睛。在巧娘娘雕像的塑造過程中,對於眼神的把握,楊振藝思謀了很久。最終,慈祥、親切成為點睛的出發點。

除此之外,在細節的處理上,楊振藝絲毫也不馬虎,特別是在背景佈局上,每一處的設定都有它獨特的用意。

天藍色的螺紋狀織錦體現的是中國的絲綢文化和巧娘娘織女的身份;

大紅色的火焰代表巧娘娘熱情及剛正不阿的性格;

剪紙喜鵲表現了乞巧姑娘高超的工藝,融入了七夕喜鵲搭橋相會的元素……

在大殿內記者還發現有兩面牆是空著的。“在這兩面牆上,我打算把咱們老祖宗紡線織布的情景,用壁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楊振藝說,“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後人更好地瞭解過去,更好地瞭解乞巧文化,從而更好地把它傳承下去。”

歷時半年多的塑像終於在乞巧第二個程式—祭巧這一天落座,對於雕塑者楊振藝來說無疑是開心的。“能夠為乞巧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一點貢獻,我覺得非常高興,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楊振藝說。

習俗二:乞巧:民間祭祖習俗

乞巧作為早期秦人遺留下來的民間祭祖習俗,在西漢水流域己世代傳承兩千多年,被許多學者考證是我國乞巧習俗的發源地,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隴南依託乞巧民俗文化元素,命名傳承人,修建傳習所,創作動漫、連環畫、微電影、歌舞劇等,舉辦乞巧文化節,全方位延展文化鏈條,使其在地方文化建設中的品牌作用日益凸顯。去年,隴南正式啟動中國隴南乞巧節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為營造輿論聲勢,禮縣拍攝發行的微電影《巧娘》,為今年的民間乞巧活動“助陣”。《巧娘》在文學藝術創作和地方民俗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上有諸多值得肯定和稱頌的“經典”之處。

微電影作為“類”電影的視訊短片,好的作品對策劃製作和故事情節的編排要求極高。《巧娘》的故事發生於1949年禮縣解放前夕,講述了大堡子山麓,西漢水畔祁山村美麗姑娘巧兒和少年紙活匠人青山之間的一段堅貞的愛情故事,反映隴南西漢水流域女兒們的智慧、靈巧、團結、勇敢和追求愛情自由的精神,展現隴南獨有的乞巧民俗。故事的選題切入角度獨到,內容富有張力,觀看後讓人回味無窮。

首先,故事情節緊湊,時間節點安排頗具匠心。故事從女主人公巧兒看到現在一年一度乞巧的場面陷入的“回憶”開始,時光倒退六十多年,在新舊中國的“轉折點”上,一場聲勢浩大的民間乞巧活動為男女主人公搭鵲橋成為有情人,在歷經地主少爺人為“干擾”後終於“圓夢”成眷屬。這些情節至少透露出了三個“可貴”資訊,一是乞巧習俗具有文化傳承性,在舊中國當地就有乞巧民間習俗世代傳承。二是如果當年在“乞巧場”上沒有“傳遞”出人民解放軍奇襲鹽官,進而拉開隴南解放的序幕這一歷史事實,男女主人公要“戰勝”當地地主階級代表的“祁家少爺”,並修成愛情的"正果",其結局的悲劇性不容置疑,隱喻了新中國與廣大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三是故事渲染和再現了乞巧習俗的文化主題。對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是乞巧節這一民俗文化空間永恆的主題,巧兒在地主少爺與靠自己雙手勞動的青山之間選擇後者,一位普通而又善良的.農家姑娘當年追求愛情的品位不言而喻。

其次,電影畫面盡顯了《巧娘》故事發生地——— 西漢水流域的美麗風物。史料和考古已證實,西漢水流域是大秦王朝的肇始之地,數代秦先王率眾在此創業立國,營建都邑,修造陵園,歷時三百餘年。在秦人東進關中之後,這裡依然是他們一統天下的後方基地。西漢水流域也是民間乞巧習俗的原生地,當地人在乞巧活動中祭拜的"巧娘娘"是秦人先祖女修。西漢水流域自古水草肥美,風光旖旎,《詩經·秦風》膾炙人口的《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佳句,描述的就是西漢水兩岸的秀麗景物。微電影《巧娘》的取景“重現”了這裡的美景,不管是鏡頭裡的青山綠樹,碧水白雲,遠天夕陽,還是夜的剪影,美輪美奐,展示出韻味十足的魅力。

還有,電影中“吸納”和展現了當地眾多獨特的文化元素。除了與乞巧相關唱詞、表演程式等的文化元素外,當地的居家院落、土木結構的馬鞍架房、屋內擺設的體現傳統木雕技藝的方桌吊桌,正屋牆上的中堂字畫,尋豬草、剁豬食等普通生活場景,用蕁麻“整治”和“作弄”他人等情節,充分體現了地域風情。

《巧娘》是一部當地作者編劇導演,本地演員表演的低成本微電影作品。如果說硬要挑刺的話,其中也有不盡“完美”之處,如鏡頭中當地秦文化的元素偏少,秦文化是西漢水流域最厚重的文化符號,乞巧習俗本身就是秦文化遺俗,應該表現得更充分一點。再如“地主少爺”的服飾和形象設計缺乏典型性,如果是一個“胖墩”,戴個瓜皮帽,估計效果會更好。但這些“缺憾”無傷作品本身的文學藝術價值和對乞巧民俗的宣傳推介意義。

習俗三:乞巧節呼喚“女兒夢”

盛夏的西和晚霞湖畔,一縷清涼的風輕輕吹過,淡淡的荷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湖面銀光閃閃,水波漣漣,一群飛鳥掠過湖面,漸漸消失在天邊。時不時有小魚兒從湖面上跳出來,蕩起一圈圈漣漪……

從農曆六月三十晚正式開始,至七月初七夜結束,在這裡,一場屬於女性的盛會——— 乞巧女兒節,在眾人翹首以盼中開始了。各乞巧點一個個滿面笑容、濃妝豔抹、身著盛裝、手持道具的姑娘會聚在一起,虔誠而又熱鬧地歡度一年一度屬於她們的節日。

“三張黃表一刀紙,我給巧娘娘搭橋子。三刀黃表一對蠟,手襻的紅繩把橋搭。巧娘娘穿的繡花鞋,天橋那邊走著來……”農曆六月三十晚,參加乞巧的姑娘們整齊列隊,端著香盤,抬著巧娘娘像,到水邊虔誠跪拜,舉行迎巧儀式。一時間,鞭炮聲響徹山間。

乞巧期間,乞巧姑娘們要在乞巧頭兒的組織下,不分晝夜,依次舉行手襻搭橋、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針線卜巧、巧飯會餐、供饌、照瓣卜巧、送巧等十二項祭祀儀式。活動全程歷時七天八夜,可謂是內容豐富,儀式隆重。

《毛詩序》有云:“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乞巧活動中最基本的就是“唱巧”,即姑娘們齊集坐巧處,從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美妙的歌聲和動人的舞姿頌揚巧娘娘。

“我經常給大家教歌,而且根據我的傳唱,縣一中的一位老師還整理了兩本歌詞。”八十多歲的乞巧傳承人曹哲哲說。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曲調不變的情況下,唱詞內容有了融合創新。如“三月裡三月半,高速公路要實現,一定要把洞子鑽,車輛走起多方便;五月裡五端陽,高速公路架橋樑,架起橋樑真好看,大小車輛多方便……”西和長道鎮西團村的趙梨葉老人經常編寫乞巧新詞,然後用乞巧傳統的曲調串起來。

其實,自古以來,乞巧就是文人騷客青睞的話題。據資料顯示,乞巧起源於漢代,而東晉時期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漢綵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便是最早關於乞巧的記載。唐宋文學中,乞巧也被屢屢提及。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華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時人稱為“乞巧市”。

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乞巧產品(如繡枕、繡鞋等),乞巧女兒節的種種紀念活動,其實都表達著女兒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眾多民俗專家考證後一致認為,乞巧文化及逐漸演變形成的乞巧節,是起源並流傳於現今隴南市西和縣、禮縣一代的秦人之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集信仰崇拜、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勞動技能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民俗文化活動。

西和研究乞巧的民俗學家楊克棟老人研究西和乞巧有十個年頭了,他樸素的穿著,一頭花白的頭髮,一副黑框眼鏡,盡顯儒雅之風。他認為,乞巧活動就是年輕女子們通過一系列的儀程和祈禱方式來向織女(巧娘娘)表達自己美好願望的儀式。

千年女兒夢,魅力乞巧女兒節。乞巧女兒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是歷史的沉澱。我們只有在溯源歷史的同時,才能真正迴歸乞巧節本身,才能在領悟中真正傳承它。

習俗四:巧漢子楊振藝“雕畫”乞巧

農曆七月七年級的西和縣長道鎮鳳凰山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西和、禮縣的十餘支乞巧隊伍,身著豔麗的服飾,手持彩扇,齊聚鳳凰山,前來祭拜剛剛落座的巧娘娘雕像——— 織女星君。她們載歌載舞,用質樸的歌聲和率真的舞姿表達著欣喜和祈願。

跟隨這些乞巧隊伍,記者來到了巧娘娘雕像落座的天孫殿。只見慈眉、善目、端莊的巧娘娘端坐在蓮花臺上,頭挽高髻,身著華服,栩栩如生。

“這是我們共同期盼已久的巧娘娘像,雕得真好!”前來乞巧的姑娘們紛紛稱讚。

記者瞭解到,這座美麗的雕像出自於長道鎮大寨村的“巧漢子”——— 楊振藝之手。

“巧娘娘像能夠在今天成功落座,還得歸功於西北示範大學教授、西和籍學者趙逵夫先生等人的積極倡導和鄉親們的大力支援。”在鳳凰山上,記者見到了楊振藝。

他告訴記者,之前在西和、禮縣一帶乞巧時只有用紙紮的巧娘娘偶像,並沒有現存的巧娘娘雕塑可借鑑,所以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翻閱資料,向一些乞巧專家請教,才構思出了現在這座巧娘娘的雕像,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今年53歲的楊振藝是長道鎮遠近聞名的繪畫能手。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尤其是寺院壁畫。長大後專門拜了師傅,學習關於壁畫和塑像的彩繪手藝。

“今年為了塑巧娘娘像,我把內蒙古和西藏的壁畫、塑像工程全推掉了。”楊振藝說,幾十年的繪畫功底,他自信能夠把巧娘娘的塑像塑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塑好雕像的關鍵也在眼睛。在巧娘娘雕像的塑造過程中,對於眼神的把握,楊振藝思謀了很久。最終,慈祥、親切成為點睛的出發點。

除此之外,在細節的處理上,楊振藝絲毫也不馬虎,特別是在背景佈局上,每一處的設定都有它獨特的用意。

天藍色的螺紋狀織錦體現的是中國的絲綢文化和巧娘娘織女的身份;

大紅色的火焰代表巧娘娘熱情及剛正不阿的性格;

剪紙喜鵲表現了乞巧姑娘高超的工藝,融入了七夕喜鵲搭橋相會的元素……

在大殿內記者還發現有兩面牆是空著的。“在這兩面牆上,我打算把咱們老祖宗紡線織布的情景,用壁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楊振藝說,“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讓後人更好地瞭解過去,更好地瞭解乞巧文化,從而更好地把它傳承下去。”

歷時半年多的塑像終於在乞巧第二個程式—祭巧這一天落座,對於雕塑者楊振藝來說無疑是開心的。“能夠為乞巧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一點貢獻,我覺得非常高興,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楊振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