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

才智咖 人氣:1.29W

環境保護部27日釋出2017年環境日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2017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

  

  2017年中國環境日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並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先後修訂了《環境保護法》,出臺了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系統的環保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連續開展環保法實施年活動,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取得了積極成效,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但從整體上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一些地方仍然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質量與民眾期盼差距較大。

這位負責人說,改善環境質量,補齊生態環保短板,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

據悉,環境日期間,環境保護部將圍繞環境日主題策劃製作公益廣告和宣傳產品,舉辦“美麗中國行”環保主題社會教育系列活動。各地也將圍繞環境日主題,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紀念活動,大力傳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則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類歸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中,人類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必須符合自然規律。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絡的整體,對自然界不能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利用不講建設。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寫道,“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對此,他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在我國,現在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脈也曾是森林遍佈、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於毀林開荒、濫砍亂伐,這些地方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蔓延,湮沒了盛極一時的絲綢之路。樓蘭古城因屯墾開荒、盲目灌溉,導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這些深刻教訓,一定要認真吸取。

中華文明積澱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孔子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呂氏春秋》中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關於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都蘊含著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中華傳統文明的滋養,為當代中國開啟了尊重自然、面向未來的智慧之門。

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就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進入新世紀,又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各類環境汙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須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切實把工作抓緊抓好,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切實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推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強調可持續發展,重視加強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以無節制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導致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比如,能源資源約束強化,石油等重要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況嚴重;一些地區由於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已經接近或超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全國一些地區持續遭遇霧霾襲擊,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各類環境汙染呈高發態勢;等等。這種狀況不改變,能源資源將難以支撐、生態環境將不堪重負,反過來必然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我國發展的空間和後勁將越來越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一些已開發國家,都走過“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在發展過程中把生態環境破壞了,搞了一堆沒有價值甚至是破壞性的東西。再補回去,成本比當初創造的.財富還要多。上世紀發生在西方國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等,對生態環境和公眾生活造成巨大影響。有些國家和地區,像重金屬汙染區,水被汙染了,土壤被汙染了,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西方傳統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教訓極為深刻。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建設現代化國家,走歐美“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行不通,而應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力不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已開發國家一兩百年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複合型特點,老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走老路,去無節制消耗資源,去不計代價汙染環境,難以為繼!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要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發展道路,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TAGS:環境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