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關春節的資料

才智咖 人氣:8.3K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對於春節,大家對它的歷史又瞭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2017年有關春節的資料,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

2017年有關春節的資料

  

春節由來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樑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因各朝代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曆,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為元旦。由於一歲與12個陰曆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定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係,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為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七年級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七年級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七年級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七年級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七年級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七年級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曆元月一日為“陽曆年”,仍把農曆正月一日七年級稱“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曆正月七年級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為“春節”。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南北方過年吃什麼

明清以來,除夕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但是具體南方各地,春節吃什麼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春節的前一天稱為除夕,古稱“歲除”或“逐除”。除夕的飲食習俗,北方和南方不盡相同。

北方人以餃子為美味,有水餃、蒸餃等,在出席子時食用,取“更歲交子”的意思。為討吉利,有的餃子中放些糖塊,意味來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餃子裡放一枚“制錢”,吃到有制錢的餃子,一位著財運亨通。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雖然餃子早已是普及大江南北的日常點心,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七年級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

“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著生活幸福,“年年有餘”。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在南方,人們以年糕、元宵、鬆糕、粽子以及魚、肉、菜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元宵也叫“糰子”、“圓子”即湯圓,取“全家團圓”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產和生活“年年高”之意。吃年夜飯之前,舊時一般還先要祭祖,將食物分出少許,獻給祖先,以示紀念。午夜鐘聲一響,辭歲禮開始,全家向祖先靈位行禮致敬,子女依長幼序向長輩行禮辭歲。小輩可從長輩那裡收到“壓歲錢”即“押崇錢”,寓意鎮壓“邪崇”。

南方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裡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餘)”。

正月七年級,人們早早起來,相互祝福。早餐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等。吃罷早飯,人們穿上新裝,到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家去拜年,預祝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每家都會以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招待客人。這一天,人們吃的大多是節前準備好的食物,即取其“有餘”之意。北方大多吃饅頭,南方還是以米為主。北方過春節吃什麼,雖然與南方不太一樣,但也有幾分相似,都是歷史傳承下來的,只是地域的不同造成現在的多樣化。

南北方相同的是新年必吃年糕。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漢代楊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雖然南方也有吃年糕的習慣,但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幾乎全國各地都要吃年糕,“黏”字與“年”字諧音,而“年”字本來是穀物成熟的意思,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現在已通稱年糕了。

雖然南北方春節的年夜飯有所差異,但是形式上都是迎接新年為主題。筆者感覺,南北方的春節吃什麼所體現的差異,反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博大精深的體現,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延續。

“福”字為何倒貼“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福”字圖片

為什麼春節“福”字倒貼呢,出國留學網小編為您解答,歡迎閱讀。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TAGS: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