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的各種習俗

才智咖 人氣:1.86W

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節氣的各種習俗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八年級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飲食變化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2009年春節就包含在大寒節氣裡。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裡,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又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新增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安徽安慶有大寒炸春捲的做法。

門頭溝祭窯神 老北京舊俗

門頭溝採煤業始於遼代,在長期採煤過程中,形成了與煤業息息相關的習俗,其中就有祭窯神的舊俗。

祭窯神是門頭溝採煤業的節日。臘月十七日,當地煤業士紳到窯神廟焚香叩首,禮敬如儀。各窯臺恭貼窯王爺神紙像,左右配貼對子如“烏金墨玉”、“石火光恆”之類祥詞吉語。窯口擺放供桌、香燭,供整雞、整豬。自凌晨起,各窯爭先恐後燃放掛鞭。眾人依次向窯神叩首作揖,祭拜盛況比春節還熱鬧。祭祀的當天,有錢的窯主請夥計及各界人士在窯上喝酒吃飯,拉駱駝的、起驢騾馱煤的、唱喜歌的叫花子都可以入席。這天,即使是特別吝嗇的窯主,也會慷慨大方,請窯工們吃飽喝足;這天,也是窯工們的狂歡節,勞累一年的窯工們盡情喝酒吃肉、舒展筋骨。從這天開始,煤窯放假停工,窯工們回家過年,直到春節過到初五才恢復開工。

關於門頭溝窯神來源說法不一,《北京市門頭溝區志》記載,“稱魏姓窯工,其性格豪邁,急公好義,身材魁梧,身強力壯,樂於急難救人,被後人稱為窯神。”門頭溝有專門祭祀窯神的廟宇,圈門的窯神廟,是京西惟一一處把窯神作為主神供奉的廟宇。門頭溝窯神經民間演繹,形成四種風格不同的形象。其一是圈門窯神廟所塑窯神坐像,黑臉,虯鬚,頭戴官帽,身穿黃袍。其二是禪房村秀峰庵壁畫窯神,面黑,須如刺蝟,口微起,頭戴軟冠巾,背罩神光圈,身披鎧甲,內著鑲紅邊黑袍,端坐交椅,左手扶膝,右手持鋼鞭。一腿前伸,一腿置椅下,足蹬靴,氣魄勇武。其三是千軍臺、莊戶村正月十五“走天仙會”隊中有窯神幡,上書“山川地庫煤窯之神”。所繪神像,頭戴盔,身披甲冑。左手持開山斧,右手提一串銅錢,衣帶飛舞,身後飄祥雲幾縷。其四是門頭溝民間貼的雕版印刷的“神碼子”窯神紙像,頭上無冠,頭前部光亮無發,兩耳後毛髮直立,狀如刺蝟,兩手放在胸前託著一塊煤炭。神碼子由京城紙店印製,礦區也有人自己操刀雕刻神碼木板,由於技法不一,所刻出的窯神形象也有出入,但大體相似,請(買)窯神像的人也不計較,致使窯神形象更加五花八門。

在煤窯工作還有很多窯忌,也與窯神祭祀有關。如在井下發現有老鼠等動物,窯工一般不能去打,窯工認為老鼠是窯神爺的馬,有老鼠的地方就有窯神保佑平安。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井下有許多地方空氣不流通,人進去後容易窒息死亡,煤窯稱為“瞎醒”。而有老鼠活動的地方,氧氣是充分的,人進去採煤也是安全的。

全國其它地區祭祀窯神,都是臘十八,就是與門頭溝比鄰的房山長溝山谷、周口店一帶的煤窯,也都是臘月十八才開祭。而門頭溝地處天下第一縣——宛平縣,門頭溝的煤直接為京城皇族使用,門頭溝的窯神也受到特殊照顧,提前一天享受人間供奉。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後,京西私營小煤窯開採暫時結束,門頭溝祭祀窯神基本停止。上世紀九十年代,京西礦區集體和個體經營煤窯增加,又出現了窯神祭祀活動。

在舊時代,雖然門頭溝的採煤業人士虔誠地祭祀了窯神,但煤窯事故仍時有發生;煤窯的採挖,也破壞了生態環境。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為保護好門頭溝生態環境,門頭溝區以“壯士斷腕”決心,決定退出曾作為門頭溝主導產業之一的採煤業,陸續關閉煤窯礦山,今年5月,最後6座煤窯徹底關閉。為了讓群眾擺脫對採煤的依賴,區裡實施“送氣下鄉”、節能房改造、建立型煤加工廠等一系列工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確立了都市型現代農業、旅遊休閒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五大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門頭溝祭祀窯神的舊俗也將永遠成為歷史。

吃蛋習俗的獨特風格

贛南客家吃的禽蛋主要是雞蛋和鴨蛋,而又以吃雞蛋為最多。近幾年出現了吃鵪鶉蛋的。吃禽蛋的習俗據傳說是圖騰崇拜的遺存,或者說是圖騰崇拜的傳承。自古以來,城鄉家家幾乎都養母雞,都有雞蛋,雞蛋又很富含營養成份,吃蛋又很方便,所以,婚喪壽床,懷孕產兒,賀喜送禮,親友吃請,禮尚往來,都少不了用禽蛋作為禮品和食品。但煮蛋方法很多,煮給不同人吃有不同的煮法。

贛南城鄉的習俗不管家境貧富,家裡來了客人,總少不了要煮幾個蛋招待客人,這是一種客氣,也是一種禮節。至於怎樣煮法,這就是看什麼客人和在什麼場合了。外婆給外孫吃帶殼蛋,即連殼放在開水中煮熟的,俗叫芋頭蛋和石頭蛋。丈母孃給女婿吃的是酒蒸蛋和酒燉蛋,酒是糯米制作的甜酒娘。給年輕人和正在戀愛的人吃的糖水蒸蛋,取意甜甜蜜蜜。主婦給一般人吃的是偏蛋,即把蛋敲破去殼放在開水裡煮成的糖心蛋。所謂精心蛋是指蛋黃木曾完全凝固的。主婦給客人下飯的則是荷包蛋、油炒蛋或桂花蛋;老人吃的則又是凍糕狀的豆腐蛋。宴會席上的拼盤是皮蛋,湯菜是酸辣蛋奶或蛋花湯。此外,家人外出遠地(如升學、參軍、經商、做工等)臨出發前也要吃幾個蛋(煮法看出外者定),以示圓圓全全,大吉大利。

還有一種常見的習俗,即孕婦和產婦要吃很多蛋。婦女懷孕三四個月時,其母要給她送蛋,俗叫瞧胎。瞧胎的蛋也有送一百多個的。產後其母還要送幾次蛋去。產前產後,共計送蛋幾百個。產婦吃的是油炒蛋或油煎蛋,並要放生薑末或生薑絲,取其暖性。舊時產婦坐月子期間,必須餐餐吃蛋,以加強營養,滋補身體。同時,小兒三朝時要給親友鄰居散紅蛋,帶殼煮蛋熟後染紅色,謂之紅蛋。散得多的要花幾百個蛋。小孩過生日,還要請親人吃生日蛋糕。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夏要吃鹹蛋。有‘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的俗語。意在補夏強身,勞動有勁。因為立夏開始進入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熱天容易掉膘退瘦。俗傳,立夏吃蛋,叫做“補夏”,使人在夏天不會消瘦,不減輕體重,勁頭足,幹活有力。

遠去的生活用具

人們走進了新生活,傳統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一些曾經的生活用具從我們身邊逐漸地消失了。那些遠去的生活用具,曾經把我們的日子打磨得發亮,把時空變得深邃。如今再也看不到它們光鮮的身影了,卻抹不掉曾經的記憶。

馬燈 一種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燃料,配上一根燈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它有一個鐵的筒架,下端有一全封閉的油皿,油不滴漏。上端固定著兩個鐵蓋,分層有空隙,便於出氣。玻璃罩子夾在中間,還有一根鐵絲提手。馬燈可防風擋雨,大多在戶外使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用得最為廣泛。那時很多鄉村尚未通電,手電鮮有,夜間趕路的鄉親們提著馬燈,像是懷揣著一股溫暖,增添了幾分希望。

柳條箱 用去掉外皮的柳條編成長方體的箱子,外表白嫩滑膩,可盛衣物。那個年代,下鄉知青對柳條箱都不陌生,幾乎每人一個,多數箱子上印著大紅色的“抓革命促生產”字樣。

風箱 上世紀,在農村生火做飯,家家戶戶幾乎都離不開它。我家不知用壞了幾個,後來父親請來有名的木匠,做了一個考究的風箱——用上好的柳木板做箱體,用榆木做拉桿,前面還嵌著幾何圖案。我常常搶著替母親拉風箱,我喜歡看賣力拉風箱時灶膛裡歡躍的火苗。

溫罐 鏽跡斑斑地塵封於歲月的塵埃中,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的確是一個新鮮的詞彙。它是用泥巴或泥巴摻沙子燒製出的廣口容器,一般沒有把手。那時人們為了節省木柴,飯做好後,便將溫罐盛上水,送入灶膛內,利用灶膛的餘火將水溫熱。一家好幾口人,就用這一罐水洗臉,洗到最後,水又黑又渾。

土甕子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用的較多。土甕子用泥和麥糠製作而成,有圓形甕或底口大、上口內縮的甕,盛糧食之用。我家的土甕子在西屋臨窗而立,裡面盛放著全家人度年月的五穀雜糧,支撐著我們那段艱難的歲月。

木桶 盛水之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較為常見。因那時金屬稀少,人們就用木料做成水桶。現在人們多用塑料桶,連鐵桶也少見了。

除此之外,從我們身邊消失的還有石磨、轆轤、蓑衣、米囤等生活用具,它們是抹不掉的記憶,更是一段厚重的歷史和文化。

苗族鼓藏節

居住在群山起伏,重巒疊嶂的榕江縣苗族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許許多多民族傳統節日文化,這些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相當獨特,且很多,但最隆重、最古樸獨特的要算是苗族“鼓藏節”了。

關於苗族鼓藏節(有的亦稱為“祭祖節”、“祭鼓節”、“鼓社節”等),還有個神奇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居住在“嘎良”(苗族稱現在的榕江縣古州城關、車江一帶為“嘎良”)的一對苗族夫婦,男的叫固曦,女的叫務歐。有年冬天,寨上吃“牯髒”祭祖時,固曦和務歐兩夫婦為使人們歡樂,專門叫自己的女兒阿蓉和寨上的小夥子老拱跳蘆笙舞。阿蓉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老拱呢,也是這一帶最出色的英俊小夥子。因此,他倆在歡跳蘆笙舞的時候,各地前來觀看、欣賞他倆精彩的'蘆笙舞表演的人特別多。大家被他倆那優美的蘆笙舞步迷住了……之後,各村寨都採取吃“牯髒”祭祖的這種形式,組織歡跳蘆笙舞。開始的時候,各寨舉行吃牯髒祭祖活動比較頻繁。但這樣吃來吃去,不久許多人家就被吃窮了。人們就沒法吃牯髒祭祖了,一直丟了很多年都不舉行這種祭祖活動。而在九泉之下的老人卻不高興了。於是,便託夢給大家,說是如果你們再不舉行祭祖活動,我們也就不保佑你們平安了……結果,各村寨只好又舉行吃牯髒祭祖活動,並把祭祖活動稱為“牯髒節”,還規定每隔13年舉行一次,一直沿襲至今。

每到過鼓藏節的時候,鄰近縣和村寨的親友們都紛至沓來參加。客人無論落到哪家,都被視為是全寨的客人,受到盛情款待。吃牯髒的形式較繁雜,場面莊重,規模巨集大,氣氛肅穆而神祕。選購和餵養牯髒牛是非常重要的。膘肥體壯的水牯牛是吃牯髒的主要祭品,但並不是所有的水牯牛都符合條件。因此,選購和餵養好牯髒牛十分講究,就是要選擇那些牛角寬大,體形粗壯、毛色油黑(無雜毛)、外形美觀的“五旋毛”的牛,這樣的牛價很高,但人們不惜重金購買。

這裡的苗族吃牯髒的時間,一般在農曆十月或十一月的某個“亥”日或“辰”日,通常舉行7天。前3天是大娛樂,全寨大吹蘆笙,進行踩蘆笙堂歡跳蘆笙舞活動,熱鬧非凡。到第4天寅時,舉行吃牯髒踩堂儀式。此時,只見走在最前面的是穿花衣、羽毛裙,頭戴特製的白野雞毛帽的牯髒頭;跟著的是領頭的蘆笙隊,然後,是眾多的蘆笙隊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牯髒牛和扛著已故先人生前所喜歡的衣物的人們;最後是放鞭炮、鐵炮的和參加牯髒活動的隊伍。隊伍繞牯髒堂3圈,便由牯髒頭對著牯髒牛念一陣《吃牯髒詞》,念畢後就回家。當人們離開牯髒堂時,土鐵炮、火藥槍和蘆笙齊鳴,霎時,牯髒堂上蘆笙陣陣,槍炮聲聲,人聲鼎沸,一片歡騰,好不鬧熱……

次日寅時(即凌晨3—5點鐘),人們將牯髒牛牽到“祭祖堂”,由牯髒頭唸了一陣《祭祖詞》後並鳴槍(鳥槍)三響,這個時候呢,各家各戶便開始祭祖。從這天起(即第4天),直到第7天吃牯髒結束,每天人們都是酒酒肉肉,擺宴吃喝……用這裡苗族的話來講,就是陪同祖宗開懷暢飲,肉飽酒醉,這是敬孝祖宗的日子。

閩族崇蛇習俗對蛇的圖騰崇拜,是福建古代先民閩族的獨特信仰。這種信仰,使閩越族與我國南方崇奉鳥圖騰的于越族和尊火崇鳳的楚蠻族判然分別。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他認為閩人是蛇圖騰的種族,這是對的,但以為閩是東南方的越族則不確。有人解釋“閩”的造字說:“閩為山地,多出蛇蟲之類,故門下增蟲字,以示其特性。”蟲字,實即蛇字。故有人乾脆說,閩就是門內養蛇者。前人有養蛇以滅鼠,養蛇以防止野獸襲擾的。清代劉燕庭曾記述:“福州城內有蛇民,服飾與平民異,其丁甚少。”

古代,中原人認為南方多蛇,又賤視南方種族,故往往以蟲(蛇)命名南方各族,如蠻、閩、蜒、巴、蚩?等。楚人本自認為蠻夷,但他們也視比之更遠的南方之地為畏途。《楚辭·招魂》有句:“南方不可以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來倏忽”。認為南方是蛇虺出沒的荒遠之區。《福建通志》載:“南方暑溼,近夏瘴熱,暴露水居,蝮蛇叢生。”可見閩人處境險惡,日與蟲蛇為伍,他們對蛇的崇奉,含有避禍求福的意味。

閩人崇蛇的表現形式很多。古代有“翦發文身”,以像龍子或鱗蟲,祈求在水中避龍蛇之害。世代在水中生活的(上疋下旦)人,在船上供木龍(木雕蛇像)祈禱,還在岸上建蛇神廟,“畫蛇以祭,自雲龍種”。與此類似,福建各地都建有蛇王宮、廟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南平西芹、長汀羅漢嶺、閩侯洋裡等處的蛇王宮。福清、莆田等地的蛇王廟稱“青公廟”。南平樟湖板及其附近山村的蛇王廟,至今每年七月初七還要舉行祀蛇賽神的慶典。平和縣三坪寺一帶村民,以往有飼蛇以看家守戶的習俗,至今與蛇共寢也恬不為怪。在三坪寺古廟中供奉的“侍者公”即為蛇神。至今,閩、浙和臺灣等地,仍流傳不少蛇與人結合的神話故事。如蛇郎君、白娘子等。類似閩族人的崇蛇現象在臺灣也有,由此也可推知閩臺人民在古代的交往及其種族淵源關係。

再往前追溯到遠古時代,我們還可以看到這種蛇崇拜的證據。漳州地區儲存不少蛇形巖畫和石刻。如華安草仔山有一塊蛇形石刻,上有母蛇、幼蛇、蛇卵組成的生動畫面。華安縣蕉林村,還有5組類似的蛇形石刻,分別表現兩蛇交尾、蛇產卵、幼蛇破殼、群蛇遊動的影象。詔安縣溪口村的一塊孤石上,刻有兩組蛇產卵的影象。這些年代久遠的石刻,所表現的蛇的生活、形態,應是古閩族人崇蛇的心理和習俗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閩族形成和發展時期,以黃土侖型別文化為代表的福建青銅時代(相當於中原商周時期)的陶器上,就充滿了蛇圖騰的印記:陶器上的蛇形堆塑,陶器表面的蟠虺紋飾,以及仿蛇皮花紋的各種幾何形圖案,都顯示了早期閩族人對蛇的信仰與崇拜的鮮明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