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暑是幾月幾號

才智咖 人氣:1.14W

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2016年小暑是幾月幾號?以下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供大家參考借鑑!

2016年小暑是幾月幾號

  2016年小暑時間:7月7日 00:03:18,農曆2016年六月(大)初四。

小暑天氣情況:

詩云“地煮天蒸盼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旱南澇北分天壤,卻有荷塘色味同。”(左河水) 中國的南方地區在小暑時節平均氣溫一般為33℃左右;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7月中旬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而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資訊,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小暑前後,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小暑的民間傳說: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晒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民間說“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著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怎麼辦呢?所以六月六這一天,天下的兒童多要將端午節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讓喜鵲銜去,在銀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樣美麗的橋,以便牛郎和織女相會。

相傳這一天是“小白龍”回家的日子。因為“小白龍”犯了天條,被龍王父親囚禁在很遠的一個小島上,失去了行動自由。唯有六月六這一天,龍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龍”由於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晝夜兼程,帶來了驚雷閃電,狂風暴雨。

伏日,古人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遠在先秦已見著錄。古書上說,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傳說是太陽神,祝融則是炎帝玄孫火神。傳說炎帝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穀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不愁衣食。人們感謝他的功德,便在最熱的時候紀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傳說。

《小暑六月節》:“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養生食譜:

香菜家鄉面

原料:掛麵500g,鮮香菜100g,紅辣椒1 個,精鹽、味精、高湯各適量。

製作:香菜洗淨瀝水;紅辣椒洗淨切絲,鍋置火上,注入高湯燒開,放入掛麵,待煮至八九成熟時,放入香菜、紅辣椒絲、精直、味精,待掛在成熟入味即可。

特點:此面具有開胃和中,增進食慾的功效。適用範圍腸胃脹滿,不欲飲食,體倦乏力等症的輔助食療。

蓮子山藥糊

原料:蓮子、茯苓、山藥各50g,白糖適量。

製作:茯苓、山藥洗淨瀝乾;蓮子去皮去心,洗淨,與茯苓、山藥一同研成粉末。每次取30g 加水調成糊狀,小火煮熟,加白糖調味即可。每日2次。

特點:可用於治療疰夏,心煩食少,腹瀉等症。

雞肉餛飩

原料:餛飩皮75g,雞脯肉1 塊,小白菜1 棵,雞蛋清2 個,料酒30g,精鹽3g,澱粉5g,高湯500g,胡椒粉少許。

製作:小白菜洗淨,切小段;雞脯肉洗淨剁碎,加入雞蛋清拌勻,再調入料酒、胡椒粉、澱粉和部分精鹽拌勻,做成肉餡,每張餛飩皮包入肉餡少許,捏緊成餛飩狀,放入沸水煮至浮起,盛入碗中,高湯燒開,加剩餘精鹽調味,放入白菜段燙熟,再盛入餛飩碗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