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放假嗎

才智咖 人氣:7.1K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2016年12月13,那麼,201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放假嗎?據小編了解到時不放假的!

201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放假嗎

  201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放假嗎

我國有7個法定節假日:元旦節、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有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⑴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⑵青年節(5月4日),14週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⑶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週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⑷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 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國家公祭日是紀念日,且沒有放假規定,故國家公祭日不放假。如果紀念日遇到整數週年,可能會放假,就像2015年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是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放假了三天。那麼2017年12月13日的國家公祭日是紀念南京大屠殺80週年,可能也會放假。其他時間不“逢五不逢十”,應該是不放假的。

  國家公祭日曆史背景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侵華日軍在當時的中國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

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燬,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在中國,自1947年南京軍事法庭審判以來,普遍認為約有30萬人在大屠殺中遇難。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認“發生過殺害非戰鬥人員和掠奪等行為”,但對遇難人數則曖昧不清,也有認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否認派”。“否認派”的論調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勢力的支援,在華人世界引起強烈反感,這也使得南京大屠殺成為嚴重影響中日關係的主要歷史問題之一。

  設公祭日將擴大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認可度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今日表示,確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以及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從國家層面來進行祭奠,會擴大南京大屠殺在世界上的認可度,也會深化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貢獻的肯定。

中國擬以立法形式確定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設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周永生今日下午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解讀這一重要舉動的深層意義。

周永生分析,“公祭日”和“勝利日”,在世界上是一種普遍的慣例性做法,比如聯合國將1月27日設立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中國確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以及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符合國際慣例的。

周永生表示,從國家層面來進行祭奠,會擴大南京大屠殺在世界上的認可度,也會深化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做貢獻的肯定。通過中國這樣的祭奠,對於人類反思這段歷史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201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活動安排

第一大類

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

在國家公祭日前後和公祭日當天,我省共安排12項群眾性紀念悼念活動。其中,公祭日前後有6項活動:

一是舉辦《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該展覽已於10月22日在法國岡城和平紀念館開展,持續到國家公祭日之後。

二是開展“眾籌聲音、講述歷史”傳承歷史記憶志願行動。11月初至12月底,招募志願者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有關音訊資料將以電子讀物和繪本形式出版發行。

三是舉辦網上悼念活動。11月上旬至12月底,國家公祭網、新華網、中江網、荔枝網、龍虎網、南報網等新聞網站和新華炫聞、交匯點新聞、“荔枝新聞”等移動客戶端開展聯動,共同推出國家公祭專題專欄。

四是舉辦重溫歷史公益徒步活動。11月22日,在南京國際安全區設立之日,組織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國際安全區史研究專家和大學生代表,徒步考察拉貝紀念館、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部等舊址,重溫歷史,緬懷國際友人。

五是舉辦公祭海報高校巡展。

六是舉辦死難者遺屬家庭祭告活動。12月1日至30日,組織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或親屬家庭,舉行祭告儀式。

在國家公祭日當天,除了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外,同時安排6項悼念紀念活動:一是舉行下半旗儀式。二是南京市部分割槽同步舉行悼念活動。三是舉辦國際智庫交流活動。四是組織“世界和平法會”。五是舉辦“燭光祭”活動。六是全國抗戰主題紀念館和部分城市同步舉辦紀念活動。

第二大類

推出相關出版物

主要組織省及南京市出版單位,運用最新研究成果和史料實證,出版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以及與國家公祭有關的圖書、電子出版物。一是出版文獻史料圖書。包括《人類的記憶》叢書(中文版),《南京不會忘記》叢書(10本)等。二是出版電子出版物。包括《國家公祭日—不可磨滅的記憶》《城殤》等。

第三大類

舉辦系列文化活動

主要展演展播反映南京大屠殺和抗戰題材的優秀文藝作品、專題片和影視作品。一是組織優秀文藝作品演出和影視劇展播。二是播出原創專題片和廣播劇。三是舉辦專題音樂會。12月11日至13日,在南京保利大劇院,舉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和平之聲”音樂會。

第四大類

組織系列新聞行動

主要包括:12月3日至13日,新華日報推出國家公祭日倒計時專題攝影報道;12月8日至13日,省廣電總檯推出“銘記歷史、留住記憶”等系列報道。此外,群眾雜誌和群眾網開設理論研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