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愛國衛生月宣傳資料

才智咖 人氣:1.17W

2017年是愛國衛生運動開展65週年,4月份是第29個愛國衛生月。今年愛衛月活動主題是“歷史與展望——為了人民健康的65年”。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2017愛國衛生月宣傳資料,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2017愛國衛生月宣傳資料

飲用水衛生常識

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水質處理器?

可根據當地的水質狀況選用合適的水質處理器。活性炭和各種濾膜是水質處理器中的主要水處理材料,要根據濾過的水量及時更換。購買時還應檢視其是否具備有效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如何正確選購和使用飲水機?

在選購和使用飲水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應購買具備有效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飲水機;

飲水機需定期清洗消毒,不要放在太陽直射處;

飲水機使用的桶裝水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飲用完。

自來水出現異常情況怎麼辦?

當飲用水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撥打12320熱線向衛生監督部門報告情況,並在其指導下妥當用水,或停止用水。同時還應告知居委會、物業部門和周圍鄰居 停止使用;用乾淨容器留取3至5升水作為樣本,提供給衛生檢測部門。如不慎飲用了被汙染的水,應密切關注身體有無不適。如出現異常,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接 到政府管理部門有關水汙染問題被解決的正式通知後,才能恢復使用飲用水。

夏日遊泳衛生常識

學會選擇合格游泳池

合格的游泳池會定期對池水進行檢測,包括水中餘氯的含量,以及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濁度、PH、尿素等指標,以保證水質衛生指標符合要求。市民進入游泳池後可通過“一辨”、“二看”、“三聞”進行初步判斷。所謂“一辨”,即分辨其衛生信譽度,衛生監督部門會定期對游泳場館的衛生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確定游泳場館的衛生信譽度等級,包括優秀、良好、合格,評定結合都是必須公示的;“二看”主要觀察水質是否清澈,水中有無漂浮物,池底是否有沉澱物,場館對水質檢測結果也是應該公示的;“三聞”指市民進入池水後,如果聞到水中氯臭味太濃,最好別下水游泳,池水中加入消毒劑產生的遊離性餘氯濃度低起不到殺滅細菌的作用,但濃度過高導致氣味過大,則會對人的眼、耳、鼻、喉黏膜產生刺激,引起面板不適症狀。

身體不適時勿游泳

游泳場對不適合游泳的人群也有明確限制,包括患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等嚴重疾病,難以承受大運動量的人以及有沙眼、中耳炎、面板病性病等傳染性疾病患者。同時要求,飯後或酒後不宜立刻游泳對女性而言,月經期和排卵期最好不要游泳,此時陰道抵抗細菌的能力較差,很容易造成陰道炎。

青少年尤應預防中耳炎

鄺立介紹,因游泳衛生引發的疾病中,以游泳性中耳炎最常見,若處理不當,可能嚴重影響聽力。特別是青少年,咽鼓管發育不成熟,一旦鼻腔嗆水,細菌很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腔造成感染,引發急性中耳炎,中耳大量積膿,耳朵劇痛,流膿使鼓膜破潰,造成穿孔。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耳鳴、耳痛和聽力下降症狀,應引起重視併到醫院檢查。如果有慢性中耳炎,鼓膜有穿孔,游泳時也要防止耳朵進水,最好戴上耳塞、鼻夾等防護措施。沒有經過特殊訓練,不要進行高空跳水或者潛水過深,防止嗆水。萬一水嗆入鼻腔,應該用手指緊壓一側鼻孔,另一側鼻孔緩緩擤出水液,左右反覆3-4次,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將液體壓入中耳或鼻竇,引發中耳炎和鼻竇炎。

泳場衛生人人有責

鄺立還指出,進入游泳池的人群中難免會有人將一些體癬、沙眼、黴菌或滴蟲等等病原體帶入池水中,感染健康游泳者。健康女性游泳後也應立刻清潔全身,並多喝水利尿,消除感染隱患。沙眼、“紅眼病”等在游泳池也有傳染性,游泳後最好滴幾滴抗生素眼藥水,比如氯黴素、氧氟沙星眼藥水。

另外游泳者也要從自身做起,自覺配合保持泳場的衛生清潔,例如穿泳衣、戴泳帽和泳鏡、下水前衝身、洗淨腳掌、不在泳池中吐痰(口水)及解小便等。

科學運動衛生常識

一、運動中要科學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內水的含量佔成年人體重的57~70%,兒童可佔80%以上。水在人體中能夠起到止渴、稀釋血液、散熱、潤滑、利尿、運送營養等功效。人體在運動時能量代謝增大,產生大量的熱能,除用於肌肉活動外,還要產生大量的熱,使體溫升高。出汗蒸發是散熱的主要方式,汗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大量出汗會使機體脫水,因此正確的補水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關於運動鍛鍊中的`飲水,還存在很多誤區。其一是有些人認為減肥的人運動時不能喝水,出汗越多越好。其二,運動中不用喝水,並且認為,在運動中喝水會增加心臟和胃腸道負擔,造成運動中腹痛,因而應在運動後再補水。

減肥是要減少體內的脂肪。減肥的關鍵在於人體攝入的和消耗的能量的平衡關係,當人體每天吸收的能量大於每天由各種身體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時,多餘的能量就會以身體脂肪的形式在人體中儲存下來,久而久之,就會一點一點變胖;相反,如果想減肥,就要使每日消耗的能量大於攝入的熱量,人體就會慢慢消耗已經積攢下來的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事實上運動中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就會引起脫水,脫水可以使人體的生理機能和運動能力下降。當脫水佔體重的2%時,機體的耐熱能力降低,脫水4%時肌肉耐力降低;嚴重的脫水可使體溫過高和迴圈衰竭以致死亡。因此如果不及時補水對人體是有害的。

在長時間的運動鍛鍊中,特別是在夏天,或在溼熱的環境中運動,更要注意飲水。補水的最好方法是少量多次,運動中每15~20分鐘飲水150~200毫升,每小時的總飲水量不超過600毫升,這樣既可以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又不致因為大量飲水增加心臟和胃腸的負擔。也可以採用運動前飲水的方法,在運動前1小時補水300毫升。運動後補水也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

由於水分流失的同時,體液也在流失,體液包含的鉀、鈣、鈉、鎂等電解質也隨之流失。因此也可以選擇補充一些運動飲料(稍加鹽的涼開水或低糖飲料也可)。但是飲料的含糖量不能過高,因為糖的濃度過高,會使飲料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反而使水分不能及時進入體內。一般而言,夏天飲料糖的濃度不宜超過5%,最好在2.5%左右,冬天則可在5~15%。水的溫度也不是越涼越好,以8~14攝氏度為宜。另外,如果在早晨鍛鍊,由於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水分丟失,全身組織器官以及細胞處於相對缺水狀態,因此在運動前要補水,但也不宜過多,150~200毫升即可。

二、健身後要馬上洗手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活動中來。在很多居民社群,人們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公用健身器材。不過,專家提醒,在使用這些公用健身器材的時候,還應注意防止流行病的傳播。

目前在居民生活社群內使用的公用健身器材,主要為鐵製表面噴塑,還有一些用塑料(硬聚氯乙烯)包裹在器材表面,這樣既美觀又耐用。聚氯乙烯(PVC)作為一種材料已廣泛應用於工業和日常生活用品中,但其是否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危害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那麼,我們目前使用的公用健身器材是否存在毒性危害呢?

專家認為,聚氯乙烯是一種聚合材料,通常含有鉛、鎘、鄰苯二甲酸鹽等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都有害,有的甚至是致癌物。前不久,歐盟釋出了相關檔案,認為有些鄰苯二甲酸鹽及其代謝物和降解產品會對人體(特別是兒童)的肝、腎、睪丸等器官造成損害。

國家體育總局對群眾健身器材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視,2003年頒佈了有關室外健身器材安全的通用要求,2004年3月1日起實施。該條文對健身器材使用材料、安全性方面都做出了嚴格規定。另外,我國目前對塑料的生產有嚴格的工藝要求,特別是對包含有害物質的新增劑的使用劑量有嚴格要求,即使在夏季陽光直射、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材料內有害物質的緩慢釋放也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對公用健身器材可以放心使用。

據專家介紹,現代城市中由於汙染和其他原因,細菌和微生物在空氣中的數量都相當可觀,細菌總數可以達到每立方米1萬個左右。人體攜帶的病菌就更多了,這些病菌可傳播感冒、扁桃體炎、肺炎,還會引起傷寒、痢疾、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此,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使用公用健身器材容易造成傳染病流行。所以,對公用健身器材的清洗消毒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對公用健身器材的消毒管理採用的是屬地管理,即安裝在哪個街道辦社群的器材,就由哪個街道辦社群負責消毒管理。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市體育局專門下文,對公用健身器材的消毒管理進行了嚴格規定。各級政府應制定有關公用健身器材消毒管理的法律法規,以避免公用健身器材成為流行病的傳染源。

社群居民在使用公共設施的時候,與公共設施的接觸是難免的,要避免染上疾病或傳染疾病,除了各小區對公用健身器材進行嚴格消毒外,個人健身者在使用公用健身器材後,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人們在使用公用健身器材後要馬上洗手,不要不洗手就直接吃東西、吸菸、用手揉眼睛。兒童接觸公用健身器材後不要不洗手就將手放在嘴裡,這些不良習慣會傳染疾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接觸公用健身器材前後應使用洗手液和消毒紙巾。政府也應加強設施建設,如在公用健身場地修建洗手池,提供洗手液、肥皂等,以避免疾病的流行。

三、女性長跑有“新”風險。

一篇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報告證實,雖然年輕的長跑女性看起來正處於巔峰的健康狀態,實際上她們卻容易發生骨質流失的現象。

跑步有助於健康,它能降低發生心臟病、糖尿病,以及肥胖的危險,甚至一度還被認為能增加骨質的密度,但如今看來,跑步卻不再像從前那麼理想了。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長跑女性的骨質密度比經常坐著的女性還低,這並不是好事,因為低骨質密度不只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還會增加骨折的危險。

可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為了解其中的原因,東倫敦大學運動與運動生理學博士對此進行了研究。他招募了52位年齡介於18~44歲之間女性的跑步者進行測試。她們中既有消遣性質的每週只跑5公里的女士,也有每週跑70公里的高手,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女性飲食量過低也是造成骨質流失的原因之一。

最後得出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跑得愈多的女性,骨質密度愈低。每週長跑超過10公里以上者,骨質密度約降低1~2%;但是肌肉愈發達的女人,骨質流失愈少。另外,跑者未獲得充足的能量,骨質便容易流失;而從事像體操或橄欖球等高衝擊性的運動者,其骨質密度非常高,當然也高於長跑者。專家認為,肌肉質量應是影響骨骼生長的主要因素,而女性要特別注意攝取適當的營養來補充肌肉所需要的能量。

其實女性長跑者也不需要放棄跑步,只要確定你有健康的飲食,適時補充針對女性生理特性設計的鈣補劑,如康位元骨立得膠囊等;如果你的生理週期規律正常,仍然可以盡情地跑步,願意的話,還可以再增加重量訓練。研究人員說,負重運動不但能讓骨骼與肌肉更強健,運動還能促進骨質的增生。

 


TAGS:愛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