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表彰大會發言稿

才智咖 人氣:3.17W

關於記者節,表彰大會這個慶祝形式也是無可避免的,那麼關於記者節表彰大會發言稿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記者節表彰大會發言稿

記者節表彰大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新聞界的朋友們:

下午好!

每一年唯有這個時候,這麼一次,新聞人把自己手中的筆和錄音機,把肩上的攝像機的鏡頭,轉過來,對準自己——新聞人把自己變成新聞物件,向全社會報告新聞人的新聞。因為,這是一年一度的記者節,是新聞人自己的節日。

由於承擔引領輿論的重任,由於激烈的新聞競爭,由於推進媒體融合有太多的未知探索,新聞人在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奔波,一直在思考。即使在慶祝自己的節日的時候,也難言休息,難言放鬆,更難言停下。在這裡,我代表省記協,向為了報全新聞、報好新聞,報出精彩新聞的全省新聞工作者,向今天,這時候,依然在採訪路上,依然在電腦桌前,依然在討論策劃的全體媒體人致以崇高的敬禮和節日的祝賀!

對記者而言,記者節,常常意味對自身的檢閱。有對成績的檢閱,今天將有對省級及省以上獲獎者的表彰和獎勵;有對經驗的總結,今天將有獲獎者代表發言,這是由實踐凝結成的理性認識,從獲獎者心底流出的感悟體會;有對未來的再動員再出發,今天將有宣傳部領導作重要講話,對新聞宣傳事業提出新的要求。

檢閱,說到底,是對新聞作品和新聞人的檢閱,肯定成績,獲得啟示,讓經驗照亮未來。xx的報紙、廣播、電視、網路,20XX年度省級獲獎作品,水平普遍有所提高,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踐行走轉改方面均有新的建樹和新的'探索。兩年一次的戈公振新聞獎,20XX年度的獲獎者,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努力創新,為提高傳統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傳播力影響力,在新聞傳播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努力突破,推陳出新。20XX年度的中國新聞獎,無論從獲獎總數還是一、二、三等獎的類別數量,xx繼續保持了去年“全國領先,省級第一”的位置。在全部287件獲獎作品中,xx有18件,其中一等獎3件,二等獎6件,三等獎9件。新華日報獲得兩個一等獎,其中社長xx獲得新聞論文一等獎,另一個是全國唯一的版面一等獎。20XX年度的長江韜奮獎,全國評選出20名,從實際結果來看,中央媒體和地方各10名。xx廣電總檯xx獲得韜奮獎,是地方10名之一,而且是從韜奮獎12名廳局級參評者中、只能有3名當選的嚴格的限定條件、嚴峻的競爭形勢中勝出的。

中國新聞獎是中國新聞界最高作品獎,長江韜奮獎是中國新聞界最高人才獎。今年“兩獎”呈現出的鮮明特點,是新輿論格局下傳統主流媒體對如何引領現代輿論場的創新和探索,這也是“兩獎”給我們的最重要啟示。

從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看,“大格局——權威地解析大局判斷大勢報道大事”,是它的第一特點。如果把輿論場分為層級,那麼其最高層,應該是關於國家大局、大的趨勢、大事要事的報道、解讀、分析。這是輿論引導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是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關鍵。更為重要的是,在新的輿論格局下,儘管資訊潮湧,見解紛呈,但關於大局大勢大事的準確而權威的報道,到目前為止,只能靠傳統主流媒體擔當。因為,這是它的主要職責擔當,是它存在的主要價值,也是它擁有其它媒體無法相比的新聞資源和報道團隊、具有獨家性和權威性的先天優勢。本屆48篇特別獎、一等獎作品中,可歸入“三大”報道的就有1/3左右,可見規模,可見地位。而且,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為了提高這類報道的公信力傳播力影響力,獲獎作品從思想引領到表達吸引,都有不少創新。

“新視野——把問題意識納入正面宣傳”,是它的第二特點。主流媒體的主要職責是正面宣傳,如何做好呢?在去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了新的要求:“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正面宣傳,光做做樣子,滿足於完成任務很容易,但要產生影響,受到歡迎,難度很大的,不下一番功夫肯定不行。”要“產生影響,受到歡迎”就必須把問題意識納入正面宣傳。馬克思有句名言:“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劉雲山同志曾提出宣傳思想工作要有“問題意識”。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期,發展的關鍵期。新的矛盾、新的問題層出不窮。問題牽動人心,問題需要解答。正面宣傳只要抓住問題,才能主動設定議題,才能廣泛凝聚共識,才能尋求正確對策。輿論引導,才能真正產生效果。本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一等獎文字通訊,《徐州日報》2013年8月21日的調查性報道《五問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睢寧縣改革試點的考察報告》就是例證。通訊以問題為導向,從老百姓、醫療界、政府相關部門普遍共同關注的五個問題入手,讓事實說話,讓當事人說話,由“五問”匯出事實和經驗,在凝聚公立醫院改革的社會共識方面起了積極作用。

“‘貼地引領’——立足引領多元的新探索”,是它的第三特點。當下的輿論場,特點在多元,複雜也在多元。當然,客觀存在的多元,它常常是一個社會思想與文化活力的表現。但因為各種侷限、思維偏差、方法不對、不明真相以訛傳訛造成的多元,特別是因偏激情緒、浮躁心態、失衡心理、單線思維、甚至是錯誤認識等造成的多元,經網際網路迅速放大後,常常使整個輿論撲朔迷離,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很容易造成思想困惑和社會焦慮。這種轉型期社會遭遇網際網路時代特有的社會輿情圖譜,是傳統主流媒體引領輿論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難題。從這次新聞獎作品看,應對這個難題,呈現出兩個明顯特點。一是“貼地”,關注老百姓的關注,迴應社會普遍關切,不迴避敏感題材和話題,霧霾、暴恐事件,僧侶自殺、校舍安全、轉基因、薄熙來案、醫患矛盾、PX風波等,都納入報道視野;很多突發事件,如地震、火災致死100多人、抬屍堵路等,都大膽涉及。二是“引領”——視野開闊的引領,見解深邃的引領,新鮮觀點的引領,都是有思想深度和說服力度的高階引領。“貼地引領”是傳統主流媒體引領現代輿論的新努力,置身輿論新格局的新姿態。

這次長江韜奮獎獲獎者的共同特點,是對黨的新聞事業的忠誠和熱愛,是對新聞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奉獻。他們有的在重要歷史瞬間,為國家或為一個區域記錄下了重大事件,重大現場,動人情感;或為了引領輿論、風尚寫出了重要名篇。他們有的在媒體變革的重要時刻和關鍵領域大膽創新,創新了新聞網站如何傳遞正能量,創新了主流媒體如何宣傳時代大問題,創新了主流輿論如何增強傳播力和吸引力。他們堅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長期堅持深入一線,抵達前沿,直面現場,記錄歷史。有的在槍林彈雨的戰場,有的在風急浪高的南海,有的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珠峰大本營,更多的是在山山水水、村寨街巷,用來自普通百姓的新聞,反映整個國家的變化。

所有的這些精品和先進典型,代表了我們新聞界對人民的彙報和奉獻;所有的經驗和感悟,代表了我們新聞界的艱辛努力與探索。在紀念第16個記者節的此時此刻,我們回望過去,更祝福未來。新媒體時代更強調“內容為王”,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精品力作,引領xx輿論場,甚至影響全國。新媒體時代“終端為重”,“得終端者得天下”,希望未來有更多更豐富更鮮活更接地氣的新聞內容走上各種終端,增強在移動互聯陣地的影響力。媒體融合的核心是人的融合,希望xx新聞界的人才方陣中,在未來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融合型人才,擔起重任,創贏未來!最後祝願xx新聞業興旺繁榮,xx新聞人天天向上!祝願明年此時,我們收穫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