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模板

才智咖 人氣:2.01W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發言稿,發言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發言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模板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1

各位家長:

晚上好!感謝您對我們班工作的支援和配合,我代表本班四位老師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今天是我們第三次聚在這裡了,我們的話題不變,可是大家都發現我們的群體日益壯大!歡迎八位小朋友家長加入我們中三班大家庭。

本班現有幼兒38人(男生20人,女生18人),隨著我們第一個主題“朋友見面真高興”的開展,新進班的孩子,已經完全融入了集體,找到了好朋友。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為了我們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我簡單地介紹一下。

一、中班年齡特點:

1、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一堂課15分鐘,中班為25~30分鐘。

2、能動能靜。反應快,動作靈活多了活潑好動特點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現尤為突出。他們總是不停的變換姿勢和活動方式。如動動手、伸伸腿或做小動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動,顯得比小班幼兒自由放鬆,甚至無拘無束。所以本學期在教室裡適度安靜的活動安排的多,老師要一刻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該做什麼了,幫助他們養成幼兒園生活、學習的規律。

3、嘴巴甜。這一階段的孩子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時刻要求孩子回答問題完整,能說一整句,就不說半句,能說半句,就不說兩個字。千萬別忘了來點表情。舉例:

4、聰明中的麻煩。處在遊戲的高峰時期,他們不僅愛玩遊戲而且會玩遊戲。會自己確定主題,安排角色,獨立遊戲。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遊戲中逐漸形成夥伴關係。而且,有了相對穩定的遊戲夥伴,“鐵哥們,好姐妹”。

我們的孩子多聰明,可是麻煩哪兒來呢?由於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結合活動舉例:小指勾一勾)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容易發生爭執和攻擊性行為。我們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採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

5、蝌蚪變青蛙。我們班裡的孩子畫畫大膽、能想能說,都知道主題和背景了,也知道把顏色變著畫,應該說很不錯了。

大家時常覺得孩子的畫總是那麼多線條,畫出來的人也是那樣簡單,我們把他叫蝌蚪人,在進入中班,蝌蚪可以變青蛙餓,我們能看到更加有模有樣的畫了,因為他們能用各種圖形較準確地描繪出物體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徵。生活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用形狀來看某一樣東西。舉例:看帶一盒馬利牌油畫棒,準備一本繪畫本放在抽屜。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在飯後及空閒時間安靜地畫畫。這是教室裡第一個安靜的活動。

下面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班裡孩子各方面的情況:

二、結合上學期情況,安排本學期的活動

1、收穫。學期我們根據班內孩子情況以培養良好的習慣,不斷提升自理能力為重點,培養孩子善於動腦筋、敢想、敢說、勇於實踐。

一開始,老師與家長們就統一思想: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都指導他們自己做,我們在教育中儘可能地放手,讓孩子進行活動,讓孩子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嘗試、去思考、去做出結論,在這種方法的教育下,孩子們能自帶餐巾紙,自己擦鼻涕,能自己穿脫衣服,能自己整理遊戲材料、學習用品,能自己把小椅子排成各種隊形,很多孩子都能幫助顧老師疊被子、鋪床單;五月份班內進行了穿脫衣、褲、鞋自理能力表演,只有有一個孩子正反面不會認,一個孩子不會自己穿鞋。當老師需要孩子幫忙拿、送東西時,開始沒人敢,後來我們採取老師帶你一起去,認識了以後就和不認識的手拉手一起去,孩子們越來越勇敢了,好多孩子都是老師的好幫手。

上學期發現班內仍有部分孩子們午餐時用餐習慣不良,食量不大,吃飯時桌上地上總是飯粒撒一地,我們瞭解到家長為圖方便一直在喂,於是一起商量改進的方法。首先根據幼兒的食量分飯,飯量大的多分,飯量小的孩子少分一些飯,養成他們吃“白白碗”再添一碗的習慣;自己掉飯粒了自己撿起來扔到桶裡。其次我們採用鼓勵、表揚的方法,為吃完、吃好的孩子貼星星、發紅花等方法;還有就是與家長取得統一,孩子在家希望家長不要去喂,繼續鼓勵孩子吃“白白碗”,家園一致教育孩子。一段時間後,我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進步了,用餐的速度加快了,吃好的孩子增多了,許多孩子不挑食了,桌子上也乾淨多了。這個學期來,班裡已經沒有吃飯方面的問題了。

只要掌握了方法,一些看似很難的事情,通過孩子自己的實踐和經驗,在孩子們面前變得簡單了。這一切的進步,大部分功勞,歸功於家長,家長功不可沒。事實告訴我們,我們與家長的一加一教育大於二了。

2、不足和策略。(尋找不足,有目的地採取一些策略,持之以恆,逐步發展)但是革命還沒有成功,我們仍需努力。

(1)自己栓褲子還不能及時。

剛來時都不會自己栓褲子後來在老師的提醒下能自己栓好褲子再後來大部分孩子能在起床、便後、遊戲時只要小肚皮一露出來就能及時地自己栓好;估計現在有一半的孩子做不到,尤其是以後天冷了,更應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為小肚皮自己保護好了,感冒就會大大減少,所以,家長們,今天回去後就開始行動吧。

(2)看圖書有一半沒有興趣。

一年來每個孩子在語言方面都有多多少少的進步,可是我們班級的圖書常被幼兒搶壞、因為錯誤的看書方式損壞,我們開展了“我看老師修圖書”活動,讓幼兒知道書壞了要修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始有意的引導孩子們帶著目的,也就是要帶著問題去看書,以幫助孩子克服胡亂翻書的習慣。第一步,要教會孩子認識封面和封底。學習從前(封面)往後一頁一頁輕輕翻書。看的時候,可用手指著畫面內容一樣一樣的說。看完後,要把書合起來,並且封面朝上“送回家”。

這學期,我們安排教室裡第二個安靜的活動,就是閱讀。所以鼓勵孩子從家中帶來圖書,並與夥伴分享,我們組織閱讀與講故事相結合,現在班裡有一半的孩子閱讀和講故事的積極性很高,還有部分孩子不會看書,也沒有興趣,開始我們利用視訊投影儀,讓部分表達能力強的孩子講故事,其他孩子可以從電視機裡看到投影上去的書上的畫面,以這樣的方法來帶動另一半孩子的閱讀和講述的積極性。這個活動沒有家長的幫助是沒法開展的,所以,家長們要做的:

1、孩子帶來的好書(故事、知識性),首先自己至少會講上面的一個或一點以上。

2、鼓勵孩子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上來講,“一個都不漏”。

(3)在集體面前講故事大膽、響亮,聲情並貌的不多。

上學期六月份講故事表演全面鋪開,我們收集到22個孩子的故事題目,有的甚至把孩子講的故事抄下來,說明有22名家長精心為孩子準備了,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瞭解到有的孩子在一週內每天都有新的故事,講故事的慾望非常強烈,平時膽子很小的孩子,只要準備了,也能在集體面前把故事講出來,碰到有的孩子講了一半忘記了,我們就鼓勵他再想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講下去,如果講不下去了就再回去準備下次再講。

不管孩子們上來講的質量如何,老師都給孩子和家長一定的意見反饋,並獎給他們一個“故事娃娃”,可是還有十個孩子沒有講故事,就沒有獎到“故事娃娃”,我們就鼓勵他們,如果接下來幾天準備好了還可以上來講,下學期你想講了也可以上來講,結果第二天又有兩個孩子講故事了。但是現在還有十一個孩子沒有在集體面前講過故事,家長不要著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與其他班級相比這個成績算是不錯的。這個學期我們以班級為單位組成故事宣講團,每週一班內選拔兩名幼兒講故事,週二到週五分別到中班各班,在中午孩子們午睡的時候利用十分鐘時間講故事,這樣五個星期可以輪到一次。

(4)交往方面靦腆的甚多

不少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膽小、怕和別人說話尤其是陌生點的……孩子膽小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多數孩子膽小、孤獨都是與缺乏經驗有關。因為不少家長常常唯恐孩子發生意外,整天護著、保著,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和鍛鍊意志的機會。

於是,在園,我們鼓勵幼兒大聲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老師的教學也多以“開放型”組織,故意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們去交往;在家,我知道好多家長都成了好朋友,帶著自己的孩子與同學一起在外遊戲,到同學家做客。孩子們很快地從自己一個人玩到手牽手玩娃娃家、到早上見了面互相問早,最後到自己想辦法解決交往中出現的問題。現在自己班裡孩子們膽子大多了,可是在陌生的班級有些不夠,所以在這學期我們多為孩子們創造更廣的交往機。

1、去小班尋找一名喜歡的弟弟、妹妹,為他們唱一首歌,念一首兒歌,帶他們到戶外遊戲等。

2、與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畫同一主題的畫,互相交流,學習更多繪畫方面的技巧。

(5)玩具患濫

班級中幼兒常常交換玩具玩,雖然大家能友好的交換玩具,但一些幼兒不知道要愛護別人的玩具,常常出現把別人的玩具弄壞的情況。而且有個別孩子每天帶來玩具後,玩具就佔據他的一天。那些安靜些的活動就無法開展。但是玩具畢竟有其教育意義,所以我們統一,每週五為玩具分享日,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來分享。家長幫助教育孩子要懂得愛護別人的玩具。我們也會針對交換玩玩具,該如何玩?與幼兒一起討論,確立幾條簡單的規則共同遵守和互相監督。

(6)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不用操心該幫助家長做些什麼,應該自己做些什麼,因此,許多幼兒只知道自己應該得到什麼,而不知道自己也有責任,孩子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責任感,做事情的時候常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有的孩子經常出現自己的東西總是找不到等。措施:開展“我學爸爸媽媽來當家”活動,逐漸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責任感。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家長會發言稿2

親愛的各位家長朋友們

下午好!非常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你們的積極參與就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我們一起聚在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介紹班級老師。

這個學期我還是繼續擔任本班的班主任的`工作,我的配班老師是一位新教師巫老師,巫老師剛從學校畢業,還有就是我們的生活老師張老師,張老師以前也在其他的幼兒園做過,也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老師。這個學期我們三個老師就會盡自己的全力教育好、帶好孩子們,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得到你們的支援和配合。

二、總結上學期幼兒基本情況。

我們班的孩子經過了一年的學習,每名幼兒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有的孩子變活潑了,變大膽了,有的每天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有的孩子改掉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有的孩子交了很多的朋友,有的孩子變得更自信,更主動了,整個班級有著良好的精神面貌。還有孩子們各項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了很多,具體表現在:

1、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這方面孩子們的進步是最大的,做到了獨立進餐、獨立睡覺、獨立入廁,學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部分孩子已經掌握了穿、脫衣服和摺疊被子,以及整理自己的衣物,學會了把脫下的鞋子排好放齊。

2、孩子們都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做遊戲,走、跑等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增強,適應能力、語言理解能力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不足之處:

1、部分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安全意識和遵守規則的意識比較差,同伴之間常發生爭執。如:爭搶玩具;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會與小朋友打打鬧鬧,可能孩子覺得這是在玩,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力度的,其他的小朋友就會覺得這個小朋友是在打他。

2、個別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注意力時間短。尤其是上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但有些孩子上著上著就會搞其他的東西了,比如:搞搞衣服、玩玩手指、與旁邊的小朋友玩等等,影響了上課。

3、個別孩子自理能力、生活衛生習慣還不是太好。如:吃手指、咬手指甲等不好的習慣還是存在。現在是夏天,大家蓋的都是毛巾被,一般我們都會利用這個季節教孩子們疊毛巾被,大部分的孩子都會疊了,只有個別的孩子不會,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我們的要求會不會太高了,其實我們不是要求孩子們一定要把被子疊得很整齊,只是讓孩子學習疊被子的方法。

四、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1、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一節課15分鐘,中班為25-30分鐘。

2、能動能靜。反應快,動作靈活多了活潑好動特點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現尤為突出。他們總是不停的變換姿勢和活動方式。如動動手、伸伸腿或做小動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動,顯得比小班幼兒自由放鬆,甚至無拘無束。所以本學期在教室裡適度安靜的活動安排的多,老師要一刻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該做什麼了,幫助他們養成幼兒園生活、學習的規律。

3、嘴巴甜。這一階段的孩子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時刻要求孩子回答問題完整,能說一整句,就不說半句,能說半句,就不說兩個字。比如:我要問孩子這是什麼?小班的孩子就會說:蘋果;而中班的孩子,我們就會要求他說:“這是一個蘋果”,要求他們用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

4、聰明中的麻煩。處在遊戲的高峰時期,他們不僅愛玩遊戲而且會玩遊戲。會自己確定主題,安排角色,獨立遊戲。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遊戲中逐漸形成夥伴關係。而且,有了相對穩定的遊戲夥伴,“鐵哥們,好姐妹”。

我們的孩子多聰明,可是麻煩哪兒來呢?由於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容易發生爭執和攻擊性行為。我們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

不要採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平時有些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來告訴我,在小班我就會幫助他們解決,但是,現在我就會讓他們彆著急,想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慢慢的去引導他們。

五、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及目標:

這個學期我們將開展4個話題。第一個就是現在正在開展的《我長大了》。我們通過各種活動以及對比,讓幼兒知道自己已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增強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知道自己長大了不僅表現在身高、體重的變化,還應變得更能幹更懂事,會做利索能力的事;第二個話題是《多彩的秋天》,通過活動認識秋天的季節特點,瞭解一些與秋天有關係的事物;第三個話題是《我的朋友》,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朋友的重要性,體驗同伴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積極情感;第四個話題是《冬天來了》,由於我們這裡是南方,冬天的季節特徵不太明顯,不像北方會下雪,所以,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瞭解冬天的特點,等以後有機會見到下雪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