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物觀察日記彙編九篇

才智咖 人氣:2.08W

動物觀察日記 篇1

4月29日 星期二 晴

關於動物觀察日記彙編九篇

今天,我預習了科學課文第二單元——動物之後,知道了蝗蟲、蝸牛的特徵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我想到實地去觀察小螞蟻的生活。

我準備了一根香腸、一顆奶糖、一個小玻璃瓶。冒著炎熱,來到了桂花樹的樹叢裡,因為螞蟻都喜歡在潮溼的地方生活,我蹲下來,小心翼翼的將糖果放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突然,我發現一隻大螞蟻,欣喜若狂,又把香腸拋給它吃,而這隻大螞蟻對這些美味佳餚視而不見,理也不理,只顧自己爬行,我心裡急了,一邊罵它:“活該!這麼好吃的東西你不吃。”一邊用小棒截住它的去路,不管我怎麼截怎麼攔,螞蟻它總是排除一切困難,向前爬行,決不回頭,我更急了,索性用雙手捉住了這隻大螞蟻,把它放到手掌上,看你怎麼逃!這時,我忽然發現螞蟻的身體與蝗蟲很相似,也有頭、胸、腹三個部分組成,頭部有一對觸角,用它來辨別方向,觸角上還有兩個小黑點——眼睛,用來跟同伴打招呼,還有鋒利的小嘴巴。胸部有三對足。腹部像紡錘一樣的、大大的。有一條細線跟胸部連在一起。

爺爺說:“觀察活動中,我們不要傷害小螞蟻,也不要去幹擾它們的生活。”我聽了爺爺的這些話,我就輕輕地把小螞蟻放回原地,我躲在樹後面耐心的等著,一分鐘、十分鐘、半年小時、一小時……一個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糖果、香腸開來,不一會兒,扛的扛,背的背,託的託……非常的壯觀。

噢!原來這隻螞蟻是觀察員,它把觀察到的東西報告給“軍隊”。爺爺說:“螞蟻很守紀律,分工很明確,很團結,很勤勞,為了保護家園,敢跟很厲害的對手打架。”

我要學習螞蟻勤勞、團結合作的精神。

動物觀察日記 篇2

來到猴子區,我們大跌眼鏡,只見所有的猴子都在享受著“慵懶午後”呢:黑猩猩趴在陰涼裡打著盹兒,無論遊人們怎麼叫喊,他連眼都不睜一下;可愛的獼猴有的靠在“山石”上懶洋洋的晒著太陽,有的則為了一塊兒溫暖的石頭擠來擠去,把我們這些遊人完全視為空氣;川金絲猴坐在石旯中慢悠悠的梳理著皮毛,一下又一下,一下又一下;山魈們則直接“遁了形”,碩大的“領地”中根本沒有它們的'身影,可能這時,山魈們正在涼爽的樹叢裡做著白日夢吧;環尾狐猴“端坐”在籠內,兩隻小手放在膝上,紅眼睛嘲笑地看著我們,好像在說:“沒人理的感覺怎麼樣呀?”;就連平時最活潑的松鼠猴也對我們不理不睬,只是遠遠地觀望......唉,猴子們,你們也太懶了點吧?

動物觀察日記 篇3

(一)

兩片竹葉般的“燕尾服”,三對綠色細長前足和後足,寬寬的胸口穿著一件乾淨綠色襯衫,三雙小而富有粘性的鞋子,那就是風度翩翩的蚱蜢紳士。它們通體綠色或褐色,觸角短小,跳高能力特強。當它們想跳躍時,就用強有力的後足蹬地,兩對前足微微向前。一眨眼,它已經跳得無影無蹤。

今天,我又觀察起了蚱蜢。它們的頭部是三角形的,觸角長在頭頂兩側。眼睛長在觸角下方,灰濛濛的,像被一層薄霧籠罩了一般。它的三對足長得地方都不相同,一對長在頭和熊之間的脖子處,第二對長在胸兩側,第三對長在胸下面一點兒。我可不知道這樣的身體結構右2什麼好處,相信再觀察幾天一定會讓大家知道的。

(二)

我經過觀察知道了為什麼蚱蜢的第一對足不長在脖子兩邊,而長在脖子下得正中間了,因為有時候它一沒跳準,就會掉下去。如果兩隻腳長在兩邊就不能伸到頭前面抓住葉尖了。看來,這一對可是“救命足”呢!第三對足長那麼後面是因為這樣可以跳得儘量得遠。它的腳上右一個綠色的小鉤,每個綠色的小鉤上都有三個綠而有粘性的小球長著,蚱蜢就是用小鉤和粘球牽牽地鉤住葉子的。

蚱蜢也是會拉大便的哦!它們把尾毛一彎就便出來了。大便很硬,呈灰色,頭上有點黑。我聞過,不臭。

蚱蜢在被人捉住時,它的胸和尾聯結處會出現一團灰褐色的液體,臭臭的、粘粘的。你受不了了,就會撒手了。有時蚱蜢就是這樣脫離險境的。

如果你要捉蚱蜢,可要眼疾手快。原因有兩個:

1:因為蚱蜢生活在草叢中,身體是綠色或褐色的草叢近似色,難以尋找。即使找到了,只要你一眨眼,它也像蒸發了一樣找也找不到。

2:當你要伸手捉它時一定要速不容遲,一把捉住它。不然等它知道有危機來臨時便輕輕一跳,就消失了。如果你再找,可能是枉費心機, 一跳最多有兩米左右哩!

一天了,我最大的發現就是蚱蜢只是個逃跑專家,只有逃跑在行,它一會兒做巢,是個流浪漢,二不會專家找吃得,只吃自己身邊兒送上門來得,另外它一不吃肉。但是我又有疑問了,蚱蜢在下雨,即沒自己的洞又沒自己佔領的現成的洞穴,它去哪兒躲雨啊?不過剛好,那天下了點太陽雨,讓我知道了,原來下雨時它就跳上樹,躲在葉子反面,就不會變成落湯雞了。

動物觀察日記 篇4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上,小螞蟻來到公園散步。走著走著,小螞蟻驚喜地發現草叢裡躺著一個龐然大物——一跟大骨頭,它高興極了。心想:如果我把這根骨頭帶回家,可以吃上半個月呢!於是,小螞蟻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去搬骨頭。可是,骨頭卻紋絲不動。小螞蟻急得團團轉。

突然,小螞蟻想起了一句話“團結力量大”。於是,小螞蟻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趕緊跑回了家。它叫來兄弟姐妹們,叫來了爸爸媽媽。一群螞蟻在螞蟻爸爸的指揮下,一、二、傘,一起把骨頭抗上肩。“嘿呦嘿呦”螞蟻們扛著骨頭往前爬,骨頭也慢慢地向前移動。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終於把骨頭扛回了家。螞蟻們歡呼雀躍,慶祝著勝利。他們一邊品嚐著每位的食物,一邊欣賞著外面的風景。這真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動物觀察日記 篇5

20xx年2月7日星期四:

今天我在奶奶家的門口看見了幾隻,便想到科學作業讓我們觀察小動物,於是我就把這幾隻蝸牛帶回家觀察。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直直的觸角上。它的背上揹著一個又圓又大的“房子”,捲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它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有一隻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去了。我連忙跑下去,心裡在為它擔心:它會掉下去摔死嗎?等我到了臺階邊,我看到它淘氣地貼在臺階的邊沿上爬。我慢慢把它們的拾起來,裝進了瓶子裡的小水池裡。

動物觀察日記 篇6

我家的烏龜可有趣了!

它靜靜地趴在水池中,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但是烏龜非常靈敏,迅速將頭和四肢縮排它那堅硬的殼裡,它是那麼懂得保護自己。

烏龜的眼睛黑溜溜的,始終盯著水面,似乎在等待著美味佳餚的到來!

我悄悄地拿起了一塊肉扔進水中,烏龜聽到了聲音,便轉頭看去。它興奮地爬過去,忽然停了下來,看了看周圍,好像在搜查有沒有其它烏龜要來和它爭這塊肉。突然之間,烏龜撲了過去,咬住那塊肉。不多一會兒,這塊網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還有一次,我試圖放進去一條小蝦,看看烏龜會不會把小蝦捉住。可是無論這烏龜怎麼奔跑,也捉不到小蝦。突然,烏龜靈機一動,連忙掉轉方向,等著小蝦自己送上門來。可小蝦沒有料到烏龜會來這一招,沒有做好準備。結果被逼到了角落。我看了心裡想:小蝦小蝦快逃啊!烏龜見了,心裡暗暗高興,以為會捉住小蝦。可是小蝦就在危急關頭想出了好辦法,只見它迅速往烏龜嘴邊的縫隙裡鑽了過去。烏龜沒看清楚,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撲了過去,結果撲了個空。慢慢地烏龜失去了自信,但放棄了捉小蝦的念頭。

我愛我家的烏龜!

動物觀察日記 篇7

今天,我到外婆家去玩,在晚上捉到了一隻螢火蟲,真好王老師叫我們寫觀察日記,我就觀察起螢火蟲來。

第二天早上,我馬上就去看螢火蟲,我發現它還生龍活虎,我高興極了。我驚奇地看見,它尾巴還在發光,猶如一盞永不熄滅燈。

我又輕輕地拿起了籠子看著它,發現螢火蟲全身黃褐色,兩根觸角像兩根黑色頭髮絲,它有一對堅硬地外翅和紗一般內翅,漂亮極了!

中午我和哥哥去捉螢火蟲最愛吃食物——蝸牛。我們在潮溼草地捉到了蝸牛,馬上跑到螢火蟲旁,給他吃蝸牛。原本可愛它,一下子露出猙獰麻醉針,向蝸牛刺去,蝸牛頓時不得動彈,它就一口一口地把他吃掉了。

夜晚來臨時,螢火蟲尾巴更亮了,我迅速把螢火蟲放到空中,它飛走了,和它地同伴組成了星和流我不得不感慨一句:“螢火蟲是最美麗昆蟲。”

動物觀察日記 篇8

其實可愛的動物可多了!有小狗、小貓、鴿子等有趣又可愛的小動物。可我最喜歡的小動物就是潔白又毛絨絨的小白兔。

小兔子給人的第一印像就是潔白乾淨又喜歡蹦蹦跳跳的,還讓人們想起了一首童謠: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因為這首童謠,所以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絨絨。

絨絨全身雪白,兩隻小眼睛血紅血紅的,像一個紅紅的燈籠一樣。一條短短的小尾巴像一個圓圓的雪球似的。一張小嘴像花瓣一樣向外開啟。

有一次,我把一根蘿蔔吊在一根不粗不細的棍子上,就去找絨絨玩了。我拿著棍子,在它面前晃了晃,它眼睛一亮,像俄虎撲食一樣撲向蘿蔔,我把手一抬,它便撲了個空。它又飛撲過來,我連忙一閃,躲過了它的偷襲呀!這小兔子可真機靈呀!我連忙躲到一個隱蔽的地方,看絨絨會有什麼反應。結果,絨絨在地上嗅了嗅,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我,我只好認輸,把蘿蔔給了它,它仰起了頭,那神情,彷彿在說:“認輸了吧,跟我鬥,你還太嫩了!”

經過這件事後,讓我更加對小白兔多了一分敬仰,使我更加喜愛這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

動物觀察日記 篇9

我喜歡的小動物是螞蟻,它長著兩隻小觸角,最愛吃的東西是麵包屑。它們的生活性是:睡在小土堆裡,在玩的時候是用兩個觸角碰來碰去,你看它們玩得真開心啊!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幾隻螞蟻在地上匆匆地走著,過一會我走到小池邊有茶杯接了些水,朝它們衝去。立時,水珠像膠水似的粘住了它們,它們圍成了一個包圍圈,奮力搏鬥,終於衝出了包圍圈,它們又排著長長的隊伍向前走去。它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揹著一粒豆大的麵包屑向前背去。我靈機一動,把麵包屑放到了另一個地方,它們竟很快的找到那裡,又往洞口搬去。

這件事讓我體會到:做什麼事情都要團結,只有同心協力才能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