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七種植廣告詞

才智咖 人氣:1.8W

篇一:三七的栽培技術

關於三七種植廣告詞

三七的栽培技術

三七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藥用價值十分廣泛,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應用歷史。三七不僅有止血祛瘀的功效,製成的藥品,常用於氣虛症等,可以滋補強體,是很好的保健品。種植中藥材三七,即利於農民增加收入,也有利於農業結構調整。 那麼,三七是怎樣栽培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到全國聞名的三七之鄉—雲南省硯山縣,來了解一下三七的栽培技術。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三七的生物學特性。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徵 三七,別名田七、金不換、滇七,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釐米左右。莖直立,光滑無毛。葉片有長柄,3至4片輪生於莖頂,呈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傘形花序,黃綠色, 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至30釐米,花期在6月到8月份。果實近腎形,熟時紅色,結果期在8月至10月份。種子扁球形。主根肉質,短圓柱形,外皮棕黃色。

2.生長環境 三七屬喜陰植物。一般人工栽培三七,都要搭建遮陽棚。三七生長適宜溫度為18至25℃。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範圍廣,但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好。一般土壤含水量為22%至40%,酸鹼度為4.5至8,均可以種植三七。三七生長主要分佈於雲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二.栽培方法 三七的栽培方法主要有以下環節:育苗技術、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田間管理和採收方法。

(一)育苗技術 三七的育苗技術中,以採種和種子處理最為關鍵,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採種與種子處理。

1.採種與種子處理 每年10月至11月,是採種的適宜時節。採種時選取3至4年生、飽滿、無病蟲害、成熟變紅的果實採摘,將採下的果實放入竹篩內,搓去果皮,取出裡面白色的種子。然後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10分鐘,進行消毒處理,處理後的種子放到陰涼處,晾乾表面水分,然後,在三七種子上包裹一層草灰,這樣可以防止害蟲的咬食,並促進發芽。

2.選地整地 栽培三七的場地適宜選擇在地勢較高、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進行。選好土地後,我們來進行整地。把畦做成寬1.2至1.5米,長10米,高30至40釐米的畦床,將畦面土壤,翻耕20釐米左右,整平耙細,放置一段時間,使土壤經風化後進行播種。

3.播種 三七適宜的播種時間在12月份。首先,要挖播種穴,為提高工作效率,播種時可以使用特殊的工具—模板,在模

板上按照行距6釐米,株距5釐米的位置釘上長約5釐米的木釘。將有木釘的一面向下用力壓在畦面上,抬起模板後,畦上就形成了行距6釐米、株距5釐米,深為5釐米的種植穴。然後,將處理過的種子放在播種穴內,每穴1至2粒種子。在畦面均勻鋪撒有機肥,每畦(50畝)用量為200公斤。再鋪上一層松葉,厚度是1至2釐米,起到保溫保溼的作用。播種之後,每隔2天,就要進行一次淋水,以溼潤表層土壤為宜。播種後40至45天,三七苗就出土了,當三七苗高達到6至7釐米時,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苗期管理。

(二)苗期管理

1.澆水與排水 苗期的三七,對水分的需求比較大。一般每隔3天就要進行一次淋水,每次澆水以表層土壤溼潤為宜。並且,在多雨時要注意排水。

2.除草 苗期的三七,要經常除草。這個階段,一般採用人工除草的方式,這是因為,播種時在畦面鋪撒的松葉,不利於使用工具。而且,除草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次數限制,看到地裡有草,人工拔除就可以了。

3.施肥 在三七的苗期階段,一般以施複合肥為主。通常施肥三次,分別在3月份、5月份和7月份,每次每畦用肥量以3千克為宜。施肥方法為:將複合肥均勻撒在畦面上,施肥之後,必須澆水,促使複合肥溶解滲透,不然會燒苗。

4.病蟲害防治 苗期的三七。主要有立枯病和疫病。立枯病的防治方法為:用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連噴3次,時間間隔為2天,效果較好。疫病則用70%代森錳鋅500至600倍液噴霧,每隔3天進行一次,連續3次。當三七苗生長到第二年的12月份,高度可達20釐米左右時,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三).移栽定值 三七的移栽定植一般在12月份進行,主要有選苗起苗、種苗處理、移栽地建設和移栽方法。先來說說選苗起苗。

1.選苗起苗 三七對種苗的選取有著嚴格的要求,要選擇長勢良好、無病害的苗,起苗時,用竹片等工具一下挖到根的最深處,然後用手掐住三七苗的根部,輕輕抖動,將三七苗起出,這樣做是為了減少對根部的損傷,有利於成活。

2.種苗處理 起出的種苗首先用清水將粘在其根部的泥土洗淨,然後,距離根部4釐米左右,剪去莖葉,這是為了減少水分的揮發。

3.移栽地建設 移栽地的建設方法,與育苗時的方法相同,我們就不多說了。移栽地建設工作完成後,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4.移栽方法 三七移栽前,按照株距15釐米,行距20釐米挖圓錐形栽植穴,栽植穴的標準為深7釐米,直徑10釐米。在穴內施加有機肥,每穴用量30克左右,然後,將種苗放置在栽植穴中。進行這個環節時,也要在畦上鋪一層松葉,厚度為一釐米,最後淋水就可以了。移栽後的三七不需要特殊管理,每4天進行一次澆水,即可滿足它的生長。移栽之後,三七的莖葉很快就會長出,當高度低於20釐米時,按照苗期管理方式進行管理,移栽後40-45天,三七的高度超過20釐米後,就進入了田間管理階段。

(四)田間管理:

1.除草 田間管理階段的三七也要經常除草,這時,通常採用人工除草的方法。並且,也沒有時間和次數限制,看到地裡有草,拔出即可。

2.淋水排水 三七喜溼怕旱,需要經常澆水,每七天澆水一次就可以保證三七的正常生長。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塊根腐爛。

3.施肥 田間管理時期,三七主要施用尿素。施肥每年至少4至5次,約每隔1至2個月追肥一次,每次每畝用量30千克左右,方法為人工施撒,施肥時,有些肥料落在三七的葉片上,會燒壞葉片,所以,在施肥時,要用木棍輕打葉片,使肥料落到地上,即避免了燒傷葉片,也增加了肥料的利用率。

4.掐花 花與地下塊根爭奪養分,影響塊根的生長。如果需要留種的話,可以不掐花。

5.遮陽 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陽,遮陽棚高1.5至1.8米比較適宜,三七的遮陽棚一般有兩種材質,一種用遮陽網搭建而成,一種用松樹的枝葉搭建而成,都是防止三七由於強光照射,枯萎死亡。

6.病蟲害防治 田間管理階段的三七蟲害較多,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蚜蟲防治辦法為:用10%吡蟲啉1000倍液葉面噴施,連續3次,時間間隔為2天,效果較好。紅蜘蛛防治辦法為:用20%的阿維菌素1000倍液噴霧,每隔2天噴霧一次,連續2次。經過2年的田間管理,三七就可以採收了,下面,我們來說說採收方法。

(五)採收方法 三七的適宜採收時間為12月至翌年1月,這時,三七的莖葉都已經枯萎了,祛除松葉和枯萎的莖葉,用鎬頭將埋在地下的三七根莖挖出。挖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夠太用力,以免損傷根部。 觀眾朋友們,今天,我們向您詳細介紹了三七的栽培方法。三七不僅用途廣泛,而且市場前景廣闊,人工培育三七,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希望通過本片,使更多的農民朋友掌握這項技術,走上致富之路。

【田間管理】

1.調節蔭棚透光度:早春透光度大些,以60環左右為宜,使幼苗鍛鍊粗壯。5—10月份成半陰半陽透光度50%左右。蔭棚四周圍籬的西面和向風面,透光度應較小,陰涼的地方應稍大。

2.除草、追肥和防旱:要經常除草,根系裸露的地方要及時用細土覆蓋。追肥多用農家肥小量多次,每月1次,每次每畝1 000千克左右。開花結果期應增施磷肥。施肥採用撒施,然後撥動覆蓋在畦面上的稻草,使肥料落在畦面。土壤保持溼潤,含水量25~30%為宜,如出現乾旱,應在傍晚澆水。

3.摘花薹、摘花葉和撐花梗:三七6月抽薹。不留種的植株,應及時摘薹,摘薹可增產50%以上。留種的植株,花序旁生的小葉叫做“花葉”,應摘除乾淨,減少養分消耗。結果株應在植株旁插小竹竿,用小繩將果序拴好,避免因結果多而使花梗倒伏。

4.冬季護理:冬季莖葉衰老,將地上部剪除,徹底清園,將雜物搬出園外燒燬,再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全面噴灑消毒。

【病蟲防治】

1、黃鏽病:植株莖葉長滿鏽斑。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噴0.1一0.2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00~300波爾多液等。

2、炭疽病:受害部位出現褐色病斑,導致落葉和莖枯扭折。調節蔭棚透光度均勻;用65%代森鋅300倍液或1:1;200—300波爾多液噴灑。

3、黑斑病:危害莖葉和果實,導致葉枯或果實黴爛。採用65%代森鋅300倍液或退菌特500倍液噴霧防治。

4、白粉病:受害莖葉或果實出現粉白色病斑,噴0.1一0.2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

5、紅蜘蛛:吸食植株汁液,使葉片變黃,果實萎縮。採用0.1一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 000滅掃利噴殺。

【採收加工】

三七以根入藥。種植3年可收穫。8月份在開花前採挖,這時養分豐富,質量好,稱“春七”;另一時期是11~12月份採收,此期因結果而養分消耗在果實上,造成塊根皺縮,質量下降,稱“冬七”。摘花薹的植株,可推遲至1(轉載於: m 書 業 網:三七種植廣告詞)1月份收穫,不但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將採挖的塊根,去掉莖葉,洗淨泥土,將支根、鬚根和根莖剪除,塊根按大小日晒或文火烤(溫度40~50℃),烤至六成干時,要邊烤邊搓,反覆3—4次,使其光滑圓整,烤至堅實到牙齒咬不動即可。

篇二:三七的種植與栽培

三七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個生長週期。通常,兩年以上的三七在一個生長周期內有兩個生長高峰,4—6月的營養生長高峰和8—10月的生殖高峰。三七種子的發芽溫度為10—30℃,最佳溫度為20℃,種子的休眠期為45d—60d,種苗在休眠過程中需要經一段時間的低溫處理才會萌發,而且對光的反應非常敏感;傳統認為需要自然光照30%才能正常生長髮育,故三七蔭棚有“三成透光,七成蔽蔭”之說;據最新研究表明,最適宜的三七棚透光度為8%—12%,超過17%三七的生長就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三七從播種到收穫,要經3年以上的時間;一年生三七的根通常用做種苗,從第二年的植株起便能開花結實,一般7月現蕾,8月開花,9月結實,10至11月果實分批成熟。 通過栽培實踐,瞭解到三七生長過程中,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強烈陽光的直接照射。

三七是典型的陰生植物,這種生態習性與三七本身的組織構造特徵相一致。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七農,對三七生長髮育期適宜的光照條件,大致為三成透光七成遮陰,在具體做法中又根據三七株齡及不同生育期中透光的需求而有所區別。根據一年中的氣候狀況及生育期特點,通過調整天棚上廕庇物的疏密程度,調節園內的透光度。例如在5月上旬,正值各類三七苗的生長初期,此時年降水量偏少,太陽輻射光較強,且日照時數長 ,為維護這一階段三七苗的正常生長,應適當加大廕庇度,棚內的透光度約為25-30%。進入雨季後,由於雲量增多,大氣溼度增大,日照時數比春季減少,總輻射也較低,而三七正進入生長旺盛期,此時宜減少廕庇,加大園內的光照,透光度可增加到40%,具體控制園內廕庇度的多少,需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種植栽培

1、選地、整地: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或砂壤土。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閒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釐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千克,餅肥50千克,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釐米,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釐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種子處理: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蔭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人竹篩,搓去果皮,洗淨,晾乾表面水分。用65%代森鋅400倍液,或50%託布津1000倍液浸種10分鐘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採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儲存。

(2)播種: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釐米×5釐米進行點播,然後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以腐熟農家肥或與其它肥料混臺),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溼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用種7萬-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千克。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

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千克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1.5~2千克的為二級;1.5千克以下的為三級。移栽行株距:

一、二級為18釐米×15~18釐米;三級的為15釐米×15釐米。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鋅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佈於15釐米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溼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柵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製行條作棚柱,柵頂拉鐵絲作橫樑,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髮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用50~100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1次混臺有機肥(廄肥、草木灰2:1),每畝用2000千克,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千克,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再施混合肥2 000-3 000千克。

(5)打薹: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選地:三七多系家種,栽培土地宜選擇向陽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質黑壤土為佳,灰土次之,紅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選地是引種三七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選海拔700—1500米、東陽、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區或丘陵平原地區,病蟲害比較嚴重,而且葉片常出現早期脫落現象。經驗證明,宜選陰涼通風,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陰的山坡

為好。

搭棚:搭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木柱、木橫樑結構的天棚,即用木條、竹條構成,棚高

5.5—6尺。另一種是木柱鐵線結構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的天棚,即用鐵絲代替橫樑,柱距8尺左右,每畝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調節光照和溫度。根據不同季節和溫度的高低而進行調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較弱,可以稀蓋,一般透光度可為65%—75%,以後隨光照的增強和氣溫的升高而逐漸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蓋稀些,

南坡光強可蓋密些。

作畦:作畦一般需順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間操作。畦寬為1.8—2尺,畦高5—6寸,畦長可隨地形而定,溝寬1尺,畦面呈魚背形。作畦後,於畦面每畝施基肥30—50擔,基肥的比例為牛糞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過磷酸鈣、骨粉)再加30斤左右。

基肥必須腐熟後施用,均勻撒佈在畦面,與土壤充分混合。

選種播種:選三四年生三七所結的果實中成熟和飽滿的種子,在冬季10—11月間,隨採隨播,播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後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蓋一層,上面再蓋草皮一層,促進其種子發芽。採用點播方式,行株距為3×2寸或3×3寸,每畝需種28—32萬粒,覆土4—8分厚,稍壓後再覆蓋一層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劑消毒),以防止雜草生長和水分蒸發,又可防止陰棚漏雨打爛畦面,影響幼苗生長。覆蓋厚度為

0.3—0.5寸,覆蓋畦面約80%。

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長一年後(俗稱“籽條”)必須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須與苗床用同樣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間進行。將苗床的“籽條”掘起,剪去莖葉,俗稱“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蓋本土寸許,按7×6寸或8×6寸行距開溝,溝深1—1.5寸,栽苗時,使苗與溝底呈20—30度角,邊栽邊蓋土,厚度以不露出芽頭為準,不宜太厚,

再蓋約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見土為原則。

調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對三七生長髮育有著密切關係,透光度過小,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也少;透光度過大,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稍小為45%—50%,秋分後氣溫轉涼,透光度可逐漸擴

大為50%—60%。

除草追肥:不論一年或兩年以上園地,必須做到見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則7—8次,約每隔1—2個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約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達70%時進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葉時,每畝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過磷酸鈣50斤,發酵後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第四次在7月份,

施綠肥(將綠肥切碎漚制發酵),將發酵好的綠肥均勻撒佈畦面。

冬季護理:主要是清除殘葉,稀疏圍籬(調整透光度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圍籬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劑消毒),目的是為了調整棚內溫度、溼度

和減少越冬病蟲。然後於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 種植栽培

1、選地、整地: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或砂壤土。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閒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釐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千克,餅肥50千克,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釐米,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釐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種子處理: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蔭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人竹篩,搓去果皮,洗淨,晾乾表面水分。用65%代森鋅400倍液,或50%託布津1000倍液浸種10分鐘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採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儲存。

(2)播種: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釐米×5釐米進行點播,然後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以腐熟農家肥或與其它肥料混臺),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溼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用

種7萬-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千克。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千克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1.5~2千克的為二級;1.5千克以下的為三級。移栽行株距:

一、二級為18釐米×15~18釐米;三級的為15釐米×15釐米。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鋅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佈於15釐米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溼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柵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製行條作棚柱,柵頂拉鐵絲作橫樑,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髮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60%。

(4)追肥: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用50~100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1次混臺有機肥(廄肥、草木灰2:1),每畝用2000千克,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千克,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再施混合肥2 000-3 000千克。

(5)打薹: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篇三:三七栽培技術

三篇致富篇

第一章 三七栽培及病蟲害防治

三七GAP栽培技術

三七人工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栽培歷程中,廣大七農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但隨著我國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草案)的頒佈和實施,所有中藥材的生產管理必須達到並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GAP認證,生產出的藥材才能成為合格產品進人藥廠及流通領域。為此,文山州三七研究所根據GAP的要求,結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制定出三七GAP栽培技術規程,以指導三七生產儘快達到GAP認證。

第一節 良種選育規程

三七在由野生變家種及人工栽培的漫長過程中,一直沒有進行過品種選育工作,至今沒有品種之分,仍然為一混雜群體。因此,目前在生產上選留優質高產抗病良種對保證三七產量、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三七良種選擇方法

三七生產用良種應採用“集團選擇”的方法進行選擇。具體方法是:在三七長勢良好、無病或病害很輕的七園中挑選植株高大、莖稈粗壯、葉片厚實寬大、無病的三年生三七為留種植株,並做好標記,精心管理。至11月中旬開始收集第一至第四批飽滿、無病的果實留種。病害發生較多而嚴重的七園植株不能留種,否則會因種子帶菌而導致苗期病害的發生;此外,尾籽發芽遲緩,生長勢弱,抗病性較差,也不宜留種。

二、三七良種貯藏方法。

挑選出的三七果實經過搓揉洗去外果皮後所得的種子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消毒15分鐘,撈出進行貯藏。以促使三七種子通過休眠期完成其生理後熟作用。貯藏時間一般為45-60天,方法:準備含水量為20%-30%的細河沙,將藥劑處理後的三七種子與河沙分層置放於竹製容器中,並貯藏於潔淨、通風的環境,河沙含水量保持在20%-30%.

注意:每間隔15天檢查一次,以清除腐爛、黴變的三七種子或調節溼度以控制種子發芽。經貯藏的種子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種。

三、良種的生產

三七良種的生產過程如下:

(一)選地

七園應在大氣、水源無汙染、土壤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量不超標(見表1)的地區,選擇中偏酸性砂壤土、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不超過150°),8年內未種過三七的地塊種植。

表1 三七土壤農殘及重金屬最高限量表

(二)分級、播種

良種七園所用種子應選擇達到一、二級種子質量標準要求的種子進行播種(見表2)。

三七良種的播種時間為12月至翌年1月中下旬。播種前,用58%瑞毒黴錳鋅+25%葉枯寧可溼性粉劑+水,按1:1:600比例浸種15一20分鐘;或用福葉混劑(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十25%葉枯寧可溼性粉劑,按1:1混合而成)按種子重量的0.5%拌種後播種。

播種密度為4釐米x5釐米—5釐米x5釐米,每畝播種量18一20萬粒。

表2三七種子分級標準表

(三)七園的管理

1、調節蔭棚透光度:一年七要求透光率8%一12%,二年七要求透光率12%一15%,三年七要求透光率為15%一20%。要根據三七的不同生長時期,及時調整蔭棚透光度。

2、摘除弱、病植株的花蕾:6月以後三七進人現蕾期,此時應將二年七的花蕾及三年七弱、病植株的花蕾摘除。

3、保持七園溼度:8-9月是三七的開花期,此時應保持園內空氣溼度在75%一85%之間,以利於開花授粉。若空氣溼度不夠,應在園內進行人工噴水;溼度過大則需開啟園門進行調節。

4、吸引昆蟲授粉:昆蟲的多寡與三七的結籽量密切相關,在三七盛花期噴施1一2次0.1%一0.5%的食糖或蜂蜜溶液於三七花蕾上,可吸引昆蟲前來授粉。

5、降低農藥的使用濃度:三七花序對農藥較敏感,易產生藥害,因此制種園三七使用農藥必須謹慎,使用濃度應為常規用量的2/3。

6、定期追肥:以農家肥為主,每畝每次用有機肥2500千克,分別於4月(展葉期)、6月(現蕾期)、9月(開花期)三次施入。每次還應輔以三七專用複合肥15-20千克,硫酸鉀10一15千克。

7、葉肥及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在三七展葉期、現蕾期分別噴施雲大120(三七專用型)0.3%,楊康葉面肥400倍液或“前力-512"三七專用型葉肥300倍液2一3次。在開花期、綠果期分別噴施細胞分裂素500倍液2次。

四、果實採收

三七果實於11月中旬開始陸續成熟,可進行採收。應選擇色澤鮮紅飽滿、果皮無病斑、損傷的果實,分批採收,分批貯藏。

第二節 育苗技術規程

在三七生產中,使用良種是保證三七種苗質量的關鍵,而種苗質量與三七產量、質量的形成關係重大。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還必須掌握三七種苗生長與各環境因子的關係,制定適宜的栽培技術措施,保證三七種苗質量。

一、育苗技術

(一)選地、整地

1、選地。與良種七園的選地方法相同。

2、整地。種苗用地播種前需要進行三犁三耙,第一次翻犁時間為11月初,以後每隔15天翻犁一次,翻犁深度為30釐米。要求做到充分破碎和翻耙,將各土層中的病菌及蟲卵翻出土面,經陽光充分暴晒死亡,減少次年病原及蟲卵的數量,減輕病蟲的發生。

(二)土壤處理

為預防三七土傳病害及地下害蟲的發生,在播種前,當土壤pH值在

5.5一7.0時,可結合倒土理廂,每平方米施用75一100克生石灰或65%敵克鬆可溼性粉劑10-15克或用本標準操作規程中允許使用的其它農藥品種進行土壤噴霧處理。

(三)造園

目前,根據蔭棚所用材料不同將三七遮蔭棚分為二類:

1、專用塑料遮陽網蔭棚。該類蔭棚的建棚材料為三七專用塑料遮陽網。其建造方法:按3.0米×1.8米打點栽叉,用大杆(或鐵絲)固定好後,鋪蓋三七專用塑料遮陽網,在頂面加放壓膜線(即8號鐵絲)於兩排大杆中部;然後,每空再用細鐵絲作“人”字狀將壓膜線拉緊固定於左右兩七叉中部,使蔭棚呈“M"型,以利防風和排水。蔭棚高度以距地面1.8米左右,距溝底2米左右為宜。園邊用地馬樁將壓膜線拉緊固定,整個遮陽網面應拉緊。

2、傳統蔭棚。該類蔭棚的建棚材料為山草或杉樹葉。其建造方法:按

1.7米×(1.7一2.0米)打點栽叉,鋪上大杆(或8號鐵絲)固定,每空放置4-5根小杆,鋪蓋頂棚草(或作物稿稈),在頂面加2-3根壓條,

調整透光率在10%-12%之間後將小杆固定。應注意蔭棚透光度儘量做到均勻一致。

此外,部分七農採用遮陽網與山草(或杉樹葉)按2-3米距離,交替建蓋蔭棚的方法,也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四)作床、播種

1、苗床規格。三七苗床規格因七園地形而異,平地、緩坡地床高為20一25釐米,坡地床高為15一20釐米,床寬均為120一140釐米。

2、作床方法。苗床床面做成板瓦形,床土做到下鬆上實,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3、播種。播種方法同良種選育。

4、施肥或覆土。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每畝2500千克或細土將三七種子覆蓋,以見不到種子為宜。

5、蓋鋪廂草。將山草切成5一10釐米長,或用松樹針葉,均勻鋪蓋於床土表面,以床土或基肥不外露為原則。乾旱地區或冷涼地區可採用地膜覆蓋。

二、七園管理

種苗七園管理同良種七園管理基本一致,生產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澆水

三七播種後應視土壤墒情及時澆水1次,以後每隔5一7天澆1次,使土壤水分一直保持在25%一30%左右,直至雨季來臨。

(二)除草

用人工每隔7一10天除草一次,保證床面及作業道清潔無雜草。在三七栽培中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

(三)病、蟲、鼠害防治

三七的種苗病害主要有種腐、立枯病、猝倒病、疫黴病、黑斑病;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蟲等。應根據病蟲種類選用DB53055 .8《三七農藥使用準則》中允許使用的農藥種類,按本書第七章所述防治措施進行防治。

(四)追肥

三七育苗期所用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包括家畜糞便、灶灰、油枯、骨粉,不包括人糞尿。有機肥在施用前應先拌磷肥堆漚10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