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觀後感15篇

才智咖 人氣:2.87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展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畫展觀後感15篇

畫展觀後感1

今天,我們天台崗國小組織了一次“墨香南岸,女子書畫展,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校很重視這次活動,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來參加,有區作家協會代表、婦聯主席、作家及企業書法愛好者,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才11歲。雖然天空不作美,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的熱情,全校師生與家長代表穿著雨衣有序來到操場,聽著嘉賓們談著自己對畫畫的感想與體會,我感觸很多。當11歲的小作家雷淼淼帶著她的作品“每天都上一個新臺階”的書法上臺之時,同學們不禁抱以熱烈的掌聲,當她說完寫這幅字畫的

經歷後,同學們再一次將掌聲送給了她,真了不起,如此小的年齡竟能完成如此優秀的作品,真讓人讚歎不已。隨著主持人一聲“墨香南岸,女子書畫展”正式開始,我們便開始參觀女作家們的作品,看著這些飄逸瀟灑的書法、揮毫潑灑的作畫,同學們不時發出讚歎聲。我印象最深的是萬小怡的《嬉水圖》,水中的兩隻鴛鴦畫得栩栩如生,彷彿能聽到它們戲水時的嬉笑聲。丁華老師的扇形作品很有特點,花的顏色不是很鮮豔,但她把背景塗成深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襯托出花的鮮豔。羅心琴老師的作品是《刺花爛漫》,畫的枝幹有濃有淡,有幹有枯,無比美麗。

看完這次畫展,我感嘆這些藝術家精湛技術的同時,更敬佩的是他們對藝術執著的追求與信念。現在的人們,忙於生活,忙於功名利祿,已經逐漸淡忘了我們傳承幾千年的文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將接過“傳統文化”的接力棒,以國學大師季羨林為榜樣,將中國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

我知道,要想達到大師們的造詣,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將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為了理想,我會努力,會奮鬥,每天都上一個新臺階!

畫展觀後感2

今天早上,聽爸爸說要帶我們去參觀一下老年書畫展,我們高興的歡喜雀躍,興高采烈的跟著爸爸走了。

我和妹妹跟在爸爸的後面,走到了老縣政府院子的西邊,那裡有大片大片的綠化帶,還種植著許多棵四季桂,在綠化帶的前面,有一棟不高的樓房,只有兩層。我們上了二樓,到了一條走廊裡,這條走廊裡正面是寬敞明亮的窗戶,裡面是一方潔白的牆壁,牆壁上掛滿了許多幅書畫,參觀書畫展的人可真多呀!這些書畫的種類可真多啊!書的形式有:楷書,草書,金文,隸書,大篆,小篆……畫的形式也有很多:素描,油畫,水墨畫,水彩畫,工筆畫……。聽爸爸說,這寫書畫全都是退休老幹部們的作品。忽然我在眾多的作品中,看到了一幅非常奇特的字。這幅字書寫的是一個特大的‘福’字,是草書。它的奇特之處就是上下左右皆是字,左邊的偏旁像個‘多’字,左下面,像個‘才’字,右邊像個‘壽’字,右下面像個‘田’字,合起來組成個了‘多才’,‘多壽,’‘多田’‘多福’。我們再看看另外一幅畫吧!這幅水彩畫,名為‘和諧家園’,畫的是一群雞,有的是公雞,有的是母雞,還有的是小雞。你們瞧,有一隻母雞孵在雞蛋上正在孵小雞呢!那堆雞蛋中,有兩隻小雞的頭剛從雞蛋的縫隙中伸了出來,還有幾隻小雞在空地上嬉戲打鬧哩!還有一幅書法,寫的是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詩《從軍行》,筆法遒勁有力,是草書寫的,展現在眼前的是滿紙的煙雲,看到這幅書法後,不禁令人聯想起茫茫的大漠,一望無際,荒蕪人煙的景象。

啊!這些書畫可真好看哪!可是,如果沒有這些退休老幹部創作的書畫,我們能欣賞到如此精湛的作品嗎?!同時也為我們的祖國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們的國家湧現出了這麼多的藝術家。

畫展觀後感3

小小的展廳裡,明晰的燈光烘托著一幅幅精美的畫作。自己也曾是個戀作品之人,想想曾經小小的成績和幾年冰封沉睡的墨硯,心裡也蕩起了那麼一絲欣喜的氣息。

我“遊覽”著,曾看過許多作品卷的眼睛似乎挑剔了許多,確實,肯定作者非凡的筆鋒,妙幻的色彩配比,然而觸動我心的卻沒有,有些憾然……

路本不長,到了“卷末”愈發覺得無趣,漫不經心的掃視,猛地住了,似乎是被什麼輕點了心潭的水,但漣漪卻盪滌不絕。凝視,便是翻湧無阻的海浪,捲起千丈驚濤拍岸,那一點粉紅在枯黃中格外鮮亮,高潔傲岸,清麗典雅。

沒錯,是菏!漫天的枯葉頹萎地垂下舞裙,沒有氣力地說著放棄,純粹的秋的顏色,葉似暮年老人的面板,偶爾的突起的葉脈掙扎著,無奈著,但她,紅得那麼熱烈,粉的那麼豔美,紅與粉的背後不是碧天,而是枯葉,或許因為她是剛烈不是柔美……

《詠菏》?何以之詠,又何以為菏呢?

菏,或許寄予你情感的作者,也不知如何定下你的名字,便在圖下加了詩句的吟詠,悲我未能抄錄,悲我沒有那麼好的言語去描繪你。

我望著你,望著你光亮的外表反射出的自己。她很年輕,她有那麼多夢想稚嫩的心經不起風雨。或許吧,寂寞同你一樣無聲佇立,靜了,周圍的一切變作白幕,這裡只有我望著你,望著不是我的自己。我應怎樣面對?同你一樣佇立於秋日的蕭瑟,多麼渴望有同你一樣的姿態傲視蒼穹。但我無法釋然,面對冰冷的現實我包裹著自己,將何去何從?

霎時,菏在眼前搖動,綻開得更大更豔,一陣清香撫著我無邊的心跳,述說著曾經的艱辛,我似乎懂了些,似乎悟出些……

散了,離開了……

風涼意未減,狂奔回教室的路上,下弦月的伴隨引我到一個未開的野菊,望著同菏一樣的顏色,我猛得一驚,笑了,撫她:“要開花,一定會開花,像菏一樣”,伴著這句話相信我會到遠方。

畫展觀後感4

昨天幾位朋友約我出去走走,繁華都市看到的是滿眼沒有民族特色的建築群,就像雄偉的“水泥森林”我們無心去瀏覽服裝城和百貨店,而鎖定的目標就是書店和畫廊及藝術展示館,對於畫展我近年看得很多,當代藝術我認為大多是寧靜不足,浮躁有餘。故平時寧可在家欣賞歷代大師的畫冊,覺得這樣比看那些跟風時尚的現代藝術養眼得多,但與朋友們在一起你總不能單獨站在展廳門口不進去吧。

畫廊和藝術展廳裡的作品五花八門,有傳統,也有用各種手段製作出所謂的現代派藝術,五彩繽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我朋友是搞文字的,對藝術雖喜歡但在欣賞方面沒有多大悟性,只要看到書畫情緒就很激動,朋友說現在的優秀畫家多如牛毛,真是藝術的春天。其實他對藝術作品的優劣是一無所知,他問我對這些展品看法如何?在老朋友面前我便直言,我說,我對當今的繪畫看法正好與你相反,現在用兩句話來概括比較恰當,即:“以俗為美者不少,以新唬人者更多”看到畫廊裡稱之為傳統的作品時,就想起大翻譯家傅雷在1944年寫給黃賓虹信中說,一些畫家作品“甜熟趨時,上焉者,整齊精工,模仿形似,下焉者,五色雜陳,難免惡俗,離藝術則遠矣。”在中國傳統的書畫上對於作品的氣息非常講究,一幅佳作首先給人一種高古雅逸之氣。但現在這些作品予人以媚俗和浮躁之氣,還有江湖氣、匠氣。好作品應該淨化人的心靈,不能讓人感覺是一種精神汙染。

至於那些搞視覺衝擊力的西式時尚畫家,他們閉口張口談創新和現代感,如果說要切入現代,不是一種單純以形式去切入的問題,這些搞現代的人大部分是從國外的傳統學來的,他們為什麼不可以用自己老祖宗的方式呢?崇洋者也要學學老外們是怎樣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位德國學者說:“任何民族首先要站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立場上去自己發展文化,這是最基本的,沒有任何可以懷疑的。”中國畫在當代己進入了一個大家齊“創新”的誤區,似乎不創新就不顯出畫家的才華,就出不了成就,折射出當代一些畫家存在著一種浮躁心態。藝術家如果是為了創新而畫畫,則可見是何等的功利又何等的虛偽。優秀的藝術是沒有新舊之分而只有優劣之別,所以畢加索說:看非洲的藝術每天都是新的。

當然,中國畫的發展必須要創新,突破。但這一定是虛心學習,潛心研究的基礎上,在對中國畫有非常深刻認識與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創新”的可能。對“傳統一路”的誤解,直接始自康有為不知天高地厚貶董其昌與陳獨秀瞎罵四王,這本來僅是他們欲將政治熱情混充藝術鑑賞的一廂情願的論調,其門外之談誤導了一代神志不清的中國畫後學者,這些人盲目地一遍遍講創新,他們不知道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東西,《易經》裡面就講到“變”與“常”的關糸,現在這些喝過迷魂湯的人是光知道變,而不知道常。

中國的現代流行藝術,實則,上焉者,充其量只是西方現代藝術的模仿秀,下焉者是以新唬人一時的快餐藝術。都說現在中國人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窮二白”外國的經典文化未學到手,卻把自己優秀傳統文化丟光了。你看外國人多聰明,他讓中國人去撿他們遺棄了的文化垃圾,他們悄悄地在研究中國傳統博大精深的文化。現在好多畫家滿腦子的功利“生產”出大量俗作,包括一些唬人的現代派文化垃圾也充斥於社會和市場,誤導和影響觀眾眼光,如此迴圈,最後造成一個龐大的藝術趣味偏低的社會環境,而當這些滲透到權力與機制裡被當做“正統”和“主流”予以提倡和鼓勵,中國的藝術就面臨滅頂之災了。

畫展觀後感5

12月18日,我一天參觀了兩個畫展。因為是本市非名流畫家群作品展,也就是每年年終照例舉行的文化政績展示。所以我就不邀請朋友同行,只是自己一人隨便走走看看。

我先去南溪山看市美術館的《首屆桂林市十二縣美術作品聯展》,然後出來南溪山公園門口乘11路公交車到終點站,在七星公園門口的桂林市展覽館看《桂林女子書畫研究會書畫作品展》。觀展的人不多,每一個展覽場地,走一圈也不過半個鐘頭。

《首屆桂林市十二縣美術作品聯展》獲得金獎的作品是一幅油畫《古鎮》,畫面是古民居和石板巷道。畫面的色調有舊居情調。但是,色彩的明度、純度缺乏豐富區別,只是在筆觸大小和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畫面就感覺不到縱深和色彩透視的對比。作者用筆畫出的石板路也沒有用油畫刀畫的那種堅硬質感,缺少響亮強烈的虛實對比。當然,這只是技術層面的觀感。至於畫面氛圍蘊涵的作者人文歷史心態,那將是更高一個層面的內涵了。對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權威專家的應時高論。

我曾經在一位愛好攝影博友的博文中發過一貼評論:寧願相信感覺,而不要迷信權威。因為,權威常常陷於自己的感覺之中,而不能寬容並難以理解另類感覺。

這一帖評論的意思就是:學攝影(其實學什麼都一樣)只能跟老師學技術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藝術處理和創作的層面和領域,就絕不能再迷信老師(特別是自我感覺永遠良好而又好為人師的所謂權威專家)的指手劃腳。老師的指導和建言,只能作為自己終生學習的參考意見之一。一定始終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感覺,才能走好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路。這就像我們對待家中的父母一樣,父母雖然是我們的至親至愛,但我們要想獲得比父母更成功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並尊重父母的愛,又要修正甚至背離父母教導的人生經驗,才能獲得比父輩更大的成功。如果人生永遠停留在嚴父、慈母和恩師的襁褓中,那自己天賦獨立的生命就會永無成熟之日。

學藝、為文、做人,其成長、成熟、獨立之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回味我身的學畫歷程,大致上有於下幾個層次的`經歷:

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法,畫什麼像什麼,能得到同學的讚賞和老師的首肯,就得到了滿足和自信。(自己當時絕對無能判斷老師的能力水平和評價動機。)

二、應時習作能入選參展,甚至獲得評獎榮譽證書,也能滿足一時的虛榮。(當然自己也並不明白辦展方之動機目的和圈子內幕、背景,以及參展者和評委的水平層次。)

三、能參加學會、協會,獲得同行認可和名家指點,心中差不多就以為自己終於成了畫家隊伍中的一員,或者感覺自己已經“自成一家”。(與歷史上的文人相輕相反,現在卻是盛行虛偽的“文人相賀”。所以,絕大多數從藝之

人,在行政化的圈子裡是絕對得不到中肯的批評和平和的探討機會的——因為,這裡只有同玩而沒有競爭。大師永遠是大師,領導也永遠是領導。其餘人等,只是轎伕和陪襯。)

四、脫離體制,離開圈子,孤獨地獨立探索,進入市場而不是進入官場。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哲理、人文、歷史的“畫外功夫”。修棄虛榮虛名,認定大善大美,放棄藝術求“真”。主張跳出名利、傳統、派系圈子,以平民心態、哲人悟性、學者虛懷直面大千世界,涵積畫外功夫,而後進入技法、理論創新之境。

以上即是本人學藝為人生命歷程的幾個發展階段,同好可作參考,亦可一哂置之。

畫展觀後感6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繁榮發展,展現廣大師生高雅健康的藝術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舉辦了首屆師生書畫展。展出了全校師生優秀作品230幅,其中學生作品154幅,教師作品76幅。資料包括水彩畫、剪貼畫、國畫、木刻畫、書法、攝影、十字繡等。

11月3日,學校組織六年級學生去文化廣播中心參觀書畫作品展。我本帶著一種沉重的工作情緒去到展廳,但當我到達展廳後,我的情緒立刻激動起來。哇!展廳裡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畫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方桂珍老師幾幅工筆畫:《微笑》、《三月紅》、《遐想》、《樹下》,畫中的人物描繪得那麼溫雅嫻靜,他們姿態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氣質高貴、清純無暇,心靈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汙染,令人頓生不忍褻瀆的愛憐之情。

這時家長帶著學生陸陸續續進場了,我帶著幾位學生、家長到處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畫,內心開始感起興趣來。我仔細觀望著每幅畫,我發現每幅畫筆法都蒼翠有力,畫的使人覺得實有行雲流水,筆走龍蛇之感!讓人感到藝術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學們的畫,那更不用說了,畫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們又來到書法作品展區,一個個毛筆字清秀俊逸,透露著深深的文化氣息,同時也激起了我對書法的興趣。我又仔細一看,這些書法作品的作者竟然就是年齡那麼小的孩子!真就是為他們感到自豪。一位家長觀看完這些作品,不禁地讚歎到:“河田國小能夠舉行這麼大的書畫展,真不簡單呀!”我聽了,心裡樂滋滋的。

看完了書畫展,我感覺很不錯,能欣賞到藝術,能看到辛苦的傑作,能看到繽紛色彩的世界!同事們和學生們的那些傑作,使我的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我,與他們相比我實在就是太慚愧了。也許我該身體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狹隘,認真汲取知識的養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畫展觀後感7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繁榮發展,展現廣大師生高雅健康的藝術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舉辦了首屆師生書畫展。展出了全校師生優秀作品230幅,其中學生作品154幅,教師作品76幅。資料包括水彩畫、剪貼畫、國畫、木刻畫、書法、攝影、十字繡等。

11月3日,學校組織六年級學生去文化廣播中心參觀書畫作品展。我本帶著一種沉重的工作情緒去到展廳,但當我到達展廳後,我的情緒立刻激動起來。哇!展廳裡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畫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方桂珍教師幾幅工筆畫:《微笑》、《三月紅》、《遐想》、《樹下》,畫中的人物描繪得那麼溫雅嫻靜,他們姿態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氣質高貴、清純無暇,心靈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汙染,令人頓生不忍褻瀆的愛憐之情。

這時父母帶著學生陸陸續續進場了,我帶著幾位學生、父母到處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畫,內心開始感起興趣來。我仔細觀望著每幅畫,我發現每幅畫筆法都蒼翠有力,畫的使人覺得實有行雲流水,筆走龍蛇之感!讓人感到藝術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學們的畫,那更不用說了,畫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們又來到書法作品展區,一個個毛筆字清秀俊逸,透露著深深的文化氣息,同時也激起了我對書法的興趣。我又仔細一看,這些書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齡那麼小的孩子!真是為他們感到自豪。一位父母觀看完這些作品,不禁地讚歎到:“河田國小能夠舉行這麼大的書畫展,真不簡單呀!”我聽了,心裡樂滋滋的。

看完了書畫展,我感覺很不錯,能欣賞到藝術,能看到辛苦的傑作,能看到繽紛色彩的世界!同事們和學生們的那些傑作,使我的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我,與他們相比我實在是太慚愧了。也許我該身體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狹隘,認真汲取知識的養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畫展觀後感8

新年伊始,永珍更新。2月14日,岐山關中大廈門前彩門奪目,鞭炮齊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曹宇先生從藝五十年暨師生書畫展隆重開幕。來自社會各界的書畫名家、曹宇先生弟子及省市領導約千餘人匯聚西岐,於關中大廈八樓展廳內觀賞作品,暢談藝術,座談交流。此次展覽嘉賓之盛,規模之大,氛圍之濃,讓我深受感染,不由生出感慨和敬佩之情。

因為自己是書畫圈外的人,也不懂書法藝術,卻無意中認識了一些圈子內的老師和朋友,和書畫結了緣。這次,承蒙趙老師邀請,我這個即不會寫毛筆和硬筆書法,又不會畫畫的人,也充當了嘉賓中的一員。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參加了曹宇老師從藝五十年暨師生書畫展座談會,參觀了這次不平凡的展覽。雖然對曹宇老師的篆刻、書法、繪畫、剪紙已早有耳聞,卻遲遲未能謀面。通過這次展覽和座談交流,讓我對曹宇老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藝術的力量和執著的追求,讓我這個不是藝術圈的人也深受感染,頓生欽佩和敬仰之情。

當日展廳內,熱烈的氛圍,激情的場面,湧動的人群,這無疑是對曹宇老師從藝五十年藝術生涯的總結和定位。尤其是,藝術界老前輩們專業的評論和點評,讓我感受出了有一種自然的原始光芒在曹宇老師身上閃閃發光。正如大家所說,曹宇老師他即是一位思想家、藝術家,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一位奇人。他獻身藝術生涯五十載,追求真實、自然、平淡、永恆,這是他的一種境界、一種作為、一個文化人的心態。

此次展覽取材豐富,風格迥異,作品大多都是出自曹宇老師和他的學生之手,而且參展的作品都是經過統一裝裱,皆為新作。因為自己不懂書法,對專業的評論術語更是陌生。因此,只能欣賞各位老師的佳作,卻不敢妄加評論。以上所述,也就個人的觀後感,用外行話做以總結,不到之處,還請曹老師多見諒!

畫展觀後感9

作為美術欣賞課活動的一部分,上週四我隨著我們系的師生一同來到江西藝術中心參觀陳丹青畫展。在幾個小時裡,每一個同學都認真地欣賞了自己喜歡的畫作,也收穫了許多。

舍斯托夫說:“人就是向現實轉變而尚未完成轉變的可能性”。時間、友誼、藝術,是本次展覽的主題,由三位畫家相識四十年來的故事與作品,作為主線,敘述青年時代的理想,油畫實踐的軌跡,圍繞藝術的友誼。四十年來,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滿戲劇性的起伏與變化:林旭東由油畫轉向版畫,繼而轉向電影,又回到油畫;陳丹青的繪畫與書寫生涯,已為公眾熟知;韓辛從上海、美國、北京的藝術遊歷,則是一個少年成長為自由畫家的典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陳逸飛、劉小東、賈樟柯,是這三位畫家長期友誼的見證人。而三位老友的各自陳述,使我們有機會進入時光隧道,目擊時期自學一代如何成才,為今天的藝術教育提供了生動鮮明的對比與反思。

展廳入口的大幅黑白照片,是20年三位老友騎著自行車穿越上海的弄堂,笑得非常開心,一如他們的年輕時代。那是動亂的年代,歲月荒荒,他們躲在角落偷聽蘇聯錄製的歐洲古典音樂,自學繪畫,彼此玩笑,九十年代,三個人各走各的路,到了新世紀,又湊到一起畫畫,聆聽當年的曲目,依然彼此玩笑??在展廳中,四十年的光陰轉化為物質與文字,在展館的牆上交錯並置,燈光下顯得很靜很亮。

門首兩側的牆上是三位老友的三篇自述,作品由左右兩端展牆掛開,按年代順序,依次分段,向展廳深處延伸:啟始於70年代三個自學少年的自畫像,以及歐洲各名作的臨摹,終結於各自的寫作和創作,每一展室印在牆上的解說文字,關於畫,關於人。陳丹青與韓辛各寫了十餘段,林旭東寡言字僅寫了三段。此外,半數以上的畫配有圖說,韓辛與陳丹青各佔一半,這是兩個話多的人,一個愛聽表揚,一個樂於誇獎。

林旭東寫道:一天上街,在淮海路上迎頭就遇見了病後的丹青和他爸爸。以後就開始你來我往地時常見面。有時他會和爸爸或者弟弟一起來。他爸爸和弟弟的形象俊朗,常常成為丹青習作的物件,後來丹青畫的康巴漢子,骨相結構中也有他們的影子?他這幾年的畫中,我比較有感於他的印刷品寫生,形式上是他在美后期影象並置的延續,但已不只遊戲概念,娓娓道來的是他的衷腸,歲月蒼桑,世事難料,畫家能守住的也只有這幾本舊畫冊,在無人喝彩中自有一種從容與淡定,波瀾不驚中題材已被超越:在一筆一劃的把玩中,他營造著安放性命的處所?韓辛畫得很多,水粉畫,畫的多是風景和靜物。

在畫展中找他們的“進步”與“退步”,或者比照誰畫得更好,都是無趣的,都是觀看與認知的障礙,因展覽所能呈示的意涵,是三個獨立的人如何與境遇周旋,如何與自己的愛與才能糾葛,如何在不同的時代“畫什麼”,“怎麼畫”而他們頑強信守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愛,雖然這份愛遭遇了不斷改頭換面的時代。提醒是必要的,即:此展本身是一件完整的,難以分割的作品,單獨看一件作品,一個人的作品,一個年代的作品,便沒有看見這個展覽。

繪畫,是畫家的終身自我教育,眼界,是基本的條件,而眼界,通常指向別人的作品。其實,自己的作品也在教育自己,並賦予對繪畫的認知,這是一個使作者成為觀眾的畫展。

畫展觀後感10

童年是天真、快樂、燦漫的,在這夢想起航的春天,我校舉辦了一個名為“快樂二小,幸福童年”的書畫展。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圖書館看書畫展。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冒著大雨來到了圖書館。

走進四樓的展覽室裡,人頭攢動,整個展覽室熱鬧非凡。雖然外面下著大雨,但也無減同學們來看畫展的熱情。一走進展覽室,映入我眼簾的是那些筆走龍蛇的詩句和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最讓我欣賞的是那幅寫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作品,那些字結構嚴整、龍飛鳳舞。這些書法作品的作者全部都是和我年齡相仿的同學!我真羨慕他們,可以寫得一手好字,相信他們在家練習是很刻苦的。

再走進去裡面,就是畫展區了。各種各樣的水彩畫、素描畫、油墨畫出現在我眼前,琳琅滿目,讓我目不暇接。它們的畫色彩斑斕、栩栩如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在這麼多畫當中,我最為喜歡的是一幅名為“油菜花”的水彩畫。這幅畫以黃色、綠色為主調。畫中,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信步走進金色的海洋,大片的油菜花如火如荼地盛放,彷彿沒有邊際,令人彷彿置身於童話世界中。看著看著,我也彷彿置身於其中,站在油菜花花田裡,和畫中的小朋友嬉戲玩耍。其它的作品都畫得非常逼真,這些畫的作者很多都是低年級的小同學,他們畫的畫不但顏色搭配協調,而且充滿了幻想的色彩。

最後,我走到了“變廢為寶”的展區。只見桌面擺滿了一個個以生活廢品製成的精美作品。看,那一個用小木棒做成的風車,在桌子上轉動了起來,轉呀轉,轉出了我快樂的童年回憶。在風車旁邊還有一個用冰棍棒做成的鞦韆,鞦韆上坐著一隻小兔子,鞦韆在微風中蕩了起來,小兔子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桌子上還有許多精美的作品,這些作品都各有千秋,每一件作品都讓大家讚歎不已。

時間過得真快,展館要關門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圖書館。這次的書畫展,我觀賞了許多精美的書法繪畫作品,讓我受益良多。

畫展觀後感11

早就聽過3D電影,自己也親身體驗——帶著3D電影專用眼鏡看過。畫面逼真,十分刺激,但是,3D畫展?可沒有聽說過,是不是也要帶著3D眼鏡看呢?帶著許多疑問,我進入了這個展覽。

工作人員直接領我和表姐進入了展廳內,隨後便關上了前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xx”總統,“xx”站立在那兒,友好的伸出右手,逼真的樣子彷彿真人般。我也伸出右手,“咔嚓——”,和“xx”來了個“友好合作”。接著我看到了一張畫,上面有兩個翅膀,看起來十分華麗,用現在常用的詞來形容就是“高大上”。表姐這時便迫不及待地奔上去,讓我趕緊拍。不得不說,這個3D畫展雖然用肉眼看的立體感不是很強,但是照片的效果卻是槓槓的——十分立體。

繼續深入展廳內,許多充滿了創意的3D畫接踵而至,如同一個3D畫盛宴一般,奇思妙想與3D畫結合起來,給人無限遐想:流著口水,張牙舞爪卻被從畫框里拉出來,眼神中似乎還隱藏著不甘;馬戲團的小丑魔術師變出了一帽子沉甸甸的美元;巨龍在破碎的浮空岩石中穿梭,翱翔;坐在公園長椅上聆聽著白裙天使的美妙的小提琴演奏;與北極冰屋外怪叫著撲進來的北極熊”生死一戰“;提起山水畫卷卻一不小心讓其中奔騰的河水傾瀉而出;福安名小吃店的廚師用力地把一籠包子抬起;拿著消防隊的泡沫滅火器對著畫框中火龍噴吐出的火焰一陣亂噴??

每一張3D畫都是設計師的獨特想法,不同的畫有可以不同的姿勢,相同的畫也可以有不同的姿勢,為了不與別人的創意重合,倒是想了不少姿勢。3D畫展還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興趣,有的小朋友還興奮地說:”我長大也要做一個3D畫創作者!“

中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在我們這些祖國的花兒身上,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國家,為民族爭光!

畫展觀後感12

在美術老師的帶領下,有機會參觀了藝術設計學院的的畢業設計展,看到一件件包含他們心血的精美之作,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被他們的創意深深折服。無論是珠寶設計、工業設計、或是廣告設計,都包含著他們十分的誠意,從而使作品更加溫馨,更加充滿人情味。

珠寶設計中無論是現代鎖形系列首飾設計還是從不同的視覺角度進行設計的放射蟲的魅力的系列首飾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震撼我的是“愛”系列設計和蘇州園林“窗”的變形。“愛”系列的靈感來自於東巴文“孕、雨、火、時間”的變形與設計,體現了母愛深深地崇敬和人性中非常美好的一面,將古代文字文化與現代首飾設計相互結合,將現代與復古相結合,現代民族風情融入自己的想法,進行變形,以現代審美意識、造型觀念和表現形式對傳統的東巴文化的視覺元素進行再創造。而另一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園林中的窗戶,採取蘇州園林中窗戶的圖案樣,設計過程取其精華,加以演變,是對古典紋樣的詮釋,體現了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愛,充分展現了園林之美。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當現代設計與古典文化相碰撞,定會火花四濺。將神祕的東巴文化寓於設計中,不僅體現了設計的神祕感,也具有獨特性。而將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與現代設計相結合,使得中國風的標識更吸引人。一件件畢業作品真實地展現著學子們對珠寶的理解,對設計的領悟,不斷詮釋著自己心中的珠寶。

對於工業設計來說,創意是尤其重要的。今年畢業作品幾乎個個精品,包擴了更加方便實用的茶具,還有餐具系列擺鐘以及更加溫馨人性化的寵物之家!功能上創新實用,外型上巧奪天工!而本次畢業設計展中我認為最偉岸也是最具成就的就是獨具匠心的樹燈!將時下最熱的環保題材與現代工業設計相結合,無論是放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有極佳的效果。不僅可以照亮夜晚還可用作衣架為晚歸的主人提供方便。樹燈所到之處,將滿足人們對它的渴望,白天它是模擬植物樹,夜晚它將給人們一種完全不同的燈飾美感,迴歸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為美化環境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面對廣告設計的一堆堆琳琅滿目的包裝袋、瓶瓶罐罐、及各種富含深意的logo,會更加的眼花繚亂,既有將我們熟悉的加以改造,又有我們從未見過的富有創意的小飾品,在感嘆他們的創意的同時,又被自己沒有的想法而懊惱,相信他們定是未來廣告設計的主力軍。用他們的才能刺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

此次展覽是12級學姐學長們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觀念創新,獨具魅力,飽含了他們鮮活的藝術激情,旺盛的藝術創作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以一場視覺的饕餮盛宴為自己的三年大學生涯完美謝幕,讓身為經貿學子的我們深深為他們驕傲。未來會有更長的路要走,相信他們定會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看到學姐學長的畢業成果,再回看自己,一點成就都沒有,每天總是不斷敷衍著去上課,也沒學到實質性的內容,大一也快結束了,是時候要奮起了。不然以後後悔的還是自己,社會永遠比自己的想象的要殘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只有提高自己,才可以生存下去。

畫展觀後感13

今天,我們天台崗國小組織了一次“墨香南岸,女子書畫展,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校很重視這次活動,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來參加,有區作家協會代表、婦聯主席、作家及企業書法愛好者,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才11歲。雖然天空不作美,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的熱情,全校師生與家長代表穿著雨衣有序來到操場,聽著嘉賓們談著自己對畫畫的感想與體會,我感觸很多。當11歲的小作家雷淼淼帶著她的作品“每天都上一個新臺階”的書法上臺時,同學們不禁抱以熱烈的掌聲,當她說完寫這幅字畫的經歷後,同學們再一次將掌聲送給了她,真了不起,如此小的年齡竟能完成如此優秀的作品,真讓人讚歎不已。隨著主持人一聲“墨香南岸,女子書畫展”正式開始,我們便開始參觀女作家們的作品,看著這些飄逸瀟灑的書法、揮毫潑灑的作畫,同學們不時發出讚歎聲。我印象最深的是萬小怡的《嬉水圖》,水中的兩隻鴛鴦畫得栩栩如生,彷彿能聽到它們戲水時的嬉笑聲。丁華老師的扇形作品很有特點,花的顏色不是很鮮豔,但她把背景塗成深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襯托出花的鮮豔。羅心琴老師的作品是《刺花爛漫》,畫的枝幹有濃有淡,有幹有枯,無比美麗。

看完這次畫展,我感嘆這些藝術家精湛技術的同時,更敬佩的是他們對藝術執著的追求與信念。現在的人們,忙於生活,忙於功名利祿,已經逐漸淡忘了我們傳承幾千年的文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將接過“傳統文化”的接力棒,以國學大師季羨林為榜樣,將中

國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

我知道,要想達到大師們的造詣,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將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為了理想,我會努力,會奮鬥,每天都上一個新臺階!

畫展觀後感14

昨天一朋友相邀,我去文園看畫展。

畫家叫陶祥林,他的畫曾上了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展播。

我看他畫的是國畫,有山水、風景、字畫之類的。

我緊盯著看,同事櫻花笑著說只能遠看,近看就沒味了。

呵呵,近看、細看、遠看都是梅花呀。

美的畫兒與人分享,我以為就是如入佳境了。

在會上,有一老同志說:“陶老師堅持不懈地愛好畫。用心畫了幾十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能畫好畫。我覺得他的畫中有詩情畫意、且形神兼備,是非常富有意韻的。當然今後作畫還得力求創新,還得把畫展規模變大點、更專業點。”

另一老同志說;"今天我們在坐的老年人多一些,似乎叫老年書畫協會的活動。但我們也可以改一個名字,叫返老還童書畫組,或者叫還童書畫組。讓童心永駐……”

這個老同志芳心逸然,我也樂了。

走進文園,感受文人的氣息。我也見識了一些華容文化界的精英。他們或在書畫上有所作為、或在寫作上有大作、或在文藝上有造詣,總之是有愛好,並堅持練下去了。一切都有可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吧。

會後,張老師送了三本書我,另送了三本書給櫻花。精神食糧呀,受益無窮了!

中午回學校小睡了一會兒,一天一天地真快!

去年暑假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作家與語文同行的活動。收穫了一本《倪萍畫日子》。當時很詫異,倪萍怎麼可以畫得這麼有滋有味?後來看她的《姥姥語錄》等書,才發現她生活中常看史鐵生、季羨林、莫言等大師的書、常看名人的畫展,可見藝術是相通的,能夠優化人的許多才能。

我以後也要儘可能地拓展我的愛好,讓思維變開闊,讓夢想紛飛,慢慢來,應該是可以的吧!

畫展觀後感15

看完展覽,我感嘆孩子們值得稱讚的作品以他們這個年齡竟然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尤其是國小生我佩服他們老師的辛勤努力。展覽的作品型別包括了書法水墨畫、剪紙、陶藝、版畫、素描、水粉畫、水彩......

此次畫展還有許多表現出“原生態”的兒童畫,學生平時的課堂作業,特別是國小低年級學生,由於他們的繪畫活動所受不當教育的影響還較小,從而保持住了兒童畫的“原生態”。還有,學生平時自主創作的作品也是“原生態”,這樣的作品包括隨意的塗鴉、個人思想的影象表達、活動的輔助裝飾等等。當一個孩子學會了用類似成人的繪畫語言去處理畫面,而對當初的塗鴉行為持否定態度的時候,他的畫便不再是兒童畫,即便他的年齡還處在兒童期。“原生態”兒童畫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它沒有能夠得到應有的認同與欣賞,不但在有關美術比賽中不能閃亮登場,即使在美術課堂上,由於評價標準的偏頗,也得不到應有的讚許與表揚,甚至直接影響了孩子學習美術的興趣與信心。

這次展出看到了以往比較少的“原生態”的兒童畫,比如《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們快樂的生活》等。

不能否認,少數兒童確實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對畫面語言的把握比較成熟,但這樣的孩子只是百裡挑一,大多數的孩子都不具備這樣的先天素質。而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繪畫,特別是在兒童階段,孩子們都喜歡用繪畫這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他們不在乎繪畫的形式與語言,而對這種表達的過程樂此不疲。美術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參與美術活動,關注美術文化,在此過程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以求完善自我,和諧社會。如果一味重視技能技巧傳授的教學方法,忽視作為常態的兒童畫的“原生態”,就是忽視兒童繪畫的本質。

本次畫展搭建了展示“原生態”兒童畫的舞臺,希望在今後的各類比賽中能夠更將傾向於“原生態”的兒童畫,讓學生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與交流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