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公司的力量》觀後感900字

才智咖 人氣:7.63K

最近看了兩部紀錄片:《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見識了不少新事物,也隨之產生了不少感想。一直念著要把想了很久的部落格給建起來,來寫寫感想什麼的,不過今天,還沒等看完,就已經因為感慨太多而忍不住先動手了。

紀錄片《公司的力量》觀後感900字

《公司的力量》第八集:創新先鋒,文如其題,主要講近代歷史上,因科技創新,特別由公司引導的創新,給全世界帶來的跨越式的進步和發展。重點講了貝爾實驗室和其發明的電晶體,全球500強中歷史最悠久的杜邦公司和其發明的尼龍,美國矽谷的由來及矽谷模式的世界影響力等等。

此外,還通過對比科技創新上的日本模式和美國模式,介紹了日本的二次創新、贏得全球儲存晶片市場的勝利、個人電腦產業的失敗及這些事件背後的原因;介紹了美國模式的精神所在:不再留戀舊的技術,著重未來,著重下一個發明。

紀錄片故事背後的脈絡很清晰,突出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公司因發明創造而獲利,世界因這些公司而進步。當然也順便講了創新需要自由、國家需要扶持科研等制度保障要素等等。不同人看這個記錄片,關注的側重點肯定不同,對於我來講,好像處處是震驚,樣樣是新鮮事物。看著別人的發明創造,瞭解了諸多現代公司的發展史,太令人仰望了,而對比之下,自己和這種事物的差距實在太太太遙遠了。

高中分科時選理科,原因是老師都說,理科讀大學可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更多。所以也就如同之前選理科的緣由,考上了大學,就意味著使命的結束,果然理科沒一路讀下去。轉讀了新聞。那時經常聽老師講,新聞無學,我們都以為老師是謙虛。直到畢業後才真的知道,新聞真的無學,課堂上沒學到啥,課堂外自己也沒意識去學更多的東西。而整個行業在國內似乎也沒有什麼規範可言,工作只有入門壁壘,卻沒啥技術壁壘,一路這個模式培養下來的我們,更何談核心競爭力呢,更別說發明創造了。

曾幾時時,也有學者專家建議,做新聞要做雜家,要博採眾家之長。如同這一句泛泛而談的話,學的.知識也是泛而不精,別說是眾家之長了,連諸多常識的東西都一無所知。並非是說看了紀錄片,被諸多名人激勵,一下子要跟隨德先生賽先生,還突生舊中國要趕超英美似的幻想。而是覺得作為21世紀的現代人,卻一次次被20世紀的歷史所震撼,被一個個常識所打敗,覺得自己像一個原始部落穿越而來的人,空空披了件現代的外衣,而腦袋裡充斥著的還是古老的文化,只記得泱泱大國曆史燦爛悠久,記得四大發明四方朝拜,卻一點不知道離自己最近的近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歷程及其背後的推動力量。不是stay foolish,而是真的foolish,這,真是多麼痛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