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觀後感範例

才智咖 人氣:2.34W

歷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脈,哪怕年輕如上海者,也有著她自己的“光陰的故事”。她所走過的道路,她所經歷的歷史,同樣是一筆厚重而珍貴的財富。下面我們來看看航拍中國觀後感範例,歡迎閱讀借鑑。

航拍中國觀後感範例

航拍中國觀後感範例1

早在幾年前,我曾無意中看到一部名為《看見臺灣》的紀錄片預告,攝影師齊柏林花費近三年時間以俯瞰的視角、航拍的方式展示臺灣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象,並以此獲得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我當時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無奈因沒找到資源而一直遺憾。終於,在2017年,這個遺憾因另外一部紀錄片而彌補,而且這個彌補來的極其豐厚,這部讓眾人震撼不已的紀錄片就是《航拍中國》。

很喜歡《航拍中國》片頭的這一段引言:“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衝上雲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這段引言由類似於演員張涵予的男聲念出,再配以遨遊天際的美景,很輕易的就將我帶上旅程。

第一個遨遊地點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對海南省的認知實在淺薄,作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國版圖的最南端,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海南島是僅次於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那裡適合度假,有椰林樹影、海浪沙灘。上大學時,機緣湊巧認識一個海南的女孩,為人熱情大方、活潑開朗,笑顏裡永遠有無盡的燦爛,當時很是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家鄉使她如此燦爛。現在我終於得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原來就是這個道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一直對燈塔情有獨鍾,覺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帶給人無限的希望,海南島上也有三座風格迥異的燈塔,分別為木蘭頭燈塔、臨高角燈塔、兵馬角燈塔,它們在漫漫歲月長河中,給無數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讓他們得以平安返航,同時也見證了無數歷史。看完這集,才知道海南島上椰樹的由來,對在海水中生長的紅樹林印象深刻,對“藍洞”之內的世界充滿好奇,也終於看到了“南山海上觀音”,莫名就想起來之前南海問題被熱議時的一個段子,在此就不做詳述。

作為陝西人,我一直以為對陝西的瞭解足夠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長的關中人,上大學時又很巧舍友中一個是陝南安康人,一個是陝北榆林人,一個宿舍三分陝西,時常因為飲食習慣、風土人情的差異鬧出不少笑話和小插曲,也是樂趣無窮。對於陝南的安康、漢中有過踏足,畢業之後一直待在陝北黃陵,關中自不必說,但看完《航拍中國》的陝西特輯之後,不禁為自己的無知汗顏,有種坐井觀天之感。《看見臺灣》中吳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沒看過,那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航拍中的陝西,的確是另一種模樣,有一種我不知道的美。對於秦嶺的.綿延,華山的險,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更堅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頭,不過想來閨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棕色大熊貓七仔,大熊貓終於有了彩色照片。對於陝西的歷史自不必贅述,第一次從空中看到“涇渭分明”實在令人感嘆萬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異景緻,欣喜黃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長的特寫鏡頭,也很自豪家鄉的洽川溼地配以《關雎》出鏡,不管漂泊何處,人對於家鄉的熱愛永遠都是植根於心的,看了幾集紀錄片,還是最愛陝西,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對於新疆,最初的記憶是小時候姑父在烏魯木齊當兵,逢年過節總會帶來好吃的葡萄乾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乾果,聽說那裡冬天雪能下的沒過膝蓋,後來奶奶去那裡待過一段時間,因為她是裁縫,看到維吾爾族小孩美麗的服飾,回來就親手給我和弟弟做了一樣的帽子和衣服,這成為我童年時期向小夥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寶貝。看完這集才知道,新疆遠比我想象的要遼闊很多,各區域的差異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處都是絕佳的電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納斯湖的每一個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開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戀,安集海大峽谷的大地抽象畫讓人連連稱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確改變了我對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來不止在江南,賽里木湖的美景與宮崎駿電影中的場景不謀而合,魔鬼城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來如此壯觀,“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楊林很輕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當然火焰山也心嚮往之……

今年春節,本打算去東北感受冰雪純淨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運的是這個遺憾也得到了彌補。第四集走進冬的故鄉—黑龍江,我很輕易就被霧凇上冰花的美所驚豔,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鏡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觀,也希望去雪鄉體驗身處童話世界的樂趣,亦或者坐上小興安嶺的火車來一次森林暢遊,當然中央大街的異域風情也是不能錯過。追逐航拍器的東北虎的確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氣,冬捕者的收穫讓我不由想起國小課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東北物產之豐饒可想而知。至於江西那集,就留著日後慢慢欣賞,想來將會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國》帶領我遨遊天際,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看見專屬於高空的奇觀,瞭解到很多自然風光、地理知識和人文歷史,50分鐘的空中旅程,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

在當下忙碌的生活中,每天不知道要錯過多少沿途風景,親愛的你,是時候找個閒暇,趁著心情大好,家國河山大好,出去走走,碧海藍天吹吹風……

航拍中國觀後感範例2

春節以來,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大型紀錄片《航拍中國》引發收視熱潮。日前,《航拍中國》第一季的最後一集《上海》終於播出。從黃浦江的匯流入海,到外灘的萬國建築;從火樹銀花的豫園燈會,到高樓林立的陸家嘴金融中心,繁華摩登的上海以其獨特魅力,令電視機前的萬千觀眾為之傾倒。

上海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人們的目光更多聚焦於她的今天和明天。但實際上,歷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脈,哪怕年輕如上海者,也有著她自己的“光陰的故事”。她所走過的道路,她所經歷的歷史,同樣是一筆厚重而珍貴的財富。

不理解城市的昨天,就難以看清楚城市的今天和明天。在《航拍中國》的《上海》一集裡,有這樣一句解說詞:“變化的時代裡,總需要一些不變的風景。它提醒每座前行的城市,時刻不忘初心。”紀錄片以唯美的畫面,展現了擁有1700年曆史的朱家角,相傳始建於三國時期的龍華古剎,鬧市中的明代園林豫園,曾容納城市80%人口的石庫門,鐫刻著 1萬多個猶太人名字的摩西會館。這些都是在歷史時光的折皺裡,流傳下來的永恆見證和記憶。它們像一個個節點,勾畫出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

上海的歷史記憶正在日漸豐滿。就在今天,“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此次展出的一批重大考古成果,剛一出土就引發了轟動效應。它們有力地證實了,這裡早在唐宋時期就有著一座雄鎮東南的外貿大港——青龍港,表明上海自古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除了古代上海的歷史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之外,近現代上海的歷史也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已經確定年內開館,並“力爭在10月份左右開館”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在為開館做緊張的籌備工作。上海是中國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近現代歷史不但對上海自身極其重要,也是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建黨、早期工運學運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上海,近現代史上的上海,對全國的歷史程序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挖掘、整理、儲存、研究這段歷史,無疑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上海歷史博物館的籌備工作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向海內外徵集能反映上海歷史和文化的實物和文獻、照片資料。此舉並不是因為博物館缺乏展品,而是讓更多人通過參與展品徵集,挖掘、發現自己個人,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歷史痕跡”。上海的市民社會發育比較成熟,而且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匯之地,在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家族傳承之中,存在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成分。文物徵集這樣的活動,可以使市民親身參與城市歷史的挖掘和整理,從而喚起市民的歷史自覺、文化自覺,以歷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大到建築、街區、景觀,小到日常習俗、生活方式。在市民群眾中培育鮮活的歷史文化素養,城市的歷史就獲得了生命力。

在《航拍中國》的《上海》一集中,鏡頭在一開篇就聚焦於長江、黃浦江、蘇州河等上海重要的江河。上海的歷史,也猶如這些江河,其源遠,其流長。她從初始的涓涓細流,最終浩浩蕩蕩,江流匯海。在此期間,她容納了東方與西方,古老與現代,並在多元文化的融匯之中,獲得了澎湃生機和不竭動力。城市的歷史,不僅關乎過去,更是指向未來。珍視這段獨特的歷史,定可啟迪明天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