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奧運會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1.25W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藝術設計獨具魅力,投影技術3D技術用的極其贊!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2016奧運會觀後感範文,歡迎借鑑!

2016奧運會觀後感

2016奧運會觀後感範文一

一場喧囂、歡樂,又不失溫情,以及歷史厚重感的奧運會開幕式就這樣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能讓每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的大聚會,充滿了激情與歡愉。

百年奧運歷史上首次移師南美洲,面對外界的質疑與吐槽,巴西人用一場充滿南美、桑巴風情的盛會讓全世界為之陶醉,“歡樂”應是現場最直觀的感受。

當地時間8月5日晚8時,北京時間8月6日早7時,2016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在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整場文藝演出將巴西的歷史、現在與未來集中呈現在世人面前,而熱帶雨林等元素的出場,體現出這個南美最大國家與自然、環保的密切聯絡。

事實上,巴西人不光擁有匠心獨運的文藝表演,他們還有無比細緻的一面,從而讓世界看到他們辦好一屆世界性運動盛會的決心和信心,這似乎與人們對巴西人自由,又略帶散漫的印象大相徑庭。

作為開幕式最大亮點,不同膚色、不同性別的引導員腳踏用植物點綴的三輪車引導各國運動員入場,讓人猶如置身在狂歡節的氛圍之中,同時也感受到這個多種族國家獨有的熱情。

環保奧運,沒有奢華的排場,沒有炫目的特效,五環是全綠色的,火焰也是這麼些年來最小的,但是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真的超過了想象,低調卻美麗,祝福所有運動員,期待奧運順利舉行。

“我對里約奧運會有充足信心,”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說,多一分對巴西人的理解,奧運會在人們眼中就會多一分美好,多一分和諧,有理由相信,里約奧運會,將是一屆成功,又充滿南美風情和歡樂元素的體育盛會,對此我深信不疑。

2016奧運會觀後感範文二

北京時間2016年8月6日早7點,2016里約奧運開幕式拉開帷幕。里約奧運開幕:要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

本屆奧運會開幕式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世界起源之初,巴西是世界的花園;第二部分,巴西是全球種族最為多元化的國家;第三部分,巴西民眾的熱情。同時,里約奧運開幕式宣傳種植樹林是抵抗溫室效應的最佳方法,每位參與里約奧運的人員都會在里約播下一棵種子。巴西人告訴世人,環保的重要性。大家要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藝術設計獨具魅力,投影技術3D技術用的極其贊!倒不像是開幕式,更像一場盛大的狂歡,音樂和舞蹈,就是他們的全部!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預算只有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四分之一,能做出這樣的效果,為巴西人的智慧點贊!

巴西國寶級超模Gisele Bundchen身著本土設計師Herchcovitch為其打造的金屬亮皮禮服亮相里約奧運會開幕式,這位全球最賺錢的超模在全球觀眾面前展現她迷人的檯布!霸氣地把開幕式走成了時裝週T臺!

這屆奧運會在一片里約大冒險的呼聲中開幕了!巴西在如此窘迫的情況下,傾其所有為全球人民奉獻了如此精彩的開幕式,讓我們看到了真正屬於巴西人的熱情!

現在,一起為中國隊加油!一起為所有奧運健兒加油!

2016奧運會觀後感範文三

北京時間8月6日上午7時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在馬拉卡那體育場舉行,儘管他跌跌撞撞儘管他負面新聞不斷,但是,他還是來了!終於不必像看世界盃球賽那樣守夜了

開幕式上這些精彩你看到了嗎?馬拉卡納體育場美麗的夜景、莊嚴的升旗儀式,充滿炫彩的茅草屋、幸福的原始生活、震撼的工業革命、美麗的巴西名模。等等,讓人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綠色環保、拯救地球!是這次奧運會的主題!

現場說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全球暖化現象嚴重,世界各地不少陸地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包括我國的上海等地,當然也包括里約。全球面臨著環境惡化的挑戰,這個戴著鴨舌帽的小男孩開始變得迷惘。

他找到了一小棵綠色的幼苗,我們看到不少人們在乾涸的土地上嘗試種植植物,巴西人告訴世人,環保的重要性。大家要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種樹,種植植物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最好方法。

最後是各國健兒的出場儀式,416名中國健兒將在本次奧運會上進行角逐,希望中國的運動健將們,用你的實力,用你的精神,去馳騁賽場吧!

2016奧運會觀後感範文四

看完奧運會開幕式,自豪感油然而生。百年奧運,夢圓北京。不過開幕式的幾點觀感,不吐不快。

1、首先這是一場更加適合電視轉播的開幕式,而不是適合在現場觀看的演出。無論是幾乎每場都有的單人表演,還是小到肉眼看不清楚的提線京劇木偶。雖然早在巴塞羅那就有的單人舞蹈和歌劇演唱,悉尼的小姑娘也是小到看不清楚,但用存心讓現場觀眾看不到的木偶還是第一次。張藝謀體現了他的攝影師視角和價值觀,這是更像電影的(你甚至可以看到《英雄》裡的“和”平以及趙國對文字的崇拜,《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宮女裝, 類似兵馬俑的開場鑼鼓都帶有張導明顯的個人印記)某些場景,更加適合電視轉播,而忽略了作為奧運會開幕式本身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是更難以娛樂,更難以符號和更難以視覺傳播的。

2、和幾乎所有中國電影人的商業想象都離不開威雅(wire) 一樣,整場奧運會開幕式從飛天到宇航員到點火儀式的最後一棒,都離不開威雅,甚至你想到那些京劇體線木偶,都是拿威雅吊著的,這些好萊塢早就嫻熟的電影技術,在香港如洪水般氾濫甚至間接導致了香港功夫電影的沒落,居然還在8月8號的北京被當作新“技術”來加以應用,在雅典奧運會上就有丑角吊著威雅飛舞,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除了那一百架斯坦威鋼琴的《藍色狂想曲》(這次我們可有一百個琵琶,呵呵。陳丹青說一百件樂器一起彈奏就象群毆)就數那間諜專用的飛天揹包讓人印象深刻了。可惜這項技術後來被美國情報部門放棄了,但那至少也是比威雅更“科技奧運”的玩意兒。

3、演員用身體沾上塗料在紙上作畫的情節,讓我不斷想起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開頭,唐伯虎用真人在紙捲上作畫的一幕。可捲曲液晶屏,以及體育場頂棚的大螢幕。大概這就是除了演員身上的自發光體之外,科技含量最高的展示之一。媲美卡達亞運會開幕式那塊所謂全球最大LCD。可這無疑放棄了運動場大塊的展示空間,而只留下了中間這一方寸。旁邊都用上千演員填滿,作為巨大的陪襯,個人感覺在歷屆開幕式中,本次開幕式在場地空間的運用上是最笨拙的,似乎儘可能用小、微、集中的概念,而非擴充套件的。大液晶只是顯示了對“火炬”傳遞這個概念的徹底的肯定。似乎想說的話太多,喧賓奪主。

4、導演個人偏好的過於濃重。前面提到了,整個上半場更象是秦文化的展示,(連楚文化都不沾邊,更不用提吳越),不過是把威風鑼鼓改成了帶光亮的方型缶,以適合夜間表演。崑曲演員彈古琴,別提多彆扭。京劇的生旦淨末醜,一到木偶那裡就成了四個大花臉,把動態的京劇用靜態來展示實在可惜。 一段海上絲綢之路讓我想起10年前寧波服裝節開幕式上的一段,似乎除了船槳大點沒啥區別。終於還是沒能逃脫四大發明的巢臼。而下半場的宇航員還是威雅出場。我總懷念雅典的DNA符號,那才是人類共同的編碼。

5、按中國的筆畫順序排出場,很喜歡。想起福柯的《詞與物》,英文題目就叫“The order of things”,排序,order本身就是權力的體現。

6、最喜歡的要數放飛和平鴿,的確我最擔心的'是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點火臺上的鴿子,因為放鴿子和點火緊挨著,我還和當年的夥伴們把電視錄下來,反覆看是不是有鴿子被燒熟了,我一直疑心是有的,而反對者認為鴿子沒那麼傻。這次沒用吳宇森式的鴿子飛舞,很環保,贊一個。

7、其次最喜歡的就是歷史的腳步了,用焰火來比喻腳步的臨近,真的是大氣魄,把北京城當成畫卷(這個被屢屢展示的概念),在中軸線上腳步鏗鏘。。

8、最擔心的是那些著白衣裙的少女引導們,站在跑道邊,用熱烈的肢體語言和甜美的笑容歡迎各國運動員,但這個過程長達近兩個小時,她們真夠辛苦的,北京的炎熱夏夜,很讓我擔心她們會不會有人暈倒在世界觀眾面前,好在我沒有看到。

9、一直沒有看到福娃,也許是我沒仔細看。看不到吉祥物的開幕式。以前記得各個體育專案都是吉祥物的版本,可北京奧運是用仿象形文字的。所以搞不懂了。 還是很自豪,不容易了。也感覺到中國以後發展的艱辛,但再艱辛也必須前行。

10、個人心目中最讓我感動的奧運會開幕式是雅典的,特別是卡拉斯的大幅黑白照片在希臘文明歷史快速展示的最後,巨幅,比前面所有的圖片都要大,在她的歌聲響徹全場時,我被徹底震撼了,感覺到了人文的力量(而不是科技的)。其次是巴塞羅那,喜歡那一箭的點火和版本龍一的《地中海,奧林匹亞之海》,本屆的音樂總監是陳其鋼,梅西安的弟子,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音樂偏“軟”,激情不足。葉小剛的幾首略好些,不過太電影化。

總之,很感動,中國的富強和繁榮才有如此成功的開幕式,期待著,下次奧運會開幕式還能在若干年後再來中國舉行,那時候我們的子孫們會怎樣評價今晚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