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後感集錦15篇

才智咖 人氣:5.83K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集錦15篇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

暑假裡,我看了馮小剛導演的鉅作《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倖存者治癒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讓一個幸福的女人瞬間失去了丈夫。之後,她還要被迫作出一個艱難的選擇:女兒和兒子,只能救一個。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該怎麼辦?最終,她選擇了兒子,讓這位痛不欲生的母親揹負了32年的心靈枷鎖。

1976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隨著“轟隆隆”的一聲,災難降臨了,唐山發生大地震了。方大強意識到危險正向他們靠近,連忙拉起妻子跳下大卡車,朝方登、方達熟睡的小屋跑去。正當快接近房子時,一輛大吊車壓了下來,方大強推開李元妮,他們躲過了這一劫。這時年僅七歲的方登在視窗大聲喊著:“媽,快來,媽,快救我……”元妮不顧一切地想衝進去救女兒和兒子,方大強把元妮往後一推,自己衝了進去。可是來不及了,房屋倒塌了下來,方大強被壓在廢墟下,再也沒有醒過來。短暫的23秒,使唐山夷為平地,使24萬人遇難,使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震後,元妮瘋了似的在廢墟中尋找她的兩個孩子。可是,方登和方達同時被一塊石板壓在兩邊。撬這頭,那頭得壓死,撬那頭,這頭得壓死。救援隊告訴元妮兩個中只能救一個,可元妮始終堅持兩個都得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時候,救援隊準備離開時,元妮無奈地說:“救弟弟。”當方登聽到母親說出這三個字時,她絕望了,心中的憎恨油然而生。李元妮悲痛欲絕地抱著方達向唐山醫院跑去。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大雨把在死亡邊線的方登拉了回來,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她。:

轉眼間,32年過去了,汶川地震來襲,方達和遠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約而同地來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個被壓在石板下的女孩身邊舉著吊瓶,女孩的母親看著痛苦的女兒雙腿被壓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況很危險的時候,用顫抖而堅定的語氣說:“截肢。”方登猛然抬頭看著那位母親,救援人員加以勸說,可那位母親說:“我知道,那是我女兒的腿,沒腿咋樣,我也知道。以後,要恨,就讓她恨我吧。”當救援人員給女孩截完肢後,那位母親發瘋似的尖叫著:“腿!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方登死死地抱住她,看到的是一個母親的痛苦,同時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時,母親的抉擇。終於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原諒了母親。後來姐弟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只要人間有愛,世界就有希望。只要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這個家園,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2

都說人類征服了自然,但當自然災害來臨,人類卻是如此的渺小……

1976年7月28日那天晚上,在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一場7.8級大地震。在短短的幾秒內,一個平靜的城市瞬間灰飛煙滅,成為一片廢墟!

我是河北省人,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但我為受難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再現了當年的慘烈災難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親母親,在地震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還在家裡的兩個孩子,父親為救孩子衝進將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難。當兩個孩子被發現壓在同一塊石板下,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對於一位母親而言,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啊。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兒在一場大雨後奇蹟般生還,並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因不能理解母親,記恨母親32年。後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鋸斷女兒的腿,她終於理解了母親。親人,永遠是親人,當回到久違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親為自己洗好的西紅柿;看到母親下跪道歉;看到母親給自己買的書本和書包,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淚水。此時此刻,我已是淚流滿面,為這偉大的母愛和無私的奉獻!

看完了《唐山大地震》,我們感動著。災難過後,在救援人員還沒到來時,倖存的人來不及為親人們哀悼,毅然團結起來救援同胞;無數的英雄解放軍同志們為了抓緊時間,顧不上吃飯睡覺,不分晝夜地尋找生存者。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人類雖然渺小,但是隻要團結起來,就能夠戰勝一切挫折困難。雖然唐山損失慘重,但我們不同情唐山,相反,我們對唐山充滿信心。如今,唐山沒有讓我們失望,在大家團結一致地努力下,唐山已從災後重建中恢復,經濟迅猛發展。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明爭暗奪,私下裡競爭激烈,團結已被人們遺忘,卻不知這隻能讓自己和團隊,退步,卻步,而遲遲不能進步!就像有了創意、時間、行動,卻沒有團隊。即使你一個人單打獨奏,沒有團隊的合作和團結,齊心協力,是不會有所突破和進展的!愈是達成目標,愈要團結互助,相信勝利一定會到來!

看完電影,我們感動,感謝,更要感恩!倖存的唐山人民感激抗震救災時遇難的同胞,感激全國人民對他們伸出的援助之手。而我們,在快節奏地生活的同時,應該抽時間去看看我們的親人,珍惜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感恩他們對我們的愛護和關懷,留住身邊的幸福時刻。親人,這是多麼溫暖的字眼,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親人,感恩社會,讓感恩的心代代相傳……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3

暑假的一個晚上,我在看電視,突然看見有關《唐山大地震》的新聞,電視上,主持人說得慷慨激揚,並說它是 “XX年最感動的電影”。我不禁有些半信半疑,它真的像主持人說得那麼感人嗎?我按捺自己不住好奇心,用自己壓歲錢的一部分買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這部電影一出來就打動人心,它講述了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前後發生的故事。在地震中,大地一片凌亂,碎瓦、鋼板散落了一地。在這其中父親身亡,兩個孩子分別被壓在水泥鋼板下,只有母親一個人在上面。只要救出一個孩子,另一個就會被壓死。可憐的母親面臨著如此艱難的抉擇,到底是救女兒方登呢,還是救弟弟方達。那個可憐的母親猶豫了半晌,最後還是救了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姐姐方登在水泥板的另一側親眼目睹了這一且,最終她奇蹟般活了下來,被解放軍收養了。而母親惦記著女兒,認為自己對女兒虧欠太多太多。可是女兒方登卻一直沒有原諒母親,她怨恨母親當年拋棄她,甚至不想理她的這個生她養她的母親。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廢墟上的母親救獲。她深深地感到母親還是愛她的,那時救弟弟而不救自己是實在迫不得已。看完這部電影,我眼睛溼潤了,心絃顫動……

這部電影最讓人催人淚下的場景,是奶奶無情地留下媳婦在唐山生活,硬要帶餘震後僅有一個胳膊的孫子走。當老太太在車上,看見小孫子哭哭啼啼要媽媽時,當老太太看見媳婦失去兒子痛不欲生時,她的心軟了,把孫子留在了媳婦身邊。看見母子相擁相泣的場面時,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淚……觀眾還沒從剛才的感動中回味過來,就又陷入了另一場感動之中。當母親撲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兒道歉時,我的心緊緊揪在一起,眼淚隨之流下。這是多麼濃厚的親情啊!母女久別重逢的一幕,母愛的偉大再次激盪我的心頭。 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愛我們的。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我聽爸爸說,媽媽生完姐姐後,想生個男孩,沒想到,剛剛出世的我又是個女孩。當時媽媽要把我扔了,結果是爸爸好說歹說才勸下來的。因此,我從小就沉默寡言,認為我是一個被人拋棄的孩子。之後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看法。那是在我7歲那一年,我和小夥伴一起放學回家,放學時,我們經過車庫頂上,(那是我們放學的必經之路),旁邊沒有欄杆,我一不小心,就栽下了水庫。後來,等我醒來的時候,看的是醫院的白牆和疲憊不堪的媽媽。後來,別人告訴我,媽媽為了我,三天三夜沒閤眼。後來,我改到福州的大醫院去治療。媽媽竟然把年僅9歲的姐姐託給遠在明溪的小姨,帶我到福州治療。啊,多麼偉大的母愛。從此,我不再沉默,開始努力讀書。就在今年我還獲得了作文比賽年段第一!

是啊,不論在什麼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永遠不會減少的,動物都有情,人還會無情嗎?想到這裡,我又不禁淚如雨下……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4

剛剛看完《唐山大地震》,有點後悔了,真應該去影院看這部電影,說從頭哭到尾有點誇張,但感動確是無處不在,故事通過描述一家人的生活變遷,來反映整個社會的變化。

地震場面真實的讓我心驚,記得馮小剛說這5分鐘的場面花費了80多個人3個多月的時間製作而成的,相信在影院看會更加真實。故事中濃濃的親情讓我感動,方大強為了救孩子被倒塌的樓埋在了下面,面對兩個可愛的兒女,元妮艱難的抉擇,以及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姐的寬容和理解,當元妮的婆婆理解的留下了方達,元妮的一聲“達”喊掉了多少觀眾的眼淚,也讓我相信她的生命支柱回來了。

方登從地震逃出來後的32年的生命裡伴隨著對母親的恨,她不明白母親為什麼不選擇她,記得有次釋出會,演方登的小女孩哭著說: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媽媽選擇弟弟,而不是我?當時徐帆的眼淚就掉了下來,她說:當時聽到了弟弟的聲音,所以選擇了弟弟。

如果可能,她願意用自己的命來換女兒的重生。我相信這是母親的心聲。

又一次感動是在看陳道明,很抱歉我忘記了這個角色的名字,年邁的陳道明看到女兒和外孫女後,那種動作和眼神很到位,那種又恨又愛的尺度拿捏的很準,衝女兒發了一通脾氣,我感覺這應該是他第一次對女兒發脾氣,看到外孫女又充滿了喜愛之情。我相信在陳道明的心中他從來都是把方登當做親女兒一樣的看待,所以才有了那樣真情的流露,他對方登(王登)是沒有任何芥蒂的。

轉眼間32年過去了,又一個母親要面臨抉擇了,這次是汶川大地震,方登拿著那個孩子的輸液瓶,親眼看到了母親決擇的過程,我想那一刻,她應該已經明白當年自己母親的無奈了。看到弟弟時,她才充滿了內疚之情。“看到弟弟活著,多好啊”我淚流滿面。

很久沒那麼暢快淋漓的哭了,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動了,其實馮小剛的“狂”是有道理的,我看過最近幾年馮小剛的所有影片,《天下無賊》中那貫穿始終的“一絲未泯的良心”,最後讓劉德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激起了我內心的波瀾。賀歲片《非誠勿擾》在笑聲中,讓我對愛情有了更新的認識,原來真正的愛情是需要經歷死亡的洗禮後才能獲得新生。電影《集結號》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也衷心的希望影片能達到馮導期望的票房,我也相信馮導釋出會上說的那句“孤獨求敗”,想在中國找個電影人和自己一較高低,可是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能和自己比試。

看完影片最希望的是能留給自己一些東西,我不希望看完了,我的記憶和思想也隨之結束了,所以我最近痴迷上了國際大片,那種或感動或讓你深思的電影都有一種東西在裡面,給我們乏味和沒有方向感的人生點亮了點點星光。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5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當時很感動,哭了很久。整部電影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裡,生活著兩個可愛的姐弟(他們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他們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他們很知足。

這天晚上,姐弟倆在家睡覺,爸媽在外面上班,只聽“轟隆”一聲巨像,大地在顫抖著,夜晚的唐山城彷彿亮的像白晝一樣,然後,大部分的建築物都倒塌了,姐弟倆的爸爸因為保護媽媽而離開了人世。過了一會,地不震了,下起了傾盆大雨,生還人員開始了救人行動,媽媽在一塊大石板洞外發現了她的孩子們,於是找人過來幫忙救人。救人人員告訴她:“兩個孩子被壓在一塊板下,如果敲左邊,右邊的孩子就會被壓死,救右邊的孩子左邊的孩子又會被壓死,你選哪個?”最後,媽媽選擇了弟弟,把姐姐的屍體拉出來後,媽媽痛苦不已,有人告訴她:“我勸你去唐山機場吧,那裡有剛來的紅軍救援隊,先救活的吧。”

媽媽聽了他的話,揹著弟弟就去了唐山機場。“嗚嗚嗚,嗚嗚嗚”,不斷有救援飛機從頭頂劃過,丟下展開降落傘的救援包裹,紅軍站在運輸車上,趕向各個倒塌的建築物裡尋找沒有被救出來的人。媽媽揹著弟弟走著走著,由於太累了,所以暈了過去。幸好被兩個紅軍救援隊的成員看見,把他們都背了起來。與此同時,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麼回事?原來,姐姐並沒有被壓死,而是受了重傷。她被一箇中年的紅軍看見了,把她背到了軍隊建立的住宅樓中,有兩位紅軍認領了她,並把她養了起來,因為男紅軍姓王,所以方登從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壓斷了一條手臂,和媽媽在唐山的一個地方住了下來。10年後,弟弟長大了,裝上了一條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醫學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達,於是方達就用三輪車把他搭了過去,由於王某是當初救援唐山的紅軍之一,所以方達沒有收他的錢。到了杭州醫學院之後,王某和王登談起她的後媽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隨王某回到了後媽身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過來了十年,四川又發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機中隊的螺旋槳“噠噠噠”的響起,這一次,全世界可以盡力幫助患難的人都來了,不下十萬人之多。當時,王登嫁給了一個加拿大的人,於是,她帶女兒點點去了加拿大。當時,方達靠踩三輪車的錢做資本,建了自己的公司,還負責主管救援。當時,王登也回來幫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達和一個唐山人談起了他小時候的經歷,王登剛好就在旁邊,姐弟兩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媽媽家的時候,媽媽看到姐姐再次出現,高興萬分。我覺得這部電開頭其實不太恐怖,到了中間和後面,有好笑的情節和感人的情節。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部電影挺好看的。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6

記得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看電影《焦裕祿》,看完之後要每個同學寫一份觀後感,我很痛苦的找來各種電影雜誌開始抄襲,這個被迫式的“觀後感”讓我為之記憶至今。沒想到近20年後的午夜12點,我卻為了曾經為之不願、不削的事情而趴在電腦上奮筆疾書,只想把心中之事一洩千里。如此濃墨重彩的鋪陳,其實只為了想告訴大家——“這次我是真的動了情”。

一部好電影往往是譭譽參半,世上之事有人喜歡,自然也就有人討厭。在我看來,其原因是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其情感心路歷程自然也就形形色色,無得有同了。而正是這形形色色,也就讓每個人感情的頻率和觸點有所差異,因此同一件事情有的人可以波瀾不驚,有的人卻波濤澎湃了。

《唐山大地震》——一看片名給人的感覺又是一部政治題材的激勵人們眾志成城,堅毅不拔對抗苦難的勵志電影,油然而生的叛逆牴觸情緒也讓我一開始就給電影評上了負分。不是說我對地震遇難同胞缺乏同情,也不是對抗震救災不屑一顧冷眼旁觀,而是認為用這種題材賺人眼淚博取資本,實為厭惡。電影的開場一如所想——震前毫無預計生活場景描寫,震時耗資巨大的特效情景,然而就在這時,我心中那平靜的湖水被一個“選擇”激起了浪花(各位看官聽好,我被激起的不是“漣漪”,而是“浪花”):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兒,兩個只能救一個,做為母親如何選擇?有著極強求生意志的姐姐,雖然被壓在石板下面,卻不停用石塊敲擊地面告訴別人她還活著,當聽到媽媽說:“救弟弟”這時候她的手開始無力了。不是死亡的恐懼,而是被放棄的痛苦。當我們還沒來得及去解讀這母親的選擇的時候,兩個人都已被帶出了廢墟,媽媽不是抱著被救出的兒子尋求救援,而是緊緊抱著被認為壓死的女兒哭喊著:“對不起”!

劇情開始向著與我初衷所想背道而馳的方向發展。女兒並沒有死,被好心人收養之後她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在她後來的30多年中,她沒有再提地震及之前的任何事情,然而生活的各種小事不經意間透露了這場地震對她整個心靈及人生觀的影響。亦如最後她所說的:“不是因為我忘記,而是因為我無法忘記。”

在5。12汶川地震的救援過程當中,她以第三者的角度體會了一位母親無奈痛苦的抉擇之後,她理解了母親,後來與母親相認,毫無意外的猜到了劇情會是母親向她跪地道歉,然而畫面展現在眼前之後,我並沒有因為對劇情的預估而使內心打上預防針,心潮的澎湃仍然像巨石沉湖般高漲起來。

整部電影讓我感受到的不是對生命的頑強抗爭,而是大仁不仁的痛苦放棄;讓我看到的不是罹難者的慘痛遭遇,而是對經歷者一生不可磨滅心裡烙印;讓我深深體會災難帶來的不僅僅無情的死亡,更是揹負感情所帶來的一輩子的痛苦。在此,我要向馮小剛及所有演員深深鞠一躬,因為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也向在災難中死去和活著的人鞠一躬,希望我們都不要再經歷如斯的痛苦!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7

帶著一種感動和震撼的心境寫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後感,很多年沒有再看過如此感人的電影了,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故事講的是方大強的老家是山東青島的,當兵復員後,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強在地震中為搭救自己的龍鳳胎兒女被壓在了廢墟中不幸遇難,妻子被丈夫方大強甩到了廢墟之外得以生還,而一對兒女卻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而女兒方登在這次災難中幸運的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女。女兒隨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醫學院,卻因感情問題而懷孕無奈輟學,生下了女兒點點,靠家教度日,最後嫁到加拿大。兒子方達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勞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愛的兒子取名也叫點點,方達出息了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隨處都想讓母親生活的更好點,無奈倔強的母親依然惦記著地震中遇難的女兒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會找不到家"為由不肯離開居住32年的"廢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達和姐姐方登都參加了抗震志願者,在休息時弟弟方達和另一個年輕人閒聊時姐姐方登知道了對面的就是自己的親弟弟,並隨車來到了唐山,母親下跪懇求女兒原諒,並帶著全家去公墓看望父親方大強,方登注意到父親身邊還有自己的墓,並說無論自己在哪生活,最終都要回來陪伴父親。姐姐開啟自己的墓地忽而發現了上學前父親買的書包,弟弟方達把一大包書開啟,原來母親每年買書都買兩份,一份給弟弟一份給姐姐,一直到高中畢業。姐姐終於知道了母親這32年的不易,抱住母親再也忍不住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劇中張國強飾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體救回了妻子,自己卻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沒有起來;徐帆扮演的母親,在經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兒的煎熬下,孤苦、自責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兒重返故里認親,在張靜初扮演的女兒'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兒懺悔般的祈求自己當年的艱難決定,看得我淚流滿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後祭奠父親的墓場,看到母親每年給她買的書本和書包才知道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和一個母親的心,張靜初抱著母親懺悔的淚水徹底洗刷了當年自己的錯誤想法,還有陳道明扮演的一對軍人夫婦,這對好心的養父母,把張靜初視為親生般的撫養了幾十年,張靜初懷孕後不想讓養父擔心,去國外留學,幾年後,已經蒼老的養父陳道明見到女兒後那種期待、激動之後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達了一個父親思女、憂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員演繹的真摯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淚。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8

“媽,我要吃西紅柿!” “我也要!”

“就一個了,登,讓給弟弟吃。媽明個兒再給你買。”

“媽,你騙人……”

在地震前,作為姐姐的她把一個西紅柿讓給了弟弟,究竟是因為年齡小些,還是重男輕女,方登自己心裡很明白。

當她懷著不滿睡覺後不久——轟隆一聲,房子全塌啦。屋子外面哭喊聲,尖叫聲,房屋倒塌聲混雜在一塊兒。她和弟弟,竭盡全力,還是沒能逃出。被狠狠地壓在一塊泥石板下。

一塊板下壓著倆孩子,撬一邊就壓著另一邊,只能救一個,你救誰? 悲痛欲絕的元妮嚎啕著:“兩個都得救!兩個都得救!”但是,天公永遠都是不作美的,在最後一刻,這位母親幾乎沒有力氣的說了一聲:“救弟弟”偏偏這一句話被她聽見了,她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石頭敲擊聲停了,那一瞬間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絲絕望。在黑暗中,唯一亮著的,是她的眼睛裡——那閃著的、絕望的淚水。

我站在她的角度觀看這一情節,也哭了, 我想:這時她心裡一定很恨她的媽媽。恨媽媽把西紅柿讓給了弟弟,又選擇了讓弟弟活。對,不僅僅是一個西紅柿,還有媽媽那一個選擇,這種由吃醋擴張到恨的感覺,我也曾經有過,不是嗎?

我也有個弟弟,比我小不少。爺爺從小生長在農村,即使現在住在城裡,“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也還是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所以,就算我學習再好,弟弟再頑皮,他也總是疼愛弟弟多一些。我還記得那次除夕夜,弟弟把爺爺給的紅包放我這裡保管,我掂量了一下,不一樣重。開啟看了看,再看看我的,他的多五百塊。那時,雖然我還比較小,可是我懂,那時我心裡的難過,無法言說。

不過,我想,即使將我那時的難過,心酸再放大個千倍萬倍,也無法與小方登當時的感受相比。

還記得,初到養父母身邊的方登,一句話也不說,成天靜靜地坐著,還沉浸在地震的悲痛中。

一年年過去了,方登慢慢長大了,可是,還是時常做惡夢。養父多次讓她回唐山找找她的親人,可是她總是用“記不得了”來推脫。只因為她臨“死”前還被媽媽要求讓給弟弟的西紅柿,只因為媽媽那個讓她痛徹心扉的選擇------十幾年了,她還是耿耿於懷。

直到她帶著6歲的女兒回到養父家事,才忍不住說出了心裡話:“我不是不記得了,是忘不了!”

是那一次巧合,汶川大地震了,方登、方達同時去支援,碰巧相認了。

當她再一次邁進家門時,看見那兩幅遺像,遺像下面的東西使她流淚了-----白色瓷碗中的清水裡浸著5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看到了這一幕,聽著那句臺詞“媽沒騙你。。。。。。”我也落了淚。我發覺我錯了,起初,我一直按方登的視角來看這部電影,現在,我似乎明白了她媽媽的苦衷,明白了她當年做出選擇的苦衷,明白了,她,是一個好媽媽!

就這麼一個在地震前的西紅柿,一個在廢墟中的選擇,糾纏了兩代人半生。讓我欣慰的是,這個誤會終於在最後解釋清了。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9

擁有過億票房的《唐山大地震》在我的精心安排下慢慢扎進我的心裡,心口很疼很疼,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無法想像一個母親可以如此的偉大,我無法接受惡劣事件對小孩造成的陰影,我一直都不明白原來“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毀滅了所有人的夢,毀滅了所有人的希望。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一雙雙佈滿血漬的雙手,一灘灘暗紅暗紅的血水和一座座名實存亡的廢墟,每個畫面都深深的刺痛著我的眼球,扎得我無法呼吸。

也許是電視劇看多的緣故,總以為所有的故事都會像肥皂劇那樣長、枯燥而無聊。因此總感到《唐山大地震》的畫面轉換得有點快,故事敘述的太含蓄。當然,你可以認為它所表達的主題不是在故事情節,但我的潛意識裡電影向人所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某一故事情節所表達出來的,有時甚至只是一個鏡頭或者故事主人公的某一個不經意間的表情。這部劇中省略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有些東西的加入或許可以讓它更完美,更有吸引力。馮導的這部電影是根據張翎的《餘震》而改編的,有些東西自己修改了,有了自己的風格卻沒了原著的韻味。張翎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海外作家,寫過很多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在寫《餘震》的時候她正準備飛往國外,途中看到有關《唐山大地震》的報導,被擊中了,她感覺到了“痛”。“痛”往往是她寫作的動力和靈感的源泉。

痛!我確實是感覺到了痛。很多人告訴我,她是怎樣痛徹心扉,是怎樣的淚流滿面,而我的痛卻是這樣的零散。每當我想深深投入一種情感時,畫面總是剪輯的太快,還來不及投入就已遠離。有人跟我說她是哭著看完整部電影的,我覺得有點誇張,我只是間歇性的流過幾次淚,間歇性的被感動過幾次。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方登終於放下仇恨回家與元妮相見的那一幕,我徹底的被擊中了,徹底被感染了,心不由自主的抽搐。徐帆大概是演員中的極品吧,不然怎可將一個母親詮釋的如此完美?把一個母親的緊張與不安,迫切和興奮,自責和罪惡感,一句“登,你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啊?”,一個下跪的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到元妮就活在我們身邊,活在我們心裡。整個電影中最鮮明的就是元妮這個人物形象了,它如一把鋒利的小刀,深深的在我們的心裡劃了一道,無法癒合。終於體會到一個好的演員是不需要很多表面花俏的,她的一顰一足都無不在無時無刻的表演的真諦了!我聽說,影片在拍攝時,是沒有後面的背景的,演員們都是在空白的背景下表現地震來臨時的恐慌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的,這就非常考驗演員們的實力了。然,他們都出色的完成了。雖然採用3D拍出來的效果有點假,但與整部戲比較起來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畢竟我們沒有真正經歷過七六年唐山大地震。

方登的“登”同“燈”的音相同,大概就是為回家的路上照上的一盞明燈吧!用我們的愛心,為那些受難的同胞們點亮回家的燈,生生世世,不離不棄!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0

暑假裡,媽媽帶我去市橋文化中心看了許多場電影,而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唐山大地震》這場電影。

這部影片使我獲益匪淺。在這部電影裡,我感受到了生命誠可貴;在這部影片裡,我感悟到了大愛人間;在這部影片裡,我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時間飛逝,32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裡,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並沒有親身經歷,但令我極為震撼。

電影開始了,我的心中也與平日裡看電影一樣,平靜而又好奇。1976年7月27日那天早上唐山非常悶熱,許多蜻蜓滿天飛。就在那個晚上,唐山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山崩地裂,整個唐山一瞬間變成廢墟,這場地震奪去了二十四萬條寶貴的生命,導致許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媽媽,成為了孤兒。

地震後,一位傷痕累累的媽媽,跌跌撞撞地到處去尋找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女。當她發現兒女的時候,一塊大石頭正壓在姐弟的身上,奄奄一息,她求助了許多人,但當時只可以救一個人,她難以選擇。最終,選擇了救弟弟方達,放棄了姐姐方登。大石頭壓著方達的左手,讓方達永遠失去左手。人們都以為方登死了,把她遺棄在屍體堆裡。但幸運之神眷顧她,她活下來了。後來被解放軍送去安置區,被一對解放軍夫婦領養了,並幫她起了個名字,叫“丫丫”。到了方登上學的時候,她還是一直不說話。後來去報名處報名,養母說名字就叫“王登”時她才說出了“方登”這名字來。

過了10年,方達和方登都長大了,方登選擇了讀醫學,而方達因為不想看到他媽媽這麼辛苦,處處為他著想,他選擇了去杭州工作,後來經過一番努力,開辦了一家旅遊公司。而方登懷了一個寶寶,就退學了,後來在國外生活,她的養母臨終前,叫她回唐山找親人,但她還是恨她媽媽偏心沒救她而沒回去。

到了2008年,汶川發生了大地震。這時,方達和方登聽到訊息後,都趕去汶川救災,在救災的過程中,方達和方登相遇並相認了,知道媽媽為了讓她和爸爸的靈魂可以回家,一直住在那貧窮的地方。方達帶方登去找媽媽,媽媽深深地留下了眼淚,並下跪撕心肺裂地說:“你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啊?32年了,你為什麼不回來看看我,折磨了我32年。”頓時,整個電影院都是抽泣聲。方登非常的後悔,我也感動得留下了眼淚。她媽媽帶他們到墓地拜爸爸,方達開啟方登的墓在裡面拿出書包、書、衣服,告訴方登這是媽媽買給你的,只要我有的你也會有一份。這時,方登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從來沒有放棄她!方登跪下大哭。

從這故事中我看見了唐山人的堅強,方登就算殘疾也努力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值得我們學習。我也看到了愛,沒有一個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千萬不要因一些誤會而傷害他們,要理解孝順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為人子女的職責!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1

前幾日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感慨頗多:以假亂真的場面,撕心裂肺的哭喊,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現場感染力,足以賺足觀眾的眼淚。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還原的是人間的真情。

影片一開始,就是關於救姐姐還是救弟弟的艱難抉擇,無疑母親是悲痛欲絕的,也就是這個生死抉擇,折磨了親情32年。姐姐竟然在雨水的沖刷下,奇蹟般的復活了,那孤零零無助的身影,多少讓人有些傷感。上帝對於姐姐是不公平的,包括那個小小的西紅柿分配,這興許是當時那種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在做怪吧,好在最後作了交代,那幾顆火紅的西紅柿,不正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的一家人嗎?

知恩圖報的姐弟倆,在汶川地震的救災現場相逢,可以說是本片的最大看點。巧妙的構思令人讚歎。母親那發自肺腑的“對不起”,那心靈深處無法彌補的創傷,揪心的選擇,痛苦的煎熬,一瞬間就此癒合。也許是機緣巧合,龍鳳胎姐弟竟然給他們的孩子都起名叫點點,是不是寓意著我們每個人就是生活中的一點點,也就是這些小小的一點點,匯聚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呢。

一個女人,生活中要承受多大的壓力,何況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是多麼地痛苦和煎熬。32年,無法挽回的人間真情;32年,難以彌補的心靈創傷。婆婆那句責備:“我兒子要不是為了你才不會留在唐山”,言外之意也不會失去生命。“你一個女人家怎樣才能帶好我的孫子”,意即你沒有那個資本和能耐。這些話語,無疑是在她悲痛的傷口上撒鹽。一個女人,是無比堅強的,她寧願孤守清寡,一輩子也不離開唐山。因為,她是丈夫用自己的生命換回的,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用生命來愛她。就是搬了家,也要在祭日的時候,向遠在天堂的丈夫告白,不要走錯了路,呼喚著丈夫回來。

社會是個大舞臺,影片裡中國元素和符號的運用,走進新時代主旋律的暢想,每逢春節的無盡思念,都布排的不露痕跡,相得益彰。弟弟由一個蹬三輪的野導遊發展為開著寶馬車的旅遊公司老闆,姐姐也在被解放軍收養後幾經艱辛旅居國外,可以說這些情節都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真實的縮影,記錄了時代的步伐。

關於地震的刻畫,無論是震前那飛舞的蜻蜓、從浴缸裡蹦出的小魚兒的這些前兆,還是那唐山地震悽慘的景象、汶川地震悲壯的場面,“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專家級斷言,人民解放軍聲勢浩大的救災場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影片中都表現地淋漓盡致,折射了人間真情的難能可貴。

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這部片子的。當年用茅草搭建的防震棚、拼命奔跑、近乎絕望的人群,還有樓體坍塌駭人的瞬間都深深印在了腦海裡。“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仔細想想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呢?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2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看了馮小剛夫婦共同導演的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由於唐山的各類設施都很落後,所以唐山幾乎被移為了平地,所以單單是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24。2萬人,二十四萬兩千人啊,是幾十萬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這短短几十秒時間內就化為烏有了,無情的大地,讓成千上萬個家庭支離破碎,讓成千上萬個人變為孤兒,無依無靠,浪跡天涯……

在地震的時候,一位父親不願讓母親犧牲,隻身跑進倒塌的樓房去救孩子,卻被一塊掉下來的大石板砸死了,就這樣,元妮失去了丈夫。

元妮在石頭上絕望的哭,一、是為離去的丈夫;二、是為生死未卜的兒女。

元妮對著天大喊:“老天爺,你這個******!”這幾個字的背後,都是元妮滿腔的憤怒。

後來元妮得知姐弟倆還活著,但是都被壓在一塊石板的兩端,不管是撬哪一端,總有人會被作為支點,而被壓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許多。救援人員問元妮:“到底要救誰?只能選一個。”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對著痛苦的抉擇,元妮哪一個都不願放棄,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們了,都要救!”這句話表明了元妮是非常愛他的兒女。但最終只能就一個,選擇一個便意味著放棄另一個,萬般無奈之下,元妮艱難的從牙縫裡擠出三個字:“救——弟弟”說完嗚嗚地哭了起來,是呀,元妮是覺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誰會願意放棄自己的親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聽到了這句話,眼淚,慢慢的從她的臉頰上淌了下來。

後來,姐姐大難不死,在拉屍體的車上醒了過來。被一對好心的警察夫婦收養了。

轉眼間,大地震已經過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長大成人,在這32年裡,對於女兒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燒紙錢,搬到了新家以後就天天一邊燒紙錢,一邊唸叨說住哪兒了,在哪條街,哪條巷子,怎麼走,怎麼走……

元妮天天自責愧對於女兒。

而姐姐因為憎恨母親當年不救她,32年終不願回唐山認親。

後來,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一干成一番事業並且帶著員工的弟弟不約而同地參加了抗震救災活動,無意中聽到弟弟和別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後,姐弟相認,一同回家看望年邁的老母親。元妮看到女兒回來了,高興得不知所措,淚流滿面。姐姐卻沉著臉像個木頭人,也許還在憎恨母親。

元妮端著一個盆子,裡面放著幾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說:“看,媽媽沒騙你吧,是媽媽對不起你。”姐姐沒想到母親在她小時候許下的諾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親每次買的國小課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終於淚如湧泉。

這部電影觸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絃,或許現在我們還理解的不夠深,但如果真正要我們放棄一個親人,才能體會到什麼事痛苦的抉擇。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任何一位親人。無論他(她)對你是好或是不好。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3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康澤建約我去全球通電影城去看《唐山大地震》吃完了晚飯我和爸爸去了商廈超市買了一些吃的零食和飲料。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可以邊吃邊看。

康澤建他媽和康澤建開著車來接我了,我告別了爸爸坐上了康澤建家的車,康澤建在車上用手機玩著遊戲,一會兒的功夫我們就在銀座的地下停車場放下了車,我們倆拿著食品袋進入了全球通電影城的標準廳,康澤建的媽媽給我們倆選擇了一個比較靠後在中間的位置,坐在康澤建左邊的是他媽媽單位的同事。整個電影大概要放2個多小時,這一次電影是張店交警大隊組織的一次,我和康澤建的這兩張電影票是康澤建的媽媽單位發的。我帶了一個手錶好看時間。我拿出了一個飲料給康澤建,康澤建在沒放電影之前就已經喝得差不多了。電影準備放了,上來是一些張店交警大隊開會的情景。

電影開始了,主人公是:方登、方達、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唐山1976年的晚上方達方登的爸爸媽媽在汽車上睡覺,方達和方登則在樓房上睡覺,在他們都睡著的時候忽然樓房和地面都震動了起來。方達方登的爸爸媽媽還以為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沒過一會兒就覺得這是一次地震,方達方登在樓上睡得很香但一會兒也被震起來了,方達方登的爸爸去救方登方達,可是在救的時候因為被高空掉下來的建築物砸死了方達和方登埋在了建築物底下。救人的師傅們對方達方登的媽媽說:“孩子只能救一個,翹起方登的那一邊放大就得死。”可是他們的媽媽卻說兩個都得救。最後他們的媽媽決定了就弟弟方達。方達救出來了可是斷了一隻胳膊,方達的媽媽認為他的姐姐方登已經死了。人民解放軍的抗震救災隊來了,一對軍人夫婦看見了方登還活著就把方登帶回了自己的家。因為那對夫婦給她起名叫王登,把方登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供她讀書上學,在方達上高中的時候他老是曠課跟同學打架,老師經常找他的媽媽。方達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後來他安上了假肢當了一名企業家,方登考上了一所當醫生的大學,後來當了醫生。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方達跟著抗震救災隊到了汶川抗震救災。方達在唐山找了一個女朋友結婚了,剩下了孩子。再一次偶然的機會,方登聽到一個人在說他自己的經歷,方登聽見了很符合他們家的情況就和方達見了面跟著回了老家唐山,最後方登也剩下了孩子,方達和方登的孩子名字一樣。方登找了一個外國人。23秒的災難,32的悲痛。我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幾乎把所有的零食全部吃光了。

看完電影 康澤建的爸爸媽媽來接我們倆,把我送回了家。這一部《唐山大地震》讓我記憶憂心!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4

這部電影改編在一部小說《餘震》,也許是小說寫的太好了,以至於這部電影讓我感覺是一部很偉大的電影。

電影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不是主旋律的電影,它反映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的那些事,它描寫了人間真情,看似沒有更崇高主題,實則耐人尋味,無意義中透出了真正意義。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部好萊塢似的災難大片,那不如去看《10.5級大地震》或《2012》,這部電影雖只有約前一刻鐘在直接描寫唐山大地震,但在一定特效下讓人也稍微體驗了一下23秒大地震的巨大能量,看到了那些高亢的革命標語在地震面前恁的1不堪一擊。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在講震後的事,大震一下就過去了,但是震後心理上的傷痛怎能那麼快過去呢?

這確實不是災難大片,而是一部溫情劇情片。影片從一個家庭的視角講開去,爸爸為了救老婆孩子死了,廢墟中一根水泥樑兩頭壓著兩個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現實條件只能救一個,媽媽元妮萬般無奈選擇了救弟弟,弟弟救出來了,但少了根胳膊。媽媽以為姐姐肯定沒法活了,但沒想到姐姐後來居然從死人堆裡爬了出來,並被救災的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方登心裡始終有一個結,為什麼媽媽會不救她?這讓她想不通,這不是恨媽媽,而是一種絕望。乃至之後的多年裡都有點憂鬱。

徐帆飾演的媽媽元妮,是一個具備傳統優良品質的媽媽。她每逢過年過節都要給丈夫和女兒燒香,並告訴他們怎麼回來過節,兒子不理解她。是啊,兒子怎麼能夠理解她呢?她常說“真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當一個親人離你而去,那份痛苦不就是這一句話嗎?她愛他的丈夫,是因為她的丈夫愛她,併為她付出了生命,她愛她的女兒,為她當初難以抉擇時放棄了女兒而愧疚了32年。她無法原諒自己,也無法說服自己。她只能默默承受這個壓力。為此她不願意找老伴,除了愛生活中的兒子,她也愛失去的丈夫和女兒。每當她燒化紙錢的時候,她都回憶著。這是多麼痛苦的事呢?然而她又從中感覺著快樂,是啊,有她深愛的丈夫女兒的照片牌位陪著她,她又隨時能夠跟他們講講話,她又何嘗不快樂呢。她為了自己的丈夫她不再成家,為的是隻給自己的丈夫當老婆,哪怕丈夫已經死了,她也覺得值,這種看似過時的思想中,又體現了她對過去是怎樣的不能釋懷,體現了她對她丈夫多麼真摯的愛!這份堅持是美好的,沒有一個人有資格對她的這種做法說三道四。她在堅持這份信念中也確實得到了快樂,這是因為地震奪取了她親人的生命,但她的意志並沒有擊垮,她的家庭也沒有擊垮,她仍然生活在四口之家裡,雖然是兩個活著的和兩個死去的。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15

今天我去中山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我與同學有幸觀看了此片,感覺震撼頗大。我是唐山人,經歷過那場地震災難(當時我八週歲,剛上國小二年級)。下面就以唐山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

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後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

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衝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應該說是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捨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對這部電影的拍攝談點個人觀點。這部電影屬於大製作、大手筆,拍的非常震撼,陳道明、徐帆等演員表演非常真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來上這麼一部電影,希望能讓同胞們有些心靈上的震撼,也希望對年輕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美中不足的是該部電影有植入廣告的嫌疑,可能是劍南春酒廠和工商銀行贊助的緣故吧!

另外在歷史背景細節上把握不太準確,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陳道明實驗的養父佩戴上校軍階就不符合實際,我軍是在1988年菜實行軍階制的。當然這只是這部電影的美玉之瑕,總的來說電影很震撼、真實。

再者唐山大地震時當時交通不發達,只有軍隊能進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後死了24萬人。在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都動員起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直升機飛進來了,挖掘機進來了,全國各地的志願者都來了。時代不同了!

唐山的觀眾看完以後是感動,甚至感恩!

所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