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三打白骨精》有感

才智咖 人氣:1.11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三打白骨精》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1

我曾在電視上看過四遍《三打白骨精》的動畫片,但我還是覺得這次話劇《三打白骨精》更加生動有趣,就連媽媽都說太精彩了,把她的童心都喚醒了!

演出前,為了引起小朋友的呼喚,把卡通明星霸王龍、尼克、小黃人都請來了,我們和這三位卡通明星跳了一場舞,精彩的話劇便開始了。

演出時互動環節非常多,比如豬八戒要見猴哥,小猴們不讓見,一隻較大的猴子說來一場揹著小朋友跑的比賽,如果豬八戒贏了,就可以見到猴王,之後就請了兩位小朋友上臺互動;後來孫悟空到如來佛祖那借來了“能量球”,其實就是一個超大號皮球,引來了許多小朋友都上臺去搶皮球,場面一片熱鬧。

說到這部話劇,最受歡迎的人物當然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一出場就舞起金箍棒,跟豬八戒打鬥。雖然對豬八戒千般捉弄,但對師傅卻畢恭畢敬,一心斬妖除魔。去給師傅化緣時,不忘畫圈來保護師傅;師傅冤枉他殺人時一封休書從此斷了師徒情誼,但他卻再三跪拜,依依不捨的離開,還一再交代豬八家沙僧保護好師傅;為救師傅,他變成白骨精的母親成功進入白骨洞,並騙“女兒”白骨精講出了實情,讓師傅知道冤枉了他。一路上,孫悟空細心膽大,愛憎分明,又不乏幽默,迎來臺下一陣陣的喝彩。

但臺下的歡聲笑語大部分都是豬八戒帶來的,最搞笑的一次是:小妖精要搶八戒的釘耙,搶到後來,是八戒和妖精各拿一頭,這時,可愛的豬八戒想出了一個鬼點子,他先舉起右手再抓住釘耙,小妖精也就學他先舉起右手再抓住釘耙,豬八戒然後舉起左手再抓住釘耙,小妖精又學了豬八戒做了一遍,最後豬八戒舉起雙手再抓住釘耙,正當小妖精也舉起雙手準備抓住釘耙時,豬八戒迅速地抽出釘耙朝小妖精打去,砰的一聲巨響,八戒成功了。

演出中,演得最像的就是單純善良的唐僧。孫悟空愛憎分明,每次打的都是妖怪,但唐僧肉眼凡胎,以為孫悟空連殺三條人命,氣憤地流著淚,無可奈何的神情,還有知道真相後,後悔莫及的表情,演得出神入化。

忠心機敏的猴哥,可愛懶惰的豬八戒,一心向佛的唐僧,老實忠誠的沙和尚,陰險狡詐的白骨精,活潑的小猴,搞笑的小妖,栩栩如生的表演,美輪美奐的舞臺,精彩的情節,臺上精彩,臺下激揚,互動不斷,是一個完美無瑕的童心話劇,這部話劇給我的童年增添了美好的回憶。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2

前幾天,我去看了《三打》。之前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少否定本片的說法,故有些疑慮。看完後發現其實這是一部很好的商業片,所以我認為網路上確有“專業黑”存在,只是這種競爭方式也太卑鄙了。

《三打》可以說是改編得非常成功的一部戲,尤其是比原著的這個章節的立意高了很多。

原著中這一段裡原本昏庸可厭的唐僧被拔高成一個境界高遠的人,而孫悟空也逐漸走入他的境界認同他的理念,從對他的不屑到敬他為師父。這部戲其實是把師徒四人成軍過程、三打白骨精、比丘國、波月洞等好幾段的素材高度融合在一起,意在闡述佛教大慈大悲、普渡眾生、佛法平等的大理念。

這樣一部電影,比忠實複製原著的一個“三打白骨精”的橋段更加符合原著的精神。所以我覺得改編者應該是對佛教有著相當感悟的人。當然,特效、演員的演技以及搞笑橋段也是使其成為很不錯的賀歲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我更看重的是這個片子改編的立意。片子能夠用很接地氣的現代語言和表現手法去進行一些比較玄乎的教化,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嘗試。朋友推薦此片的理由是:本來只想去簡單樂一下,沒想到最後還接受了一場思想教育——相當的形象,哈哈!

當然,如果只願意接受原著中孫悟空火眼金睛神勇無比,而唐僧昏庸無能又可厭,白骨精就是一個作惡可恨的妖精的臉譜化形象的讀者來說,接受這個新的改編是比較費勁的。但是要知道唐僧的原型是高僧唐玄奘,我過去一直認為唐玄奘這麼糊塗無能的人是怎麼可能成為高僧的呢?實際上這是我原來簡單化地看《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一章所產生的誤解,而這部戲裡的唐玄奘更加靠譜。此外《西遊記》是長篇小說,三打白骨精是其中一個小橋段,作為唐僧師徒關係從矛盾走向相互理解的一開始的鋪墊,後面有的是時間好發展。如果單獨拿出原著這一節忠實於原著來拍攝,結果還是那種臉譜化的爛俗套路,不僅不能反映西遊記的精髓,而且也沒有什麼意思,不會吸引多少人來看,至少我是這麼看的。

還有人覺得片中雲海西國國王的橋段是多餘的。實際上片中費翔飾演的雲海西國國王,我認為原型就是拿一千個小兒心做藥引的比丘國王。這個國王的重要作用一是豐富白骨精的個性形象,二是促進孫悟空對唐僧內心的理解,總而言之是支撐本片改編的立意。當然增加片中矛盾的複雜度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法。國王一看與白骨精有前世恩怨的,他手的魔咒很可能跟他害白骨精為妖的前世有關,可惜片子沒有交代,這是個明顯的缺陷。

國王是人卻比妖還陰險,反襯出白骨精可以被度化的理由。而連國王這樣比妖還要壞的壞人也不能打殺,是唐僧對孫悟空的教誨。國王說出了片中最振聾發聵的幾句名言,正是擊中唐僧的內心,讓他最終決定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催化劑。如果沒有國王橋段,後面的劇情發展就沒有了依託。所以,國王是這個故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支撐該片思想的.重要依據。

國王最後被白骨精尋仇而囚禁的橋段被刪,也是因為冤冤相報的故事與該片的立意相悖,所以不得不落下個國王下落不明的缺口。但一部好作品中是不應該有一些明顯的沒有用的伏線的,如果國王的手的魔咒;也不應該出現自相矛盾的情節,如妖可度,國王不可度——其實國王手的魔咒若解除,他也就不會害人了。也許編導一時沒有想出個怎麼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法,只好不了了之,不能不說是本片中一個明顯的缺陷,故而被很多人質疑。

其實本片中主要演員的表演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當然鞏俐的片中最大的亮點,很多人都說過了。

作為費翔的粉絲自然會關注費翔只有幾分鐘的戲。這個人物角色給的空間很小,但是在短短几分鐘且零碎的鏡頭中,費翔最大限度地演繹出了人物的精髓:從一國之君的威嚴莊重,變化到陰險、殘忍、暗黑的真面目,還有病痛中的孱弱,失敗後的歇斯底里,以及在被剪掉的結局中的恐懼、虛張聲勢、瘋狂、絕望和痛苦。他在片中表現出來的形象是我之前無法想象的,因為他除了英俊瀟灑的歌手和音樂劇演員形象以外,雖然也飾演過各種不同的反派形象,但卻沒有一個與這個形象近似的,尤其是那個孱弱、絕望、恐懼的窩囊形象,恐怕是絕大部分歌迷都難以接受的。他令我佩服之處是,他作為一個非職業電影演員,卻拋得下偶像外殼投入角色之中。

他以前曾經說過他肯演的反派人物要死得很精彩,但這個反派人物不僅沒有死,結局還很窩囊,他也演了。他說他寧願在一部精彩的片子裡演一個戲份不多的角色,也不願意接一個沒有多少突破的主角。而我曾經懷疑一部三打白骨精的戲還能有什麼精彩,但今天看完片子,不得不承認他的眼光是對的。不過,我還是希望他下次能接一個正面角色給我們洗洗眼睛吧!當“壞蛋”的癮總該過夠了吧?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3

今天下午抽了時間把《三打白骨精》看了一遍。《澳門風雲》/《美人魚》已經都看過了。因為之前關於“悟空”的題材看的比較多,都差強人意。這次郭富城演的孫悟空沒有對我造成足夠的吸引,所以。

可是後來看見很多人對這個影片的評價都不錯,就去看了。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從第一秒開始我就被這個電影吸引了。整個氣場和後期製作就達到了接近好萊塢的級別,相當棒。我本來就是學後期的,所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就知道這背後的功夫和成本。

看完這個電影之後我覺著這裡的主角是“白骨精”和“唐僧”。之前我們看任何關於“西遊記”的題材,從來沒有如此重視一個“妖怪”。而且這是一個沒有背景的妖怪,卻能把這個取經團隊差點弄解散了。可見白骨精很有謀略,善於演技。不得不說“鞏俐”真的把“白骨精”演繹的淋漓盡致,氣場十足,以至於,孫悟空在她面前都顯得遜色三分。

這個電影還告訴了我們為什麼看似“能力”不高的唐僧要當這個團隊的頭目。當然他是如來的直屬員工。但是這裡告訴我們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悟空看到的是“真相”,而唐僧看到的是“心相”。孫悟空對待妖怪的方法就是打死,“以暴制暴”,而唐僧的方法是“度”。即使知道你是妖怪,也要了解你為什麼做惡事。用自己的方法祛除妖怪心中的邪念,棄惡從善。唐僧對悟空說“我們是如此的相似,都是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

這部電影也頭一回提到了白骨精的來歷,白骨精的前世是一個女孩,在16歲的時候嫁到一個大戶人家,結果當年這個村子就遭災。大家都說是這個女孩帶來的不幸,肯定是妖怪。結果愚蠢的村民就把她綁到懸崖,任禿鷲吃她的肉,最終死去。

因為怨念太深,這個女孩最終變為白骨精,來報復村民。由此可見,很多妖怪之前都是好人,受了很大的委屈與屈辱才變成了今天的模樣,包括《西遊降魔》裡的水怪,原來也是向善的,因為救一個落水的小孩,被村民誤解,給殺害,投入河中,最終化為水妖。

所以,孫悟空看到的是此時此刻的“真相”。而唐僧看到的是前生前世的“心相”此兩人的境界高下立判。這裡在悟空從離隊回來之後,唐僧已經知道老太太是白骨精變的了,但是卻沒有說“為師錯怪你了”,這是很隱蔽且很必要的。最後白骨精終究被唐僧感動到,雖然沒有直白的表達出來。但是從白骨精為了不讓唐僧死而自盡的場景中就能看得出來。但是最後還是唐僧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去超度白骨精。看到這裡影院裡的人很多是動容的,被唐僧這樣執著的行為而感動,被唐僧這樣的善心而感動。

看完電影我的心裡也有一絲感悟。當一個人有很多怨念,被冤屈,誤會,壓力的情況過大或者時間過長的時候,或許會做出一些類似“妖怪”般的行為,也許沒白骨精那麼誇張。或許只是父母對兒女一次嚴厲的呵斥。或許只是男女朋友一次沒說完就話掛掉的電話,或許只是家人的一次大喊大叫。對於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摯友,大家儘量選擇唐僧的方式去處理,看“心相”而非“真相”。我們要試圖去理解家人,摯友。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背後到底有什麼冤屈,用善念去驅走,排擠親人心中的惡,這樣我們才會讓家庭的關係越來越和諧,從而避免引發更大的矛盾。如果每個家庭的成員都能以唐僧這樣的方式去對待親人,那麼,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是不是更精彩一些呢~即使別人做不到,那麼你能做到了,那麼就是自己人性的一次提升。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4

看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後,我對孫悟空的所作所為很是敬佩,但同時也覺得有些美中不足,正所謂“金無足赤,猴無完猴”。

在“三打白骨精”過程中,孫悟空勇敢無畏,堅持真理,不顧一切阻擾殺死白骨精!可是我認為有著許多方法,可以讓孫悟空完全不用受緊箍咒的痛苦折磨和被逐出師門之罪,便可打敗白骨精,我現在就有4種:

1、想盡一切辦法引開白骨精,再打死白骨精,不一定要在唐僧面前殺。如果唐僧問起來,就說他走了。

2、用金箍棒在唐僧身邊畫一個伏魔圈,讓妖魔鬼怪無法靠近唐僧。再想方設法引開白骨精,將其打死。

3、去找託塔李天王拿照妖鏡。讓唐僧看出白骨精的真面目,然後再將其打死。

4、用分身術,一個保護唐僧,一個引開白骨精,然後再將其殺死。

總之,方法有著許許多多,如果孫悟空能沉著應對,那事情就不用那麼複雜了!所以,我們不但要學習孫悟空的勇敢無畏,堅持真理的精神,而且要改掉孫悟空的一見敵人就打的暴脾氣,遇到事情或問題能沉著冷靜應對,以尋求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效果!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5

週末,利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在電視上看完了賀歲大片《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片子早在春節就上映了,但自從去年春節期間晚上在電影院看完《狼圖騰》之後,因為驚險刺激回家後激動得一晚沒睡著。所以幾乎就沒有在晚上去電影院看過電影。電腦上下載了一些下線的片子,但很少能堅持看完,往往快進幾次,粗枝大葉的看看,效果自然不會好。這次在電視上看完,堅決不快進,終於完完整整得從頭到腳看完了。

感覺很刺激,也很有新體會。

一、場景太刺激、暴力血腥。

比如開始出現的龍的形象,太具象,後面的蛇精、白骨等等鏡頭,也很容易讓觀眾受到驚嚇,對孩子更是不宜。所以也特慶幸沒有帶孩子去電影院,否則在昏暗的環境下看,可能很恐怖。即使是白天,我在看這些鏡頭的時候,明明知道是假的,還是渾身起雞皮疙瘩。

二、故事創新多。

佈局是新疆風味的西域,國王是中西混血的費翔飾演。片子裡孫悟空對唐僧不稱呼師父,只是叫做“小和尚”,可能內心裡並沒有認同他做師父,只是把取經看作解除勞改、恢復自由的被動行為。但片中一段師徒2人在山頂談心的情節,很暖心。郭富城演繹的孫悟空,形神兼備,對人物內心把握到位,讓人出乎意料。

三、結尾有新突破。

唐僧為超度白骨精走出輪迴,願意捨身求法,這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願力。地藏菩薩的形象與唐僧類似。本劇唐僧也展現了地藏菩薩的這一巨集圖大願。這是全劇的制高點,使人物得到昇華。如果一個電影看完之後,嘻哈一笑,沒有讓人回味的東西,那麼是不深刻的,至少我認為是不深刻的。但本片讓人能夠回味無窮,這是不容易的。

總體而言,如果沒有那些血腥暴力場面,該片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那些場面是票房的一部分,對此真是無可奈何,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觀《三打白骨精》有感6

“猴年的大年七年級上映的一部電影,叫什麼《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還是3D的呢!”這句話,媽媽在我耳邊唸叨了不止十次,也不知道這部電影哪來這麼大的魅力,讓我媽如此的念念不忘。“媽,您想看就直說,何必這麼拐彎抹角的。”我頭也不抬。“嘿嘿!”媽媽像小孩子一樣,呵呵的笑。

於是……正月初五,我們一家便出現在了新時代電影院門口……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更是家喻戶曉,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整部電影講的是:唐僧四人在取經的路上遇見了白骨夫人。白骨夫人為了捉到唐僧,將自己變化成老人和小孩,孫悟空火眼金睛,認出妖精,掄起金箍棒將其肉身打死,白骨夫人卻順著靈魂逃走了。唐僧肉眼凡胎,怪悟空錯打死了好人,念起了緊箍咒,並將悟空趕走,途中與菩薩勸說,悟空回心轉意,趕回救師傅。而唐僧因為八戒和沙僧的無能被白骨夫人抓走,才知自己錯怪了悟空,,後悔不已。在最的大戰中,孫悟空打敗了白骨精,救出了師傅,師徒四人再次踏上了取經的路。

這部電影很是精彩,看完後我意猶未盡,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去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