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征》有感15篇

才智咖 人氣:3.12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長征》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長征》有感15篇

觀《長征》有感1

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真實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偉大壯舉。由於左傾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初期,中央領導權的旁落及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使黨和紅軍遭受到重大損失,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直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後,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向,穿插於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長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紅軍。記得紅軍和敵人打仗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向前挺進,一直向前挺進了兩萬五千裡。紅軍在長征途中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只要身邊有河,他們就喝河水。

我想:他們的生存條件比我們要艱苦的多得多,沒有我們現在好,我們現在哪有人還能咽得下皮帶、野草呢?他們不管遇到什麼危險,都奮不顧身,和敵人拼搏起來。紅軍們可真勇敢啊!

觀《長征》有感2

長征是一部史詩,是一座豐碑,是新時代我們學習,品評的很好的課本教程。

學習他的分析失敗原因,找到問題所在的思考態度。而這一點恰好是新時代的我們所缺乏的。遇到問題是需要拿出勇氣拿出智慧去解決的,而不是無休止的抱怨,指責,悲嘆事態炎涼,自己無用武之地。毛澤東的偉大之處正體現了這一點,思考分析敵我的優勢,避重就輕,躲開敵人正面的攻擊,儲存實力,以待再戰。學習中仍然需要這種精神,分析原因找差距,長征時期有好的條件嗎沒有,長征時期有好的客觀因素去依賴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人,那是生與死的洗禮。而紅軍取得了勝利。我佩服,我為他歌唱。

學習他的吃苦精神。長征苦,長征難,戰士們穿的是衣不敝體,腳上的草鞋破的不堪入目,太餓了吃路邊的野草,可了就喝泥坑裡的水,包括主席,指揮員,周政委等老一輩革命家,他們同戰士一樣走在北上的路上,同戰士一樣衝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他們是偉人,他們是革命的先驅,運籌帷幄,謀大局,謀大業。真乃偉人。我敬佩,我景仰。苦,苦的有的無法想象。而我們現在是何等好的條件,窗明几淨,整潔有序,窗外綠茵茸茸,大樹環繞。藍天白雲,紅牆綠瓦。在我們的生後父母親朋友人社會關注我們,支援我們。為我們保駕護航天時地利人傑,我們沒理由駐足,沒理由怕苦,我們只有前行,義無反顧,認定方向,努力前行。

學習他的不氣餒,永不放棄。誰都不知道革命該往哪裡去,革命何時成功,苦不怕,失敗不怕,死都不怕,可是勝利在哪裡呢但是我們的紅軍戰士沒有放棄,不言敗。但有了堅定的信念,義無反顧,沒有後路。長征勝利了,革命成功了回到我們的學習上,我認為更不能氣餒,更應永不放棄,直至勝利,直至成功。患得患失嗎,擔心自己付出得不到回報嗎不前行才是出路,前行才會成功,停下來只有死路一條。高二的學生更沒理由停留,高二的我們象長征走了三分之一,你如何打算呢?

好,長征的電影看完了,但長征的精神要永存心間,讓他指導我們前行。失敗了我們分析原因找差距,學習就要吃苦我們已有準備,遇到挫折不氣餒,我們永不言棄。成功一定會青睞我們,成功屬於每一個前行的人,高二的學生們。沒時間停留。停留就意味著失敗。前行前行在前行。

觀《長征》有感3

11月3日,中國長征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中國運載火箭運力首次跨入大型運載火箭的行列。長征五號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新技術的集大成者,它的研製成功為未來發展更大更先進的運載火箭鍛鍊了隊伍、積累了技術經驗。

長征五號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太空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按計劃,20xx年嫦娥五號落月取樣返回、20xx年發射太空站核心艙、20xx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等任務都將依靠長征五號來實現。

據介紹,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xx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研製,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遵循“發展航天、運載先行”“運載發展、動力先行”的理念,20xx年,我國先行啟動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攻關,其科研成果直接轉化支撐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等新型運載火箭研製並首飛成功。

此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的是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衛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8次發射。

觀《長征》有感4

《我的長征》這部電影是一位老爺爺回憶他當年長征所寫的一部回憶錄。

當年老爺爺只有十一歲,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為了中華民族不任人欺凌,小小年紀就參加了紅軍。跟著大部隊爬雪山、過草地。紅軍戰士身穿單薄的軍衣,腳穿草鞋,他們不但要忍受飢餓和嚴寒的折磨,還要堤防敵人的飛機的轟炸和後面敵人的追趕。

看到這裡,我禁不住淚流滿面,先烈們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不畏犧牲,用青春和生命造就了今天安寧幸福的生活。

我們生長在和平的年代,沒有戰爭的槍聲,沒有戰爭的硝煙,我們穿著皮鞋,坐在溫暖的教室裡聽老師,可是有的同學上課時還嬉皮笑臉的做小動作,這和紅軍爺爺當時的處境相比,難道不應反思?我們對得起他們浴血奮鬥打下的江山嗎?

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路上又一次激烈和驚險的戰鬥,中我印象最深的片斷。瀘定橋是大渡河唯一的一座鐵索懸橋,橫跨在波濤洶湧的河水上,敵人為了防止紅軍北上,事先拆除了橋上的木板,所以,橋上只剩下了13根粗大冰冷的鐵鏈子,為了使所有的戰士儘快渡過大渡河,1935年5月29日下午,紅軍二十二名突擊隊員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手攀腳踏著晃晃悠悠的鐵索,邊爬邊鋪木板,向對岸一點一點地艱難地匍匐前進。英勇的突擊隊員忍受著煙燻火燙,冒著槍林彈雨,終於拿下了橋頭,使後面的部隊及時地衝進了瀘定城,贏得了紅軍北上決定性戰鬥的勝利。

這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使我感動不已,我深刻的認識到,今天的和平與繁榮來得是多麼不容易啊!我們只有認真讀書,學好本領,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只有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是對紅軍爺爺最好的回報。

……

觀《長征》有感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讀完毛主席這首名為《長征》的詩,我被紅軍戰士百折不撓、不畏艱險、樂觀向上、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紅軍戰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長征路上,不僅有槍林彈雨,還有急流險灘、雪山草地,更有飢餓、寒冷、疾病等難以想象到的困難。面對各種險惡的環境,紅軍就像竹石,在岩石縫中發芽、成長,顯示著生命的頑強。他們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永遠不會服輸,永遠接受著挑戰!

在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創造了無數驚人的奇蹟。就說飛奪瀘定橋那次戰鬥吧。素有“天險”之稱的大渡河讓人看了心驚膽寒。可是這場戰役是多麼的重要啊!不能輸,決不能輸!一咬牙,一跺腳,拼了!戰士們冒死建奇功,居然贏了這場戰役。美國人有一對夫婦參觀過瀘定橋後,曾這樣說道:“中國是用那些敢於翻越千山萬水人們的犧牲精神和勇氣統一起來的。”連美國人也被我們的紅軍戰士震撼了!

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奮發向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輕言敗,自強不息。

紅軍是長征里程上永遠的豐碑;紅軍更是長征精神的靈魂。讓紅軍英魂萬古流芳!讓長征精神永垂不朽!

觀《長征》有感6

這部電影講的是在長征中,紅軍翻過了18座大山,跨過了24條河流,最後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故事是這樣的:開始,國民黨戟紅軍的根據地,被迫長征。當時天上被告國民黨的飛機圍繞,投出一枚枚如石頭般的導彈,幸運的是,導彈投到了水裡。頓時,水面上翻起了一陣陣如噴泉似的水花。當紅軍發過湘江的時候,8萬人犧牲得只剩下了3萬人,可他們還是不畏恐怖,勇往直前。讓我深受最深的一幕是毛主席說的那句話:“快,快給我藥。”這聲微弱的聲音,即使聲音小,也使我得到深刻的記憶。不時毛主席了重傷,躺在單架上。即使毛主席已經傷成了這樣,他也不擔心自己,而是為人民著想,打倒國民黨,成立新中國,讓大家都不再沒有糧食,讓大家都高興地出門,讓大家都不害怕。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生活中的事例。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只想到自己,不顧別人。就比如這次次做帽子,我們組的我和其他3位同學在小組內做帽子,而剩下的'幾位同學只是在教室裡跑來跑去。我勸他們和我們一起做,可他們卻說:“反正你們已經做了,我們不用做。”我對他們說:“你們不能只想著自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他們低下了頭,馬上開始與我們一起做帽子。從此,我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我們要像毛主席一樣,多想想別人的感覺。

通過看這部電影,我明白了要多想想別人的感受,不能只顧著自己,不管別人。

觀《長征》有感7

20xx年11月3日晚20時43分,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這枚高達56.97米,重達869噸,因為粗壯的外形而被形象地稱為“胖五”的重型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它的“助推器”,同時也是我國之前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七號火箭高出了兩倍多,長征五號也因此超越俄、日、歐的同級別火箭,一躍成為了這個世界上運載能力第二的現役火箭。

長征五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重型火箭時代,我國也因此成為了包括美國、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的一員。

觀《長征》有感8

希望,一個多麼溫暖的詞,它輕輕敲打我的記憶深處。美國詩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詩裡寫到:“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它棲息在靈魂裡,唱沒有歌的歌曲,永遠,不會停息。在暴風雨中,聽來,最美,令人痛心的這樣的風暴……

我挺喜歡看《長征》,儘管是沒有看完,我還是很喜歡看。我喜歡看《長征》不是因為長征途中生活的驚險刺激。我還是一個小女生,普普通通的小女生,所以,我現在還不能體會出在如此之長的行程中,生活是多麼之艱苦。然而,這部鉅作打動我的地方是——棲息在參與長征的人民靈魂裡的東西——希望。

我想,這隻有羽毛的溫暖人的“小鳥”——希望,一定是深深地住在毛主席和參與長征的人民的靈魂裡的,因為他們沒有被那些無情的炮火困住。他們面臨著死亡,但是他們毫不畏懼。這是因為他們堅信——只要有希望駐入自己的心裡,就會打贏這場戰鬥。

在劇中,那一聲聲無情的炮火肆虐地打著,一個個戰士慢慢地倒下。這其中便有這部劇的主人公王銳的父親。當王銳親眼看到自己的父親死在自己眼前,他非常難過。但是,他沒有整天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立馬振作起來,毛主席的女兒被毛主席拋棄。毛主席不是真的如此狠心,而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還有那麼多的路要走,女兒跟著他不能健康長大。不過,幸虧王銳救了她,偷偷地養著她。在我看到最後,王銳說道:“我們要向打贏的地方去。”這是因為王銳已經深深地把希望駐入了自己的體內。

看完《長征》這部片子。我心潮澎湃,很多思緒出現在心頭。毛主席是多麼的和藹可親,是多麼得值得讓人尊敬。《長征》這部片子,清晰地放映出了毛主席的現實生活。他和普通人一樣,生活簡樸,有時會發小脾氣。他會因為有人打擾他而生氣,會因為罵人而說“對不起”。毛主席是如此的和藹,和藹地對待每一位同志。

這部片子讓我明白道:長征是多麼長的行程,長征期間條件是多麼的艱苦,讓我們更加珍惜幸福的今天。更告訴我們,不論在何時何地,我們都要讓希望棲息在我們的靈魂裡。要讓這隻有羽毛又溫暖人的小鳥在我們的靈魂裡自由飛翔!

觀《長征》有感9

長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紅軍們戰勝千難萬險最終到達目的地。總共長達二萬五千裡。

這是多麼艱苦啊!平日,我們一點路都不願意走,吃不了苦,可紅軍卻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後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炊事員郭大叔揹著一口大鐵鍋,在山上走著走著就倒在雪地裡了,臨死雙手還牢牢地抓著鍋沿兒;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裡……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裡,才知道生命有多麼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髒怕受委屈,在家裡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一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作為國小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大無畏,堅強與樂觀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讀了長征,我們要從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個堅強的人。

觀《長征》有感10

暑假,我們一家去青島旅遊,必須要去的當然是中國海軍博物館了。

一進門,各種各樣的海軍武器映入眼簾,有:殲擊機、艦艇、“鞍山”號導彈護衛艦、“鷹潭”號防空級導彈護衛艦……當然,最重要的肯定是核潛艇了。

401號核潛艇今年四月剛剛被送過來,所以想一睹它的風采的人很多。過了一會兒,我們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走上了通往艙門的路。路的旁邊豎立著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我們隨著解說員進入了核潛艇那又悶又熱的艇艙,解說員說:艇上有:艏艙,艉艙,住宅艙,核反應爐艙,魚雷艙,管道機械艙這幾個。艇上的生活非常艱苦,每人每天限量供應水,魚雷兵還要跟魚雷睡在一起……實在是很可怕。”

我看著核潛艇,想:現在,中國敢於把核潛艇公開亮相出來,這說明:1、我們底氣十足。2、我們已經掌握了處理核廢料的方法。3、我們已經擁有了比這更先進的海軍武器裝備。4、我們不怕別人來剽竊我們的裝備。

臨走時,媽媽還給我買了一個小核潛艇玩具,我希望中國海軍能建設的更加強盛,更加威武,更加厲害!

觀《長征》有感11

在漫長的國慶長假裡,我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這電視劇,心裡深有感觸。

在這電視劇裡,我在看到紅軍過大草地時,不由地熱淚盈眶,深深地被感動了。

紅軍馬不停蹄地在這片遼闊的打草地上進行,而食物成了一個大難題。糧食吃完了,就只能屠殺馬了,就去挖野菜吃,有的還吃皮帶,而這樣就很不錯了,有的人只能捱餓,人們都在飢餓中度過著。這還不算什麼,那路可真糟糕,一不留神就會陷到一個泥坑裡去,越掙扎,就越陷進去,如果另一人來幫忙就也會被陷進去,出也出不來,永久在裡面。

那草也真“狠”,劃得人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真令人覺得疼痛不已。在前有敵人,後有追兵的日子裡,紅軍們都過慣了,卻堅強地挺了過來,真了不起。

通過看電視劇,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感到了紅軍抗戰的艱苦。紅軍他們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解放勝利,消滅了凶惡的敵人。他們那種男子漢的氣魄,視死如歸和革命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稱頌,是非常可貴的。他們那種軍人的氣質,勇敢和堅強是不可與我們相比的。前一代人付出了一切來抗戰,才換來了現在美好的一切,我想沒有他們,能有今天嗎?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發奮學習,繼續和發言革命傳統,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一份力量。

觀《長征》有感12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上週星期一觀看長征紀錄片時我的耳邊反覆的縈繞著這首由毛澤東所寫的詩——“七律長征”。在那段紅軍長征路上:紅軍穿著草鞋,裹著破布襖,掛著水壺,揹著糧食,提著槍桿,為保衛祖國衝鋒上陣。登過嚴峻陡峭的山脈,走過泥濘易陷的泥潭,穿過迷失方向的叢林,趟過湍急刺骨的河水,一方面為了繼續趕路,一方面為了保衛祖國而抗戰。不管風在狂,雨在大;不管敵人有多陰險,有多殘酷,將生命置之度外,勇往直前。

每天的太陽將他們潮溼的衣服晒乾。他們用樹皮來充飢,拿沙土當被蓋,翻過群山峻嶺,一路拼搏,一路頑強,一路抵抗。

然而如今,我們則應該:“重溫長征路,共鑄名族魂。”學習紅軍不怕苦,不怕艱難,奮勇向前,摔倒再爬起來的精神。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吃穿不用愁,但還是應該學習他們節儉樸素的好品德,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為國獻身的精神。

讓我們也擁有那顆赤子之心,那顆愛國之心,現在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即使沒有重大成就,也要為社會盡一下責,努力吧!

觀《長征》有感13

長征五號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的最大推力運載火箭,因此之前都被簡稱為“大火箭”。

如果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比作一個大家族,現在其家庭成員已經有17個了,實現了從常溫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運載能力覆蓋高、中、低各種軌道,能夠滿足不同載荷的發射要求。

但是,隨著火箭發動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類對宇宙空間的不斷探索,世界主要航天強國紛紛推出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比如歐洲的阿里安5、美國的德爾塔4和宇宙神5。而中國現有的長征家族原有的成員在面對未來載人太空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長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塊頭”成員扛起重擔。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製期,僅僅是立項後的礪“箭”,“胖五”就花了10年時間。按說在新一代成員裡,“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啟動研製的,但是卻比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這些“兄弟們”更晚“成家立業”,足見其難度之大、風險之高。

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

觀《長征》有感14

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當日發射時間幾經推遲,從原定的發射時間18時延遲到20時40分,航天專家隨後解釋原因。

“發射前發現一級助推器排氣管道出現問題,經過判斷,不影響發射。”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在受訪時說,第二個問題是芯一級的氫氧發動機在預冷過程中出現意外,“溫度降不下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婁路亮補充說,發現火箭助推器產品出現問題,專家討論認為不影響發射,“檢查和討論過程花了一點時間”。

婁路亮說,液氫加註過程後首先要保證發動機的部分部件能夠冷卻到一定的溫度,確保啟動過程中保持平穩。但在啟動過程中,研製人員發現一些引數未按照設想工作。

婁路亮說,現場組織技術人員討論,隨機按照預案進行各種排查,最終在視窗期的最後時刻圓滿解決問題,把中國首枚大型火箭送上太空。

“科技人員非常鎮定,採取了各種措施,最終解決問題,後延發射成功。”趙堅說。

觀《長征》有感1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這是毛澤東寫《七律長征》這首詩寫的氣壯山河,最能表現紅軍戰士在爬雪山,過草地,槍林彈雨中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

長征路上危機起伏,食物短缺,困難重重,紅軍戰士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金色的魚鉤》講了一個老戰士照顧小士兵的生活,又因沒有食物天天釣魚給他們吃,自己卻吃魚骨頭,最後因極度飢餓,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永遠的豐碑》講了一個軍需老處長把棉衣發給了戰士,而自己卻凍死在行軍路上,與大山融為一座不朽的豐碑的故事。一個個戰士都倒在了長征的路上,又有新的士兵站了起來。長征的路有多長,紅軍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雖能覆蓋紅軍戰士的身驅,卻不能淹沒他們的信念。茫茫沼澤能吞噬他們的身軀,卻不能含噬他們的赤誠之心。如雨的子彈雖能奪去戰士的生命,卻不能奪去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豐碑,他們是路標,長征精神永存!

長征路上的故事講不完道不僅盡,這種精神這種永恆的信念才造就了中華民族才使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事實上我們的學習又何嘗不是一次長征呢?在學習上我們會遇到各種挫折和難題,我們應該像紅軍戰士一樣永往直前,不怕困難,永攀高峰才是。

長征的精神是一首歌永唱不衰,長征在我們心底永遠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TAGS:有感 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