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國小年度工作報告

才智咖 人氣:2.23W

工作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彙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工作報告主要是在彙報例行工作或臨時工作情況時使用,是報告中常見的一種。除工作報告之外,報告還有情況報告和答覆報告兩類。下面是民辦國小年度工作報告,請參考!

民辦國小年度工作報告

民辦國小年度工作報告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關注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為重點,以深化課程改革為主線,以強化教學研究,教學管理為依託,認真貫徹落實縣教研室XX年工作計劃要點,立足實際,強化管理,優化服務,夯實基礎,努力促進全鎮國小基礎教育新發展。

二、工作思路

1、立足“打基儲塑人格、強素質、重內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

2、全面統籌,科學謀劃,狠抓落實,努力發揮現有傳統優勢,理清管理路,優化管理模式,強化服務保障,致力探索改革質量發展新路徑。

3、聚焦課堂,關注課改;強化師資,促進成長;勤於管理,勇於實踐;創新機制,優化發展;整合資源,提高效益;努力謀求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新格局。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一)教學管理

1、認真貫徹落實《xx縣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意見》,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制定實施《中童中心國小教學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方案》,強化激勵機制,落實責任目標。以完小為目標單位,從日常管理及教學質量兩大塊進行綜合考評,努力促進學校教學工作規範化、科學化、效益化發展。

2、強化學校領導班子教學工作的執行力。牢固樹立“教學為中心”意識,切實加強學校領導班子的業務培訓及班子成員教學管理的參與度。堅持深入課堂,深入一線,重點改革班子成員參與業務培訓、業務競賽、業務指導、校本教研、課堂考核、質量檢測、成績統計、獎金核算等常規工作的方式,充分發揮團隊力量。在校長領導下,依據班子成員的學科特長及任務物件等,確立語、數、英三條主線,兼以分片定點,分年級、分學科負責等方式共同參與教學管理活動,增強教學管理的針對性、科學性、民主性、實效性。在管理過程中及時瞭解教學現狀,全面把握教學規律,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及管理決策能力。實行校級領導教學管理專項補貼,定責定量,考核發放。

3、嚴格教學過程管理。對教學中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學習、反思等常規工作進行有效督促與檢查。繼續完善實施“教學常規月查月報制”,要求各完小按月定期進行常規檢查,檢查過程中,依據中心國小下發《教學進度表》及《xx縣中國小常規管理意見》要求,對教師常規完成的質和量予以督促落實;堅決杜絕講形式、走過場,要求在檢查材料中籤署好檢查人姓名、檢查時間、完成情況,實事求是填好月報表,加蓋公章,於每月28日上報;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如有虛報、漏報、延報或填報專案遺漏,依據方案扣除教學管理考核分數;中心國小行政採取隨機抽檢,中途抽查及期末統檢等方式強化督促,檢查結果累計並與個人及學校工作考評掛鉤。

(二)教學研究

1、強化“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教研員”的辦學理念,走科研興校、教研強校之路。

2、加強教研組織建設,積極構建完善“鎮、村”兩級教研網路,充分發揮教研組、教研員、校級名師、教學新秀在教研中的重要作用,採取“互助式”、“實踐式”教研方式。通過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學習、集體研討等途徑提高教研質量。

3、紮實開展教研活動。精心組織開展一年一度的`校本教研開放日活動,本年度擬以“促進有效教學,構建智慧課堂”為主題深入研討,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籌備,著力優化活動方案,精心物色參與人選,整合各種資源,力求過程與效果並重;認真開展村級教研,實施自主探討、統籌安排、分期進行(春、秋季各二次);積極開展農村村完小教研活動,各完小每學期開展校級教研活動不少於4次,每次活動要求有安排、有教案、有記錄、有點評。充分運用“課、研、訓”一體化教研模式,立足校本,全員培訓,以研促教,以教促學。

3、充分發揮現代教育裝置在教學中的作用,加強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努力實現網上學習、培訓、辦公,積極推進教學方式、辦公方式現代化。加強多媒體裝置在教研、日常教學中的應用。中心完孝寄宿部必須加強電教裝置管理應用,建立網上教學資源庫,定時為教師開放電腦室,為教師辦公、學習提供便利。

4、加強電教裝置維護管理,實行裝置登記、檢修、報損制度。條件具備的學校必須開設並上好電腦課程。

(七)、隊伍建設

1、強化師資建設,突出服務意識。以校本培訓為主,其他方式為輔,有重點、分層次展開師資培訓。一是加強骨幹教師培訓,大力培養骨幹力量。積極創造條件,增強較高層次的外出培訓機會,實施有目的、帶任務培訓。凡外出培訓人員返校後必須進行總結反饋,以開講座、上示範課等方式將最前沿的教改資訊進行傳遞延伸,實現以點帶面,資源共享。二是加強教學新秀培訓,全力培養後備力量。落實跟蹤指導,參訓人員受訓結束後必須向中心教研組上彙報課,展示、檢驗學習成果。積極鼓勵、推薦參加業務競賽,使之在歷練中成長。三是加強新進人員培訓,縮短崗位適應週期。各完小必須自行組織力量進行聽課指導,中心國小適時組織學科骨幹隨堂聽課,實行面對面交流。四是加強全員培訓,提高整體素質。通過網上培訓、在崗學習、鎮村教研、教學反思、論文評癬課堂考核、業務競賽等方式予以實施。培訓工作要加強財力保障,同時統籌兼顧,儘量合理分配機率,突出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

2、突出示範引領,用好現有骨幹資源。組建校級學科中心教研組及後備骨幹人才庫,制定完善中心教研組活動制度。定期開展校級名師評選活動,實施動態管理,促進職能轉化。校級名師在聘期間有條件享受特殊補貼及提高培訓,補貼金額與培訓機會同業務指導,研討參與度,指導業績等掛鉤。

3、構建成長激勵機制,全面提高師資水平。注重個人績效,凡當年參加業務競賽、學生學科競賽指導獲取佳績及教學成績突出人員,相應授予“教學能手”、“教學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給予適當獎勵。倡導教師勇於實踐,勤於反思,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教育故事、教學案例等,在總結教學實踐,提煉教學經驗中自我成長。形成評審、推薦機制,成立學科評審委員會,定期開展評審活動,對優秀論文、教育故事推薦參加各級評選及發表,並給予相應獎勵。每學期舉行一次校級優秀論文評癬每月舉行一次教育故事評眩校級領導、校級名師、省市縣骨幹教師、優秀授課教師每年必須上交1-2篇質量較高的論文參評,凡被推薦參加市級以上(含市級)評選的論文免除參評費,獲得市級一等獎以上(含市級一等獎)的論文給予獎勵,發表論文按不同級別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