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地理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才智咖 人氣:3.06W

國中地理教師進行學期教學方面的工作總結有利於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國中地理學期教學工作總結,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國中地理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第一篇:國中地理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根據學校對課改的要求和統一部署,國中地理科開展了高效課堂改革,通過將近兩年來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我們已感受到在“先學後教、少教多學、合作探究、敢疑善思”的指導思想下,地理課堂變得高效,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兩條腿踏踏實實地前行:學習研究與實踐探索

在課改之初,對於什麼是高效課堂,我們的認識是模糊不清的,如何改?目標是什麼?我們幾乎無從下手。因此,學習和了解當時國內外高效課堂的理論基礎、改革動向和實踐經驗是我們的“學前課”。就像寫字從一筆一劃開始,我們的課堂實踐也從高效課堂的基本形式開始,多少有點“邯鄲學步”的無奈和尷尬。但是,“改革才是出路”“不改不行”的壓力和要求下,我們始終努力地走著,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國中高效課堂示範課暨研討活動”中,莫克燊的示範課儘管多有不足,但在“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上走出了成功一步,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一個範本。

通過半年多的高效課堂改革工作,我們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課堂教學原則:教學必須服務於學生,以學定教,以學評教,以學促教,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少教,學生多學。

由示範課和研討會開始,我們科組全面推進“高效課堂”的常態化實施工作,並且配合學校,進行“推門式”抽查,檢查教師落實課堂改革的情況,檢查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可以看出大家已經完全轉變了課堂教學的觀念,“先學後教,少教多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並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到了本學期,第七週GUAN老師的公開課《世界的氣溫和降水》和第九周XIAN老師的公開課《世界氣候型別---熱帶氣候型別》,可以看到“高效課堂”的模樣了。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發生明顯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也突顯出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二、地理“信風”帶:建構模式之下的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的常態化

信風(trade wind)是在赤道兩邊的低層大氣中,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這種風的方向很少改變,它們年年如此,穩定出現,很講信用,這是trade wind在中文中被翻譯成 “信風”的原因。這裡藉助這個地理專有名稱,來表達地理科組兩種的常態化行為:“東北信風”的教學研究和“東南信風”的課堂教學實踐。

國中地理科組最年輕的GAO,是這樣說自己的:“我的教齡只有短短的三年,這三年中我像擠幹水的海綿,孜孜地吸取著課堂改革的方法和經驗。”“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一是通過網路。我收藏了幾個知名的教育網站,每當閒暇就上來閱讀有關的教育文章;我也關注著一些教育名家的理論,如經典的像魏書生、李鎮西、俞敏洪等,還有現在比較流行的錢文忠等;當然還有更多時間關注著關於高效課堂的理論和實踐總結,上網看一些視訊公開課等。二是虛心向優秀的老師請教,除了聽本地理備課組老師的課外,還經常跨年級跨學科聽課,積極參與評課研討。三是積極實踐,大膽創新。”

而“老教師”CHEN和XIAN老師,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始終站在課改前線上。正當年的關妍靜老師更是顯示出她非同一般的活力來。

從“被改”到自覺行為,由偶爾為之到常態化地進行,現在,教學研究已經成為了我們科組每位老師的工作習慣,教學創新正在成為一種自覺行為,“高效課堂”已是常態化的“現在進行時”。

在20xx年,省地理教學論文評比中,我們國中地理科組結合“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和課堂實踐而撰寫的論文中,CHEN老師的《淺談梅里爾“首要教學原理”視覺下的國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獲一等獎,XIAN、GUAN和GAO老師也獲得了三等獎。

三、地理“指南針”:課改收穫和問題並存,目標仍然在前方

經過近兩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我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逐漸清晰,實施起來也逐漸輕車熟路。我們認識到,高效課堂應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看,既從學生角度又從教師角度看。

從學生角度來講,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而從教師角度來說,則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做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應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而目前,我們的地理課堂實踐存在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關注學生仍然不夠。本學期,學校在學生中進行了“十大高效課堂”的評比,國中地理老師一個都沒評上。這或許是一個令地理老師尷尬的結果,也更是引起我們地理老師反思的結果。雖然,這是由學生評的,學生只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興趣,自己心中或家長心中對不同學科的重視程度來評的。地理,這樣的一個從義務教育的'學科設定看來,本來有著自身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考試,特別會考還是讓地理邊緣化了。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我們來說,這種地位已是存在著的現實。而解決問題之路在哪裡?經過反思,我們有這樣的看法:第一,學生的學習,快樂是前提。也就是說,找到一條讓學生喜歡,讓學生願意學的教學方式或課堂教學模式卻是我們必須去思考和探索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學生有興趣學習,才可能提高學習效率。試想一堂讓學生索然寡味的課堂,一門讓學生毫無期待的學科,怎麼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求呢?雖然,課標本身是教學必須參照的,不能擅自偏離或拋開的,但是,實現課標的形式卻是可以“自作主張”的。因此,如何讓地理課堂既高效又不失趣味化,這是我們今後的一個重要方向。這需要我們探索重新拆解和包裝地理內容,以一種以學生的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如旅遊、遊戲、故事、電影、“大富翁”比賽等等。雖然,作為一門學科,地理有其科學性和嚴謹性,對於自然地理的一些內容,我們可以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為主。是以趣味化還是探究性為主,採用怎樣的形式上課,需要根據不同的內容來進行。第二,自然和人文是地理學科的內涵。地理有著不同與其他學科的特點,既有著嚴謹的科學內容的自然地理內容,又有豐富多彩的人文地理內容,知識、方法和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方面,而思想和觀念,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三,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悟。脫離“高效”,一切教學都是徒勞的,一切口號都是蒼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應該是地理教師不變的“指南針”。

第二篇:國中地理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8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於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多方面瞭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國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七年級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會考中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七年級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國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國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颱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汙染,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四、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2、通過多種形式實現教學效果的反饋,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3、繼續強化“思路-線索學習法”;繼續強化過程性評價和整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