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學校防洪防汛工作總結

才智咖 人氣:1.76W

導語:為保證汛期教學秩序穩定和教學設施的安全度汛,切實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確保學校、單位財產安全,小編整理了2020年學校防洪防汛工作總結,歡迎參考。

2020年學校防洪防汛工作總結

2020年學校防洪防汛工作總結【1】

鎮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根據市教育局、北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年年汛期學校防災平安工作檢查的通知》和北流市教育局有關檔案精神。為確保我鎮師生生命財富平安,校結合本鎮實際,切實加強領導,落實措施,依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切實做好年年學校防災害的各項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層層落實防汛抗災職責,成立防汛平安工作領導小組。為防汛抗災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意識,鎮對汛期學校平安工作高度重視。平安第一”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抓好防汛平安的各項工作。鎮中心學校分管平安工作成員為副組長,成立鎮防汛平安工作領導小組。鎮中心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林堯基同志任組長。全鎮中國小校長和中心學校全體人員為成員的學校防汛平安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鎮中國小防汛的組織協調工作,從組織上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真正將防汛平安工作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鎮中心學校與各中國小簽訂《年年度學校防汛平安責任書》各中國小也層層簽訂防汛平安責任書。

二、強化管理。制訂措施。

1、制定《鎮防災平安工作預案》

高效有序在組織防災救災工作,為了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汛情災情。確保我鎮學校及師生生命財富平安,維護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北流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學校汛期防災平安工作的通知》北政辦電[年]17號)檔案和北流市教育局北教發[年]26號檔案精神,結合我鎮實際情況,制定了鎮學校防災平安工作預案》各中國小也制訂了相應的預案》預案》中對鎮防災指揮部的工作職責、災情發生後的應急處置措施、災情發生演講和現場維護作了詳細規定,形成了一套簡易可操作性強的方案。一旦發生災情,全鎮便可作出迅速的救援反應,將師生生命財富損失降到最低水平。建立健全各項平安責任制。

2、以校長負責製為核心。

要求各中國小校長親自抓,落實各中國小校校長為學校防災平安工作第一責任人。負總責。各學校認真貫徹“誰主管、誰負責”工作原則,加強廣大教師的平安責任意識,平安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實行分工負責,層層落實,對全體班主任、食堂工作人員、門衛保安人員、平安崗教師、體育教師及各科室成員簽訂了平安責任狀,堅持平安工作責任制。將隱患點的監測防治任務落實到人。

3、進一步嚴肅防汛紀律。

①鎮中心學校要求各中國小要在汛期期間每天進行一次認真細緻的檢查。檢查人員簽名。對存在隱患要堅決整改,不能整改的要堅決撤出學生。

②我要求學校在遇上放學時間下大雨或將下大雨時。學校要組織好學生留置在校內,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由家長前來接學生或由組織教師送學生回家。

③中心學校要求各學校如當天下大雨或上游下大雨。確認無危險時方可護送學生過河。若過河存在危險,則堅決不準學生過河,教師要組織學生安頓在校內,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由家長前來接學生或由組織教師送學生回家。

④一旦發生險情。對因工作環節失誤,領導重視不夠,責任落實不到位或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防患於未然。全面排查。

為確保我鎮師生生命財富平安,細緻的檢查是防汛工作的基礎。鎮組織相關人員對中國小防汛防災工作進行了檢查。檢查目的早檢查,早發現隱患,早採取措施,早督促,早落實,把汛期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檢查中以通過“聽、查、看”形式進行。聽——聽各單位防災自查落實情況彙報;查——查防災預案,這次檢查分三個組分別對鎮內中國小分三片進行檢查。查各單位自查彙總情況;看———對各學校隱患、單薄部位、地段等現場檢查觀察。

對存在危漏校舍的學校進行了重點檢查,這次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各校均已立即進行了整改。

四、存在問題。

說不上成果。工作中深切地認識到存在困難、缺乏與面臨的`壓力:

①我鎮茶山國小舊教學樓屬d級危房,平安工作只有責任和義務。現已全部封存,學生也全部撤離。學校只能借用民房給學生上課,導致學生管理上存在很大隱患,給學校的平安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

②我鎮旺坡國小蒙垌分校一直是借用該村鄧氏祠堂上課,更新、維修上帶來很大的方便。

③我鎮一中師生食堂在年經上級有關部門鑑定該樓存在一定的平安隱患,但因學校無地方解決師生煮飯問題,經維修後一直在使用。對於這三間學校的狀況,鎮也曾向市教育局彙報過,希望能列入市危改專案立項,但至今也未能得到立項。

五、整改措施。

將盡心盡力,面對困難和不足。從制度上、管理上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大力消除平安隱患,從源頭上抓緊起,將平安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堅決杜絕平安事故的發生。

2020年學校防洪防汛工作總結【2】

**國小在上級文教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防火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範能力,將事故隱患減少到最低指數,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確保學校發展不受影響。

一、高度重視,積極做好消防和防汛安全的宣傳工作

我們主要從以下方面落實這項工作。

1、成立消防防汛安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和組織學校開展消防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通過會議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學校堅持召開消防防汛安全工作例會,分析問題討論措施佈置工作。對包括學校消防防汛安全在內的安全問題作了詳盡的分析,並提出了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2、組織消防防汛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學校組織專門的消防防汛知識講座,開辦專欄,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防汛安全知識,增強了消防防汛安全意識。學校還對全體教職工和學生代表進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防汛自救的培訓,並進行實際演練,使全體教職工掌握到了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滅火技巧,全面提高了廣大師生消防防汛安全意識和防火、滅火、防溺、防雷雨實際能力,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學校消防防汛教育工作。

3、在全校師生員工之中進行了一次系統全面的消防防汛安全檢查。對學校各重要部位消防設施進行了全面的檢查。

4、教師堅持每天上午放學前一分鐘宣傳消防防汛知識,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

二、推進消防防汛安全責任制,充分落實管理責任與具體措施

1、確定重點防火部位,明確重點防火部位負責人。

2、加大檢查力度。

3、加強對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養。

4、游泳必須有家長陪伴。

5、假期學生遠離溝渠湖泊等深水水源,堅持每天學生向組長彙報,組長向班主任彙報。

三、制定消防防汛安全緊急預案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消防防汛安全無小事,為了使學生有效避雷避汛,舉行避雷和溺水自救救助演練,為了使學生火險隱患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控制,並保證學生能夠處危不亂,科學避險,減少盲目、慌亂和踩踏的事故的發生,學校組織消防演練。

四、警鐘常鳴,把工作做細做實

為避免各種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嚴禁學生任何時候使用照明蠟燭。學校值日教師每天巡視校園內有否違規用電器裝置和電路、電線損壞的地方或其它安全隱患,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由於認識明確、措施到位,一年來,我校從未發生過消防溺水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安全高於一切,消防防汛工作任重道遠,學校消防防汛安全工作是一個艱鉅的長期的任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們在加強日常工作管理和階段情況總結的同時,樹立了防患於未然的安全意識。每名教師都能關心消防防汛安全,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南街國小防汛消防安全工作會做得更好。

2020年學校防洪防汛工作總結【3】

根據仁和區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做好20xx年抗旱和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攀仁防指〔20xx〕2號)、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關於做好20xx年抗旱和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攀防指發〔20xx〕1號)和攀枝花市教育局關於轉發《關於做好20xx年抗旱和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攀教辦〔20xx〕18號)的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切實做好20xx年抗旱和防汛準備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抗旱和防汛工作指示精神,學校調整充實抗旱和防汛指揮機構,落實抗旱和防汛責任,成立抗旱和防汛領導小組,對轄區內的河道、水溝、抗旱和防汛的設施、裝置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積極做好抗旱和防汛安全的宣傳工作

1、成立抗旱和防汛安全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統一領導、協調和組織學校開展抗旱和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通過會議進行抗旱和防汛安全宣傳。學校堅持召開抗旱和防汛安全工作例會,分析問題討論措施佈置工作。對包括學校抗旱和防汛安全在內的安全問題作了詳盡的分析,並提出了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2、組織抗旱和防汛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學校組織專門的抗旱和防汛安全知識講座,開辦專欄,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抗旱和防汛安全知識,增強了抗旱和防汛安全意識。學校還對全體師生進行節約用水、防汛自救等安全的培訓,全面提高了廣大師生防汛、防火、滅火、防溺水、防雷雨等安全能力,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學校安全教育工作。

3、對學校各部位設施進行了全面的檢查。

4、教師堅持每天上午放學前一分鐘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

二、檢查存在的問題

1、我校綠化的面積較大,自備水源已經枯竭,使用自來水澆灌費用較高。

2、由於近幾年的乾旱,在我校操場上方因高速公路修建時餘留下的泥沙在大暴雨的沖刷下會形成泥石流而沖毀操場的安全隱患。

三、落實責任與措施

1、計劃和安排落實好抗旱和防汛經費的工作。

2、確定重點防汛部位,明確重點防汛部位負責人。

3、檢查了對抗旱和防汛器具的管理和保養工作。

4、做好值班安排,及時溝通訊息落實了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每一輪值班均有值班領導帶班,要求值班人員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做到密切監視雨情、災情及天氣形勢,一旦發生災情,第一時間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