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1.95W

難忘的工作生活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好好地做個梳理並寫一份工作總結吧。那麼你有了解過工作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養殖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養殖個人工作總結(通用5篇)

養殖個人工作總結1

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是提升漁業科技水平,增強水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是國家對漁業實施支援與保持的主要途徑。為此,我站緊緊圍繞漁業雙增目標、加大重大關鍵技術推廣力度,促進水產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加強水產養殖病害防治體系建設,提高綜合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漁業新技術培訓,提升產業素質與漁民素質。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援下,為全面完成漁業發展目標,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做好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工作。

為推廣普及漁業新技術,我站重點推廣和普及了常規魚高效養殖技術和羅氏沼蝦高效綜合養殖技術。常規魚類方面是側重推廣了以鯽魚為主養品種的高效養殖模式,使養殖效益提高了30%以上。另外,大力推廣應用魚用顆粒飼料及其投餌機,大大降低了養殖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原料飼料的投喂量,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

目前,已有80%以上的成魚池使用顆粒飼料投餌機。羅氏沼蝦養殖主要推廣了大棚增溫培育幼蝦技術,合理密度技術,水質調控技術,輪捕技術,套養技術等,使羅氏沼蝦養殖面積從20xx年的2.5萬畝增加到20xx年的11.2萬畝,產量、效益也有了空前的提高,在全省乃至全國已有了一定的名氣和位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各鄉鎮利用低窪池和一些符合條件的魚池進行改造,又增加羅氏沼蝦養殖面積3萬畝左右,使羅氏沼蝦養殖成為我市農業的支柱產業,已達高效規模農業(漁業)養殖的模式;並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為我市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加強漁業新技術培訓與指導,全面做好水產病害測報工作。

為滿足廣大養殖戶對養殖新技術的要求,我們舉辦了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班近三十期。與農幹校合作,利用農民培訓工程與各鄉鎮水產站合作,針對各鄉鎮養殖特點,我站參與舉辦講授不同內容的培訓班,舉辦全市水產投入品的生產、經營人員培訓班,由水產經紀人牽頭或水產相關企業主辦數次羅氏沼蝦養殖技術培訓班,印發水產技術講義和《水產科技資訊》5000多份,本站專門設立水產病害門市部,門診接待諮詢和病害防治服務在2000人次以上,到塘口巡迴指導200多戶次。

本站有5篇科技論文或科普文章在省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同時,我站做好全市的病防測報工作,一般是每月向揚州市水產病害防治中心彙報一次測報情況,一旦遇到病害暴發、流行,進行急報。“羅氏沼蝦發生大面積暴發性疾病”的報告,受到了省市領導、專家的高度重視。

三、認真做好專案申報、實施工作

我站結合本市養殖的特色,在省市領導、專家的大力關心與支援下,積極申報水產三項工程,“青蝦‘混、套、輪養’及其配套技術試驗示範與推廣”,同時做好在手專案的實施工作,“羅氏沼蝦主要病害綜合防治技術試驗示範與推廣專案”在實施過程中形成和完善了相關技術體系,為我市水產養殖的穩步快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與廣大養殖戶的好評。“羅氏沼蝦無公害高效養殖技術推廣專案”獲得農林廳系統農業豐收二等獎。

四、切實抓好水產投入品的規範與管理工作。

針對我市水產投入品(漁藥、飼料、肥料)存在一些不規範的現象,我站特地在四月、六月召開全市漁藥規範管理暨產品推介會和全市飼料行業監管工作會議,建立市場整頓,藥品檢查,銷售准入制度

在養殖生產的全過程,我們對水產投入品市場整頓數次,堅持杜絕違禁藥品及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同時對進入本市銷售的藥品,生產廠家都必須先到本站登記,並提供現有的資質證明,從源頭抓起,從嚴要求,常抓不懈,從而更好的淨化水產投入品市場,使我市水產投入品市場的管理走上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上來。為我市無公害養殖奠定了基礎,當然,這項工作面廣量大,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五、積極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工作。

我站今年花2萬元引進了新品種斑點叉尾蛔的養殖,在我市的龍虯、馬棚、卸甲、菱塘等鄉鎮進行混套養200多畝,現已初見成效。據調查,已經長成每條500克左右,而且市場行情看好,與加工企業做了聯絡,產品加工出口已經落實,拓寬了水產養殖的視野,豐富了養殖品種,挖掘我市水產養殖的潛力,為提高我市水產養殖的科技水平和前瞻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認真處理好下屬門市的轉制工作

為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為了優化執行機制,增加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將下屬單位水產經營服務部多年以來的漁藥經營從體制上徹底轉制給兩位土地徵用工承包,實行了先繳費後承包的硬性機制。

養殖個人工作總結2

我們認真貫徹有關畜牧業發展精神,圍繞縣畜牧局提出的“創大縣”目標,發揮協會的積極作用。協會在畜牧業法律宣傳、規模養殖場觀摩,新型養殖技術培訓,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一、開展畜牧獸醫法律宣傳

今年以來,協會配合縣畜牧局在畜牧養殖小區建設規範飼養管理程式,標準化生豬養殖場建設的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地工作。邀請縣畜牧局動防所領導到養殖小區為協會會員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知識,使養殖協會會員從思想上提高了認識: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規定的內容,做到依法養殖。

二、舉辦規模養殖現場觀摩培訓

組織協會會員到標準化養殖場參觀學習,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協會會員認識到標準化、集約化經營是企業發展狀大的必經之路。

三、緊抓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今年以來,協會配合縣街道畜牧獸醫部門開展“貫徹《動物防疫法》推進依法防疫”主題活動,堅持預防為主“二十四字”防控方針,組織會員在常年防疫基礎上,開展了春季動物防疫突擊行動,和夏季集中監測,補免和消毒行動,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以上行動,養殖小區無疫病發生,生產發展成果得到有效保護。

四、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組織生態健康養殖示範活動

在組織會員推進畜牧規模養殖同時,大力推進生態健康養殖,通過開展生態健康養殖示範活動,增植建設一批符合標準化生產要求的現代化、標準化、生態養殖示範場,實施“規模養殖,綜合治汙”推行生態環保型現代畜牧業。

協會在各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會員的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強階。

養殖個人工作總結3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街道立足本地優勢,調整和優化農村的經濟結構,大力實施富民工程,把發展養殖業做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抓規模擴大、成立合作社、培育重點農戶、帶動了一批特色養殖,推動了全街道養殖業的發展。

抓養殖小區建設,提升養殖業的檔次和水平

該街道把高相、西見屯、邱家七吉、譚家莊等村作為養殖重點村,積極搞好規模化小區建設。目前,高相村建成了100多個特種動物飼養小區,每年養殖水貂30萬隻、狐狸3萬隻、烏蘇裡貉2萬隻。西見屯建成了佔地300多畝的標準化蛋雞養殖車間,配備了調溫、餵食、給水自動化系統。譚家莊建成了十幾個養殖小區,養豬戶已發展到260戶,年出欄生豬XX0餘頭,年收入XX多萬元。

為解決規模養殖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街道經常組織有關人員深入養殖戶,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各種困難。面對養殖戶經常遇到的技術、資金、資訊閉塞等問題,街道協調有關單位努力做到送技術、送資訊、送資金上門。通過邀請畜牧局養殖專家現場講解養殖技術,協調信用社專題解決養殖戶貸款問題,利用政府各種資源渠道向養殖戶提供生產、銷售等資訊。截止目前,已組織養殖技術講座50多次,爭取貸款300多萬元,提供資訊千餘條。

成立合作社,搞好“五統一”服務

該街道在養殖業發展中,始終注重科學引導,鼓勵農戶團結協作,聯手致富。他們在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符合本街道實際的合作社發展規劃,並出臺了獎勵激勵政策,引導農戶依靠農村合作組織,科學發展。

目前,已成立高相村特種動物養殖專業生產合作社、西見屯玉元蛋雞專業生產合作社等63個養殖生產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飼料配方、統一產品銷售等“五統一”服務和管理,提高了養殖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擴大了銷路,促進了生產發展。西見屯玉元蛋雞專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後,變過去的“散養”為現在的“標準化養殖”,並申請註冊了“玉元”牌雞蛋產品商標,規模效益明顯提高。先後輻射帶動東見屯、臧家莊、高家屯、劉家黑龍溝等4個村發展蛋雞養殖。

目前,已有236家蛋雞養殖戶加入合作社,存養蛋雞92萬隻,年產蛋雞1800萬公斤,產品暢銷青島、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僅此一項年可增加農民收入3000多萬元。

發展特色養殖,推動養殖業快速發展

街道幫助群眾認真解決土地、水源、供電等方面的需求,在協調搞好水電供應的同時,幫助群眾抓好場地建設,一方面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另一方面搞好土地置換,街道、村兩級大力扶持幫助養貂、貉、狐狸等一批特色養殖業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培育了農民增收的新亮點。該街道高相村共有180多戶養殖特種動物,年收入1億多元,戶均收入30多萬元。他們真正嚐到了養殖特種動物的甜頭,戶戶蓋上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買上了空調、冰箱、大彩電,不少戶還買上了小轎車、麵包車,成了遠近聞名的轎車村。

養殖個人工作總結4

1、清塘:

一般三月開始清塘,清塘時,可留10-20公分的水,以備消毒,若塘水中的有害藻多,比如藍藻、甲藻等多的話,要儘量抽乾。若年前因需整塘而早已幹塘,可省略這點。

2、消毒,

原則上,一清完塘,就可以進行塘底殺魚卵消毒,這一步的操作,不受天氣的影響。

3、進水

一般消完毒的第三天可開始進水,若是進水時間比較緊,可每口塘邊上進水深度達到30-40就可放苗,若是進水時間充裕,儘量加到離堤壩僅30釐米左右的水,因為大水體,水質波動小,有利於蝦苗渡過應激期。

放苗前的一個星期開始下菌,一口塘潑發酵好的EM菌5-6斤/畝,潑菌儘量在晴天早上用。因有些菌種需進行有氧呼吸,早上下菌有利於它的存活和繁殖。

4、放苗前水質要求

苗前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不用刻意的施育肥水,因為一般的老塘,塘底都有一層底肥,下菌後分解塘底的有機質,會散出適量的肥供水體中藻類的繁殖。一般前期經施菌後的7-10天,水體的透明度在20-60之間,若是施菌後水體肥起後又倒下去,不用急著去施肥,可以再放一次菌。若水清已超過十天,也可清水放苗。

在進水前,要留意各個要進水的塘底,是否有青苔的痕跡,若是很容易出現滋長青苔,進水後,要及時的肥水。肥水可用複合肥加有機肥的方式,也可單下有機肥或複合肥。若是前一種方式一般是2-4斤複合肥加4-5斤的有機肥(如雞糞等),各塘的下肥量,根據塘底的原肥力而定。感覺塘底肥些可以多下點,反之亦然。

5、一般潑菌一個星期後再下苗,這種水體相對穩定。若是有條件,進水後一個月放苗都沒有問題。

6、放苗

每畝放6-8萬,苗進塘後,浸袋半個小時左右,在上風口放苗,放苗前4-5個小時開啟所有的增氧機,放苗時關閉所有的增氧機。之後,一直停氧機到40-50天左右。

7、投料

一般看水質的情況,20天左右開始投料,若水質良好,水肥和蟲多,可以推遲到25-30天才開始投料,水質偏瘦或蟲少,就要及早投料,可以在15天左右開始投料。

早期一天一餐,看料時間為2小時,投喂3-4天后,若連續二天提前吃完料,就可以開始投喂二餐。一開始投料,每口塘投料1-2斤開始試料,不需過多投喂,以免浪費。

養殖個人工作總結5

20xx年就快結束,回首20xx年的工作,有碩果累累的喜悅,有與同事協同攻關的艱辛,也有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惆悵,時光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充滿希望的20xx年就伴隨著新年伊始即將臨近。20xx年,不僅要做好鱘魚及珍稀魚類的養殖,更要確保今年全人工繁殖的圓滿成功,可以說,20xx年是研究所發展革新的關鍵年。總結是經驗的老師,是進步的前提,尤其對於剛進入研究所的'我來說,更要收拾一下心情,總結一下經驗得失,更好的準備下一步工作。現就本年度工作情況分三部分總結一下。

一、工作經驗總結

(一)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儘快融入到工作中!

在20xx年裡,對於才加入研究所的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東西新的事物,要想更好的高質量的完成任務,就必須更高要求自己。首先,我端正態度,保證積極學習的心態,努力解決自己對於鱘魚養殖工作不熟悉的弊端,並對自己提高要求,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其次,多渠道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藉助書籍,上網查資料文獻,向郭主任田工等學習工作經驗,掌握技術流程,以便更好更快的適應工作要求。最後,邊工作邊學習,邊學習邊提高。

(二)虛心學習,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任務!

我自覺加強學習,虛心求教釋惑,不斷理清工作思路,總結工作方法,一方面,幹中學、學中幹,不斷掌握方法積累經驗。我注重以工作任務為牽引,依託工作崗位學習提高,通過觀察、摸索、查閱資料和實踐鍛鍊,較快地完成任務。另一方面,問書本、問同事,不斷豐富知識掌握技巧。在各級領導和同事的幫助指導下,不斷進步,逐漸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況,找到了切入點,把握住了工作重點和難點,較好的完成了鱘魚養殖相關工作。

(三)主要經驗和收穫

(1)為了不斷改進和提高養魚技術,要做好養魚記錄,包括:水溫、DO值、氨氮,投餌種類和數量,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有無殘餌、水電安全及日常巡查等,在人工繁殖時,更要注意觀察親魚催產、產卵、孵化,以及仔魚和幼魚發育,生長、攝食情況等,並做好詳細描述和記錄。這些資料,對於總結養魚經驗、教訓,有時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如能將魚的主要動態(如發病、成熟、繁殖、攝食等)和周圍的物候現象(如光照變化、氣溫升降、噪音變化、晴雨變化、花開花落、人工干擾等)結合起來,是有助於我們分析問題和技術革新的。

(3)及時根據基地小氣候和大的氣溫環境的變化做出相關的水溫調控措施有利於水溫穩定。如:夏季持續高溫時間歇性全天候製冷降溫;冬季晴天溫差大早晚加大補水量;冬季陰天持續補水穩定水溫等。

(4)在秋冬季,水蚯蚓也不是輕而易舉可以獲得的天然餌料,經常去郊外採集更不是一件樂事,因此必須講究水蚯蚓活體長期儲存的辦法。較好的辦法是,將水蚯蚓儲存在淺桶或盆中,水深保持0.5—1.5釐米,保持相對穩定的水溫,及時換水,換水時用清水漂洗乾淨(死掉的及時清除),這樣可以儲存二、三個星期。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用完一份水蚯蚓,再儲存新挖來的,而不要將新挖來的和原有未用完的混在一起儲存,這是因為儲存時間久的個體生命力差,容易死亡而加重損失。

(5)基地養殖用的餌料魚的解凍與冷凍儲存。夏季氣溫高,投喂較少,餌料魚冷凍可小袋分裝用時解凍;冬季氣溫低,投喂較多,餌料魚可大袋分裝提前解凍。

(6)冬季,健康魚的投餌次數減為每天一次,以早晨為宜。對沉積於池底的殘餌和魚糞,應及時用橡皮軟管連同區域性汙冰—齊吸除,同時補充等量的新水,最好每天一次,晚伺進行為宜。冬季,白晝較短,室內陽光不足,如窗戶上結有薄冰或水霧,室內光線會更暗。如對光線有要求應及時調整確有需要時。

(7)安全生產時刻不能鬆懈,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教訓。及時巡查養殖池尤其是水電安全,半點不能疏忽大意。常規檢查最容易疏忽,但卻是非常重要的。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總的來看,還存在不足的地方,還存在一些亟待我們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新的東西學習不夠,工作上往往憑經驗辦事,憑以往的工作套路處理問題,表現出工作上的大膽創新不夠。

(2)對基地安全生產仍需一個更高的認識,保證零安全事故。

(3)知識仍由較大欠缺,學習渠道較少。

三、下一步打算(20xx計劃)

針對20xx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為了做好新一年的工作,突出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學習新技術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

(二)繼續做好鱘魚日常養殖工作。

(三)學習相關水電知識,確保基地水電故障是自己有用武之地。

(四)加強安全生產,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TAGS:通用 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