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工辦的半年工作總結參考

才智咖 人氣:2.16W

今年以來,我辦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績效比拼活動為抓手,突出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工作主線,深化農村“三大合作”改革,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加快發展,不斷提升農村經營管理水平,抓重點、創特色、育亮點,全市農村工作有新進步。

關於農工辦的半年工作總結參考

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改革發展工作

搬遷安置提速推進。全市完成農戶搬遷8110戶,完成年度計劃的51.6%;其中農業用地區農戶搬遷2968戶,完成年度計劃的58.3%。1-6月,全市新開工建設安置房面積205萬平方米、13150套,完成年度計劃的46.5%、41.6%,加上去年結轉工程,全市安置房在建規模達到433萬平方米。上半年共安置房農戶1860戶,完成年度計劃的24%。6月,市一體辦會同市監察局、住建局進行了聯合督查。全市建設過渡安置房15個點、4.05萬平方米,著力打造安置房建設樣板區、示範區。

瓶頸制約多點突破。土地方面多舉措增空間。協同國土、規劃、住建等相關部門對內挖足潛力,對上積極爭取,通過辦理應急工程協調解決安置房建設用地2211畝,累計達到4633畝。同時,強化土地復墾整理指導和管理,加快推進萬頃良田建設程序,全市完成農業用地區土地復墾整理共 1116.8畝。資金方面多元化投融資。1.金融資本。加大與各金融機構的對接服務,為各區(鎮)爭取信貸資金近10個億。5月底,在塘橋鎮成功召開了“城鄉一體化”鄉鎮金融深度服務交流會。2.工商資本。引導永鋼集團投資南豐鎮近4億元,建設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的聚成苑農民集中安置區,目前已進入樁基施工階段。3.村組資本。建議村組資本積極參與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大新鎮成立新聯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公租房與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商業設施開發,預計總投資將超過2個億。4.專項基金。建議民防基金參與城鄉一體化建設,初步設想與鳳凰鎮合作進行鳳凰新城綜合開發,目前已進入選址立項階段。

政策制度日趨完善。全市各部門圍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和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目標任務,立足部門和條線實際,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繼續完善推進改革發展的政策框架。先後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促進就業創業、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住宅區物業管理、教育改革和發展、鎮村公交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等方面出臺了一批配套政策,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創新完善社會建設管理體制工作、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等政策意見也即將出臺。同時,引導各區鎮針對各地實際,大膽改革,創新實踐,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南豐鎮出臺多項城鄉一體化富民惠民政策,得到市主要領導肯定,金港鎮制訂雙山島離島上岸搬遷補償規定,為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二、繼續深化“三大合作”改革

繼續加快做強做大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新工商登記農產品專業合作社7家,累計達214家,完成年度任務的70%。組建了聯合型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XX市蘇合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聯社、XX市蘇合水蜜桃合作聯社、XX市鳳凰鎮水蜜桃合作聯社、XX市蘇合綠洲園合作聯社。申報了省級“五好”專業合作社19家。

繼續加快以村為經營主體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共新工商登記土地股份合作社35家,新增入股面積2.15萬畝。為規範以村為經營主體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建賬與核算,5月底至6月初,分片開辦了四期土地股份合作社會計培訓班,各鎮農經站、村會計、鎮代理記帳中心共210多人蔘加了培訓。做好了以村為經營主體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社摸底情況調查和與放心蔬菜基地關係情況調查,部署了以村為經營主體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夏收夏種情況調查,建成了規模型飛翔化工現代農業基地、金港鎮福民村和楊舍鎮南新-河頭聯合型土地股份合作社。

繼續加快土地規模經營和社群股份合作社量化。上半年,新增土地規模經營面積2.1萬畝,完成年度目標的50%。—2011年度,農村承包土地流轉農戶補貼達近7800萬元。蘇州全市土地規模經營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我市在會上交流了土地規模經營和以村為經營主體或控股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經驗。和財政局聯合對農村承包土地流轉農戶補貼進行全覆蓋兜底檢查,以檢查促規範,進一步提高了農村承包土地流轉規範水平。深化社群股份合作改革,新增量化村9家,完成全年任務的56%,各鎮村根據實際進行了換屆選舉。程墩村、城南村等典型繼續規範運作,提升分紅水平。

三、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加快發展

目前,已在實施新增經營性專案64個,預算總投資7.37億元,全市村級集體實現可支配收入4.73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1%,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探索四條路徑推進村級集體經濟轉型升級。採取以聯合發展、異地發展、多元發展為主的多種發展模式,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大力發展多種股份制形式的法人經濟實體,以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為發展方向,通過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高階業態、物業租賃經濟、現代高效農業、服務型經濟,不斷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上半年,大新鎮搭建了鎮村企聯合發展平臺。錦豐鎮搭建了強村帶動聯合發展平臺。楊舍鎮區域聯合發展平臺和樂餘鎮弱村抱團聯合發展平臺已制定實施方案。

落實六項政策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加快發展。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下發了由我辦起草的《關於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六月份由我辦牽頭,會同市財政局、發改委、農委、中小企業局研究制定了具體實施辦法,並已由“兩辦”轉發。設立了“收入上臺階獎勵”政策、村組織運轉保障費用補貼政策、專案資金補助政策、稅收留成補助政策、“一事一議”補助政策、鼓勵工業反哺農業政策等共六項政策措施。同時,財政將在“十二五”期間安排超過3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在政策層面加強對經濟強村的引導、對成長型村的激勵和對經濟一般村的扶持,激勵和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培育村級經濟可持續發展亮點。易地發展以跨村、跨鎮、跨區域發展為主要形式。錦豐鎮聯興村總投資300萬元跨村租用悅來村土地建設百畝優質葡萄種植基地;楊舍鎮田垛裡村、七裡廟村積極籌劃聯手到宿豫張家港工業園開發建設;乘航辦事處計劃組織村、企到大豐等地打造“新乘航”。聯合發展。大新鎮由鎮統籌下屬的10個村註冊1000萬元成立XX市新聯村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建設的5000平方米集宿樓已經封頂且已簽訂租賃協議。多元發展以現代農業、新興產業、商業開發為主要形式。金港鎮灘上村通過開發生態旅遊農業、大型商貿業態及房地產專案,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聯動的多元發展格局。

四、不斷提升農村經營管理水平

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村級陽光審計常態開展,成為加強村級集體資產管理一項重要抓手。截止6月底全市共完成審計專案173個(含工程專案7個),完成審計總金額7.66億元(含工程專案1953萬元),核減工程額102萬元,提出審計建議128條,被採納128條,發出整改意見書49份,被審計單位制定整改措施100項。完成了農村集體資產的年報編制和年檢工作。據統計年末全市農村集體資產總計136.58億元,比年增加21.28億元,增長18.46%;負債總計55.49億元,比年增加12.64億元,增長29.50%;淨資產總計81.09億元,比年增加8.64億元,增長8.64%。

加強村組財務公開促進民主管理。4月中下旬,採用實地檢查公開欄、檢視公開臺帳、詢問村會計等形式,對全市2011年第一季度村、組兩級財務公開情況進行了抽查。共抽取了8個鎮的27村,重點關注了年度的組級集體收支公佈情況。全市村組財務管理及公開呈現出公佈時間及時,公佈內容真實、全面,公開程式合規,公開方式多樣化等特點,組務公開得到進一步落實。除傳統採用的公開欄、打印發放到戶等形式外,南豐、大新和鳳凰鎮的恬莊村正在嘗試採用網上公開形式。

積極開展拆搬遷農戶收支調查。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搬遷農戶數量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農戶進入集中居住區居住。這些農戶從城市化程序中得到哪些收益,搬遷會給他們的收入及生活成本帶來多大的影響,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從3月7日至16日,從全市8個鎮中抽取100戶農戶,作了一次專項調查。採用實地訪談方式,瞭解了每個被搬遷農戶家庭的基本情況、徵地安置、搬遷前後的收入和生活支出等情況。調查顯示,被搬遷農戶的收入總額呈增長態勢。搬遷前,100戶農戶的戶均年收入為45282元,搬遷後為58138元,戶均增加了12856元,增幅為28.39%。同時積極參與了我市《關於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實施意見》的研究。

認真搞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建設。我市的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建設在去年樂餘鎮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將集中財力,重點在經濟一般村比較集中的錦豐鎮、鳳凰鎮實施。我辦會同財政局對上報的建設專案,逐個進行實地察看,確定了27個村(錦豐16個、鳳凰8個、樂餘2個、南豐1個)的58個專案,預計專案總投入1251.84萬元,其中:省補623萬元,佔總投資的49.77%;市補80萬元,佔總投資額的6.39%;鎮投資130.89萬元,佔10.46%;村集體資金417.95萬元,佔投資總額的33.39%。

五、堅持創優爭先加強機關自身建設

認真抓好了提案建議的辦理工作。我辦共接受代表、委員提案20件,其中,由我辦主辦的建議、提案共14件,市人大代表建議5件、政協委員提案9件;由我辦協辦的建議、提案6件,市人大代表建議2件,政協委員提案4件。所有提案建議均在規定時間內辦結。

豐富服務形式,強化服務為民。

瞄準“爭當全省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排頭兵”的總目標,進一步提升服務理念與目標定位,認真落實駐點、實時、掛鉤、跟蹤、巡迴五大服務制度,通過主題調研、互動會辦、現場督查、學術研討等多種形式,全方位、高頻率、動態化服務農村工作推進。立足求實、務實、落實,通過掛鉤聯絡、專題服務、上門服務,積極開展政策性、專業性服務,豐富了服務內涵。

積極開展績效比拼活動。為了抓好我辦各項工作的落實,制定出臺了《XX市2011年度現代農業建設補貼、獎勵辦法》、《關於爭創2011年度農業和農村工作先進鎮(區)的考核意見》,起草了並由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2011年度區鎮目標責任制考核的意見》。下發了《2011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表的通知》、《關於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績效比拼活動的通知》、《關於開展農辦與基層掛鉤聯絡活動的通知》等檔案,促進了我辦各項工作的開展。在會議室、樓道的等公共場所進行了績效比拼活動宣傳紛圍的佈置工作,利用四大展示平臺做好了績效比拼為主的宣傳報導工作。5月份以來在部門快訊共釋出資訊共22條,在“績效比拼”平臺釋出資訊14條;上半年市委資訊科錄用資訊6條,蘇州一體辦錄用資訊7條,張家港電視臺錄用8次,張家港日報錄用13次。

積極開展學習教育和扶貧幫困。制定了《關於認真開展-2011年度黨員幹部冬訓工作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黨員學習黨的政策理論和上級的指示要求,統一全體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堅持每週一次的政治理論學習日製度。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了黨員關愛基金捐款,共捐款7810元,其中在職人員6500元,離退休黨員1310元。慰問了領導幹部結對的低保戶,發放慰問金8000元。

我辦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進步,但離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創新突破瓶頸制約還不夠快,拿得出手的特色亮點工作還不多,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與當前工作形勢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等不足。以上問題都必須引起我們全辦人員的高度重視,以堅強的黨性意識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

TAGS: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