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創新教學工作總結4篇

才智咖 人氣:1.24W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創新教學工作總結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創新教學工作總結4篇

創新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中國漢字承載著6000多年來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無價的瑰寶。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她以頑強鮮活的生命力,在求變求新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表意文字特點。如何讓這一瑰寶得以傳承呢?這裡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識字應從娃娃抓起”。對於處於黃金教育階段的6歲孩童其意義更是非比尋常。那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該如何去面對“識字教學”這份責任呢?

對於已認字的成人來說談起這話題似乎不足為奇,而對於一個國小教育來說,識字教學卻顯得極其重要。全國投入的研究歷時幾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種,效果也利弊兼有,講究也特別多。當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創新精神領導人們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繼承有所突破,總也顯的守舊了一點。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於理解、難於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生本”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慾的一種教學方法。

針對國小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徵,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遊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閱讀寫作,更為了讓孩子們“人生識字聰明始”,我借鑑和創造了許多“創新識字”的方法,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於樂。

現將我在“創新識字”教學方面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

一、快樂遊戲法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

我在“創新識字”教學中,經常採用“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讀詞賞畫”、“讀文找字”、“孿生聚會”、“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選難認字”、“眼明手快”、“郵差送信”等等遊戲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新入學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

例如:“玩玩字卡”: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擺--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學生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裡或擺在一旁;考--學生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教;收--學生在小鳥聲中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學“媽”字中,我根據合體字的規律,把它們分別製成偏旁部首、獨體字兩個部分的卡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邊跑邊說:“我是‘女’字旁,誰來和我做朋友?”到講臺後另一個同學馬上也拿著卡片,邊跑邊說:“我是個‘馬’,小馬的馬,我來和你做朋友。”兩個人把“女”字旁、“小馬的馬”組合成“媽”字。接著讓學生說說“媽媽”的“媽”為什麼帶“女”字旁,有學生說:“如果是單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媽媽的。因為媽媽是“女”的,所以帶“女”字旁。”讓學生明白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讀音的識字規律。讓學生整體地識記漢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漢字積累後,自己發現和總結漢字的構字規律,通過形聲字等提高識字效率。另外,還可鼓勵學生區別同音字“媽媽”的“媽”和小馬的“馬”的相同點、不同點。

還有“選難認字”:各組商量選出本組的兩個難認字後,各小組長在本組難認字的字卡上打“√”。先請幾個慢生開火車讀沒有打“√”的生字,再請幾個中等生開火車讀打了一、兩個“√”的生字,最後,請幾個學生讀打“√”較多的生字。鼓勵學生爭做“聰明娃”,開動腦筋想辦法記憶難認字,例如記“警”字,有學生說一人違反了交通規則,一位警察走過去,向他敬了一個禮,說了一句話,提醒他以後再也不要這樣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其他學生可補充;記“轉”字,有學生說“轉”字上“車”加“專”,就是說一個人開車一定要專心,否則在轉彎的時候就有可能撞到花臺上,要賠錢的;記“豫”字,有學生說“豫”是“予”加“象”組成的,“予”在古語中是給的意思,別人要送給你一頭大象,你覺得大象太大了,就猶豫著到底接還是不接呢……

採用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遊戲學習的方法,學生興趣高昂,記憶深刻,識字效果極佳。

二、自主參與法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中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如果孩子學得主動,肯動腦筋,那麼,每個漢字都可以用多種的好方法來識記。這一目標的成功實現與否牽涉到一個有關“教學結構”的問題。

“教學結構”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程序的穩定結構形式。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結構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是施教者,學生處於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地位。(有人把一節課上大部分時間教師一個人講,教師講得一切都是對的這種課堂教學,稱為2/3現象,稱為教師的“話語霸權”。)這種教學結構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束縛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專家認為,即就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積極參與的學生至多隻佔20-30%。

創新式語文教育以“生本教育體系”為指導思想,以改革舊的傳統教學結構,建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結構為目標。郭思樂教授在闡述他的“生本教育體系”時強調,“在現有的教育中,兒童獲得意義的過程被拉得十分漫長,教學沿著一個一個區域性線性地發展,兒童的學習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非自覺的。這時,兒童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學習積極性。事實上,兒童的學習積極性的最豐富的來源,是對於所學材料意義的感悟。他的學習思維的發展過程是‘胚胎式’的。也就是說,所學內容在兒童頭腦中形成了‘意義單體’:有相對完整的意義的感悟。傳統的離開意義單體的教學,始終使兒童處於被動地位,只調動了兒童的部分精力。”

創新式語文教育在進行試驗過程中,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教育思想,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討論協作學習而展開,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要求學習者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使自身思想、情操受到陶冶,並逐步具備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團結共事合作的能力。

讓我們充分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把兒童作為教育資源來整合我們的教學過程。重視發揮每個兒童在優化整體中的作用,把兒童之間的差異看作寶貴的資源,看作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個階梯,把差異的產生和解決都視為推進兒童發展的契機。

讓我們找出一種更好的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從而達到為兒童營造了一個有效的民主、平等、寬鬆的學習環境。

三、新奇引趣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的學習,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讓兒童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而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坐”字時,教師邊板書“坐”字邊說:“兩人在土上,這是什麼字?”學生搖頭。再問:“你們現在的動作是站著,還是怎麼著?”學生齊聲回答:“坐著。”“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然後讓學生再把上面的謎語說一、兩遍,字形和字義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順口溜”這種形象化的語言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鬆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學習“力”字,先板書“刀”字讓學生讀,再把“刀”的一撇寫透變成“力”,並隨口讀出“‘刀’字出了頭,‘力力力’”,讓學生把順口溜說一、兩遍。然後教師邊作動作邊問:“我把桌子推動了,用了什麼?”“手。”“光有手,手上沒一點力氣能把桌子推動嗎?”“不能。”“這就是‘力氣’的‘力’。”最後啟發學生組詞造句。

另外,還可讓學生任意選擇課後詞語中自己喜歡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進行口頭或書面的創新表達,將選擇的詞語巧妙地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裡,爭造“五星句”,激起孩子們強烈的新奇感和創作慾望,既積累了識字量,又鍛鍊了表達能力。

四、競賽激勵法

這是一種類似“智力競賽”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根據兒童爭強好勝、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的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好表揚”是國小生的重要心理特點,鼓勵是促進學習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隨時注意學生心理效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它會有效地支援學生奮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對學習語文的興趣。

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教學,特別是發揮有效表揚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以搶答記分或當場評分表揚等形式進行比賽,如“小兔跳高”、“小燕飛到優秀組”、“誰的紅花多”等等。如將分插在各組的慢生定為該組“識字代表”,讓他們開火車比賽讀字卡,讓他們為自己組爭光,既幫助他們克服了學習困難,又幫助他們增強了學習信心;教學偏旁相同的生字“樹”、“橋”、“棉”、“村”等,看誰識字的速度快,就評他為“識字小能手”;教學“眼、耳、鼻、脖、胸、手、腿、腳”等字時,先讓學生比賽見字做動作,再讓學生像接力賽跑一樣,將字卡一邊讀一邊貼到黑板上貼圖旁相應的位置。最後評議哪組表現最棒,獎勵小紅花。

在激烈的競爭中,大家情緒高昂,學習生動,記得牢固。

五、儘早閱讀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閱讀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則發展得快,學生自學的能力就強。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時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從實質上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生本”教育體系認為,兒童閱讀是他們形成自學能力,主動發展的基礎。為此,應當大力發展能使兒童儘早閱讀,進入意義場的語文教育,並且把這種語文教育看作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質的突破口。

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會念、會讀、會朗誦,強調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為不要求學生對所有生字都會用手寫,孩子們很快就能做到會認、會讀、會組詞,可順利朗讀課文。

漢字是形象聯想的文字。漢字不同印歐語系中的英語,英語的書面符號是一種表音文字,每一個單詞都是由沒有意義的符號組成的,繁複豐富的詞法形式、形態標誌,句子的組織以動詞為核心,完整的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對自由。漢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義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表意文字的漢字所折射出的漢民族思維方式,強調重領悟、重意會的審美習慣。因此,看到一個漢字,容易產生聯想,推測它的意義。這樣就使得兒童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也可憑藉字形猜測出詞句的大意。漢字形聲字佔絕大多數的特點,又使得兒童在沒有教的情況下也能對音和意揣摩個八九不離十,這就使兒童在閱讀中實際使用的漢字遠遠不止課堂中所學得的,他們在閱讀中障礙越來越小,遂使閱讀興趣越來越高,一個生動鮮活充滿神奇的世界在他們面前延伸,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不斷產生認識未知的動力。

六、先進電教法

電化教學是現代科學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它具有“形、聲、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獨厚的先進教學手段,能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單純知識傳授型的傳統教學模式向德智體美整體型的創新教學模式轉化。特別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後,創新教育理念的樹立,傳統教育精華的積澱,以及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一節語文課讓學生不僅能學會二、三十個生字,還能學會漢字輸入,將認字、閱讀、寫作相融合,其容量之大,效果之佳,負擔之輕,興趣之濃,能力培養之快,這已成為多少教師多年來夢寐成真的事實。

計算機創設的多媒體情境使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難點、重點化解在聲情並茂中。學生的學習也在毫無負擔、壓力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同時計算機多媒體資訊有效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並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據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其實是一種有限的資源,一般情況下,年齡較國小生的注意只能持續15分鐘。要使這種資源得到發掘和擴充套件就必須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有利於實現能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協作式學習;有利於實現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發現式學習。

形象、直觀的電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是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規律,有利於調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也是“教育面向未來”的有效手段之一。

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於更多的後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漢字的歷史添上精彩而濃重的一筆!

創新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我們在不斷實踐和反思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求真求實,優化亮點,直面問題,促進發展”的工作總結思路,實行“檢查督導和自評反思相融合”的引導式總結模式,提升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的實效性,發揮了總結驅動創新的功用。

一、引領教師把傾聽學生需求、反思學生意見作為教學總結的基礎

學校通過設計啟發性和針對性強的調研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引導學生真實反映自己的學習訴求、學習期望以及學習中的困惑和障礙。通過設計開放性引領話題,組織開放式的學生座談會和訪談活動,廣泛徵求學生意見和建議,聽取學生對教學組織管理、教學措施落實、作業的實效性和教學效果的評價。並及時分類梳理來自於學生的意見,讓這些基於學生學習體驗的感悟、需求、困惑、意見,成為教師反思教學、創新思路的基礎。

二、引領教師把教學檢測的質量分析和問題反思作為教學總結的依據

在檢測題設計上,我們依據學科《課程標準》設定的目標要求,設計可達成檢測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試題承載情境,為有效檢測提供優質的素材載體。在閱卷組織上,我們使用網上閱卷系統,實行流水閱卷,營造科學、公平的閱卷環境。在試卷分析和成績對比上,採用教師個體分析和學科組集體分析相結合的組織方式,引導教師從閱卷的過程中積累資訊,通過對每道試題的目標達成度、得分比率以及學生整體和個體目標達成狀況的資料分析,在教學現實資料與期望目標的對比中,反思學情把握的準確性、教學目標定位的科學性、“教”與“學”對接的現實性;引導教師在學科組“會診式”的分析和個體“自主診斷”的對比反思中,探求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探索實現教學“理想”與教學“現實”有效對接的實施奠定基礎。

三、引領教師把優化經驗作為推動專業發展的新起點

教師的教學智慧是在充滿活力的學習場域的影響下和學生髮展需求的驅動下被啟用的,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理解是在實踐歷練中不斷更新和昇華的,教學方法和措施也是在“學”與“教”的碰撞中生成並不斷優化的。因此,我們把引領教師總結這些生成於實踐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作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著力點,引導教師在全面反思教學過程、總結工作亮點、吸納學生意見和借鑑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從點滴積累著眼,從細小環節著手,梳理具有啟迪功能的教學案例或有探究價值的教學事例,深刻分析和思考產生這些案例、事例、措施和方法的背景原因與理論原因,提煉、優化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四、引領教師把問題反思和教訓汲取作為創新方法的驅動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障礙,是影響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從客觀上講,我們常常認為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諸多因素產生於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薄弱和方法的不適應,但從主觀上看,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和方法的不適應正是教學要把握的學情要素,也是教師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過程中應著力解決的問題。教師只有準確把握學情基礎,精心創設學習情境,採取有效地教學措施,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彌補基礎缺陷,指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突破方法上的障礙,達成有效學習的目標。因此,我們把汲取教訓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驅動力,引導教師梳理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及意見,分析學生的學科考核的成績,結合教學實踐反思,剖析影響教學效果的“教”的因素和“學”的問題,探究引領學生突破學習障礙、提高教學實效的措施與方法,探尋解決教學中存在的“聽不懂”“跟不上”“低效率”等問題的措施。實踐表明:重過程探究、突出亮點提煉與措施改進的教學總結過程,使教師的教學總結反思與學校的檢查督導達成了有效融合,既有效發揮了教學檢查的督導功能和引領作用,又激發了教師教學改革的創新熱情,是引領教師研修業務、積澱智慧、開發潛能的有效措施。

創新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案例背景: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其思維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實踐活動情境,設計開放性的實踐問題,能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真正地獲取數學知識和研究數學的方法,學會用數學思想分析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帶入探索性實踐中,讓學生親自探求新知識,經歷數學家們以前經歷過的創造性的探索實踐過程,成為一個發現者。

教學案例片斷: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了物體有各種形狀,大家看這本數學書的面是什麼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知識——圖形的拼組。(師板書:圖形的拼組。)

師(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畫):這張畫是什麼形狀的?

師(拿出長方體積木、長方體盒子):這是什麼形狀的?

師:長方形畫出來是什麼樣呢?(教師藉助長方體實物畫長方形,出示畫好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指邊)有幾條邊》(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長方形,數一數它有幾條邊。)

師(拿出一塊手絹):這塊手娟的面是什麼形狀的?(板書:正方形。)

師(拿出正方形的識字卡片):這張識字卡片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畫出來是什麼樣的呢?(教師藉助正方體實物畫正方形,出示畫好的正方形,並說明這就是正方形。)

師:正方形有幾條邊?(讓學生拿出自己的正方形,數一數它有幾條邊。)

師:我們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

老師先示範: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沿斜著的虛線折(虛線露在外面)。

學生們拿出畫著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紙,按老師的方法折,先沿著一條斜的虛線折,然後再沿著另一條虛線折。教師提問“挨折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然後,再讓學生對摺,問“對著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

老師巡視,幫助後進學生掌握折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得出: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

教師叫學生們拿出長方形的紙(畫好長與寬的中線)沿虛線對摺、提問:對著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再讓學生斜著折,又提問:挨近的兩條邊的長短怎麼樣?老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掌握折的方法。最後引導學生得出:長方形相對的邊一樣長。

老師出示小黑板,上面畫有不同方位的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要求學生說一說哪些圖形是長方形?哪些圖形是正方形?

師:大家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它們的形狀、邊長的特點。誰能說出周圍物體的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學生舉例後,老師再拿出方檯布、紗巾、正方體的藥盒、枕巾、火柴盒等給學生看,讓學生分別說出哪些面是正方形,哪些面是長方形。

最後,老師叫學生用自己準備的各種尺寸的長方形、正方形拼擺各種圖形,並貼在一張白紙上,讓學生彙報自己拼擺的圖形是什麼 。

案例反思: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在理解抽象的幾何知識和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時,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通過探索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學習主動參與數學實踐的本領,進而獲得終生受益的數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本教學案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創新教學工作總結 篇4

為推動我校課堂教學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按學期初工作計劃安排,我校於12月14、15日開展了第三輪次課堂教學創新評優活活動,旨在倡導教師能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為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平臺。

本屆課堂評優活動共有8名教師參賽,歷時兩天。在這次活動中,參賽的教師經過認真準備、精心設計,用活力與激情,知識與智慧在課堂上演繹出自已的風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有的教師在駕馭課堂能力、教學技巧上與我校課堂教學要求還有還有一定差距。經過七位評委認真聽課、打分,評選,最後評出了一等獎2人,二等獎4人,三等獎2人。下面對本次活動作如下小結:

一.取得成功之處

在參賽教師精心準備下,課堂表現很多精彩之處,這裡選擇較為突出的幾點做以總結:

1.引課

眾所周知,良好開始是成功一半,引課是教學過程是較為重要的環節,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學習效果,所以每節課的引課都應精心設計,無論是藉助一段精美的文字、一幅動人的圖畫、一個生動的故事還是一個活潑的遊戲,都是很好的引課手段,課堂引入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思維,而且要與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密切關係,本次活動幾位授課教師在這一環節都精心設計,各有千秋。

2.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在教學中對於知識的傳授、目標的落實教師應合實際,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完成。在本次活動中授課的8名教師均能在教學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做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而且結合本學科特點,採用了符合自己學科特點的教學手段。

3.課堂結構嚴謹

參賽教師的課堂結構合理嚴謹, 從引課到知識傳授、從目標落實到三點處理、從學生收穫到習題檢測,結構合理,環節緊湊,學生基本上是在學—-練—練—學中度過,教學環節間過渡處理較好。

4.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教師與學生思想碰撞的描繪,是教與學的軌跡,以任何一節課所不能缺少的,所以精心設計板書是每個教師每節課必須完成的工作,本次中參賽教師都能很好地進行了板書設計,讓學生能夠一目瞭然,知道本節課的學習軌跡,板書設計較為突出的同志有:崔大鵬、付少軍等。

二.不足之處

成績固然欣喜,但是我們也要正視存在的不足,在此次評優中表現出一些問題與不足,下面談一談這些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談“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解決疑點”。絕大部分教師能夠找準重難點,可是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出現重點不突出,難點突破也存在問題。比如上課從複習引課開始、到建立知識結構、形成概念,學生應用,重點部分不夠清晰;形成概念後沒有進行強化理解,就急著應用,致使難點不能分散。

2.部分教師問題設計還不到位。問題要有針對性,要針對本節重、難點進行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技能與學習習慣的,所以課上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層次性、多樣性,要有代表性,重點突出,不能隨意性過大,也不能隨意增加或降低難度,尤其是小組合作所要解決的問題,更要科學合理,精心設計,本次活動中個別教師只是較為隨意地設計習題,導致課堂教學中效果不佳。在檢測環節只是隨意找到練習冊中習題,沒有進行精心選擇。

3.教學語言、板書設計不夠規範,合理。老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簡潔、準確的,老師的板書應該是規範的,老師的這些教學行為無疑對學生具有示範作用,學生在考試中書寫規範與否對他們的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學校要求老師們要有規範的學科語言、認真“板演”解題過程。如果老師板書亂成一團麻,字跡不清,怎麼要求學生作業清楚、試卷卷面整潔?希望老師們不要小看板書,努力使我們的板書規範化。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身教重於言教”。

三.教學建議

結合教學實際和本次活動中存在問題,特提出以下教學建議

1.教師上課時要充滿激情,要講精、氣、神,給學生以活力感,語言清晰,簡潔,生動、富有親合力,語速合理,創造一個和諧課堂,給學生一個溫馨輕鬆的學習環境;

2.教師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關注幾個或一部分學生,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解決,可以延伸到課下完成,對學生所做出的回答無論對錯,都要給予做出正確的引導與評價。

3.問題的設定一定要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小組合作問題是設定一定要有價值。

4.教師要加強基本功訓練,語言、板書、教態,都要進行有條理,有計劃,不要隨意進行;合理使用教具,小黑板可以增大教學容量,節省時間;

5.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正確做出學情分析,檢查有手段、有準備、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