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7篇

才智咖 人氣:1.51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7篇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課題組繼續認真紮實地進行教學研究,期初制定了研究目標,並根據目標制定研究方案,開展多次培訓、研討與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惑。現總結如下:

一、本期主研的方向:

1、探究利用網路教學資源,進行單元整合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探究利用網路教學資源進行群文閱讀;

3、研究中國故事進課堂,引導學生利用網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二、本期主研的行動:

1、開展文獻研究:蒐集了整理了大量相關課研資料上傳到課題網站,讓教師研討學習;針對“單元整體教學”展開培訓,本期至少進行了5次研訓。

2、開展例項研究:研究已有“單元整體教學”的課例,黃平、劉銀、彭慧琴與大家分享課例,提出思路;如學習了蔣軍晶群文閱讀課例、李懷源單元整體教學研究成果、瀏陽市瀏陽市金沙路國小單元整合?群文閱讀課例等。

3、開展行動研究:

(1)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人與動物”為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葉玲、王瓊、吳英姿、粟惠、全小平、伍歡老師進行了單元整體教學的說課,全體語文老師也積級參加課題組活動,說課內容如下:

葉玲老師:《老人與海鷗》《跑進家來的松鼠》《金色的腳印》讀寫遷移

王瓊老師:《最後一頭戰象》《軍犬黑子》

粟惠老師:群文閱讀

吳英姿老師:整本書導讀(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

全小平老師:口語交際、單元回顧

伍歡老師:習作及評改

(2)葉玲老師授出了《老人與海鷗》《跑進家來的松鼠》《金色的腳印》讀寫遷移單元整合課;王瓊老師授出了《最後一頭戰象》《軍犬黑子》單元整合課;劉銀老師授出了三年級上冊第28課《獅子和鹿》單元整體?群文閱讀教學教研課。

(3)彭慧琴授出了“初識吟誦”《春曉》,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及拓展學習“千古離情在詩中”。

(4)通過文學社,開展“中國故事進課堂”系列活動,向全校學生推廣閱讀《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通過讀中國故事、網上聽中國故事,引導學生讀、寫、繪中國故事。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網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校園形成互相交流學習的氣氛。

三、本期研究收穫:

1、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群文閱讀的目的、操作形式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

2、通過一系列研討及反饋,發現通過單元整體教學確實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創新的能力,激發學習熱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課外語文活動的開展對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且,通過活動的開展,能實這實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及互相交流學習、自主創新的意識。

4、蒐集整理的網路資源對教師、學生的成長具有長效性作用。

5、課題組的研究讓教師逐漸有了科研意識及興趣,並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成長。

四、本期研究困惑:

1、單元整體教學課內時間管理問題。在有限的40分鐘,課內、課外知識,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怎樣在課堂內相得益彰?

2、單元整體教學、群文閱讀的內容問題。怎樣為單元主題課文尋找最合適的閱讀內容?對國小五、六年級語文教材的群文閱讀應該有一個整體規劃,怎樣進行?

3、教師意識與操作等問題。一些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仍然十分依賴,如何跳出教材的束縛,以大語文觀來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教師的研究時間、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讓單元整體教學更具操作性,形成怎樣一種模式,簡單實用,讓教師覺得好用,學生覺得學得充實,對師長的成長確實有益?

五、下期研究展望:

1、解決以有困惑;

2、教師撰寫論文。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對提高農村作文基礎差生寫作的幾點想法。

一、結合教材,激發習作興趣,落實三維目標。

對於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很重要的。我根據三年級的學段目標,結合教材的特點,首先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放在第一位。教材中的習作在編排上努力為學生自由習作供給方便,不規定習作的題目,一般都提出一個資料的範圍,使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能夠寫的資料。題目由學生自我擬定,學生能夠把想寫的寫下來,存題目也行,設題目也行。這個寬泛的條件不再使學生感到寫作的壓力,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另外,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如讓學生讀自我的習作,請同學們評價;建立寫作園地,自我欣賞、自我評價;教師口頭,書面評價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習作的歡樂。其次,我以賞識的眼光看待能表達真情實感,有創意的習作並及時給予肯定,把三維目標落實在習作當中。

二、體驗生活,寫事實。

學生的寫作都需要佔有真實,豐富的材料。以往作文題目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平時沒有寫作材料的積累,到了寫的時候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更談不上真實情感。許多國小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感到頭疼,要麼覺得沒什麼可寫,要麼心中有話說不出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積累,導致動筆時“無米下鍋”。針對這一普遍現象,我結合教材對習作的要求,讓那些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並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既關注結果,更關注學生寫作材料的積累過程,用進取的評價,引導和促進學生經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蒐集生活中的材料。例如,我讓學生寫“熟悉的小動物”,我沒有給學生劃定範圍,更沒有念什麼範文,而是讓他們用眼睛去觀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有一個同學寫我喜歡的“小花貓”,她不僅僅寫出了小花貓的外形以及習性等,還寫出了與小花貓之間的感情。她寫到,“我每一天放學回家小花貓都會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頭蹭我的腿,是在歡迎我回來,讓我抱抱它,還不斷地用它的頭拱我的臉,伸出脖子,這是讓我給它抓癢癢,一邊和它說話,它好像能聽懂似的,等抓完癢癢,它就安靜地回它的窩裡趴著去了……”。我把這篇作文讀給大家聽,當讀到小花貓白天睡覺夜晚出來

時,,我隨機問學生這是為什麼他們答不出來了。這時,我沒有立刻告訴他們原因,而是讓他們回去做個小調查或者查資料,過了幾天,同學們把調查到的告訴了我,我隨機引導學生要注意觀察寫事實。這就是要求每位學生平時多注意觀察、積累很多的生活素材,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對寫作產生了興趣,樂於把自我親眼看到的事寫下來,加強了寫作與生活的聯絡。

三、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學生們從國小進入國中後,作文訓練踏上了新的歷程,要異常注意培養自我良好的寫作習慣。我總結出下頭幾條良好的寫作習慣。

1、“天天動筆,多少寫一點”的習慣。不少獲獎學生說他們的作文獲獎,歸功於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則多寫,時間緊則少寫,哪怕少到幾十個字,也從不間斷。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既能使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2、“通篇構思,寫作文提綱”的習慣。寫文章切忌寫了上段還不明白下段寫什麼,必須要通篇構思,並且用提綱的形式把構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來。長期從事寫作的人動筆前也是有提綱,甚至有人把提綱藏在肚子裡,名曰“腹稿”罷了。

3、“認真修改”的習慣。古訓雲,“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如是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出好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4、“堅持文面整潔,書寫力求規範”的習慣。“文面”整潔和書寫規範就是作文的儀表,自然是非講究不可的。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以來,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 力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將我班上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學期教學中好的做法及特點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學期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我是這樣做的: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裡,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

(二)切實把握教學重點認真備課

我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本學期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重點和難點,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深入抓好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裡、科組裡的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是持之以恆地抓好學生的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引導學生學會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是創新方法和手段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 “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開啟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四)始終注重家校聯合共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和家長多聯絡,多交流,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我始終覺得,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影響。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再大,如果得不到家庭的響應與合作,必然是勢單力薄的。所以我經常通過家長接送孩子的時候,表達自己對教育孩子的看法,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現和提出一些建議等等。雖然工作一點都不輕鬆,但是生活是很充實的,收穫也是很多的。一個學期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從學生進校到現在,學生從什麼都不懂,到現在會認字,會表達,能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生活基本能自理。這一學期下來,學生基本能適應學校的生活了,並能比較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上學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與任課老師溝通不夠經常。作為班主任經常與任課教師相互交流不夠,對個別學生的實際情況瞭解掌握不夠全面。

(二)家長配合不夠。部分家長對學生的成長進步不夠重視,參與家校共管的熱情不高,說明我與家長的溝通還不夠,在下步工作中我將努力改正。

(三)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班上兩三名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知識較慢,重難知識點掌握不夠紮實,這還需要在下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

(四)工作還不夠積極主動。在工作上存在“只求過的去不求過的硬”的思想,導致工作標準不高,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的來說,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是有收穫也有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繼續發揚優點,努力改正不足,不斷反思,不斷研究,力爭取得更大的進步,以不辜負學校對我的期望和培養。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擔任了國小一年級的教學工作,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為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理解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為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面做一個總結: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透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瞭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於理性,對於外界事物,側重於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向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理解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夥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明白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於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裡,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能夠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到達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明白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此刻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理解問題的潛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忙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忙學生認識拼音。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後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忙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透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到達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方法來。

b

本學期將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感慨頗多。語文是學好其餘課程的基礎,細心教師不難發現,語文學習較好的同學,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較好的。這一學年的語文教學有苦,有甜,有笑,有淚,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入學,很多不良習慣也隨之而來,如何能讓他們在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兩個星期裡,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多種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通過一學期的培養,現在我們班的大部分孩子已初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我經常告訴孩子們,你們正如蓋樓的地基部分,只有地基打牢了,那麼高樓蓋起來就堅固無比了。我們學習知識一定要好把基礎學紮實。那麼,這一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所以,在本學期的拼音教學中,我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紮實。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其他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2、抓好寫字訓練

俗話說得好“字如其人”,寫一手好字對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學光碟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我給他們講了小樹苗如何長成參天大樹的小故事,很多孩子能夠做的很好,只是自控能力稍弱些,時常忘記,這就需要老師不斷提醒。

3、抓好讀書訓練

閱讀,對學好語文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閱讀這是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開啟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總之,在新課標精神地指導下,我將繼續更新觀念,開闢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由於一小部分學生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差異,學習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因而班級裡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我會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全班同學的整體水平,使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時光太匆匆,轉眼間半學期過去了。在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認真落實課程標準,抓好教學常規工作,完成了前半學期的教學計劃。為了能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對前半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回顧總結:

一 、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四年的學習強化與教育指導,四年級的絕大部分同學各項行為習慣已形成,大部分同學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氛圍。但仍有個別學生因基礎差,與班級隊伍有一定的差距,希望通過下半學期的教學時間儘量縮小差距,使班級總體成績上一個新臺階。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和打算

1、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在實踐中不斷探究、反思、總結。

2、進一步明確閱讀教學的中心地位,要切切實實夯實基礎知識,增強現代資訊科技為教學服務的手段。

3、教學中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寫作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進一步通過課題研究,通過專題指導,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勤奮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努力鑽研教學教法,使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6

當今的教育改革正朝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對於每門學科的教學都必須考慮到是否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無另而言,語文學科的教學也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因而國小語文教學的質量,也必須致力於從“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進行監控。

一、教學中的“德育”監控。

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加強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等思想素質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另外,我們的語文學科中正有豐富的適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反映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內容,有讚揚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有體現人們勤勞、善良的感人篇章……以上這些都說明我們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對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監控,“德育”是一方面。

1、教學質量的測試必須要有體現“德育”方面的內容。把教學中所涉及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品質等內容,聯絡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設計測試內容。如有關的是非判斷,或讓學生簡要闡述觀點、看法等形式的題型,在語文大學科中融入思想品德課的特點,檢測語文教學在學生的“德育”方面實施情況。

2、應該將教學中滲透的思想教育與學生平時的言行聯絡起來。如語言的禮貌性,行為的規範性等,不能將這些表現都歸屬於班主任的操行評語中,也應該列入語文教學中來。看語文教學對學生思想素質影響情況,把其當作是考查教學質量的一部分。

二、教學中的“智育”監控。

如果說教學中“德育”監控是重要的,那麼“智育”監控應該是主要的。但這裡“智”不能僅僅理解為知識方面,而且應該從智力、知識等方面來看待。過去應試教育較多側重於知識方面,忽視了其它方面,因而它對教學質量的監控是不全面的。

人的智力固然有其高低,但它並非一成不變,通過一定的訓練,它是可以提高的。我們的教學要有助於學生的“智力”的培養,所以我們的教學質量要從“智力”方面去監控。

如學生的記憶力,教學中應該訓練學生記憶的方法,記憶的速度,記憶的容量等;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僅要能看得懂,還要善於抓住特點,發現問題;思維能力,這是在教學中訓練比較多的,回答問題,分析問題,一般的遣詞造句都關係到思維能力,它是學生接受教學和反映教學的主要載體,在訓練中應培養學生思維的正確性、靈活性等;另外,還有想象力、判斷能力等。針對這些智力因素,教學中都必須進行訓練和培養,並採取一定的渠道進行測試,綜合評析,從而在“智力”方面達到教學質量的監控。

其二是“知識”監控。教學就應該向學生傳授知識。在以往的教學,已有對這方面的重視,但很多隻是依據課本的內容,讓學生背,讓學生記,掌握了課本中的知識就是好,按課文裡的就是對,對學生的知識測定比較狹隘。我曾經有看過這樣一個事例:那是二年級的一次語文測驗,選詞填空:天空是。答案有:藍藍的、灰灰的、青青的、白白的。標準答案為“藍藍的”,解釋的理由是它是文中來的。人們不禁會問,天空怎麼沒有“灰灰的”的時候呢?這樣就把學生的知識考死了。現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不等於就不要考書本上的知識了,應該從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靈活性,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等方面去測驗,以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

三、教學中“美育”的監控。

在國小語文中有許多地方都有體現“美育”的內容,如教材中安排的描寫祖國河山秀麗,花鳥蟲魚的優美可愛;表現革命烈士品質的優秀,人們心靈的美好;還有語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語言藝術美等。這些都很具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的特點,教學上多采用形象直觀教學,有助於審美能力的培養。如電化教學的運用,展示畫面、感受聲音,讓學生置於情景之中;也可讓教學走出課堂,在實際的生活空間,陶冶學生的心靈。教師在教學中應講求語言藝術,詼諧、幽默,學生樂於接受;分析課文內容時,注意文章語句的形象性、生動性、準確性。對“美育”方面的教學質量監控,可根據學生的儀表、言行、美與醜和善與惡的分辨、判斷,進行綜合分析,客觀評價。四、教學中“勞育”的監控。

這裡提到的“勞育”,是指學生某些能力的監控。我們的教學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且要注意能力的培養,而能力要得到訓練,往往須藉助於人的手、嘴等器官,在這些方面的訓練,我們不防稱其為“勞育”。具體表現為:

1、利用工具書、查詢資料的能力。查字典,是國小生最經常的事情,教學中必須進行訓練同時也要進行監控,如查字典的正確性、速度的快慢和學習中對字典的利用,都是監控內容。另外,讓學生到圖書室去翻查資料,或尋找問題的答案,或收集材料,都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美國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的語文開卷測試題是要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的國度的文章。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完成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幹的“工程”,一般的教育工作者都會覺得很荒唐,但就是一個荒唐的題目卻讓一個移居美國才一年的中國學生寫出了20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洋洋灑灑,令人驚歎。他不是神,只是他學會了利用。可見這樣的“勞動”是助於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

2、學生的書寫能力的訓練,這也是“勞動”。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只讓學生掌握知識對書寫能力的培養較為忽略,尤其是到了高年級,把寫字課都佔有了。教師有要求作業中字要寫好,但很少有指導怎樣去寫好。所以在對教學質量全面監控的情況下,應該從書寫的正確性、質量、速度進行指導。

3、學生的朗讀能力、說話能力的監控。教學中大都老師都有進行朗讀、說話的訓練,但是很少有用一定的形式、方法進行測定和作情況記錄,對其的能力進展情況缺乏系統瞭解,有自由性進展的現象。所以在教學質量監控中,對學生朗讀、說話的正確、流利、感情等方面,用定定的方式進行監控。另外,對課文中的角色扮演,是綜合了多種感官的能力表現,也該進行監控。

在教學質量的縱多因素中,綜合為上述幾方面。在對各方面監控的情況下,可按一定的比分或等級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學質量,以達到全面監控教學質量的目的。

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7

學期工作已經結束,我的四年級四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也告一段落。在本學期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新方式新方法,並積極投身到以全省為單位的“課內比教學”活動中,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從前期的準備到後期的課堂展示,可以說受益匪淺,當然也出現了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現在將這一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研,創新有為,提高業務素質。

全省範圍內開展“課內比教學”活動的目標是:通過課內比教學的形式,交流有關理念、任務的理解和實踐方式,探討如何解決問題,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而我也在第一時間積極投身於課內比教學的浪潮中。

(一)、耳目一新

在新的教育體制下,每一位教師能兢兢業業,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這次“比教學”活動不同於以往的“優秀”,而是要尋找出那些“平常中的優秀,優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歸真,還本原於教學,我聽後也從中受益,令人耳目一新。有先進的典型可以學習,有領導的重視,我位教師都能在這個大舞臺上跳出自己的風采。

(二)、積極參與

“課內比教學”活動激烈開展起來,我積極參與說課和講課。在準備期間,我深深感觸到這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一個活動這麼簡單,更是一場智慧與能力的較量。老師們都精心地準備,每一個人都很有壓力,同時也有了前進的動力。我在其中也勤鑽苦研、敬業樂業。這次活動也體現出了新時代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人的基本功。“課內比教學”活動讓我懂得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是非常妙不可言的,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我們的課堂不再沉悶,不再是老師唱獨角戲。我想:教學生學語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會“用語文”,語文課堂中的教育既要輕鬆引領學生走進文字,再走出文字走進我們的生活。這樣的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就是讓學生們能學以致用。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大量閱讀,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出合適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特點,找出教學的教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課內比教學”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地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堂氣氛當然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些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

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四、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資料與整理資料;組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和培養能力。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一定提高,課堂教學方面也有明顯進步。當然,也依然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困惑.一篇課文在設計初期如何捕捉切入點;如何靈活的捕捉課堂中的動態生成,並促成精彩??面對這些困惑我更要“勤學、善思、實幹”,爭取早日解開心中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