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的黑板報內容

才智咖 人氣:4.93K

家長會一直是學校與家長聯絡的基本方式,也是家長了解學校辦學理念和孩子在校學習狀況的主要途徑。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家長會黑板報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會的黑板報內容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1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2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3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4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5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6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7

  家長會的黑板報圖片8

家長會對學生教育的建議

1.把握最佳開會時機

通過多年教學工作,我認為家長會應該開在每次重要考試(如:期會考、期末考)之前,而不是考試之後。許多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學習進展到什麼時候了(即什麼時候複習,什麼時候考試)。等到老師找上門了才後悔莫及,後悔考前沒督促孩子學習。目前學校教育的主要工作還是在學習(這是不爭的事實,家長也看中)。因此要想考出比較理想的成績,考前家校配合十分重要。

2.按學生表現情況分層次開

據瞭解,學生成績好的家長,認為開不開家長會無所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很乖無需再做教育。而學習較弱的家長,每次開會幾乎都得不到老師的讚賞和肯定,相反更多的是受到眾老師的批評與指責,使其在其他家長面前失去顏面。久而久之,開家長會就不想參加了。不是找各種藉口不來,有的甚至不做任何解釋。面對這種情況,考慮到保護家長以及學生的自尊,家長會最好分三個層次開:即學習習慣好成績優秀的一撥;學習成績中等表現一般的孩子一撥;表現不好學習能力又弱的孩子一撥。對學習習慣好成績優秀的家長可以適當少開甚至不開;對學習成績中等表現一般的家長,教會他們如何幫助孩子進步;對錶現不好的學習能力又弱的家長,鼓勵他們既要嚴格管理,又不能失去信心,儘量幫助他們認識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

3.主科等級科分開來開

由於各學科在升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學生分配學習的時間和方法也相應不同。以往開會,主科老師準備了一肚子話,卻因時間關係而無法交代清楚。等級科老師又往往因只給一點時間而放棄充分準備,這樣就形成什麼學科都無法深入分析,達到幫助提升孩子的目的。再說各學科有各學科的考試特點和不同的學習方法,如果進行分學科、分等級開,讓老師和家長有充分的交流時間,家長明白考試大綱要求和相應的輔導方法,才能真正達成會議的目的。

4.男女生家長分開來開

進入國中,男女同學對異性的關注更加強烈,及時做好學生家長防範孩子早戀現象尤其重要,根據男女生不同生理、心理髮育特點,對家長進行青春期育兒方式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有些對女生要求的話不宜在男生家長面前交代,因此,有針對性地分開交代,作用更明顯。更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做到學習友誼兩不誤。

綜上所述,雖然這樣的家長會老師比較辛苦,但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只要對學生和家長是有益的,相信再苦再累家長也值得的,當然老師的態度也要做相應的改變,為了孩子,為了祖國的明天,人人都需要付出一點愛,一位哲人說:教育在哪,愛就在哪。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發揮家長會應有的作用。

家長會標語

1、用關愛喚起學生的求知熱情,用進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用勤奮練就報效祖國的本領。

2、接收生活挑戰,培養全面素質

3、創設優良家庭環境,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

4、孩子的茁壯成長是你我共同的心願!

5、插上理想的翅膀,揚起青春的風帆

6、孩子的成長是你我共同的心願!

7、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高於一切

8、弱者失機遇,強者抓機遇,智者搶機遇。

9、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

10、用同樣的心教育每一個人

11、給孩子溫暖,給孩子希望,給孩子力量。

12、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13、責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

14、目標是動力,關愛是基石,讓家校築起孩子的成功之路。

15、家校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勵志名言)

淺談召開家長會的`形式

家長會不是 “告狀會”:教師在開家長會時千萬不要因為學生一件小事或一點小錯誤誇大其詞,以偏概全。這樣不利於孩子成長。這類家長會很可能會成為“受訓會”或“仇親會”。

家長會要突出中心: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牢牢抓住這個時期學生的共性的東西,有的放矢地開好家長會。切忌面面俱到。中心內容太多等於沒有中心。

家長會要有針對性:學生固然有共性的一面,但個性的特徵正日趨凸現。如何使家長會開的更有針對性?分層次家長會和四方座談會(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學生)不失是個好方法。師生通過面對面的交流,產生心與心的交融,最終達到彼此的理解和諒解。這種形式的家長會既講究實效又不留於形式。

家長會提倡“互動”:家長會應該是一個交流經驗、共同探討育人之道的聚會。是一個“群言堂”的會議。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點評固然重要,但聆聽不同型別家長的經驗教訓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家長與家長之間往往會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產生共鳴,達成公識。教師也能從家長的發言中得到啟示。

家長會上發“簡報”:教師不可能利用家長會對每位學生進行全面點評。如何讓每一位家長“不虛此行”?教師最好事先準備一張學生個人近期情況簡報和改進意見。這樣每位家長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