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總結

才智咖 人氣:3.1W

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的舉行是為了加強對少年兒童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宣傳教育。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總結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總結

【1】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總結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把生態環境建設內容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帶動身邊的同學夥伴及親朋好友,參與到愛護環境,清潔衛生的行動之中。近期,曲阜市息陬鎮東夏侯國小少先隊開展了以《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1、做好宣傳準備工作,利用週一國旗下講話學習《自覺抵制煙花爆竹倡議書》,通過小手傳播資訊,做到廣而告之。

2、組織少先隊員與家長一起共讀環保知識圖書,進行環保知識圖書讀後感展示,交流讀書心得和學習收穫,把生態環保意識節能減排知識等傳遞給學生家長。

3、在充分學習環保知識的基礎上,佈置學生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寫一封信,將文明和諧、綠色環保的理念傳播到家庭、社會,倡議家長關注生態文明,做子女的好榜樣

4、在校內,通過主題隊會、觀看霧霾視訊等形式,開展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同學們的生態意識,養成環保習慣。

5、各班評選出3名環保小衛士,並設立環保行為監督崗,不定期對校園進行環保抽查,並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和反饋,將本次活動引向深入。

6、各中隊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一、二中隊開展變廢為寶活動。學生們積極為班級和家庭設計多種形式的'垃圾箱,對垃圾進行分類。三、四、五中隊發揮少先隊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舉辦圍繞《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活動主題的環保繪畫展和手抄報比賽,使同學們通過畫筆來反映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方面的不良現象、奇思妙想、美好願望等,優秀作品將在假期後在學校進行了集中展示和宣傳。

下一步,學校將充分利用假期,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為環保獻計獻策,為建設生態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2】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總結

為進一步加強對少年兒童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宣傳教育,相州國中三舉措開展“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活動。

一是開展環保實踐體驗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開展“收廢義賣”“變廢為寶”等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帶動家庭提高資源利用率,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並把活動過程用相機或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進行階段性展示。

二是開展綠色低碳宣傳活動。利用電子屏、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等深入開展低碳環保、厲行節約的宣傳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建議家長多選擇節能燈、節水閥、太陽能熱水器等節能產品,少使用紙杯、紙巾、瓶裝水等一次性用品,全家一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以班為單位,舉行以“低碳生活我先行”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談自己的體會和做法,教育學生珍惜糧食,自覺抵制過度消費、鋪張浪費,勸說家長和親朋好友“外出就餐不多點、在家吃飯適量做”。

三是開展植樹護綠齊動手活動。結合3月份植樹節,集中開展植樹護綠活動,讓學生和家庭成員一起加入植樹造林、認捐樹苗、保護樹木等行動。親手種植、照料一株綠植,美化家庭環境、學校環境,體驗植物對改善生態的重要作用。

【3】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專題活動總結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教育廳、團省委等五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小手拉大手 共築碧水藍天”行動的精神,禹城市於近日分別在實驗和步雲兩校區同時舉行“小手拉大手 共築碧水藍天”行動啟動儀式,近萬名師生及家委會成員全程參與了整個活動。

啟動儀式上,楊成秋校長指出黨的十八大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築碧水藍天”行動是當前環境危機的需要,也是培養兒童環保意識的需要。希望各班家委會與老師們齊心協力,精心安排,充分發揮好“小手拉大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成為生態環保的踐行者和傳播者,用我們的小行動書寫環保的大文章,為建設生態禹城、美麗禹城貢獻力量。隨後,大家一起鄭重地在“小手拉大手,共築碧水藍天”的條幅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正式啟動“小手拉大手 共築碧水藍天”行動。

據統計,第一週參與活動的班級已達到31個,參與人數1600餘人。在各班主任和家委會的精心組織下,廣大師生和家長走進市糖城廣場、九一廣場、漢槐公園、新湖公園、溼地公園、濼清河畔、新汽車站、禹王亭博物館及群賢居社群、張安社群、安仁北街、市中辦沈莊和張漢橋等地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發放問卷,進行環保知識社會調查;開展舊物置換與義賣,讓本有可能成為垃圾的物品繼續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向市民發放"節約金點子",倡導大家垃圾分類減量,厲行勤儉節約,低碳綠色生活;部分班級開展了植樹護綠活動。師生和家長們還現場進行了撿拾垃圾,擦洗公共設施等義務勞動,身體力行做生態環保的踐行者和傳播者,為建設生態禹城、美麗禹城發揮了積極的正能量,獲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