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

才智咖 人氣:1.76W

導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很好的,能學到許多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下面是小編整理蒐集的有關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的文章,歡迎同學們閱讀學習。

大學生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為了響應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十八屆五中全會從“五位一體”的整體佈局出發,把綠色發展理念擺在突出位置。

xxxx師範學院“風向標”社會實踐隊在雷州市烏石鎮展開低碳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的問卷調查,目的在於瞭解黨中央的政策在地方貫徹實施的具體情況,並且在調查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居民對現狀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和環保意識的,通過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提高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為了真實有效的完成調查問卷的任務。

我們調查組通過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百姓,對產生汙染的原因,產生垃圾的處理方式,以及獲取環保資訊的途徑進行調查。

一路沿著烏石鎮中學,從學生宿舍往跑道方向沿路調查。

傍晚時分, 太陽下山,操場上有許多人在運動。

我們分別針對著年輕的中學生,幼小的國小生,中年人,老年人,大家都環保意識都有相當強的意識。

只是較之環保意識大家的行動力卻相當缺乏,屬於被動的環保意識型別。

例如 當一名中年人在做著調查問卷內容為:遇到別人亂扔垃圾是否會阻止。

答案勾了會。

隨手把手上剛抽完的菸頭扔地上了。

雖然個別人有著不好的習慣,但是淳樸的百姓們,會通過電視媒體,報紙,書籍和政府的宣傳工作等途徑關注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且年輕的一輩在接受學校教育,受到了黨中央的堅持綠色環保,很注意個人的環保行為;絕大數的人都會選擇綠色環保出行方式,因為是生活在小城鎮裡城市不大,所以會選擇步行,自行車或者是電動車,儘量減少廢氣的排放;烏石鎮地理位置於海邊,風大浪大,所以當地百姓非常注重森林植被的保護,連國小生都會較牴觸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這次調研的活動我們也學會了很多調研的經驗,針對性的根據不同年齡的,不同階層的人去調查可以獲得資料的真實和有效,調研過程中的接觸要表現得有禮貌,儘管會常被拒絕扔需要笑著表示理解。

我們代表著學校和一個大學生的形象,結合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裡來,回到群眾中去體驗生活最真實的細節,瞭解開展群眾工作的路線,探索鄉鎮環境保護的新思路。

這次的調研的活動有助於錘鍊“風向標”隊員更貼近當地百姓的真實生活環境,不怕不苦,不怕累,不怕被拒絕的精神。

同時能留給當地百姓“風向標”實踐隊的印象是有禮貌的,有耐心的,不怕苦,幹實事的準教師。

眾人食材火焰高,低碳環保需要每個人的參與。

年輕有思想,有意識的一代,讓我們攜手共創和諧的人與自然吧!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xx月xx日我們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一行14人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和國小生聯歡、與當地青年座談、為國小生義務輔導功課,深入農民之中調查研究等等。

在農村裡,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

這是我們這些大學生第一次如此熱衷於農村問題,並且如此深入地思索農村問題。

其中大家關心最多,也是討論最多的,就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將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現代化程序,對農業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國的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國民經濟能否發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業基礎是否穩固。

只有加強農業基礎,確保農產品供給,才能順利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只有加強農業基礎,開拓農業市場,才能支援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問題不僅關係到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而且關係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域性。

"十五"計劃綱要提出,必須高度重視農民收入問題,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做好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

"靠天吃飯"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祖祖輩輩唯一的謀生手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

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後,農業生產受到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市場風險增加。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根據******?q“三個代表”的思想,周家村兩委在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上做文章。

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必須對農產品的品種結構進行調整,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一步加強優質品種的引進、選育、繁育和推廣工作,儘快淘汰和壓縮劣質品種,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

他們為村民們聯絡了南韓的育種辣椒和西瓜,辣椒2000元/畝,西瓜4000元/畝,西葫蘆5000元/畝,環繞村子還重了5000棵柿子樹,每棵樹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雖然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但村兩委並沒有固步自封,他們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種成這樣了,要想再發展農村經濟,還是要想辦法,上專案。

"我覺得要想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還要在以下三點上想辦法:

(一)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鼓勵農民服務組織創新,培育經紀人隊伍,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和市場資訊體系建設,加快制訂或修訂農業行業標準和重要農產品質量標準,推廣採用國際標準,建立一批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

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有計劃地興建或擴建一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科技、勞務等要素市場。

搞好農業服務,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引導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搞好對農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戶,及時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推進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

鼓勵採取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

要採取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重點龍頭企業發展。

從資訊、技術、資金等方面為龍頭企業搞好服務,支援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引進、開發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支援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和科研單位帶動農戶進入市場,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

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區域佈局,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

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2、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農產品的轉化主要是發展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

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水平還很低,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實行對初級產品的深加工,還可以為農產品的增長提供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要加快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裝置的引進開發,發展農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積極促進初級農產品的轉化和加工,不斷開發名、優、特、新品種,搞好優良品種的繁育。

3、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創匯農業。

"十五"期間,我國將加入世貿組織,要以此為契機,千方百計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農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

建設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重點扶持和擴大畜禽、水產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特色產品和有機食品的出口。

有計劃地組織勞務輸出,參與國外農業開發、水利工程承包等。

(三)積極有序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

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步從種植業向多種經營、鄉鎮企業和小城鎮轉移,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農村豐富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客觀需要。

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

引導農民地從事非農產業,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加快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商業、運輸、飲食服務、旅遊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2、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

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者、經營者的積極性,引導鄉鎮企業加快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名、優、特、新產品,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提高鄉鎮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

3、加快發展小城鎮。

小城鎮是轉移農民的基地,是二、三產業的載體,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

有選擇的培育一批重點的中心集鎮,努力在城鎮投資體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鎮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4、鼓勵、支援和組織農民開展勞務輸出。

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到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務工經商,加快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步伐。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

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生活著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那裡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裡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