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的旅遊景點推薦

才智咖 人氣:5.69K

自貢享“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之美譽。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自貢的旅遊景點推薦,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自貢的旅遊景點推薦

1、榮縣大佛寺

榮縣大佛寺景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城區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讚譽,大佛寺座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巖)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於唐代,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前有遮蓋,以使佛身免遭風雨浸蝕,也是大佛寺的主體建築,把大佛從肩部以下遮得嚴嚴實實。因此,雖然要入寺內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給瞻仰者帶來不便,但卻保護了大佛佛體不受外來的破壞,至今儲存完好。榮縣大佛開鑿於北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於公元1092年,歷時八年始完工。

大佛寺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建築總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進入大佛寺,除見到腳踏蓮花的佛身之外,還可見到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達5米的達摩像,手持念珠、禪杖,腳踏葦葉,立於洶湧波濤之中,其造型為世所罕見。大佛後半山間有一“嘯臺”古蹟,傳說是晉代著名隱士孫登長嘯處。

大佛寺以大佛正殿為中心向東西拓展,現有山門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羅漢堂、藏經樓、方丈室等建築,禪林古剎,錯落有致,整個建築群體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體,殊為壯觀。榮縣大佛寺景區內除大佛和大佛禪寺外,主要景點還有大肚彌勒(俗稱笑羅漢)、達摩渡江石刻、放翁詩魂、鬆蔭枕石、白雲深處、瑤圃休閒等景觀。

2、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佈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岩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築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

大山鋪發掘的各種恐龍及伴生物化石數以百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凶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 自貢恐龍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3、自貢彩燈博物館

自貢彩燈公園坐落在中國.四川自貢公園路6#,始建於1923年,解放後改名為自貢市人民公園,於1988年改名為自貢彩燈公園。

自貢彩燈公園坐落在中國四川.自貢公園路6#,位於自貢市中心,佔地面積10.3公頃,其中水面0.75公頃,是一個集園林、動物、遊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近年來,彩燈公園又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成為歷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的舉辦場地。也是舉辦各種遊園會、花會和展示展銷活動的會展中心。

1999年至2002年,彩燈公園曾先後舉辦了"'99世界風情遊園會、'99自貢金秋彩燈花會、'2000國慶金秋遊園會"、"自貢首屆花卉盆景展銷會"及"中國曆代帝王、大型七彩花卉展"等大型節慶活動,平均每年接待遊客達180多萬人次。 山在水中央,水在山中央,兩山夾一湖的自貢彩燈公園有造型別致、古樸典雅的"中國彩燈博物館"、有川南獨特的園林景觀;動物園內獅虎長嘯,群猴嬉戲,孔雀開屏,百鳥爭鳴;遊樂區有驚無險,妙趣橫生;綠蔭樓、欣然園茶樓、餐廳、小賣部、攝影部應有盡有。

4、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中心,建於1959年,是中國博物館發展歷史上最早建立的專業博物館之一,目前仍是中國唯一的鹽業史博物館。 建館四十多年來,本館在收藏、研究、陳列、保護以井鹽為主的中國鹽業史文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為中國現有近2000座博物館中的佼佼者,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地縣級博物館、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博物館》季刊,曾對本館做過專題介紹。本館館址由兩座古建築組成。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及其附屬建築,佔地6303m2;一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佔地705 m2。 本館基本陳列為《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並可同時舉辦1~4個臨時展覽;常年對外開放,每年接待遊人約20萬人次。

5、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四川自貢市大安區,面積8.7km2,盛產中侏羅世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在以發現的2800m2範圍內以鑑定出200多個個體,1 萬餘件骨骼化石,有恐龍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魚類、兩棲類、似哺乳爬行類,分屬18個屬21個種(其中20個為新種)。門類多,儲存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與其毗鄰的世界最早的採鹽深井,儲存完好,所展示的中國古代鑽鑿工藝技術也使人歎為觀止。

概況

景區劃分(旅遊區、公園、園區、景區、功能區、遊覽區、保護區、服務區、景群、景點),“一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三個區域”(埋藏區、生態復原區、恐龍樂園區)、“一箇中心”(遊客中心)。修建地質遺蹟陳列館舍、內部陳列遺蹟展示,建立地質剖面,新增參與性娛樂專案。

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碑於2002年9月28日地質公園開園慶典時正式揭碑。位於廣場左側,高約8m,為抽象雕塑式園碑。它由一塊塊紫紅色的洪荒石塊堆壘而起,怪石突兀,奇峰獨立。石塊上隱約顯露出恐龍骨骼化石印痕,寓歷經億萬年地質變遷、記載生命演化的痕跡之意。主碑的正面鑲嵌著“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由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題寫,主碑的基座正面是國家地質公園徽標,背面是碑文。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里。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佈在近水平延伸的砂岩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築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

恐龍動物群

在已發掘的2800平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方米範圍內共發現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骨骼化石。其中有恐龍及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

等 18個屬21個種,20個種為新種。在恐龍化石中有長達20米的食植物性長頸蜥腳龍、有儲存完整的短頸蜥角龍,有凶猛的食肉恐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時代最早,儲存完整的原始性劍龍及其伴生的我國首次在侏羅紀地層中發現的翼龍,有生活在河湖中的蛇頸龍等。由於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儲存好,且由於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因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化石遺址之一,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恐龍動物群”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凶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 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

由於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多、門類全、儲存好,且由於其產出時代為中侏羅世,從而也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這一時期恐龍化石材料匱乏的空白,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稱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5資源條件編輯近兩千年的井鹽生產歷史鑄就了輝煌的鹽業文化。這裡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誕生地,是鑿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井、製鹽10項世界領先技術的發明地。“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入選2006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完整地展現了井鹽生產、發展的歷史畫卷。

公園內儲存有眾多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古建築型別眾多,儲存完好,多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展現800年彩燈歷史的自貢彩燈博物館薈萃了中國燈文化的精髓。

土地與資源

自貢恐龍地質公園座落在東北郊的大山鋪鎮旁,距市中心11公里。土地屬國家、集體所有,其附近涉及的資源有: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石、頁岩、天然氣、鹽滷等)但資源管理部門按照原地礦部有關地質遺蹟保護規定,與當地政府圈定了保護範圍,禁令不準在保護區內徵用土地和開採礦產資源因此,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其權屬歸文物管理部門管理。

6、燊海井

最令鹽都人引以自豪的,是這口被稱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鑽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鑽井技術之上,堪稱世界之最。

這口井座落在大安區阮家壩山下,佔地面積3畝,井位海撥341.4米,處在一口叫做長堰塘的堰塘旁邊。該井開鑽於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歷時3年,方始鑿成。井深1001.42米,既產滷,又產氣。當時,滷水自噴量每日約14立方米,並且能日產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氣,可供14噸鹽的燃燒。據有關資料記載,當

海井鑽成11年後,俄國的謝苗諾夫都於1846年鑽成了口淺井,採出少量井油。再過13年之後,美國的狄拉克才於1859年8月,鑽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而且只從井裡採出1.8噸多的井油。由此看來,中華民族不僅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於世界的聰明才智。

燊海井的開鑿,不僅揭開了這塊三迭紀嘉陵江石灰岩地層地區的祕密,而且由此因鹽興市,各地鹽紳商賈紛至沓來,鑿井設灶,一時市景繁華。周圍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後鑽井198口,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現“天車”林立,鍋灶密佈,視管縱橫,雲蒸霧蔚,一派井鹽生產的繁華景象。

燊海井灶幾度更名,先為元昌灶、榮華灶、乾元灶、四義灶,後改名過益記德新灶、新記同森灶、君記同森灶、益記同森灶、金和德星灶、福記同益灶、建記同森灶7個灶名。

距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這些深井,到後來滷水量逐漸減少,乃至枯竭,然而天然氣層卻“取而代之”,源源為斷,日產8500立方米。人間滄桑,一直到了20世紀50年代,

海井因產量減少,壓力不足而停產。後來安了抽氣機,用管子軸氣,將氣送到灶房,供現有八口圓鍋煎鹽之用,每班有幾位鹽工操作,班產量原鹽兩噸左右。1988年,燊海井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井灶修葺一新,恢復了當年用牛汲滷,用井裡產的低壓天然氣熬鹽的真實情景;保留了那巍然挺立,用一根根圓木、蔑索捆制而成的、高達18.3米的“天車”;運用槓桿原理,由數人在碓架上一腳腳蹬踩衝擊打井的木碓架。這座古鹽井的舊遺蹟對外開放,供中外遊人參觀。

7、四川高石梯森林公園

高石梯森林公園總面積182.13公頃,一九九三年被省林業廳審定為省級森林公園。

公園地貌奇特,巨石、奇峰、溝谷、山溪形成了典型的川南區低山地貌的自然景觀。高石梯自然風景區早在清光緒33年被基督教會華西教區作為外國人在四川的四大避署勝地之一。主要景觀有:

九霄頂--天鵝抱蛋 九霄頂系最高峰,也是旅遊中點,群山不抱,重巒迭嶂,有大小山峰30餘個,遠望九霄頂像,一朵菌菇,又像一隻撒翅伏臣,正在孵蛋的天鵝,俗稱"天鵝抱蛋"。在頂峰半巖坡邊,曾挖出"天鵝蛋"卵石,大小不等;大如籮筐,小似橄欖球。"天鵝"正面,有一座紅石巖,側視其形酷似一隻"癩格寶",正"蛙視耽耽"地,面向"天鵝",欲伺機偷吃"天鵝蛋"。

雙獅拜象-- 高石梯北端的"老林口",樹木繁茂,地勢險要,山形奇特。其中有兩座山形似獅子,一座像笑羅漢一座像大象。遠看,有如笑羅漢領著兩頭獅子,朝向大象頂禮膜拜,稱"雙獅拜象"。

石筍凌空--"鵝公頸"下有一人鑿洞,穿越而過是一條山溝,兩邊懸崖峭壁,山高勢險,沿溝梯田,頗有"洞外桃源"之感。溝底,一峰矗立,刺向藍天,人稱石筍山,溝名"石筍溝"。相傳大象以筍為食,石筍應象而生。石筍上有一株紅杜鵑,春末夏初,紅豔如火,極為壯觀。

楊泗巖--與石筍溝隔溝相望,半崖上鑿洞穴四室,壁嵌有清代碑刻六塊,鄉民立杆點天燈的殘痕猶在。傳說從峨眉山飛來一尊木質神像,名楊泗,能征善戰。鄉民為保地方安寧,鑿洞建廟,安放楊泗將軍神像,故名"楊泗巖"。一條羊腸石級,全靠腳蹬手爬才能進入巖洞。

8、自貢金花桫欏谷

金花桫欏谷位於榮縣城西南48公里處的"金花桫欏谷旅遊景區",佔地面積10平方公里,景區內有省級桫欏自然保護區,植被儲存完好的萬畝森林、千畝紅巖湖、千畝優質梨基地及桫欏、鐘乳石、瀑布等景觀。

桫欏距今有三億年曆史,屬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之一。桫欏是遠古草食性恐龍的主要食物,也是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氣候難得的"活化石"。金花"桫欏谷"現存有16000多株桫欏樹,成片的桫欏生長在幽谷之中,成帶狀分佈,植株一般高2至3米,最高的達6至7米。桫欏樹形美觀,葉如鳳尾,有的獨自成株,有的兩三株並在一起生長,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形成壯美的景觀。

恐龍緣何滅絕至今是個謎。儘管科學家們跋山涉水搞研究,也很難揭開這一謎底,儘管美國好菜塢投巨資推出科幻大片,如《侏羅紀公園》等,所演繹的只有一時的轟動效應。上億年來,桫欏如何躲過寒冷的冰川期,生機勃勃地長在金花這片神祕的山谷,同樣是個謎。

據"桫欏谷"公園開發公司負責人說,他們擬在5年內,投資2億元,將"桫欏谷"生態旅遊區初步建成國家級綜合性生態旅遊圈。同時,逐步完善現代旅遊吃、住、遊、購、娛五大要素配套功能,實現滾動發展。對峽谷內的景點建設,他們根據桫欏生長的背景,營造遠古風格,準備購置100餘條仿生恐龍,安置在谷內不同景點,配上聲、光、電效果,烘托逼真場景。

9、雙溪湖

雙溪湖位於歷史悠久的川南名城——榮縣城北一公里處,距自貢40公 裡,樂山100公里,與聞名全國的榮縣大佛隔城相望,有水泥公路直 達,交通十分方便。雙溪湖是以亞熱帶低山湖泊為主體,以山林、溪流 、溝壑、名勝古蹟為基調背景的城郊型旅遊風景區。

雙溪湖是一座集農業灌溉、城鎮供水、防洪、旅遊、發電及種養殖業等多功能綜合效益於一體的人工湖。湖區集雨面積80.25平方公里,工程徵地面積5195.75畝(其中:工程佔地788.78畝,淹沒土地3504.03畝,管護及其他佔地902.94畝),總庫容58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380萬立方米;控制灌面21.6萬畝,年城鎮供水量500—2000萬立方米。水庫的建成可將榮縣城的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的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

雙溪湖區歷來是榮州文化勝地,這裡是北宋名士王庠故地,石龜山下的雙溪書閣乃王庠所建“橫溪閣”舊址。歷代文人墨客如黃庭堅、陸游等都曾來此遊歷、訪古,寫下了“其民簡樸士甚良,千里鬱為詩書鄉”等讚美詩詞。清末翰林、詩人、書畫家趙熙生長於此。無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曾在此接見地下黨和愛國志士,從事革命活動。雙溪書閣也以依山環水的優美風光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榮州八景之一。

雙溪湖建成以後,壩上“雙溪水庫”四個遒勁、雄渾的大字,為原-長張愛萍將軍題寫,並憑藉碧水青山,開闢了多姿多彩的旅遊專案,使雙溪湖成為榮縣規模巨集大,風光秀麗的旅遊勝地。

10、自貢龍鳳山公園

以自然風景為特色的山林公園。因山而名。原名龍峰山,80年代初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龍鳳山。位於市中心區交通路北側,南臨釜溪河,北倚解放路。佔地120畝。1930年,自貢市政公所將位於街衢門戶、山高石奇、植被茂盛的龍峰山選定為公園。1944年-副委員長馮玉祥蒞臨倡導愛國獻金運動,其“還我河山”題詞即鐫刻於此山南麓石壁。1959年7月,自貢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建設龍峰山公園,連續多年組織市民上山植樹,綠化全山。1984年後,公園建設加快。人事眺望,南覽濱河綠帶,林木翁鬱。慘篁萬竿;北瞰市區建築,起伏有致,鱗次櫛比。林間“群鹿”、“龍鳳”園林雕塑野趣橫生。園東地勢平緩,喬木林葉茂林深,幽靜可人。中部露天茶室、遊樂園互相毗鄰。成片紫薇、櫻花更增添園林景色。西部山峰陡峭,岩石嶙峋,古樹蒼勁。龍鳳山公園是城市中心的綠色明珠,風格粗獷,自然天成,遊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