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4篇)

才智咖 人氣:6.43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常常需要準備導遊詞,導遊詞是我們引導遊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麼優秀的導遊詞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精選4篇)

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1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古城,就叫做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武古城座落在泉州市惠安縣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近年來,崇武半島優雅的環境,漁村的民俗,引起了許多遊客的廣泛興趣;而半島上這座巍峨的古城,更吸引了無數專家、學者和遊客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各位朋友一定也有同感吧?

我們要想了解祟武古城,就必須追本溯源,從頭講起。崇武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十分壯觀。它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臺灣海峽。近處海域遍佈島嶼與礁石,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是個戰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備。據說宋朝時,這裡就稱為崇武鄉守節裡。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縣後,在這裡設小兜巡檢寨。元朝初期改為小兜巡檢司。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動在朝鮮和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集團一倭寇突然登陸祥芝的蚶江,對泉州地區的安全造成威脅。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禦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興巡視東南沿海。周德興是個軍事工程專家,他根據泉州沿海地區海岸線曲折,地形險要的特點,“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當年,泉州設永寧衛,管轄五個所,即福全、中左、金門、高浦、崇武五所。惠安設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獺窟城、小岞城、黃崎城、峰尾城。祟武城為五城之一,隸屬福建司永寧衛的一個千戶所。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岩壘成,城牆共長2457米,城基高5米,牆高7米,並設有兩層跑馬逍。牆上有牆碟1304個,箭窗1300個,窩鋪26座。四面設城門,內門每扇高3.2米,寬1.3米,前門每扇高2.6米,寬o.9米,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烽火臺一座,南城門外加設一照牆。在城內蓮花山制高點,還設有了望臺。四面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內的十字大街相接四個城門,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城牆又加高1.3米。這些城牆、窩鋪、門樓、月城、墩臺、捍寨和演武廳,構成我國古代一套完整的戰略防禦工程體系。明代守丞丁少鶴曾有詩句讚道:“孤城三而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經在明代倭患其間首當其衝,屢遭進犯;亦曾失利陷城,鐵馬哀鳴。幾百年來,古城幾代軍民憑藉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這裡的“護龍官”、“崇山官”、“崇報祠”、“元飼宮”、“十二爺官”等,都是古城軍民為紀念抗倭犧牲的英雄而建造的。

祟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還有“百家姓,萬人丁”之稱(現尚有98姓氏),兵士們在這裡生息繁衍,為捍衛古城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據史書記載,明朝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從大山登陸,燒殺搶掠。崇武的千戶張榮率領軍民奮起抗倭,力戰身死,終於保住古城,崇武城免卻一場災難。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正月,倭寇偷襲崇武城,全城軍民浴血奮戰,由於孤立無援,糧盡城陷。倭寇入城洗劫42天,無惡不作,令人髮指。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指揮剿倭,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十年倭亂平定後,崇武也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

此外,崇武古城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她還曾目睹鄭成功大軍揮師東渡,收復祖國寶島臺灣,目睹崇武軍民隨人民解放軍揚帆南征,解放祖國南大門廈門島,目睹1956年周總理親自指揮崇武海戰,擊沉擊傷入侵的美蔣“永泰”、“永昌”號軍艦。

古城的軍民兵士驍勇善戰,令人精神振作;而古成的文人雅士,深切熱愛自己的家鄉,他們對故園的熱情謳歌,引起了後人的強烈共鳴。在崇武城南郊峽道壁谷,盤石巖,峭壁間的“海門深處”石刻即為著名詩、書、畫名家黃吾野所書。黃吾野曾經“十年避亂別江灣”。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倭患平定,黃吾野重返家園,他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詠唱了平倭後的太平景象:“海天南望戰塵收,漠漠平沙罷唱籌,漁艇已鳴煙前櫓,農人又住水邊洲。”明代布政使惠安人戴卓峰也曾在崇武的龍喉巖上摩刻一聯:“噓吸滄溟涵地脈,吐吞日月鎮天池,”高度概括了崇武的雄渾氣勢,照見了先賢的萬古英風。

今日的崇武城仍儲存看宋、明、清歷朝所修建的寺廟庵堂三十多座,主民宅也有數十處。其中有宋代的“雲峰庵”、“水潮庵”,有明代的“關帝廟”、“東嶽廟”,也有敬奉海神媽祖娘娘的“天妃宮”,以及紀念當地有功人物的“靈安王廟”等,這些古建築的儲存,增添了古城古樸優雅的氣息。可以說,祟武古城不但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也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當您登上崇武古城的最高處,您可以望得見金沙碧水的“半月沉灣”和“西沙銀蛇”天然海濱浴場,而海巖邊維妙維肖的“神龜戲水”,多彩絢麗的海螺貝殼,孤巖兀立的“峰後險石”,以及那“白鶴昇天”、“獅石照晚”、“玉碧傳音”,更使人如臨仙境。每當大浪時分,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景象令人心蕩神搖,而當那風平浪靜的時刻,幾星鷗鷺、三五帆點綴在畫一般的海面上,更令人讚歎大自然的造化。據記載:“崇武大海中,春二、三月常蜃樓海市,如樓閣人馬,千形萬狀,彷彿煙雲之中,久之乃散”,這與山東蓬萊閣的海市蜃樓同為一種過折射的自然現象。只因這種現象出現的機會很少,因而更加令人難以捉摸,更加引起人們的神往。

歷史上,崇武還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古城。尤其是崇武與臺灣僅一水之隔(海上距離97海里),兩地舟楫往來不斷,語言相通,風俗相似,地緣、血緣、文緣等關係十分密切。崇武擁有豐富的山海資源,可是由於戰爭的因素,它曾被列為“海防前線”,經濟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如今,戰爭遺留下來的痕跡已被淹沒在改革開放的大浪之中。為了方便臺灣漁輪前來停靠和臺胞上岸旅遊訪親,福建省政府早在1988年即把崇武列為全省沿海建設的重點區域。至今,已先後建成全國首座對臺貿易專用碼頭,並擴建了臺輪避鳳港以及紅十字會教護站,臺胞接待站等設施。近兩年來,對臺貿易的條件更加成熟,昔日的前線已逐漸變成兩岸交流和臺商投資的熱線,通航的條件也日趨具備。

崇武古城地靈人傑,歷來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人們崇尚她固若金湯的城池,欣賞她風景如畫的山水,更讚美她勤勞勇敢的人民。

在崇武城倘徉,您可以看得見聞名中外的惠安女:黃斗笠、花頭巾、銀腰帶、短上衣、寬褲筒,配之那精巧豔麗的頭飾,可與藍天白雲相映襯,隨大海波濤而起舞。俚語稱之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惠安女的奇特風情,給古城風光增添了幾分魅力,然而惠安女不僅有美麗的外表,更以勤勞賢惠頁著稱。崇武一帶的`男子多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因而惠安女成了建設家鄉的主力軍。她們開公路、修水利、洗衣服、補漁網、敬公婆,教子女,裡裡外外一把手,可稱得上全能媳婦。

祟武古城還以“石雕之鄉”而馳名。幾百年來,這裡的石雕藝匠走遍祖國大江南北,灑下辛勤汗水,他們美化了環境,點綴了江山、創造了藝術。雄姿英發的獅子、飛舞騰空的巨龍,玲瓏剔透的香爐、形象逼真的影雕,包羅萬有,姿態紛呈。

崇武古城,她是一座古樸雄壯的城,更是一座光輝燦爛的城,她永遠聳立在東南沿海的疆土上,更聳立在古城人民的心中。

但願祟武的古風新貌,使您悅目賞心,使您浮想聯翩,使您回味無窮。

歡迎各位朋友再次光臨祟武古城,謝謝大家。

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2

承天寺,又稱月臺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崇陽門外東南。在五代時,此地為節度使留以效的南園。後周顯德年間(954-960年)改建為佛寺,初名“南禪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一度改稱“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複名“承天寺”。宋時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巨集偉,有榕徑午陰、偃松清風、塔無禽棲、瑤臺明月、捲簾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嘯庵竹聲、鸚山暮雲、石如鸚鵡十景。

元朝至元年間(1279-1294年)建七級佛塔。明朝時,先後有原鋪、道陵、智莊、得眾、至昌、宗彬、慈灼等僧人駐錫承天寺,多有建樹。清朝初年又加以重修。承天寺鼎盛時期,有殿宇四十餘座,田產千頃,僧眾一千七百多人。全寺佔地面積75畝,約五萬平方米,清朝末年,承天寺衰敗,頹垣碎瓦,淒涼滿目。後雲果、轉薄、轉溥、瑞明諸法師共同發願進行修葺,並增建寮房僧舍,寺院重興,煥然一新。

民國初年,雲果法師圓寂後,會泉法師繼任住持。會泉法師住持的七、八年間,也募款修建了寮房僧舍,開鑿放生池,除自己主講《楞嚴經》、《法華經》、《彌陀經》外,還延請國內佛學家前來講演說法。後會泉法師任廈門南普陀寺住持,不久到新加坡住持光明山普覺寺,轉塵法師繼任承天寺住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有弘一法師、性願法師住寺講經弘法,組織佛學研究會、唸佛會、流通經書,創辦養正院,培養僧徒。弘一法師在承天寺養正院講經時,曾寫一橫披:“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表達了一個佛教徒的愛國之心。

1982年,泉州市做出修復包括承天寺在內的一批歷史勝蹟的決定。曾在承天寺卓錫、當時任新加坡光明山普覺寺住持的會泉法師弟子巨集船法師及愛國華僑積極捐資,支援修復工作。修復工作於1984年春動工,經過五年多緊張工作,第一期工程於1990年完工,並舉行了開光典禮。重建後的承天寺殿堂樓閣垂簷飛甍,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寺的中軸線全長300米,依次分佈著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東側重建有禪堂、祖堂、龍王殿和僧舍等。承天寺的山門面西,高懸“月臺”兩匾額,為硬山頂三開間建築,傳說歷史上“月臺”二字時豎時橫,有“月臺倒影”之奇。寺內植有五株老榕樹,七座石塔分立於榕樹之間。這裡高大的榕樹從不越出牆外,有“榕不過牆”之奇觀。天王殿中供奉四大天王像。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石經幢,幢頂有一小石獅,傳說嘴巴能吐青煙,稱“獅子吐煙”。石階上嵌著一塊長石條,一枝淡紅色的梅花映現石上,傳說有暗香浮動,稱“梅石生香”。彌勒殿前有宋朝石塔和石經幢。左右鍾、鼓樓對峙,為攢尖頂重簷建築,樓頂藻井結構複雜,被稱作“蜘蛛結綱”。

從鐘樓、鼓樓始,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150米的長廊,連線著彌勒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廊壁上塑有赭色脫胎浮雕高達二米多的二十四諸天像,別具一格,大雄寶殿前有兩口放生池,池旁有兩座飛來塔。傳說臺灣一僧人手託此塔雲遊四方,一日雙塔不翼而飛。後這位僧人在承天寺發現了這封寶塔。大雄寶殿為歇山頂重簷五開間建築,雄偉莊嚴。殿內供奉著三世佛、迦葉、阿難、護法諸天、十八羅漢、四大菩薩及開山祖師等塑像,都為這次重修時新塑,妙法莊嚴。法堂內供奉著承天寺的鎮寺之寶——隋朝銅鑄阿彌陀佛,像高二米,重一噸多,為國內罕見,法堂兩旁的護廊上彩繪著12幅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畫。

寺門坐東向西,入門處為月臺,面積72.2平方米。高懸“月臺”二字豎匾。山門壁柱有弘一法師題聯:“有無量自在,入不二法門。”進入山門,是一條寬4.6米、長99.6米、面積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側,是七座佛塔,間植榕樹。有“塔無禽棲”、“榕不過牆”、“蠅不朝天”諸景。南面牆壁上有弘一大師手跡“南無阿彌陀佛”“升無上道、得正法流”、“善悟無礙,永得大安”等禪悟。北面牆壁上嵌有“古鑄錢遺址”、“革命遺址”兩方石碑。甬道南側立有一方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護石碑。甬道尾端北轉為寺宇密集建築,全都坐北向南。

中軸線依次是天王殿、鐘鼓樓、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以及東西兩廊。

東軸線的建築依次是圓常院、廣欽和尚圖書館、舊僧舍、新僧舍、客堂、龍王祠、五觀堂、南園故址、大悲閣、會泉巨集船法師紀念堂、禪堂、涅盤堂、祖堂等。

西軸線上原有開山堂、禪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許公祠等等,今僅存“檀樾王公祠”

寺中另有傳達室、車庫、廚房及其他建築物,共近一千平方米。

寺中植有榕樹、柳樹、龍眼樹、白內葉樹等二百多棵,掩映於各座殿宇樓閣之間,濃蔭遍地,四季常青。

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3

歡迎大家來到泉州草菴!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草菴位於晉江華表山麓,始建於元至元五年(1933年),為全國僅存的摩尼石雕遺蹟。草菴寺建在一臺地上,後依巨石作壁,周圍古木蒼翠。寺屢經修復,現為單簷歇山式建築,面寬6.7米,進深3.4米。寺內正壁天然石上,雕鑿圓形佛圖,中有摩尼光佛坐像,高1.52米,寬0.83米。其石為白色花崗岩,佛像臉部則呈輝綠石色,手部呈粉紅石色,天造地設。佛像長髮披肩,臉方眉彎,耳大垂肩,頷下兩撮長鬚下垂。身著廣袖僧衣,無扣,有襟結下垂作蝶形,雙手疊放在盤腿上,掌心向上。

雕像背景刻波線狀佛光。該像儲存完好,首屆世界摩尼教學術討論會把它作為會徽圖案。草菴後山上原有“萬石峰”“玉泉”、“雲梯百級”等摩崖石刻;草菴右側石山上有“勸念清淨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等崖刻咒語,可惜因開山取石已不存了。近年來在草菴附近發掘出黑釉碗,碗底陰刻“明教會”三字,說明當時泉州一帶摩尼教已具統一燒製餐具的規模。草菴前有“隱居橋”、“八鳳池”、“千年古檜”等處處佳秀;庵後有“萬石峰”、““龍泉巖”、“玉泉”等景景奇幽。

泉州著名景點導遊詞4

大家好,歡迎到草菴摩尼教遺址參觀。

距泉州市區南門外19公里的晉江餘店蘇內村,有一座萬山峰,又名萬石山、華表山,為我國僅存完整的摩尼教遺蹟。因古用草構屋,故曰草菴。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紀波斯人摩尼所開創,摩尼(公元216-276年)生於南巴比倫安眠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為信奉基本,接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倫的宗教思維,建立了摩尼教。其教於唐代傳入泉州,稱為明教,崇敬光亮,倡導喧擾,反對黑暗和壓迫。古代遺址為元代修建物,據考古發明,宋代摩尼教已在這裡運動。明代禁絕,此處鄉民仍以佛教崇拜,保留完全。摩尼教寺緊依華表山麓,內有僧尼方丈,本來庵前還有一座佛教寺,已廢,近年又重建,面目一新。花木、果樹相映,景緻非常精美清淨,為一番別緻風景。草菴寺依山崖傍築,修築情勢為石構單簷歇山式,四架椽,面闊三開間,間寬1?67米,進深二間3.04米,屋簷下用橫樑單排華拱承託屋蓋,簡略古樸。

其中最為可貴的是庵內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圓圈淺龕,直徑1.68米,坐像身長1.52米,寬0.83米,頭部比較特殊。浮現輝綠岩(青鬥石)色彩,長方形面貌0.32X0.25米,背有光芒射紋飾,出現花崗岩石質,披髮披肩,端坐蓮壇,面相圓潤,眉彎稍為隆起,嘴脣薄,嘴角線深顯,構成下額圓突,顯得安祥自若;身穿寬袖僧衣,胸懷打結帶,無扣,結帶用圓飾套束蝴蝶形,而向兩側下垂於腳部,雙手相疊平放,手心向上置於膝上,情態肅穆慈悲,衣褶儉樸流利,用對稱的紋飾表示時期作風。這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為全國重點文物維護單位。

在佛龕的左上角陰刻一段文字“謝店市信士陳真澤破寺,喜捨本師聖像,祈薦考妣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戌月日記”。五行楷書,34字,字徑2.5X2.5釐米。在右上角還有陰刻比擬毛糙的文字“興化路羅山境姚興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薦先君正卿姚汝堅三十三宴,妣郭氏五九太孺,繼母黃十三娘,先兄姚月澗,四學世生界者。”這些文字價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獨一摩尼光佛造像跟庵寺建造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證,十分寶貴,同時也是研討泉州明教的一手歷史資料。

在這草菴遺址前真個20米處,曾經出土一塊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殘瓷片。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徑18.5釐米,高6.5釐米,碗內底部在燒製時便刻有“明教會”三字,字徑6.5釐米左右,其餘殘瓷片同樣分辨刻有“明”、“教”、“會”三個字樣,這是當時泉州明教會活動情形的主要發現。宋未元初時燒製這種黑釉碗,在晉江磁灶為數較多,泉州市區近郊也有同類型的發現,闡明羅山草菴摩尼教遺址的文字記載與黑釉“明教會”的瓷碗相印證。泉州的摩尼教活動於元代是比較公然性的。解釋泉州的明教是以佛為崇拜而風行的。據傳有泉州十八位讀書士子住於草菴勤懇讀書,常於此浮現佛的形象,說是文殊菩薩的顯影,因而在摩尼光佛坐像兩側有弘一法師手書木刻對聯“石壁光明相傳為文佛顯影”,“史乘記錄於此著名賢讀書”。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附明教篡奪政權,並採取明教的“明”定國號,然而又擔憂明教要挾他的統治,即所謂“又嫌其教門上逼國號,寅其徒,毀其宮”。所以明初明教極盛一時又轉入機密活動,融會於道、佛教的民間崇拜。但仍於明正統年刻摩尼教的教義信條(稱“四位-體”)於摩崖上。

好了,今天咱們參觀摩尼教遺址到此就停止了,歡送大家再次光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