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經典名句集錄

才智咖 人氣:8.81K

導語:本站小編整理出50句儒家經典名句,儒學最經典的50句精華語,一起體會孔孟之道里最經典的精華語錄,領略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賢的國學智慧。

儒家的經典名句集錄

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摘《論語》

(《詩經》三百篇,其內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摘《論語》

(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於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於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並能辨別是非真偽,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範。)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摘《論語》

(如果經常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生新的體會和收穫,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論語》

(君子普遍地團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摘《論語》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論語》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度。)

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論語》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麼行走呢?)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論語》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麼還有什麼行為不能容忍呢?)

9、《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摘《論語》

(《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1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論語》

(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麼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摘《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於顯明高尚的品德,在於使人們革除舊習,在於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1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摘《大學》

(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1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摘《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1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摘《大學》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5、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摘《大學》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16、《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摘《大學》

(《詩經》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豔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17、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18、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摘《中庸》

( 不願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1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摘《中庸》

(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30、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摘《論語》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摘《論語》

(一個人不應該發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愁沒有為官的本領。不應該發愁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瞭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摘《論語》

(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摘《論語》

(見到賢人便應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摘《論語》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論語》

(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論語》

(聰明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