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怎樣規劃職場路徑

才智咖 人氣:1.91W

職業規劃看似離農民工相當遙遠,然而隨著越來越多新生代農民工活躍在就業市場,他們對職業定位、晉升通道、發展目標有了比父輩更高的要求—

農民工怎樣規劃職場路徑

 有無規劃 職場兩重天

“職業規劃是城裡人的事情,我們哪裡考慮這些。”3月27日,在合肥市經開區禹洲華僑城建設工地,40歲的農民工姚飛龍聽記者提及職業規劃,不由笑出聲來。

姚飛龍的老家在樅陽縣,在建築工地打工多年,他唯一的一次“職場”變化是學了油漆手藝,把自己從小工變成了油膝工。對於工作前景,姚飛龍的想法是“有活幹,能按時結工錢就行”。記者對這家工地上的10位農民工進行了採訪調查,有8人不知職業規劃為何物,或與姚師傅一樣認為職業規劃與自己“沒有關係”。 48歲的瓦工喬師傅認為職業規劃就是“學門手藝”。她在工地的工作是跟在丈夫後面“拎泥兜”、打下手,每天有100元工錢,丈夫是大師傅,手藝好,每天有 200元收入。

農民工需不需要職業規劃?採訪“80”後新生代農民工,記者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職業規劃很重要,從踏入職場開始,選擇幹哪一行、哪一個專業,一點都不能糊塗。 ”租住在合肥市廻龍橋社群的農民工樑秀蘭說,由於沒做好職業規劃,自己走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彎路。樑秀蘭在合肥多年,打過零工,做過家政,還幹過飯店服務員、超市理貨員,但是每一份工作都不長久,老闆生意不好時,像她這樣的“底層”員工是最先被裁員的,有時候嫌待遇不好,她也常常跳槽,再找工作時,前面的工作經歷和經驗基本派不上用場。直到2年前社群生活e站開展免費技能培訓,樑秀蘭在這裡學到了美容化妝知識、社交禮儀,並通過社群免費網咖自學了營銷技巧,才找到一份化妝品銷售的穩定工作。

舒城縣農民工柯昌國中職讀的是模具專業,畢業後他先是在廣東一家合資企業工作,後來到合肥京東方半導體有限公司當模具維修技術員。十幾年專做一行,憑著自身積累的經驗和在知名企業接觸到的前沿技術,柯昌國成為職場 “寵兒”,享受單位提供的“五險一金”、夫妻房等福利待遇,還被單位推薦獲得省暨合肥市總工會的資助,免費上了大學。今年6月,柯昌國即將大學畢業,下一步,他希望能進入公司管理層。

柯昌國坦承,與讀中職院校時的同學相比,自己現在的工作情況是比較好的,有的同學畢業後不斷跳槽後早已轉行,有些雖然沒有轉行,但多年不接觸新技術,知識早已滯後,職場發展並不順利。

 如何規劃 難倒新生代

著名社會學家、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指出,20多年來,社會學對於農民工群體的地位界定從“農村剩餘勞動力”到城市“邊緣群體”或“弱勢群體”,直到今天成為城市新居民。

過去,“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賺錢養家餬口,哪裡有機會去哪裡,什麼賺錢幹什麼,做著最苦最累的活,拿著少得可憐的工資。而今天,成為新居民的他們,特別是掌握一定知識技能的新生代農民工,有了更多的職業選擇,對工作定位、福利待遇、晉升通道等,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我一開始就不想當生產線上的工人,想坐辦公室做輕閒一點的工作。 ”老家在蚌埠市淮上區裔灣村的馬林紅告訴記者。有了“職業定位”,國中畢業後,小馬的父母花2000多元送她到一所職業學校學會計,但是學成後卻一直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小一點的企業都用自家人當會計,到大企業工作,我學的東西人家又看不上。 ”最後,小馬改行到手機店裡做起推銷員。

在浙江一家企業當操作工的魏瑤瑤,屬於技術工種,月收入4000多元,比父母親的打工收入加起來還要高,即便如此,他也有自己的憂慮。“操作工沒什麼上升空間,現在看收入不錯,可做個十年二十年還是這樣,養家餬口的壓力卻越來越大。 ”魏瑤瑤說。他的愛人小韋同樣走在職場“叉路口”,懷孕的她無法適應一線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又找不到輕鬆一點的工作,只能在家呆著。

打工11年、換了4份工作,27歲的王善武對未來有些迷茫,“我的理想是在30歲的時候做到中層管理崗位,工作、收入都很穩定,在城市安家。事與願違,換了幾個工作都是在‘最底層’徘徊,一無學歷二無專長,升不上去。 ”小王有心參加自學考試提高學歷,卻發現書本丟得太久,根本拾不起來。每天都為生活勞碌奔波的他,沒有閒錢,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參加自考培訓或職業技能培訓。

記者採訪發現,“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工普遍缺乏職業發展規劃,找不準自己的職業定位,他們雖然渴望改變職場被動局面,在職場有更好的發展,但受到學歷、技能、自身條件等種種限制,美好的理想往往難以變為現實。

 做好規劃 需多方助力

“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就業市場對勞動者專業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單純靠體力吃飯,就業空間會越來越狹窄。”省政協委員王愛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生代農民工處於事業起步階段,做好職業規劃,打通他們的“上升通道”,已成為新形勢下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

到今年7月,懷遠縣投資2億元建設的一所蛋糕生產製作培訓學校即將建成並對外招生。該縣人社局副局長闕飛對這所學校的前景充滿期待:“這個學校帶動僅有十多萬人口的江西省資溪縣有10萬人從事蛋糕產業,當上小老闆,我們把這所學校引到懷遠縣,希望能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水平,引導更多農民從就業轉向創業。 ”

闕飛從事人社工作多年,他認為農民工技能培訓雖然納入全省民生工程,培訓資金和受益人數逐年增加,但是培訓工種相對單一,有的地方停留在電腦文字錄入、縫紉等較低的技能層次,滯後於就業市場需要,“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工種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創業培訓和創業扶持的力度也要進一步加大,給農民工創造更為寬闊的發展空間。 ”

數字顯示,去年我省初步建立起涵蓋2213萬名實名制農村勞動力資源的資料庫;全省新發放包括返鄉創業農民工在內的小額擔保貸款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