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才智咖 人氣:1.54W

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怎麼寫,教師應該跟學生講解什麼內容合適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17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2017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

各位朋友,各位同學,讀了本文後你有什麼感想?在學習語文過程中,你有什麼困惑?可以在文後留言。

語文學習的奧祕,就在於“語文”二字上。

先說“語”。“語”,一般人理解為“語言”。沒錯,作為語言學科,語文的“語”首先就是“語言”,包括口頭語和書面語。我們練好普通話,就是在學語文的口語;我們寫好文字,就是在學語文的書面語。語言材料,就像是磚頭,有了磚頭才能建房子;又像米,有了米才能煮飯,沒有這種語言材料的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的烹飪水平再高,沒有米,你也煮不成飯。所以,我們學習語文,一定要積累漢語的口頭語和書面語。

“語”,理解為“語言”還不夠。磚頭的價值,在於它用於建造房子;米粒的作用,在於它能夠煮成米飯。“語言”要用於“言語”,才能啟用生命,發揮功用。“語言”是名詞,“言語”是動詞。“語言”重在積累,“言語”重在運用。沒有運用,積累是沒有效果的。舉個例子,學生常說:“老師,我喜歡看書,我看了很多很多的書,我知道很多很多的故事,但是一提筆就不知道怎麼表達,作文就是寫不好,為什麼呢?”請注意,“看書”“知道故事”,這屬於積累“語言”的範疇,而“提筆表達”“寫作文”則屬於“言語”的範疇,以盲目積累“語言”的手段企圖達到訓練“言語”的效果,是南轅北轍的。

我讀高中的時候,看了很多武俠小說,覺得武俠小說也不難寫,無外乎男主角家破人亡,為了報仇,苦練武功,或者是找到武功祕笈,或者是遇到武林高手,或者是吃了什麼東西,結果武功變得很厲害,不斷遇到漂亮的女孩子,總是被她們暗戀、明戀,最後報了仇,成為武林盟主,挑了一個最喜歡的女孩子做老婆,大團圓結局。好容易寫啊!結果,我寫了幾頁,就覺得好難寫!要寫武俠小說,你起碼要知道古代人是怎樣說話的,穿什麼衣服,住的房子是怎樣的,用的是什麼武器,吃一頓飯要花多少錢。知道武俠小說難寫後,再看回武俠小說,缺什麼就看什麼,不再像以前那樣走馬觀花只看情節,才會真正知道武俠小說是怎麼回事,然後寫起來就有模有樣了。所以,大家看書時,要先想著寫作,覺得自己在寫作的哪個方面不足,需要閱讀營養的支援,帶著這種需要去看書,才能有效地突破寫作問題。不這樣做,看的書再多,無數個零還是小於一。

剛才說了“語”字,下面說“文”字。“文”,包括四個方面的意思——“文字”“文章”“文學”“文化”:

“文字”,語文的學科思維,就是咬文嚼字,要通過對文字的琢磨,養成精準的語感。懂得這個字為什麼是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這個詞裡為什麼是這個字而不是那個字,這個句子裡為什麼是這個詞而不是那個詞。漢字每一個字都有來歷,如“元旦”的“旦”字,為什麼是這樣寫?“書聖”王羲之裡的“羲”字,你懂得寫嗎?“共商國是”和“共商國事”哪個對?還有最簡單的,你能保證你寫的作文裡沒有一個錯別字嗎?其他的學科,文字是思考分析的手段,在語文這一科,文字也是思考分析的目標。

“文”的第二個層面是“文章”。文章並不是文字的隨意堆砌,好比把所有磚頭隨意堆在一起,不能建成房子。文章是有生命的,它的每一個部分應該血脈相連。文章的章法,大概就是“起”“承”“轉”“合”四個字。“起”,就是開頭,“承”就是承接,“轉”就是轉折,“合”就是結束。在這裡詳細講一下“起”字。文章的開頭是有講究的。

《水滸傳》開篇不是寫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而是寫奸臣高俅,寫他通過會踢蹴鞠,認識了端王,從此飛黃騰達。這樣的“起”,用意是“亂自上作”,表明北宋末年的災禍是官逼x反,正是上層統治者的聲色犬馬,任人唯親,才會搞得民不聊生,才會有一百零八條好漢的起義。

《紅樓夢》開頭寫了女媧煉石補天,寫了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神話故事,為什麼曹雪芹不直接寫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因為,曹雪芹不僅寫林黛玉、賈寶玉的愛情小悲劇,還寫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走向沒落的家族悲劇,貧富懸殊、禮崩樂壞的社會悲劇,乃至有情人不得成眷屬、好人未必有好報、現實走到理想反面的人間悲劇,最後只剩下“只剩下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總之,看文章時,我們要懂得欣賞它的起承轉合,並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然後,學以致用,在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也有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只是文章的整體脈絡,“文學”才是文章的血肉,滋養著文章的四肢百骸。孔子說過:“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文”就是指“文學”,“文之學”。文學,包括了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語感特點。好的文章,必然是具有文學技巧的。要了解文學技巧,除了看文章,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下,可以發現文學技巧無處不在。

如香港電視劇《忠奸人》這個名字就用到了文學技巧——雙關,諧音,表面上看,包含了“忠人”和“奸人”,還包含了“中間人”——處於黑白、忠奸之間的人。

香港還有一部很經典的電視劇,叫《金枝欲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就在於用了文學技巧,表面上看,《金枝欲孽》寫的是因為慾望而產生的罪孽,用粵語來讀,劇名還可以讀成“金枝玉葉”,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比喻身份高貴或嬌嫩柔弱的人,很符合劇中宮中女子的身份。

又如最近的一個廣告,“陌陌”軟體,它的廣告詞是:“別和陌生人說話/別做新鮮事/繼續過平常的生活/膽小一點/別好奇/就玩你會的/離冒險遠遠的/有些事想想就好/沒必要改變/待在熟悉的地方/最好待在家裡/ 聽一樣的音樂/見一樣的人/重複同樣的話題/心思別太活/夢想要實際/不要什麼都嘗試/就這樣活著吧”這個廣告詞用的技巧是欲抑先揚,反話正說,表達了對於苟且過活的生活方式的否定,很好地表達了廣告主題:“陌陌,總有新奇在身邊。”

以上說了文字、文章、文學,而“文”的第四個層面,也是最高的層面,是“文化”。比如我們通過文學作品可以瞭解到中西文化的不同。我國古代小說名著的開頭,和外國小說名著的開頭,就有很顯著的不同。

《三國演義》開頭說:“天下大勢,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西遊記》則從盤古開天闢地說起,天地是怎樣一步一步地產生、發展,再說“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從很巨集大的時空背景中,一步一步地引出小說的人物。

而外國的.小說不是這樣,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戰爭與和平》,一開始不是寫歷史淵源、社會背景,而是直接寫一番對話,皇后的宮廷女官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爾對瓦西里公爵和心腹說的一番話,而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開頭是:“在一天醒來時,格里高爾發現自己成為了一隻甲蟲。”兩相比較,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文化比較重視整體,西方文化比較重視個體,中國文化追求巨集大,西方文化追求精細。中西文化、廣東文化、古今文化、粵語文化,我們也要在日常生活、語文學習中多瞭解、分析,從而拓寬自己的文化視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

那麼,語文該怎麼學?概而言之,三個“多一些”:多讀一些、多寫一些、多想一些。

多讀一些,首先是多閱讀。要有廣闊的閱讀面,有豐富的閱讀量,才能不斷提高語文水平。這是老生常談,在此不贅述。

多讀的第二個意思是多朗讀。佛山南海是粵方言區,日常生活中,我們基本上是用粵語來交流。要訓練普通話,基本上就要靠每天的語文早晚讀課。每週一、三、五早讀和二、四晚讀是語文讀書課,每次都是半個小時,相當於一節語文課。大家要重視和珍惜語文早晚讀的時間,好好訓練。

上面是說多讀一些,下面說多寫一些。讀和寫要結合起來,能夠用於寫的讀才有最有效果的。

一個是多寫字。字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再有語文水平,但寫出來很多錯別字也是不行的。目前語文150分,只有32分是選擇題,也就是說,有120分是靠寫一個又一個的漢字拿到的。大家要把字寫正確。我讀書時的學習方法就是多摘抄,在抄的過程中,很自然就知道某個字該怎樣寫,以前寫錯的字也會得到糾正。俗話說,“字是門面書是屋”,字如其人,潦草、模糊、難看的字,會令你的帥哥美女形象大打折扣,更會令你的考試得分大受影響——文面差,作文給閱卷老師的印象就差,分數肯定不高;文面差,老師都看不清你寫什麼,其他題目也拿不到分。所以,大家平時要練字,買字帖練字,把每一份語文作業當成是練字作業。

二是多寫作。作文60分,是大學聯考作文中的半壁江山,作文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直接表現。每次測驗、平時訓練,都會有作文,寫完後,大家要主動拿自己的作文找老師面批,這樣得到的指導最直接,然後修改作文。多寫、多改作文,作文的水平才能漸漸提高。

在多讀一些、多寫一些外,是多想一些。有些同學覺得語文學的是母語,掉以輕心,覺得多讀多背就可以了,不怎麼動腦筋,結果學得不好。其實,母語這個優勢,大家都是一樣的,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有多思考,提高學習效率,才能夠脫穎而出。可以從這些方面思考:

第一,從客觀規律的角度來說,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特點,掌握到客觀規律,才能駕馭事物。大家要思考:語文的學科特點是什麼?語文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些是最適合我的?

第二,從閱讀的角度來說,看文章前,先想一下:如果我要寫這個題材,我會怎樣寫?如果我寫這個題目,我會怎樣寫?一邊看文章,一邊想:作者為什麼這樣寫?看完後思考:我想寫的和作者寫的有什麼不同?哪個好一些?為什麼?多做這樣的思考,就能化本來是靜態的“語言”為動態的“言語”,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對話,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精妙,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鑑賞水平和寫作水平。

第三,從應試的角度來說,在做完題、修改答案後,還要思考:我的答案和參考答案的差距在哪裡?哪些點答到了,哪些點沒有答到?參考答案的思路是怎樣的?參考答案是怎樣從文中推匯出來的?多做這樣的思考,能夠真正地消化參考答案,通過做通一道題,掌握做一類題的技巧。

總之,沒有“道”只有“術”,花拳繡腿沒有殺傷力;只有“道”沒有“術”,也就不會見招拆招。只有夯實“道”,訓練“術”,雙管齊下,才能相得益彰,克敵制勝,所向披靡!語文考場上得到的每一分,都來源於課內和課外學習時紮紮實實地看的每一行字、寫的每一個字、思考的每一個命題、解答的每一個問題。天道酬勤,厚積薄發,就能讓語文成為優勢科目,一如朱熹《觀書有感》(其二)所言: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