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評分體系

才智咖 人氣:1.28W

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需要倫理來調節。對此亞當•斯密早就合理指出“任何市場經濟只有在共享的道德觀(信守契約、履行支付承諾、尊重合作夥伴)的基礎上才能正常執行。”即使是作為自由經濟政策最強硬的支持者之一的弗裡德曼也從不否認,市場經濟對利潤的追逐只有在遵循一定道德價值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所希望的效率。然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出現了大量有違倫理道德的現象,類似於“銀廣廈”、“鄭百文”等的星級財務造假案,不僅給資本證券市場和投資者造成巨大傷害,給國家和股民造成巨大損失,也給會計行業帶來巨大災難!人們不再相信會計們的報表,不再相信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會計成為眾矢之的!儘管後來證明在這些案件中很多會計並不是主要的肇事者,甚至有些會計扮演了十分無奈的角色,但卻深刻的反映了我國會計職業道德淪喪的普遍性,折射出強化會計職業道德的迫切性。

會計職業道德評分體系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定義

所謂道德,就是存在於不同的社會中,用來處理或協調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它是評價社會各種行為的標準,主要依靠傳統習俗和社會輿論來維護。道德帶有極強的階級屬性,隨統治階級的角色變更,其內容也不斷髮展變化。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外交流的不斷深入,西方國家的各種思潮如洪水般湧入我國,對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很大沖擊,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我國與西方國家的統治階級不同,其道德的具體內容存在很大差異所致。因此,我們應當看清事物本質,不能盲目迷信,尤其要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這也是提升我國會計職業道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所謂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關係的職業行為準則。而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指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係的職業行為準則規範。它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主義所要求的共同的職業道德在會計職業生活中的具體化,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必備素質。發展經濟離不開會計。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工作與國家政治和經濟緊密相關,會計工作必須在一定的道德影響和制約下存在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會計工作,既具有明確的.經濟目標,又具有鮮明的政治目標,這便要求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財經政策、法律、法規辦事,始終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把黨和人民的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及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部分地滲透到人們的精神生活中,造成人際關係冷漠、不正之風蔓延,使一些人的道德觀產生偏差,唯利是圖等現象普遍存在。會計工作處於各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前沿,會計人員身處財經大權的關鍵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極環境影響下,其價值觀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近幾年來,中國證券市場爆出的銀廣夏、藍田股份等上市公司造假案,會計人員難辭其咎,會計職業道德滑坡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頑症。針對我國頻頻出現的會計敗德現象,許多有識之士疾呼誠信建設,呼喚良知迴歸。關於此,全國人大常委會也迅速作出了反應,於1999年10月31日,首次將“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寫進了《會計法》。根據我國會計工作、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國際上會計職業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可以概括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項懷誠《會計職業道德》)這些表述簡練概括,道出了會計工作要求的實質,既有針對性,又便於理解,但總覺得有一些缺憾——這八項內容都是出自人的主觀意識且外在表現並不明顯,無法作為具體標準來衡量。近幾年,英國倫敦股票市場推出了“金融時報道德指數”,它以環境穩定、股東關係良好、支援人權為標準,賦予上市公司新的責任,以往那些一心只想賺錢、不顧公眾利益的公司將無緣進入道德評價系統。此道德指數推出後,投向那些有社會責任的公司的資金立刻呈4倍以上的速度增長。這大大刺激了公司對商業倫理的重視。那麼是不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也可以效仿此道,構建一種量化的方法,使對人的內在評價轉化為外在的數字評分,從而強化人們對職業道德的重視。這既是一種約束又是一種激勵,每個人都渴望追求卓越,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同,如果可以公正的構建這種道德指數,道德情操高尚的會計人員就會找到一種被認同的感覺,同時徘徊在道德邊緣的會計人員由於所得的分數太低就會感到有一種強大的社會壓力,迫使他在日後的工作中認真執行會計職業道德。這將極大的提高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教育質量。在以下的論述中筆者將做有關這方面的嘗試。

三、會計職業道德評分體系

會計職業道德則作為人的主觀意識形態,向來難以準確衡量,畢竟除了執業者本身沒人知道他是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於是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如何開啟一扇可以參透人類內心世界的視窗,對主觀意識進行客觀評價——構建會計職業道德評分體系。

該體系包括三個層次:(1)考核評價主體:單位內部、外單位服務物件、稅務及相關部門。(2)考核評價方式:由單位進行公開評審,必要時可以向稅務部門及相關單位調函就某些問題查證核實。(3)考核評價模型,這是會計職業道德評分體系的核心部分。這種體系架構是建立在Kohlberg教授的道德發展模型的基礎上的。Kohlberg教授的道德發展模型把會計職業道德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包括兩個層次:

(一)習慣養成前階段。這個階段尚未形成行內的行為標準,人人都把自身利益擺在第一位,它又包括兩個層次:NO.1(“慎於懲罰和屈從定向”)人們因為害怕受到懲罰才遵守準則。NO.2(“天真的利己主義定向”)人們基於利己的目的要求公正、平等。

(二)習慣已養成階段。人們在長期的執業實踐中形成了業內人士普遍承認並遵守的行為法則。兩個層次為:NO.3(“人際相似特徵”)對規則的遵守取決於對多數行為的認同。NO.4(“法律與秩序定向”)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會秩序。

(三)習慣養成後階段。這時的人們已不限於順從已有的法則,而是自覺的按照倫理道德來選擇自己的行為。NO.5(“合法的契約定向”)個人遵守經過社會檢驗和確認的準則。NO.6(“良知定向”)憑良知來判斷行為的合法性。

根據該模型的六個層次,我們把上文提出的會計職業道德具體內容進行分類,並按重要性賦以權重。(表1)

註釋:

1、遵紀守法是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同時我們也相信廣大會計從業人員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一項能拿滿分是很正常的,因此這裡將其比重設為最低。

2、NO.2包括兩項內容:提高技能(50分)和強化服務(50分)。為實現對“強化服務”的評價,筆者建議各單位應設定員工服務態度意見簿,由公司的客戶、內部職工及相關人員對會計人員的服務水平進行評價打分。至於職業技能,則可以與職工的學歷和職稱掛鉤(可將權重均設為0.5)。(表2)

3、愛崗敬業(50分)和參與管理(50分)同樣可以通過設計考核表來實現:(表3)

4、堅持準則、不做假,可以通過函調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局或相關部門對其進行評價。(表4)

5、最後兩個層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會計人員出自職業良心的嚴格自律。它的評價是建立在前四個層次的基礎上的,是對前四個層次的綜合評價,如果會計人員能夠做到愛崗敬業、堅持準則,優化服務,在工作之餘提高技能,就必然是一位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的好會計。對於這兩個層次的評價要依靠公司全體成員的監督和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設前者的權重為0.8,後者為0.2。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其他職員的評分/人數)×0.8+會計人員的自我評分×0.2

個人會計職業道德評分=∑每個層次的最後得分×該層次所對應的權重

公司可以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得分情況與其年終獎金掛鉤,75分為合格線,即75分以下者,不僅受到輿論的壓力,還將受到經濟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