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範文

才智咖 人氣:1.79W

作為當代大學生 ,我們應當瞭解當前的國際形式與政策,下面本站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形勢與政策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範文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一

第一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

作為當代大學生 ,我們應當瞭解當前的國際形式與政策。更應當瞭解本國的

形勢與政策。對此我們要牢牢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學習瞭解社會主義發展史觀,要學會分析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形式和國際經濟發展趨勢,在新形勢下各國的外交政策與戰略與新形勢下的反恐戰爭和新形勢下世界發展的主題。任何一種文明社會形態的形成與發展,都有一個社會成員廣泛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作為支撐,比如中國傳統社會的仁義禮智信,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平等、博愛、等。近代中國 在破舊立新的救亡圖存運動中,並沒有探索出指引中國前途命運的核心價值觀。但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使中國獲得了國家統一和名族富強。中國人民就在這革命和建設中逐步凝集具有中

國特色的核心價值觀體系,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三個倡導和三個代表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著我們黨的

政治理論和政治主張,體現著社會主義的制度特色和奮鬥目標,凝聚著中華的名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取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打牢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偉大中國夢,有利於培育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促進社會和諧,有利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有利於引領社會思潮,達成社會共識,凝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力量。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主要來自與該國國民或族人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追求。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要想凝聚全體成員的意志力量,就必須確立與其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築相適應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匯聚全體成 員對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刻認同,社會義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鑑和吸取著各國價值觀的合理養分,豐富了中國奮發進取的價值觀內容,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凝聚力,

促進了全體成員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高度統一。

第二章 中國經濟形勢與政策論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都處在深刻調整

與變革之中並在轉型中延續低速增長。當前世界經濟形勢進一步改善,整體經濟復甦步伐加快。當前,是我國經濟的調整和轉型時期,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對中國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若能準確把握機遇,

積極應對挑戰,我國經濟發展將會實現新的突破,獲得更大的成就。

第三章 新形勢下反恐鬥爭論

恐怖主義,在當今世界沒有一個系統的定義,美國聯邦調查局將恐怖主義定義為出於政治或社會目的性的針對人身或財產非法使用暴力以恐嚇、強迫政府、民眾行為。恐怖主義的特徵暴力性、政治性、組織性、突發性。恐怖活動造成了人員傷亡,威脅了公共安全 。恐怖主義是當今世界的一大公害。過去發生的大量的傳統暴力恐怖主義事件已經顯示了他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每一年死於恐怖活動人數又增無減。目前,恐怖主義更加追求核,生。化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人們所造成的打擊,這極大地危害了公共安全,引發了人們的心理恐懼,降低了社會安全感,影響了社會穩定。對此政府有必要對全民進行反恐怖主義、反恐形勢以及公共安全危機應對教育。公眾在面對恐怖襲擊時,一是不要慌忙,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採取自衛和反擊行動。這不僅可以贏得時間和生命,還能打擊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讓們不敢為所欲為。

為了有效地打擊和防止恐怖活動,我國需要制定一部適應反恐需要的專門法律,加強反恐怖主義活動的頂層設計,形成統一高效的反恐行動機制。一是要加強恐怖活動預警機制。二是提高恐怖活動應急處置水平。三是強化對恐怖活動的刑事制裁。目前,我國與中亞國家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開展反恐合作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使中亞地區恐怖主義威脅有所緩解,但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合作的機制化水平有待提高。面對日趨嚴峻的反恐形勢,要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反恐,防恐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恐怖主義危害的認識,科學合理地開展反恐、防恐工作,更加自覺地抵制恐怖主義思潮對大學校園的滲透,不斷推進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

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作為當代90後我們應該要奮發向上,努力學習。積極參與建設祖國的隊伍當中。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二

摘要:曾幾何時,中國的'周邊安全域性勢一直是我國值得稱道的外交成就。進入21世紀以後,我國提出了“安鄰、睦鄰、富鄰”的指導思想,積極落實“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政策,大力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係,創造了我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最好時期。21世紀第一個十年過去了,中國的周邊關係又如何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方方面面都在關注,甚至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重大焦點和熱點問題。掌握中國周邊局勢的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預測其發展趨勢,不僅對我國處理好周邊關係有重要影響,而且對我國巨集觀外交也會產生重要作用。

關鍵字:周邊關係;中美關係;發展

在2011年年初,有學者總結2010年的中國外交,用了3個“年”——“周邊年”、“海洋年”、“危機年”。2011年12月,中國社科院召開了一個專題研討中國周邊局勢的會議,會後釋出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報告》,報告指出,“與2010年相比較,本年度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並沒有明顯改善,特別是以非傳統安全為主要內涵的海上安全問題極為突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中國周邊安全基本形勢總體相對穩定,二是消極面增多、矛盾複雜、動盪加劇。

影響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總結起來有三點:美國戰略調整是最直接,最明顯的影響因素;中國的發展是更深層次的影響因素;中國周邊環境的變化是重要因素。

面對不可改變的變化,我們該怎麼辦?這是問題的關鍵。我覺得應在下面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一)正確看待美國及美國的“高調重返”

1、中美差距依然很大,別不把美國當回事

2、放眼世界,別把美國太當一回事。不要把眼睛老盯著美國。我們過去太在乎美國,美國的一舉一動,皺個眉撇個嘴,我們都要琢磨半天。不要把美國太當回事。美國是我們對外關係的重中之重,但不等於我們一切都圍著它轉。我們要把它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要把眼光放到全世界,放到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全方位友好,周邊也是全方位友好。跟全世界的關係理順了,反過來,也有利於發展與美國的正常關係。

3、正確對待中美關係:中美是對手,未必是敵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疑慮加深,美國要把中國的崛起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絕不允許中國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已經視中國為敵人。美國在恐懼中國軍事崛起對美國構成挑戰的同時,也希望中國能夠和美國合作來維持國際秩序。

4、“高調重返”難以短期實現。美國面臨的問題是很多的,西方困境併為真正解決,美國經濟的問題,財政赤字、政府債臺高築。這些對它來說是比較深層次和長期的制約,使得它難以順利地推進它“重返”的計劃,有很多因素還在制約著它,所以我覺得對美國重返亞洲還是應該理性、冷靜地看待,而不要過高地估計它,認為它是完全衝著我們來是、對我們完全不利等等。

(二)淡定從容,韜光養晦,做好自己的事

解決問題,關鍵在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應對外部挑戰的最根本的法寶。

1、不迴避、不著急。周邊問題是中國崛起的必經階段,必須要過這一關,躲不過去的,不能迴避。現在問題來了,或者挑戰來了,就得去坦然面對,去有效應對,否則永遠不會真正的崛起。

2、要有發展戰略,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政策要做調整。2010年,我國提出了要“塑造周邊”,但是要怎麼塑造,我們自己先得有個計劃,得先有個模子。連模子都沒有怎麼塑造?這方面我們得學學美國!

3、“韜光養晦”與“敢做敢為”並重。做任何事情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在整個過程中,“韜光養晦”一定要堅持,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加強“有所作為”、要有威嚴的一面,就是不能只做“老好人”或是“和事佬”,要能讓一些國家覺得中國難以挑戰、難以侵犯、難以“忽悠”。

4、要講“巧實力”,對周邊國家區分對待。

(三)政經合一,協調周邊關係

在周邊問題上,中國以經濟促政治合作在過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單純的經濟讓利已經不能解決摩擦。中國應該一方面通過繼續深化經濟聯絡,鞏固與周邊關係。同時也要增強周邊外交中經濟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協調性,善於將經濟手段戰略化以實現自身的政治目的。通過發展軍事力量加強對國家利益的支撐作用,並適度運用硬實力的威懾力以爭取和創造更好的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