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大學畢業生寄語2017

才智咖 人氣:1W

2017老師對大學畢業生寄語會寫哪些內容呢,下面一起看看吧!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介紹老師對大學畢業生寄語2017,希望能幫到大家!

老師對大學畢業生寄語2017

老師對大學畢業生寄語2017【1】

同學們: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大家要畢業了。我想說的話很多,想講一個主題:懷揣夢想,創事業之花,結理想之果。

我在想一個人的成長經歷許多,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夢想、糾結和痛苦。有不同階段的快樂、收穫和成就。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成長和動物界的生存、植被的生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做強壯的自己裝點世界,迎接絢麗的陽光。三年或者四年的學校生活,同學們體會到了,師大校園是美麗的,師大食堂是暖胃的,這種感覺是我三十三年前,邁進師大校園就感受到的。到目前為止,這種感覺,我一直沒有改變過。今天,看到大家即將離開母校,告別滿園鮮花、大樓和大師的陝西師範大學。有的同學戀戀不捨,有的同學急切的想讓夢想飛翔。有的同學忐忑不安,缺乏自信。總之,心情是複雜的。這幾天我在想,給大家說點什麼呢?其實,思來想去也脫不了老生常談,那就是回顧四年的歡樂、糾結和收穫,再一次囑咐、叮嚀、期盼你們,懷揣夢想,創事業之花,結理想之果。

回想四年的大學生活,彷彿我又看到了你們上課的情景。有刻苦學習的同學,有自信滿滿的同學,有的同學收穫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回想大一給你們上課,我說同學們,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打瞌睡,能做到嗎?我說老師講到哪裡,你一定把書看到哪裡,能做到嗎?我又說,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課後複習,大家能做到嗎?請大家在課上課下多問一些問題,能做到嗎?大家異口同聲:老師,沒問題!我想很多事情堅持了,就成了習慣,成了習慣,一旦不去做了,就會感覺到缺點什麼,習慣是可以養成的。良好的習慣需要用心去養成,堅持四年,我曾說過你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今天,我有機會再次提到這個話題,答案我們都已經知曉,我們共同反思,我們共同成長。優秀的教師終究是由他所教的學生成長、成就的。大家即將邁出母校的大門,絕大多數同學都要做老師,成家立業,為人父母。不管你在社會中從事什麼職業,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這是共同必備的。未來你們的成功就是母校的成就,我在三十三年前,和大家在四年前的9月一樣,回想那時,我們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進入大學,暗自決心要過好我的大學生活,開啟我新的人生,我想這是真心話;我也相信,你也必然和你的同學們一樣,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迎著朝陽走向教室,走向操場。然後呢?一個月呢?一年呢?兩年呢?我們想想,兩年之後,我們靠什麼保持我們的熱情,保持我們的求知慾望,靠什麼過好我們大學的每一天?然後工作呢?我們靠什麼結出豐碩之果?今天我們到站了,我們要畢業了,大家有共同的經歷。卻有不同的收穫,很高興你們都長大了,變得成熟了,責任和擔當已經駐進了你們的心田,但同學們必須清清楚楚的認識到,今天才是你們未來事業創造人生輝煌的新起點。

當然,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像自然界的鮮花,他極力汲取大學的養分,努力向著陽光和雨露,已經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裝扮校園,打點你的人生。有的同學由於各種原因,鮮花未開,但是已經含苞蕾蕾;有的同學,花蕾還沒有出現,但葉滿枝頭。我堅信,不同的人,花期是不一樣的,但終將會絢麗綻放,還有的人始終無花,我堅信,你終將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成為家庭的支柱,成為青少年健康的衛士,成為健康中國的棟樑之才。我們陝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211工程和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大學,師大體育人要勵志引領人類健康文明,勵志傳播體育精神,對教育負責,對學術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人類負責。有人說這個目標太大了,太高了,請大家算一下,我們學院每年招收不到150名本科生,我們有在職教職工98名,接近一百名。師均不到兩名本科生,這不是精英教育是什麼?

人的一生有三次轉變,第一次是離開父母家庭的懷抱,做到生活自理。第二次就是離開校園走向社會,做到獨立工作。第三次就是離開工作崗位,做到有尊嚴的老去。希望我們的莘莘學子,早日實現從拿到給的轉變,走向獨立,實現人生的第2次轉型。期望同學們,在未來人生的後兩次轉型中,努力培養棟樑之才,為祖國創造財富,努力當好孝子,做好家庭的頂樑柱。努力經營好自己的身體,不給社會和子女增加負擔。在未來的工作中,學歷是敲門磚,論文是硬通貨。今天的話題我自然會說到課題,說到實驗,說到論文。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畢業,工作中必須要有問題意識,會思考問題,會解決問題,你才能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這也是優秀教師和未來教育家的標準之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我相信未來這幾年同學們會和其他大學畢業的同學一樣,成為好的體育教師。但最大的區別在於你是否具備思考的能力,是否具備擔當課題的能力,能不能產出有一定層次的成果的水平。作為研究生,就是要發表論文。尤其是學術論文,資料不發表,從某種方面講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導師申請課題的時候是有過承諾的,每年要發表幾篇論文的,從這個方面講,年輕人如果勵志要走教師之路,要走學術之路,拿大家就要牢記,論文就是硬通貨。看看周圍、看看自己的同學,這兩點做的好的往往結局都不差。通過近幾年我們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論文答辯,不難看出,我們的差距還比較大。需要不斷努力,提高自己。因為畢業論文是檢驗你四年或者三年學習的一個良好環節,今天,你們已經經歷過了。大學和研究生學習期間,大家每天都在學習,心裡很踏實,這還是可喜的事情。畢業之後就需要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質。除此之外,還要練就一技之長。避免成為萬金油,什麼都會做,什麼都知道,但什麼都不精通、不專業。體育行業的專業化是基本要求,我們爭取做到,知識的專業化,思維的專業化,技術的.專業化。這樣,你就會具備一技之長,你才能立足,才能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在學校學習、任教已經走過了33年,我和很多同學一起經歷過你們的成長,見到過太多同學充實的度過校園的每一天,但也見到了失去學習動力、遲到、曠課、沉迷網路、遠離集體的迷路者。也聆聽和分享了他們回母校的10年、20年聚會傾訴的收穫、歡樂、痛苦與磨難。究其原因我認為還是人生理想的問題。

今天又到了大家重新重新整理人生理想的階段,真正的理想能讓你心懷長遠,眼望天下,能讓你不拘於一時的利害得失,能讓你砥礪紛雜的各種誘惑。能幫助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保持長久的興趣,百折不撓。馬雲說,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今天,我們要離開孕育滋養了十三個王朝的西安,離開這所底蘊深厚、詩情畫意、充滿情懷的大學,離開培育你們三年、或者四年的體育學院大家庭。我想,你們會有很多思考,有很多難忘,很多遺憾,也有很多期盼。29年前,我的畢業屆,我在想,我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雖然我認識到我自己資質平平,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也想把這個問題提給同學們,你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大家心懷理想而來,為堅守理想而努力,在未來為實現理想而奮鬥。與優秀者為伍,與奮鬥者作伴。有為,有位,有為。作為教師應做到,教育有思想,教學有方法,上課有設計,早日成為優秀體育教師和體育教育家;作為社會工作者,希望你們能夠成功創業,做好人民健康的衛士,傳播中華民族體育精神;作為兒女和家長,希望你們孝敬長輩,做好家庭的支柱,再過10年、20年後,成為你們理想當中想要成為的人,給母校交上一份你自認為滿意的答卷。

最後,希望同學們挽起袖子加油幹,創造你們輝煌的明天!

老師對大學畢業生寄語2017【2】

首先必須宣告,下面的文字僅代表我個人,既是一種自我剖白,又是一段思維的共享;不求度人,但求盡心。

昨天你們答辯結束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完成了大學階段的最後一門課,接下來便是按部就班地畢業典禮、學位授予、退宿離校……大學四年畫上了句號。

可以想見,很多人是百感交集的,所以看到你們昨晚的微信朋友圈,觥籌交錯,喜樂並置,彷彿一下子就點燃了畢業季的火焰。四年,無論對於何種人生而言,都不算短,又遠談不上漫長——唯一的漫長是可能在你今後的點滴回憶裡,它始終會佔據一個不小的位置,與你有一段漫長的牽扯。

坦白說,我感想不多。20歲走上工作崗位,遷延至今,斷斷續續地已經送走了數以千計的學生,以至於不期然地將迎來送往處理成一道橫亙四年的程式。所以,此時此刻,毋寧說我已經將這道程式寫上了最後一段編碼。

不過,伴隨著這一道程式的結束,我並沒有如釋重負的放鬆——當然不是說這道程式很快在九月份又會重新開始,相反,我更多是困惑、不安,還有期許。

2014年2月份我來到傳媒學院,然而我在傳媒學院的授課則是從2010年就開始了。這段從兼職到全職的授課經歷,一個最大的好處是讓我接觸到了全校範圍內不同專業的學生(也歸功於這所專業性極強的大學本身專業涵蓋面),從而形成了極具主觀色彩的判斷。

如果要我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文化創意學院的學生,我會選擇“活力”。就像有一位外院的同學曾經不無羨慕地對我說,“你們文創學院的學生活動動靜最大,恨不得搞得全校都知道”。其實,她只說對了一半——文化創意學院的活動大多數是全校都知道的,幾乎全部是桐鄉校區都知道的。

所以,每每看著廣告學的學生、網路與新媒體的學生、媒體創意的學生各種“折騰”,我就由衷地感嘆:這才叫青春啊。

然而,青春已不屬於我,抑或說我並不指望著介入到你們的青春中去。這就回到我自己對大學老師這一職業的理解:我並不想陪伴著你,和你一起快樂;我只想陪伴著你,在追求的道路上,更確切地說,是在追求知識、完善人格的道路上,我願意盡我所能地給予你陪伴、支援和參謀——對的,我不用“引導”這個詞,因為我根本不敢說能引導誰(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你已成人。

我相信,在你父母眼裡,你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永遠需要他們(甚於他們需要你)。可在我這裡你不是,你走進校門的那一刻,你出現在我課堂上的那一刻,你就是以成人的面目與我在對話、交往。

四年裡,我們的交往無疑是有限的,至少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如此。很多人只上過我的一門課,而我相信,並沒有多少人真的從課堂上學到了我想讓你瞭解、掌握的東西——因為我幾乎沒講,因為我幾乎每節課都在努力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段子手。所以我曾經無數次地質疑自己,這真的是我該做的嗎?

當然,會有些同學與我有相對較多的交集。這也主要是那些參加考研、籌劃出國的同學。我給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多為這樣的同學提供一點幫助,儘管微不足道,甚至於事無補。只是,很想說:那些考上研究生、出國申請通過的同學,我真心為你感到高興——因為在我看來(只是在我看來),你這樣的選擇和我之間恰好有了“共振”;可是,我更想陪那些考研失利、出國Offer沒拿到的同學,一起小酌幾杯。我不會勸慰你,我無非是想告訴你,曾經我也考研失利過,“走一個,一切盡在杯中”。

很抱歉,昨晚的專業聚餐我沒能出席。客觀原因是晚上有一個“師生分享會”,和你們的學弟學妹們聊創新、創意、創業;主觀原因是我自己不想去——我希望這樣的場合就是你們盡情釋放的時刻,作為一位老師,我喜歡遠遠地看著就好。

四年,畢業了,怎麼能不好好地鬧騰一下呢?

毫無疑問,你們是有鬧騰的資格的。青春是屬於你們的,美好是屬於你們的,未來是屬於你們的——學位也是屬於你們的。

不過,在我看來,畢業、學位、工作協議,如是種種,或許將其視作一段經歷見證遠比看成資格獲取更為恰當。坦白說,看著教室課堂,我是有愧的;讀著畢業論文,我是有愧的;送走你們,我還是有愧的——雖然我知道面對這些,我總是無能為力。

我不能教你們的,社會會教給你們(嗎)!——我也僅能以此自我寬慰了。或許多年以後,你回首也會發一輕喟,“當初讀大學時真應該用功一點”。嗯,我自己就是這樣子的。

你們畢竟成長了,而且還將繼續成長!

哈耶克說過,“如果我們想取得進步,我們就必須為不斷改進我們的觀念和思想留出空間。”(請允許我故意曲解他的話)——你們留出空間的時候,記得一定要留出足夠的空間,給快樂!

昨晚和幾位你們學弟學妹們聊天,居然聊到“生死的意義”這樣的話題。我當然又是沒能力做出回答的。唯有虛晃一槍的說,生命的意義或許就在不斷追尋和走向死亡的過程中吧。他們中有人茫然地看著我,我頓時知道我和他們缺少了一些可共享的東西。

不過,今天上午上課時,隔壁教室的老師在播一首叫《祝你一路順風》的曲子。這可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歌曲了,沒料到的是教室裡都跟著輕哼起來,一問原來都知道這首歌。很好,我們還是有些跨越年代的共享的。

那麼,祝你一路順風……